Python第五天(从入门到精通)

Python第5天

Python容器的分类

字符串
列表
元组
字典
集合

容器-字符串

基本操作

  • 定义

    name1 = 'Tom'    #该方式内部不能再包含单引号
    name2 = "Rose"   #该方式内部可以包含单引号
    str1 = '''I am Tom, 
            nice to meet you! '''  #该方式内部可以包含单引号
    
    str2 = """ I am Rose, 
            nice to meet you! """  #该方式内部可以包含单引号
    
  • 下标/索引的概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将字符串存入内存中,这些字符串的每个字符是连续存放的,是挨着的
    2、为了更加方便的去访问字符串中的每一个字符,python将每一个字符都进行了编号,编号从0开始
    3、字符串中每个字符的编号被称为下标,索引,或者角标
    4、之所以设计索引或者角标是为了以后能够快速的找到某个字符
    5、如果一个字符串长度是n,则下标的范围是:0 到 n- 1
    6、最后一个元素的索引也可以-1
    
  • 代码1-访问每个元素

    name = 'abcde'
    
    print('------------使用下标访问---------------')
    print(name[0])
    print(name[1])
    print(name[2])
    print(name[3])
    print(name[4])
    
    
    print('------------使用for访问每个元素---------------')
    for x in name:
        print(x)
    
    print('------------使用for访问下标获取元素---------------')
    for i in range(0,5):  # i是数字,当做索引
        print(name[i])
    
    print('------------使用for访问下标获取元素2---------------')
    for i in range(0, len(name)):  # 通过len获取字符串的长度,也就是字符串中字符的个数
        print(name[i])
    

切片

  • 格式

    #包含起始索引,不包含结束索引, 步长表示一次跳几个字符,如果步长为1表示一个一个截取,如果步长为2则就是一次跳过一个
    字符串[起始索引:结束索引:步长]    #步长不写的话,默认就是1
    
  • 代码1

    card_id = '430421200112236789'
    
    #截取出生年份
    print(card_id[6:10:1])
    
    
    name = 'abcdefghijk'
    print(name[2:5:1]) # cde
    print(name[2:5])   # cde  步长默认是1
    print(name[2:7:2]) # ceg
    
    print(name[:7:1])  # abcdefg  起始索引不写表示从0开始
    print(name[2::])  # cdefghijk  结束索引不写,表示截取到最后
    print(name[2:])  # cdefghijk  结束索引不写,步长不写,表示截取到最后
    
    print(name[:-1])  # abcdefghij从开头截取到倒数第二个(-1表示倒数第一个)
    print(name[:-3])  # abcdefgh 从开头截取到倒数第四个(-3表示倒数第三个)
    print(name[-6:-3])  # fgh 从倒数第六个截取到倒数第四个
    
    print(name[::-1])  #  kjihgfedcba 如果步长为-1,则将字符串翻转
    print('-----------')
    print(name[8:2:-1])  # ihgfed 从索引为8的字符开始截取到索引为3(不包含2)
    print(name[8:2:-2])  # ige 将最后一个元素当做索引为0的元素,从右向左开始输出
    
    
    file1 = 'ldlkdkl.txt'
    file2 = 'a.py'
    
    #判断文件是否是txt结尾
    if file1[-3:] == 'txt':
        print('文件是txt')
    
  • 代码2

    s = 'Hello World!'
    
    print(s[4])  # o 通过索引访问
    print(s)     #  Hello World!
    print(s[:])  #  Hello World!
    print(s[1:]) #  ello World!
    print(s[:5]) #  Hello
    print(s[:-1]) # Hello World
    print(s[-4:-1]) # rld
    print(s[1:5:2]) #  el
    
    

方法

find方法
  • 特点

     #在大串中查找是否包含某个子串,可以指定查找的区间,这个区间是包头不包尾
     #查到之后会返回该子串在大串中第一次出现的索引,如果没有找到则返回-1
    字符串序列.find(子串, 开始位置下标, 结束位置下标) 
    
  • 操作

    mystr = "abchelloworldandhellopythonhelloaaa"
    
    rs1 = mystr.find('hello')  #在整个字符串中查找hello第一次出现的索引
    print(rs1)
    
    rs2 = mystr.find('hello',2,7)  #在索引为 2 - 6 之间查找是否包含hello,注意不包含索引7
    print(rs2)
    
    rs2 = mystr.find('hello',5)  #在索引为 2 -最后 之间查找是否包含hello,注意不包含索引7
    print(rs2)
    
index方法
  • 特点

    #作用和find相同,只是如果没有找到子串,则报错
    字符串序列.index(子串, 开始位置下标, 结束位置下标) 
    
  • 操作

    print('------------index--------------')
    
    rs1 = mystr.index('hello')  #在整个字符串中查找hello第一次出现的索引
    print(rs1)
    
    rs2 = mystr.index('hello',2,7)  #在索引为 2 - 6 之间查找是否包含hello,注意不包含索引7
    print(rs2)
    
replace方法
  • 特点

    字符串序列.replace(旧子串, 新子串, 替换次数)
    
    #1、功能是将字符串中的旧字符串替换为新字符串,默认是全部替换
    #2、如果你指定了替换次数n,则会替换前n个子串
    #3、替换之后,原来的字符串并没有发生变化,会发生新的字符串
    
  • 操作

    print('------------replace--------------')
    
    
    str1 = '你好,我是写作小帮,有任何写作的问题,都可以向我提问,我们一起提高写作能力。'
    print(str1)
    
    str2 = str1.replace('写作','编程')  # 全部替换
    print(str2)
    
    str3 = str1.replace('写作','编程',2) # 替换前2个
    
    print('------------先查找再替换--------------')
    str1 = '你好,我是写作小帮,有任何写作的问题,都可以向我提问,我们一起提高写作能力'
    
    rs1 = str1.find('写作')  #先查找
    if rs1 != -1:
        str2 = str1.replace('写作','写代码')
        print('替换后的字符串:'+str2)
    else:
        print('没有找到你要替换的内容')
    
    
    
split方法
  • 特点

    字符串序列.split(分割字符, num)
    #1、功能是对字符串按照分隔符进行切割,默认是全部切割,指定num参数之后,可以切割前num次
    #2、切割之后原字符串不变,返回切割后的内容
    #3、split切割时,如果不指定分隔符,默认的分隔符是一切的空白符:一个空格,多个空格,\n、 \t
    
  • 操作

    print('------------split--------------')
    
    str1 = '2024-12-24'
    
    print(str1.split('-'))
    print(str1.split('-',1))
    
    
    str1 = '2024/12/24'
    print(str1.split('/'))
    
    print('-----------------------')
    str1 = '2024                    12           24'
    print(str1.split(' '))       # 只能切一个空格
    print(re.split(' +',str1))   # 正则表达式,+表示一个空格或者多个空格都能切
    

endswith和startswith方法

  • 特点

    endswith:以什么结尾     字符串.endswith(子串)
    startswith:以什么开头  字符串.startswith(子串)
    
  • 操作

print('--------------------------')
str_file = 'abc.png.txt'

