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神话
(一)神话的性质和定义
远古人民面对大自然时,对自然力的形象化解释。它表达的是原始时代人类企图征服自然力和支配自然力的愿望。
(二)神话与传说、迷信的区别
传说指民间长期流传下来对过去事迹的记述和评价,有的以特定历史事件为基础,有点纯属幻想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
神话与迷信本质不同:神话表现的是人们对自然力的不屈服,引人们积极向上;迷信确是消极的,宣称人对神的无力和无能。
(三)神话的内容和种类
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
(四)创世神话
表达先民对天地宇宙形成的解释,如“盘古开天地”徐整《三五历纪》
(五)始祖神话
人类自身起源的解释。“女娲的故事”《太平御览》《淮南子.览冥训》
(六)洪水神话
以洪水为主题“共工触怒不周山”《列子.汤问》、后羿射日、大禹治水
(七)战争神话
炎黄大战
(八)神话的流传和保存
神话李历史化、《山海经》《淮南子》《楚辞.天问》《山海经》
(九)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提供丰富素材、艺术形象;艺术思维想象力 、乐观主义、英雄主义,改变现实,追求美好愿望。
二、《诗经》
(一)《诗经》的名称、时代和地域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共305篇,另6篇笙诗,有目无辞。主要收集周至春秋中叶。主要在陕西、山西、西安、河北,山东湖北一带。
(二)《诗经》的分类
风、雅、颂。国风音乐曲调;雅、皇室;颂、祭祀之乐
(三)《诗经》的结集与整理
汉代整理恢复,有四家:齐之辕固、鲁之申培、燕之韩婴和毛之毛苌。
毛诗流传最远。
(四)《诗经》的内容
1.祭祀颂歌和周民族史诗。《生民》《皇矣》《大明》
2.政治讽刺诗《十月之交》《魏风.硕鼠》
3.表现生活劳动的诗篇《丰年》
4.爱情和婚姻题材
5.战争题材《秦风.无衣》
(五)《诗经》的艺术成就
(六) 赋比兴手法
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的方式表达出来。
比,比方。即诗人以彼物比此物。比喻,手如柔荑、肌如凝脂。
兴,触物兴词。诗句开头,晨风、《周南.桃夭桃与出嫁的女子。
(七)《诗经》的句法和章法
四言为主,隔句用韵;二言、三言、五言、七言、八言
章法上,重章叠唱的复沓结构。叠句叠字。
三、《历史散文》
(一) 从甲骨卜辞到《春秋》
龟甲兽骨上记录占卜的