# 该方法用来判断是否以某个字符串结尾
# 如果匹配成功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rs1 = str_file.endswith('.png')
if rs1:
    print('该文件是以.png结尾')
else:
    print('该文件不是以.png结尾')
    
    
print('--------------------------')
str1 = 'helloworldpython'
str1.endswith()
if str1.startswith('hello'):
    print('字符串以hello开头')
else:
    print('字符串不以hello开头')

练习

# 练习题1:输入一个字符串,打印所有偶数位上的字符(下标是0,2,4,6…位上的字符)
str1 = input('请输入一个字符串:') #abcdefghijk
print(str1[::2])

print('-----------------------------')
for  i in range(0, len(str1)):
    if i % 2 == 0:
        print(str1[i])

print('-----------------------------')
# 练习题2:给定一个文件名,判断其尾部是否以".png"结尾
str_file = 'abc.png.txt'
if str_file[-4:] == '.png':
    print('该文件是以.png结尾')
else:
    print('该文件不是以.png结尾')

print('--------------------------')

str_file = 'abc.png.txt'
rs1 = str_file.find('.png',-4)  #表示从倒数第4个开始查到最后,看是否包含.png
if rs1 != -1:
    print('该文件是以.png结尾')
else:
    print('该文件不是以.png结尾')


print('--------------------------')
str_file = 'abc.png.txt'

# 该方法用来判断是否以某个字符串结尾
# 如果匹配成功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rs1 = str_file.endswith('.png')
if rs1:
    print('该文件是以.png结尾')
else:
    print('该文件不是以.png结尾')

容器-列表

语法

列表名称 = [数据1, 数据2, 数据3, 数据4, ...]
解释:
 列表名称: list1、list2、list_student...
 列表的标记符号是中括号
 列表中可以同时存放任何类型的数据
    
    
#列表是可变的,也就是列表中的数据是可以被修改的

操作

定义列表
# 1、定义一个空列表
#空列表必须有[]
list1 = []
print(list1)

# 2、定义一个有内容列表,类型一致
#如果列表中只存放一个类型的数据,则类似其他语言的数组
list2 = ['刘备', '关羽', '张飞']
print(list2)

# 3、定义一个有内容列表,类型不一致
list3 = ['刘备', 32, False, 120.5]
print(list3)

# 4、定义一个嵌套列表
#List列表和其他容器包括自己可以无限的嵌套
list4 = [['刘备', 32, False, 120.5],['关羽', 33, True, 130.5]]

下标/索引

  • 概念

    列表的底层存储形式和字符串都是一样的,其也是通过索引下标来对其进行引用的
    list1 = ['刘备', '关羽', '张飞', '赵云', '张飞']
    正索引: 0 1 2 3 4 
    负索引: -1 -2 -3 -4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操作

    # 1、定义列表
    list1 = ['刘备', '关羽', '张飞', '赵云', '张飞']
    
    # 2、使用索引来访问
    """
    正索引: 0 1 2 3 4 
    负索引: -1 -2 -3 -4 
    """
    # 列表的名字[下标]
    print(list1[0])   # 访问第一个元素
    print(list1[4])   # 访问最后一个元素
    print(list1[-1])  # 访问最后一个元素 使用 -1
    
    print('---------------------------')
    # 3、使用for来遍历列表
    # for会将列表中的每一个元素依次的给x
    for x in list1:
        print(x)
    

列表的遍历

  • 概念

    1、遍历就是将列表中的元素一个个的输出
    
  • 代码

    # 1、定义列表
    list1 = ['刘备', '关羽', '张飞', '赵云', '张飞']
    
    print('------------for遍历-1---------------')
    # 2、使用for来遍历列表
    # for会将列表中的每一个元素依次的给x
    for x in list1:  #x是每一个元素数据,不是索引
        print(x)
    
    print('------------for遍历-2---------------')
    for i in range(0, len(list1)):  #i是每一个的索引
        print(list1[i])
    
    
    print('------------while遍历---------------')
    # while遍历可以直接访问到列表中每一个索引
    i = 0
    while i < len(list1):  # 0 1 2 3 4
        print(list1[i])
        i += 1
    
    

列表的切片

  • 介绍

    1、列表的切片规则和字符串是一样的
    2、截取之后原来的列表不会发生变化,我们可以把截取后的列表存入一个新列表中,方便后期计算
    
  • 操作

    
    list_name = ['刘备', '关羽', '张飞', '赵云', '郭嘉','曹操','孙权','徐晃','典韦','黄忠']
    
    list_name2 = list_name[2:5:1]  # 我们可以把截取后的列表存入一个新列表中,方便后期计算
    
    print(list_name[2:5:1]) # ['张飞', '赵云', '郭嘉']
    print(list_name[2:5])   # ['张飞', '赵云', '郭嘉']
    print(list_name[2:7:2]) # ['张飞', '郭嘉','孙权']
    print(list_name[:7:1])  # ['刘备', '关羽', '张飞', '赵云', '郭嘉', '曹操', '孙权']
    print(list_name[2::])   # ['张飞', '赵云', '郭嘉', '曹操', '孙权', '徐晃', '典韦', '黄忠']
    print(list_name[2:])    # ['张飞', '赵云', '郭嘉', '曹操', '孙权', '徐晃', '典韦', '黄忠']
    print(list_name[:-1])   # ['刘备', '关羽', '张飞', '赵云', '郭嘉', '曹操', '孙权', '徐晃', '典韦']
    print(list_name[:-3])   # 从头到倒数第4个 ['刘备', '关羽', '张飞', '赵云', '郭嘉', '曹操', '孙权']
    print(list_name[-6:-3]) # 倒数第6个到倒数第4个   ['郭嘉', '曹操', '孙权']
    print(list_name[::-1])  # 倒叙 ['黄忠', '典韦', '徐晃', '孙权', '曹操', '郭嘉', '赵云', '张飞', '关羽', '刘备']
    print(list_name[:-3:-1])  # 倒叙 ['黄忠', '典韦', '徐晃', '孙权', '曹操', '郭嘉', '赵云', '张飞', '关羽', '刘备']
    
    
    print(list_name)
    

列表的操作-添加

  • 方法

    添加元素  ("增"append, extend, insert)
    
    #1、append方法
    语法: 列表.append(新的元素) 
     #1.1每次将新的元素追加到原来列表的后边
     #1.2如果添加一个列表,则会将改列表当做一个整体添加
    
    #2、extend方法
    语法: 列表.extend(新的元素) 
      #2.1 每次将新的元素追加到原来列表的后边,但是会把任何添加的内容当做一个容器,如果数据是一个序列,则将这个序列的数据逐一添加到列表
      #2.2 该方法可以将两个列表进行合并
      
      
    #3、insert方法
    语法:列表.insert(索引,新数据)
      #3.1 insert和append、extend不同,insert可以指定添加到列表中的任意位置
      #3.3 insert添加时,添加位置的元素及后边的元素依次向后移,空出一个空位进行添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操作

    print('---------------append------------------')
    # 1、定义列表
    list1 = ['刘备', '关羽', '张飞', '赵云', '张飞']
    
    
    # 2、向列表中追加元素: 曹操
    list1.append('曹操')  #已经修改了原来的列表  ['刘备', '关羽', '张飞', '赵云', '张飞',’曹操‘]
    list1.append('孙权')  #已经修改了原来的列表
    list1.append(18)  #添加其他类型,已经修改了原来的列表
    list1.append(['周瑜','大乔'])  #这种添加会将小列表整体进行添加:['刘备', '关羽', '张飞', '赵云', '张飞', '曹操', '孙权', ['周瑜', '周瑜']]
    list1.extend(['诸葛亮','吕布'])  #这种添加会将小列表整体进行添加:['刘备', '关羽', '张飞', '赵云', '张飞', '曹操', '孙权', ['周瑜', '大乔'], '诸葛亮', '吕布']
    print(list1)
    
    
    print('---------------extend------------------')
    
    # 1、定义列表
    list1 = ['刘备', '关羽', '张飞', '赵云', '张飞']
    
    # 2、使用extend进行添加
    list1.extend('小乔') #['刘备', '关羽', '张飞', '赵云', '张飞', '小', '乔'] 此时,会将小乔当做一个容器,进行拆分,将拆分后的 小  和 乔 分别进行添加
    list1.extend(['小乔']) #['刘备', '关羽', '张飞', '赵云', '张飞', '小', '乔','小乔'] 此时,会将小乔当做一个容器,进行拆分,将拆分后的 小  和 乔 分别进行添加
    
    print(list1)
    
    print('---------------extend-列表合并------------------')
    
    list1 = ['刘备', '关羽', '张飞', '赵云']
    list2 = ['曹操', '郭嘉', '典韦', '徐晃']
    
    list1.extend(list2)  #['刘备', '关羽', '张飞', '赵云', '曹操', '郭嘉', '典韦', '徐晃']
    
    print(list1)
    print(list2)
    
    
    print('---------------insert------------------')
    
    # 1、定义列表
    list1 = ['刘备', '关羽', '张飞', '赵云']
    
    #2、在索引为1的位置添加 曹操
    list1.insert(1,'曹操')  # ['刘备', '曹操', '关羽', '张飞', '赵云']
    print(list1)
    
    list1.insert(1,['曹操','孙权']) # ['刘备', ['曹操', '孙权'], '曹操', '关羽', '张飞', '赵云']
    print(list1)
    
    #如果要添加的索引值超过了列表的最大索引,则会将数据添加到最后
    list1.insert(100,'刘协') # ['刘备', ['曹操', '孙权'], '曹操', '关羽', '张飞', '赵云', '刘协']
    print(list1)
    
    
    

列表的操作-查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ndex
  • 语法

    语法:列表序列.index(数据, 开始位置下标, 结束位置下标)
    
    解释:
     数据:是要查找的内容
     开始位置下标, 结束位置下标:要查找的区间索引,包头不包尾
    
  • 代码

    print('---------------index------------------')
    # 1、定义列表
    list1 = ['刘备', '关羽', '张飞',['孙权','黄盖'], '赵云','曹操', '郭嘉', '典韦', '徐晃']
    
    """
    语法:列表序列.index(数据, 开始位置下标, 结束位置下标)
    """
    
    # 2、查看列表中是否有赵云
    rs1 = list1.index('赵云')  # 如果找到返回第一个索引值,找不到则报错
    print(rs1)
    
    # 3、查看列表中是否有孙权
    rs1 = list1.index('孙权')  # 找不到,因为index只能看到['孙权','黄盖']这个子列表整体,看不到里边的内容
    print(rs1)
    
    # 3、查看列表中是否有['孙权','黄盖']
    rs1 = list1.index(['孙权','黄盖'])  # 可以找到
    print(rs1)
    
    
count
  • 语法

    #count()方法:统计指定数据在当前列表中出现的次数
    列表序列.count(数据)
    
    #解释:
      数据:你要统计的内容
      该方法返回统计的次数
    
  • 代码

    print('---------------count------------------')
    
    list1 = ['刘备', '关羽', '张飞',['孙权','黄盖','张飞'], '赵云','曹操', '郭嘉', '典韦','张飞', '徐晃']
    
    # 统计list1列表中有几个张飞
    print(list1.count('张飞'))    # 2 次
    
    
in和not in
  • 语法

    数据 in  列表  #判断数据是否在列表中,如果是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数据 not in  列表  #判断数据是否不在列表中,如果是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 代码

    print('---------------in和not ------------------')
    list1 = ['刘备', '关羽', '张飞',['孙权','黄盖','张飞'], '赵云','曹操2', '郭嘉', '典韦','张飞', '徐晃']
    list2 = ['刘备', '关羽', '张飞',['孙权','黄盖','张飞'], '赵云','曹操', '郭嘉', '典韦','张飞', '徐晃']
    
    #判断曹操是否在list1中
    print('曹操' in list1)  # list1.in('曹操')
    #判断曹操是否不在list1中
    print('曹操' not in list1)
    
    
    if '曹操' in list1 and 3 >2:
        print('曹操在列表中')
    else:
        print('曹操不在列表中')
    

列表的操作-删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el:一般知道要删除的数据索引,用该方法 ,销毁列表,也可以该方法
pop:一般删除最后一个元素,用该方法, 或者知道索引,也可以用该方法
remove: 知道要删除数据的内容,用该方法
clear: 清空表内容,用该方法
del方法
  • 语法

    del 列表[要删除的数据索引] # 将索引对应元素的数据删除
    del 列表  # 将整个列表销毁,列表不存在
    
  • 操作

    print('---------------del------------------')
    # 1、定义列表
    list1 = ['刘备', '关羽', '张飞',['孙权','黄盖'], '赵云','曹操', '郭嘉', '典韦', '徐晃']
    
    # 2、在list1列表删除典韦
    del list1[-2]  # 删除list1中索引为1位元素
    # del list1[100]  # 索引下标越界
    print(list1)
    
    # 3、在list1列表删除内嵌的列表:['孙权','黄盖']
    del list1[3]
    print(list1)
    
    print('-----------')
    # 4、将整个列表销毁
    del list1
    print(list1)  # 报错,因为列表已经被删除
    
pop方法
  • 语法

    列表序列.pop()    # 弹出列表最后一个数据,并返回
    列表序列.pop(下标) # 弹出(获取)指定索引的数据,并将数据返回
    
    #pop其实是弹栈或者出栈,是一种先进后出的数据结构
    
  • 代码

    print('---------------pop------------------')
    """
    列表.pop(索引)
    """
    # 1、定义列表
    list1 = ['刘备', '关羽', '张飞',['孙权','黄盖'], '赵云','曹操', '郭嘉', '典韦', '徐晃']
    
    print(list1.pop())   #  取出最后一个元素,并返回 ,原列表会被修改
    print(list1.pop(1))  #  取出索引为1元素, 并返回 ,原列表会被修改
    
    print(list1)  # 原列表少了被取出的元素
    
remove方法
  • 语法

    列表.remove(要删除的数据) # 在列表中删除指定的数据,但是只能删除第一次遇到的数据
    
  • 代码

    print('---------------remove------------------')
    """
    列表.remove(要删除的数据)
    该方法没有返回值
    """
    # 1、定义列表
    list1 = ['刘备', '关羽', '张飞',['孙权','黄盖'], '赵云','曹操', '郭嘉', '关羽', '徐晃']
    print(list1)
    
    # 2、在list1列表中删除关羽
    list1.remove('关羽')
    print(list1)
    
    # 3、在list1列表中删除 ['孙权','黄盖']
    list1.remove(['孙权','黄盖'])
    print(list1)
    
    # 4、删除一个不存在的元素
    if '诸葛亮' in list1:  # 判断 诸葛亮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则删除,否则不存在,删除则报错
        list1.remove('诸葛亮')
    
clear方法
  • 语法

    列表.clear()  #将列表的内容清空,留下空列表 []  
    
  • 代码

    print('---------------remove------------------')
    """
    列表.clear()
    """
    # 1、定义列表
    list1 = ['刘备', '关羽', '张飞',['孙权','黄盖'], '赵云','曹操', '郭嘉', '关羽', '徐晃']
    
    # 2、清空list1列表
    list1.clear()
    print(list1)
    

列表的操作-修改

修改操作
  • 语法

    列表[索引] = 新值 #将指定索引的值修改为新值
    
    
    列表序列.reverse():将字符串翻转
    
    
    列表序列.sort(  reverse=False)
    注意:reverse表示排序规则,reverse = True降序, reverse = False升序(默认)
    
    
    
  • 代码

    print('-----------------根据索引修改---------------------')
    # 1、定义列表
    list1 = ['刘备', '关羽', '张飞',['孙权','黄盖'], '赵云','曹操', '郭嘉', '典韦', '徐晃']
    print(list1)
    
    # 2、将张飞修改为张苞
    list1[2] = '张苞'
    print(list1)
    
    # 3、将['孙权','黄盖'] 改为 ['孙坚','黄盖']
    
    list1[3] = ['孙坚','黄盖']
    print(list1)
    
    print('-----------------反转---------------------')
    """
    列表名.reverse()
    """
    
    # 1、定义列表
    list1 = ['刘备', '关羽', '张飞',['孙权','黄盖'], '赵云','曹操', '郭嘉', '典韦', '徐晃']
    print(list1)
    
    # 2、对以上列表进行翻转
    list1.reverse()
    print(list1)
    
    print('--------------------------------------')
    """
    列表序列.sort(reverse=False)
    注意:reverse表示排序规则,reverse = True降序, reverse = False升序(默认)
          列表中一般是数字和字母
    """
    # 1、定义列表
    list1 = [34,524,56,77,12,66,22]
    print(list1)
    
    # 2、对列表进行排序-升序
    list1.sort()  # 默认是升序
    print(list1)
    
    list1.sort(reverse=False)  # 指定升序
    print(list1)
    
    # 3、对列表进行排序-降序
    list1.sort(reverse=True)  # 指定降序序
    print(list1)
    
    # 4、对有英文字母的列表进行排序-升序
    # 如果是英文排序,则按照单词在字典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来排
    # 两个单词如果前边一样一样,哪个短,哪个在前边
    list1 = ['student','hello','123','zero','aba','door','23','about','teachr','female','abandon']
    list1.sort(reverse=False)  # 指定升序
    print(list1)
    
    

列表的嵌套

  • 概念

    列表的嵌套可以理解为一个大列表中嵌套了小列表
    
  • 代码

    list1 = [
        ['刘备','关羽','张飞'], # 这个小列表名字是:list1[0]
        ['宝玉','黛玉','宝钗'], # 这个小列表名字是:list1[1]
        ['宋江','智深','武松','门庆'], # 这个小列表名字是list1[2]
        ['悟空','悟净','悟能']  # 这个小列表名字是:list1[3]
    ]
    
    # 访问智深
    print(list1[2][1])
    
    # 将 悟净 修改为 八戒
    list1[3][1] = '八戒'
    print(list1)
    
    print('---------------对嵌套的列表进行遍历-----------------------')
    
    for x in list1: # x是大列表中包含的每一个小列表 ['刘备','关羽','张飞']
        for name in  x: # name是小列表中每一个元素
            print(name)
    
    
    print('--------------------------------------')
    
    
    list1 = [
        ['刘备',['关羽','诸葛'],'张飞'], # list1[0]
        ['宝玉','黛玉','宝钗'], # list1[1]
        ['宋江','智深','武松','门庆'], # list1[2]
        ['悟空','悟净','悟能']  # list1[3]
    ]
    
    #访问 诸葛
    print(list1[0][1][1])
    

容器-元组

概念

1、在python中列表的内容是可以修改的   list1 =  [1,2,3]
2、在python中元组的内容不可修改      tuple1 = (1,2,3)
3、在python中元组的关键字是:tuple

元组的定义

元组的名字 = (元素值1,元素值2...)
# 1、定义元组
t1  = (10,20,30)
t2  = ('刘备',20,True)

# 2、定义空元组
t3 = ()
t4 = tuple() #醒目

# 3、定义只有一个元素的元组
t5 = (10)  # 这个不是元组,是int类型
print(type(t5))  # <class 'int'>

t6 = (10,) # 这个是元组,必须加,
print(type(t6))  # <class 'tuple'>

元组的操作-索引访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元组嵌套列表,则小列表中的内容可以修改,但是该列表的整体不可以修改
# 1、定义元组
#列表和元组之间可以无限的嵌套
t1 = ('刘备',['孙权','黄盖','陆逊','吕蒙'], '关羽',(1,2,3) ,'张飞', '赵云','曹操', '郭嘉', '典韦', '徐晃')

# 2、根据索引来查找 关羽
print(t1[2])
# 3、根据索引来查找 陆逊
print(t1[1][2])

# 4、尝试去将刘备修改为刘禅
t1[0] = '刘禅'   #不支持 报错

# 5、尝试去将孙权修改为孙坚
t1[1][0] = '孙坚' # 支持 可以修改
print(t1)

# 6、尝试去将索引为1的列表改为其他列表
t1[1] = ['司马懿','司马昭']  #不支持 报错
print(t1)

# 7、元组切片
# 元组的切片和列表相同
t1 = ('刘备','张飞', '赵云','曹操', '郭嘉', '典韦', '徐晃')

print(t1[2:5:1])     # ('赵云', '曹操', '郭嘉')
print(t1[-2:-5:-1])  # ('典韦', '郭嘉', '曹操')
# 1、定义元组
t1 = ('刘备','张飞', '赵云','曹操', '郭嘉', '典韦', '徐晃','曹操','曹操')

# 2、在列表中查找曹操,并返回第一次出现对应的索引,找不到就报错
print(t1.index('曹操'))

# 3、统计曹操在元组中出现的次数
print(t1.count('曹操'))

# 4、统计元组的长度
print(len(t1))
print('-----------字符串-------------')
str1 = "hello"
str2 = "world"

# 拼接字符串
print(str1 + str2)
# 将字符串进行复制10份
print(str1 * 10)

print('-----------列表-------------')

list1 =  ['刘备', '关羽', '张飞']
list2 =  ['曹操', '郭嘉', '典韦']

# 拼接列表
list3 = list1 + list2
print(list1 + list2)

# 将列表进行复制10份
print(list1 * 10)


print('-----------元组-------------')

t1 = ('刘备', '关羽', '张飞')
t2 = ('曹操', '郭嘉', '典韦')

# 拼接元组
t3 = t1 + t2
print(t1 + t2)

# 将元组进行复制10份
t4 = t1 * 10
print(t1 * 10)

容器-字典

概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python中的字典的关键字: dict(dictionary)
2、python中的字典用的是{}
3、python中的字段元素是一个个键值对,键值对之间用逗号分隔,键和值之间用冒号
4、python中的键一般是字符串
5、python中字典一般是根据键找值
6、python中的字段键值对的顺序无所谓,因为我们根据键找值,而不是根据下标来找
7、python的字典中没有下标的概念

定义

# 1、定义字典
"""
语法: 字典名 = {键:值,键:值....}
字典中的键不能重复,否则后边的值会替换掉前边的值
"""
d1 = {'name': '刘备','name':'刘禅', 'age': 18, 'sex': '男', 'address': '河北'}
d2 = {}      # 空字典
d3 = dict()  # 空字典

print(d1)
print(d2)
print(d3)

# 2、字典的嵌套
d4 = {'name': '刘备', 'age': 18, 'sex': '男', 'address': '河北','firends':{'name':'刘璋','age':19}}
print(d4)


d5 = {'name': '刘备', 'age': 18, 'sex': '男', 'address': '河北','dest_city':['北京','广州','纽约']}
print(d5)

d6 = {'name': '刘备', 'age': 18, 'sex': '男', 'address': '河北','dest_city':('北京','广州','纽约')}
print(d6)


list1 = [{'name': '刘备', 'age': 18},{'name':'刘璋','age':19}]
print(list1)


t1 = ({'name': '刘备', 'age': 18},{'name':'刘璋','age':19})
print(t1)

操作-增加和修改

语法
字典名字[] =
特点
如果这个键存在,则修改原来的值,如果键不存在,则添加新的减值对
操作
# 1、定义字典
"""
语法: 字典名 = {键:值,键:值....}
字典中的键不能重复,否则后边的值会替换掉前边的值
"""
d1 = {'name': '刘备', 'age': 18, 'sex': '男', 'address': '河北', 'phone': '138'}

# 2、向字典中添加一个新的键值对 , 键不存在
print(d1)

# 3、向字典中添加一个新的键值对 , 键存在将河北修改为河南
d1['address'] = '河南'
print(d1)

# 4、修改字典嵌套中的容器数据
#将北京修改为上海
d2 = {'name': '刘备', 'sex': '男', 'address': '河北','dest_city':['北京','广州','纽约']}
d2['dest_city'][0] = '上海'
print(d2)

# 5、修改字典嵌套中的容器数据
#将刘璋修改为刘表
d3 = {'name': '刘备', 'address': '河北','firends':{'name':'刘璋','age':19}}
d3['firends']['name'] = '刘表'
print(d3)


# 6、修改字典嵌套中的容器数据
#将刘璋修改为刘表
list4 = [{'name': '刘备', 'age': 18},{'name':'刘璋','age':19}]
list4[1]['name']  = '刘表'
print(list4)

操作-删除和清空

语法
#删除
del 字典名[键名]  

#清空
字典名.clear
特点
del操作和列表类似,只是这里不能用索引,要用键名 ,如果要删除的键不存在,则报错 
操作

print('------------删除和清空------------')

d1 = {'name': '刘备', 'age': 18, 'sex': '男', 'address': '河北', 'phone': '138'}

# 删除 age这个键值对
del d1['age']
print(d1)

# 删除 firends这个键值对
d2 = {'name': '刘备', 'address': '河北','friends':{'name':'刘璋','age':19}}
del d2['friends']
print(d2)

# 清空d1
d1.clear()
print(d1)

# 销毁字典d1
del d1
print(d1)

操作-查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根据键获取值
  • 语法

    #方式1
    字典名字[]
    
    #方式2
    字典名.get(,默认值)  #根据键获取值,如果键不存在,则返回默认值
    
  • 代码

    print('------------查询-根据键获取值------------')
    # 1、定义字典
    
    d1 = {'name': '刘备', 'age': 18, 'sex': '男', 'address': '河北', 'phone': '138'}
    
    # 2、根据name的键获取对应的值
    
    # 方式1 - 键存在
    print(d1['name'])
    
    # 方式2 - 键存在
    print(d1.get('name'))
    
    # 方式3 - 键不存在,没有默认值,则返回None
    print(d1.get('city'))
    
    # 方式4 - 键不存在,有默认值,则返回默认值
    print(d1.get('city','北京'))
    
获取所有的键和值
  • 语法

    字典名.keys()   #获取字典所有的键,将这些键存入封装列表并返回
    字典名.values() #获取字典所有的值,将这些键存入封装列表并返回
    
  • 代码

    print('------------查询-获取所有的键------------')
    d1 = {'name': '刘备', 'age': 18, 'sex': '男', 'address': '河北', 'phone': '138'}
    
    # 获取所有的键,返回一个封装好的列表:
    list1 = d1.keys()
    print(list1) # d1 = {'name': '刘备', 'age': 18, 'sex': '男', 'address': '河北', 'phone': '138'}
    
    
    print('------------查询-获取所有的值------------')
    d1 = {'name': '刘备', 'age': 18, 'sex': '男', 'address': '河北', 'phone': '138'}
    
    # 获取所有的值,返回一个封装好的列表:
    list1 = d1.values()
    print(list1)
    
获取键值对-items
  • 语法

    字典名.items()   #获取字典所有的键值对,返回一个封装列表中,列表中存放的是元组 
    
  • 代码

    d1 = {'name': '刘备', 'age': 18, 'sex': '男', 'address': '河北', 'phone': '138'}
    print(d1.items()) # dict_items([('name', '刘备'), ('age', 18)])
    
    #我们可以使用强制,将返回的列表转为普通列表(脱马甲)
    list(d1.items())
    

操作-遍历

print('------------对字典进行遍历------------')
# 1、定义字典
d1 = {'name': '刘备', 'age': 18, 'sex': '男', 'address': '河北', 'phone': '138'}

print('--------方式1--------')
for key in d1.keys(): #获取所有的键 dict_keys(['name', 'age', 'sex', 'address', 'phone'])
    print(f'{key}----{d1.get(key)}')

print('--------方式2--------')
list1 = list(d1.keys())  #获取所有的键,并强转成列表,脱去马甲
for key in list1:
    print(f'{key}----{d1.get(key)}')


print('--------方式3--------')
for key in d1:  # 如果直接对字典遍历,则可以直接获取key
    print(f'{key}----{d1.get(key)}')
    
    
print('--------方式4--------')

d1 = {'name': '刘备', 'age': 18, 'sex': '男', 'address': '河北', 'phone': '138'}
print(d1.items()) # dict_items([('name', '刘备'), ('age', 18)])

list1 = list(d1.items())  # [('name', '刘备'), ('age', 18)]
for x in list1: # x就是一个元组:('name', '刘备')
    print(f'{x[0]}----{x[1]}')

print('--------方式5--------')
d1 = {'name': '刘备', 'age': 18, 'sex': '男', 'address': '河北', 'phone': '138'}
for key,value in d1.items(): # dict_items([('name', '刘备'), ('age', 18)])
    print(f'{key}----{valu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容器-集合

概念

1、python中的集合关键字:set
2、python集合中的元素不能重复,数据存入的顺序和取出的顺序不能保持一致
3、python中集合的样例:s1 = {10, 20, 30, 40, 50}

操作

定义集合
# 1、定义一个空集合
s1 = set()
print(type(s1))

# 2、定义一个非空集合

# 2.1 列表中的元素可以重复,而且数据存入的顺序的和取出的顺序是一致的
list1 = ['刘备', '关羽', '张飞', '赵云', '张飞']
print(list1)

# 2.1 集合中的元素不可以重复,自动去重,而且数据存入的顺序的和取出的顺序是不一致的
set1 = {'刘备', '关羽', '张飞', '赵云', '张飞'}
print(set1)
添加元素
  • 语法

    集合名字.add()     # 一次只能添加一个值
    集合名字.update()  # 一次可以添加一个列表,或者一个集合 ,或者一个元组
    
  • 代码

    # 5、向集合添加元素
    print('---------add---------')
    set1 = set()
    set1.add('刘备')
    set1.add('关羽')
    set1.add('曹操')
    print(set1)
    
    print('---------update---------')
    set1 = {1,4,5}
    
    set1.update([1,2,8])
    set1.update({1,2,9})
    set1.update((1,2,10))
    
删除元素
  • 概念

    集合名字.remove(要删除的元素)  # 如果删除的元素不存在,则报错
    集合名字.discard(要删除的元素) # 如果删除的元素不存在,则返回None
    
  • 代码

    print('---------删除----------')
    # 6、从集合删除张飞
    set1 = {'刘备', '关羽', '张飞', '赵云', '张飞'}
    set1.remove('张飞')
    set1.discard('关羽')
    print(set1)
    
    
    
    
修改元素
  • 概念

    集合中没有提供专门的修改方法,如果要对元素进行修改,则需要先删除,再添加
    
  • 代码

    # 先删除,再插入
    set1 = {'刘备', '关羽', '张飞', '赵云', '张飞'}
    set1.discard('张飞')  # discard删除数据时,如果数据不存在,则不会报错,remove会报错
    set1.add('张苞')
    print(set1)
    
查询元素
  • 概念

    集合由于是乱序的,所以集合中不能使用下标来访问,但是可以遍历
    
  • 代码

    print('---------查询----------')
    set1 = {'刘备', '关羽', '赵云', '张飞'}
    
    for x in set1:
        print(x)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容器的公共方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操作

    # 1、定义容器
    list1 = [23,45,12,4,34]
    tuple1 = (23,45,12,4,34)
    set1 = {23,45,12,4,34}
    dict1 = {12: '刘备', 34: 18, 4: '男', 45: '河北', 23: '138'}
    dict2 = {'name': '刘备', 'age': 18, 'sex': '男', 'address': '河北'}
    
    
    print('----------------max和min------------------')
    # 2、求容器最大值
    print(max(list1))
    print(max(tuple1))
    print(max(set1))
    print(max(dict1))  #字典求最大值,返回的是键的最大值
    
    print('----------------range------------------')
    for i in range(0,10,2):
        print(i)  # 0 2 4 6 8
    
    print('--------------enumerate-列表---------------')
    # 3、调用enumerate函数来操作容器
    """
    返回的值:
    (0, 23)
    (1, 45)
    (2, 12)
    (3, 4)
    (4, 34)
    
    enumerate会把容器元素加上索引存入一个二元组返回
    """
    for x in enumerate(list1):  #(0, 23)
        print(x)
    
    for index,value in enumerate(list1):  #(0, 23)
        print(f'{index}----{value}')
    
    print('--------------enumerate-元组---------------')
    for index,value in enumerate(tuple1):  #(0, 23)
        print(f'{index}----{value}')
    
    print('--------------enumerate-集合(意义不大)---------------')
    
    for index,value in enumerate(set1):  #
        print(f'{index}----{value}')
    
    print('--------------enumerate-字典---------------')
    """
    0----name
    1----age
    2----sex
    3----address
    
    如果是字典,则只给键加索引
    """
    for index,value in enumerate(dict2):  #
        print(f'{index}----{value}')
    
    

容器推导式

列表推导式

  • 语法

    变量名 = [表达式 for 变量 in 列表]
    变量名 = [表达式 for 变量 in 列表 if 条件]
    变量名 = [表达式 for 变量 in 列表 for 变量 in  列表]
    变量名 = [表达式 for 变量 in 列表 for 变量 in  列表 if 条件]
    
  • 特点

    1、列表推导式最终的目的是得到一个数字序列的列表
    2、列表推导式是对代码的一种简化,也可以用普通代码来实现
    
  • 代码

    # 1、创建一个0-9的列表
    list1 = [0,1, 2, 3, 4, 5, 6, 7, 8, 9]
    print(list1)
    
    print('-----------------------------')
    # 2、使用循环来实现
    list1 = []
    for i in range(10):
        list1.append(i)
    print(list1)
    
    
    print('-------------列表生成式-0-9----------------')
    list1 = [0, 1, 2, 3, 4, 5, 6, 7, 8, 9]
    print(list1)
    
    print('---------------------------')
    list1 = [ i*2 for i in range(10)]
    print(list1)
    
    print('-------------列表生成式-0-9偶数----------------')
    
    list1 = [0,2,4, 6,8]
    print(list1)
    print('---------------------------')
    list1 = [ i for i in range(0,10,2)]
    print(list1)
    
    print('-----------用代码演示----------------')
    list1 = []
    for i in range(0,10,2):
        list1.append(i)
    
    
    print('---------------------------')
    #1、先for取出i, 2、拿到i去if判断  3、满足满足条件的值给前边i,然后加入列表
    list1 = [ i for i in range(0,10) if i %2 == 0 ]
    print(list1)
    
    print('-----------用代码演示----------------')
    list1 = []
    for i in range(0,10):
        if i %2 == 0:
            list1.append(i)
    
    print('-------------列表生成式-(1,0)(1,1)----------------')
    
    list1 = [(i, j) for i in range(3) for j in range(3) if i % 2 ==0 and j % 2 ==0 ]
    print(list1)
    
    print('-----------用代码演示----------------')
    list1 = []
    for i in range(3):
        for j in range(3):
            if i % 2 == 0 and j % 2 == 0:
                list1.append((i,j))
    
    print(list1)
    

字典推导式

  • 语法

    字典名 = {键表达式:值表达式   for 变量 in 容器 }
    
  • 特点

    1、字典推导式最终的目的是得到一个字典
    2、字典推导式是对代码的一种简化,也可以用普通代码来实现
    
  • 代码

    list1 = ['name', 'age', 'gender']
    list2 = ['Tom', 20, 'man']
    
    print('---------用代码来实现-------------')
    dict1 = {}
    for i in range(0,len(list1)):
        dict1[list1[i]] = list2[i]
    print(dict1)
    
    print('---------用字典推导式来实现-------------')
    
    dict1 = {list1[i]:list2[i] for i in range(0,len(list1))}
    print(dict1)
    
    

集合推导式

  • 语法

    变量名 = {表达式 for 变量 in 列表}
    变量名 = {表达式 for 变量 in 列表 if 条件}
    变量名 = {表达式 for 变量 in 列表 for 变量 in  列表}
    变量名 = {表达式 for 变量 in 列表 for 变量 in  列表 if 条件}
    
  • 特点

    #集合推导式跟列表推导式非常相似,唯一区别在于用 { } 代替 [ ]
    1、集合推导式最终的目的是得到一个数字序列的集合
    2、集合推导式是对代码的一种简化,也可以用普通代码来实现
    3、集合生成之后会自动去重
    
  • 代码

    
    # 1、创建一个0-9的列表
    list1 = {0,1, 2, 3, 4, 5, 6, 7, 8, 9}
    print(list1)
    
    
    print('-------------列表生成式-0-9----------------')
    list1 =  {0, 1, 2, 3, 4, 5, 6, 7, 8, 9}
    print(list1)
    
    print('---------------------------')
    list1 = {i for i in range(10)}
    print(list1)
    
    print('-------------列表生成式-0-9偶数----------------')
    list1 = {0,2,4, 6,8}
    print(list1)
    
    print('---------------------------')
    list1 = { i for i in range(0,10,2)}
    print(list1)
    
    print('---------------------------')
    #1、先for取出i, 2、拿到i去if判断  3、满足满足条件的值给前边i,然后加入列表
    list1 = { i for i in range(0,10) if i %2 == 0 }
    print(list1)
    
    
    print('-------------列表生成式-(1,0)(1,1)----------------')
    
    list1 = {(i, j) for i in range(3) for j in range(3) if i % 2 ==0 and j % 2 ==0 }
    print(list1)
    
    
    
    
    

Python的函数

概念

1、函数是一个封装好的,实现特定功能的一段代码,我们可以给这段代码起一名字,以后用的时候,直接使用名字调用即可
2、函数在有些语言中又被称为方法,函数:function,方法:method
  Python中:函数和方法是不用的
  有些语言:函数就是方法,方法就是函数
3、函数体现了代码的封装性和复用性
4、在封装函数时,尽量让一个函数做的事情越少越好,这样复用性越强

函数定义

  • 有参数,有返回值

    def 函数名(参数):  #形参(形式参数)
        函数体
        ...
        return 返回值
    
    # 1、函数的定义-有参数有返回值
    # 1.1 定义函数:求两个数的和
    def add(num1, num2):
        sum = num1 + num2
        return sum
    
    
    # 1.2调用函数-方式1
    print('-------方式1--------')
    result = add(10, 20)
    print(f'两个数的和是:{result}')
    
    result = add(-330, 478)
    print(f'两个数的和是:{result}')
    print('-------方式2--------')
    # 1.2调用函数-方式2
    print(add(10, 20))
    print(add(-330, 478))
    
    
  • 有参数,无返回值

    def 函数名(参数):  #形参(形式参数)
        函数体
        ...
    
    # 1、函数的定义-有参数无返回值
    # 1.1 定义函数:求两个数的和,直接打印,不返回
    def add(num1, num2):
        sum = num1 + num2
        print(f'两个数的和是:{sum}')
    
    
    # 2、调用函数
    print('---------方式1----------')
    add(10, 20)
    
    print('---------方式2----------')
    print(add(10, 20))  #这种调用是错误的,因为函数没有返回值
    
    
  • 无参数,无返回值

    def 函数名():  
        函数体
        ...
    
    # 1、函数的定义-无参数无返回值
    # 1.1 定义函数:打印3次helloworld
    
    def print_hello():
        print('Hello World')
        print('Hello World')
        print('Hello World')
    
    # 2、调用函数
    print('---------方式1----------')
    print_hello()
    
    print('---------方式2----------')
    #print(print_hello())  #这样调用不可以,因为函数没有返回值
    
    
  • 无参数,有返回值

    def 函数名():  
        函数体
        ...
        return 返回值
    
    # 1、函数的定义-无参数有返回值
    # 1.1 定义函数:产生1-100之间的随机数返回
    import random
    
    def get_random_int():
        random_num = random.randint(1,100)
        return random_num
    
    # 2、调用函数
    print('---------方式1----------')
    num = get_random_int()
    print(f'得到的随机数是:{num}')
    
    print('---------方式2----------')
    print(get_random_int())
    
    

函数的操作

代码1
# 定义一个函数,传入num,就输出num次的hello world
def my_print(num):
    for i  in range(num):
        print('Hello Word')

# 调用函数
print('-----------------------------')
my_print(3)
print('-----------------------------')
my_print(30)
代码2
# 求一个列表的最大值

def get_list_max_value(list_name): # list_name = [2,3,1,5]
    max_value = list_name[0]
    for x in list_name:
        if x > max_value:
            max_value = x
    return max_value


 # 调用函数
list_name = [2, 3,34, 1, 5]

print('---------方式1----------')
max_value = get_list_max_value(list_name)

print(f'列表的最大值是:{max_value}')

print('---------方式2----------')
print(f'列表的最大值是:{get_list_max_value(list_name)}')

函数的说明文档

  • 解释

    我们可以在定义函数时,给函数编写一个说明书,和注释类似
    注释的话必须要看到函数的定义源码,如果你不想让别人看到源代码还想让别人知道你函数的用法,则可以使用文档说明
    
  • 语法

    def 函数名(参数):
        """
         函数的文档说明
        """
        函数体
    
    def add(num1, num2):
        """
        该函数求两个数的和
        :param num1: 第一个参数
        :param num2: 第二个参数
        :return:  返回和
        """
        sum = num1 + num2
        return sum
    
  • 查看文档注释

    help(函数名)
    

函数的参数

形参和实参
  • 形参

    # 定义函数时同时定义了接收用户数据的参数a和b,a和b是形参 
    def add(a, b): 
          result = a + b 
          print(result) 
    
    
  • 实参

    add(10,20)  #在这里10和20是实际参数
    
    

函数的返回值

  • 描述

    1、一个函数可以通过return来返回值
    2、如果一个函数没有返回值,则通过return可以让函数提前返回结束
    
  • 操作1-返回两个值

    # 求一个列表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返回
    
    def get_list_max_value(list_name): # list_name = [2,3,1,5]
        # 把第一个数当最大值
        max_value = list_name[0]
        min_value = list_name[0]
    
        for x in list_name:
            #如果遍历的数比最大值还大,就赋给最大值
            if x > max_value:
                max_value = x
    
            if x < min_value:
                min_value = x
    
        # 函数默认返回的是一个元组:(min_value,max_value)
        return min_value,max_value
    
    
    
    list1 = [44,556,667,7,8,8,234,455]
    
    print('-----------------方式1-------------------')
    min_value,max_value = get_list_max_value(list1)
    print(f'最大值:{max_value}')
    print(f'最小值值:{min_value}')
    
    print('-----------------方式2-------------------')
    result = get_list_max_value(list1)  #<class 'tuple'>
    print(type(result))
    print(f'最小值:{result[0]}')
    print(f'最大值:{result[1]}')
    
    print('-----------------方式3-------------------')
    print(f'最小值:{get_list_max_value(list1)[0]}')
    print(f'最大值:{get_list_max_value(list1)[1]}')
    
  • 操作2-没有返回值,使用return

    #对手机号进行加密
    def iphone_jiami(iphone):
        if len(iphone) != 11:  #如果手机号长度不是11位,则直接返回
            return
        print('对手机号进行脱敏1')
        print('对手机号进行脱敏2')
        print('对手机号进行脱敏3')
    
    iphone_jiami()
    
    
    
    
    
    

函数的嵌套调用

一个函数可以在内部继续调用其他函数,当调用函数时会进入到另一个函数,执行完之后,返回到原来调用的位置
def testA():
    print('---- testA start----')
    testB()
    print('---- testA end----')

def testB():
    print('---- testB start----')
    print('这里是testB函数执行的代码...(省略)...')
    print('---- testB end----')

testA()
# 1、定义函数,打印一条横线
def print_line():
    print('-'*40)  #---------------------------

# 2、定义函数,打印指定的行数
def print_nums(num):
    for i in range(num):
        print_line()


# 调用函数
print_nums(10)  # 打印10行
print_nums(20)  # 打印20行

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局部变量
  • 概念

    在函数内部定义的变量称为局部变量,只能在函数内部调用,对函数外部不起作用
    
  • 代码

    # 1、定义局部变量
    def func1():
        a = 123   # 局部变量:该变量只能在函数的内部使用
        print(f'函数内部:{a}')
    
    
    func1()
    print(f'函数外部:{a}') # 在函数的外部不能访问函数内部的局部变量
    
    
全局变量
  • 概念

    在函数外部定义的变量称为全局变量,可以在函数定义之后任何位置调用,定义之前不能使用
    
  • 代码

    # 定义全局变量
    a = 888
    
    def func1():
        print(f'函数内部:{a}')
    
    
    func1()
    print(f'函数外部:{a}') # 在函数的外部不能访问函数内部的局部变量
    
    
global关键字
  • 概念

    如果在函数的内部,你想修改全局变量,则需要做声明: global a,这样可以告诉解释器,这里的a不是我自己局部的变量,而是全局变量a
    
    
  • 代码

    a = 100
    
    def testA():
          print(a)
    
    
    def testB():
          global a  # global用来声明这里的a不是我自己局部的变量,而是全局变量a
          a = 200   # 如果不加global,则python认为你这里的a是局部的a,和全局a没有关系
          print(a)
    
    
    testA()
    testB()
    
    print(f'主代码:a={a}')
    
    

函数返回多个值

  • 概念

    1、python的函数既可以返回一个值,也可以一次返回多个值
    2、python的函数返回多个值时,可以返回:列表、元组、字典、集合
    
  • 代码

    # 函数返回多个值- 返回元组
    def func1():
        return 1, 2
    
    # 函数返回多个值- 返回列表
    def func2():
        return [1,2]
    
    # 函数返回多个值- 返回字典
    def func3():
        return {'name':'刘备','age':18}
    
    
    # 函数返回多个值- 返回集合
    def func4():
        return {1,2,3}
    
    
    print(func1())
    print(func2())
    print(func3())
    print(func4())
    

函数的参数类型

位置参数
  • 概念

    位置参数就是传参时必须按照参数的位置和个数给出实参,如果参数的个数和形参不一致,则直接报错
    
  • 代码

    def func(name,age):
        print(f'{name}---{age}')
    
    func('刘备',18)
    

关键字参数

  • 概念

    1、关键字传参是通过参数的名字来进行,和参数的顺序无关:参数名  = 实参值
    2、关键词传参不用按照参数的顺序
    3、如果有多个参数,前边使用位置传参,后边可以使用关键字传参
    4、如果有多个参数,一旦前边使用了关键字传参,则后边必须也全部使用关键字传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代码

    # 关键字传参
    
    def user_info(name, age, gender):
        print(f'您的名字是{name}年龄是{age},性别是{gender}')
    
    user_info('Rose',20, '女')
    user_info('Rose',age=20, gender='女')
    
    user_info('小明',gender='男',age=16)
    user_info('小明',gender='男')  # 这里没有给age赋值,会报错
    
    
    user_info('刘备',19,gender='男')  # 可以
    user_info(name='刘备',19,'男')    # 报错
    

默认值参数

  • 概念

    1、为参数提供默认值,调用函数时可不传该默认参数的值(注意:所有位置参数必须出现在默认参数前,包括函数定义和调用)
    2、默认值参数的后边都必须是默认值参数
    
    
  • 代码

    print('------------默认值传参-------------')
    def user_info1(name='张三', age=19, gender='男'):
        print(f'您的名字是{name}年龄是{age},性别是{gender}')
    
    user_info1()  # 一个参数不给
    user_info1('刘备')  # 给一个参数
    user_info1('刘备',10)  # 给2个参数
    user_info1('刘备',10,'女')  # 给3参数
    
    user_info1(age=17)  # 关键字参数
    
    
    def user_info1(name='张三', age=19, gender=None):
        print(f'您的名字是{name}年龄是{age},性别是{gender}')
    
    
    def user_info2(name, age=19, gender='男'):
        print(f'您的名字是{name}年龄是{age},性别是{gender}')
    
    def user_info3(name, age, gender='男'):
        print(f'您的名字是{name}年龄是{age},性别是{gender}')
    

不定长传参

位置传参
  • 概念

    语法:def 函数名(*参数名)
          函数体
        
    #解释:
     1、对于不定长参数,你可以不传入参数,也可以传入1个、2...n个参数
     2、对于不定长参数,你传入的参数会被封装到元组中
    
  • 代码

    print('-----------------------------')
    #传进的所有参数都会被args变量收集,它会根据传进参数的位置合并为一个元组(tuple),args是元组类型,这就是位置传递
    
    def user_info(*args):
    	print(args)
    
    user_info('TOM')
    user_info('TOM'18)
    
    print('-----------------------------')
    def add(*tuple1):
        sum = 0
        for x in tuple1:
           sum += x
        print(f'sum ={sum}')
    
    add()
    add(1)
    add(1,2)
    add(1,2,3)
    
    print('------------不定长传参-位置传参2-------------')
    # 如果变参放前边,则必须使用关键字num传参
    def add2(*tuple1,num):
        sum = 0
        for x in tuple1:
           sum += x
        print(f'sum ={sum}')
    
    add2(num = 888)
    add2(1,num = 888)
    add2(1,2,num = 888)
    add2(1,2,3,num = 888)
    
    print('------------不定长传参-位置传参3-------------')
    # 如果变参放后边,则前边的参数会默认给位置参数,剩下的参数给变参
    
    def add2(num,*tuple1):
        sum = 0
        for x in tuple1:
           sum += x
        print(f'sum ={sum}')
    
    # add2()
    add2(1)
    add2(1,2)
    add2(1,2,3)
    
    
    
  • 36
    点赞
  • 1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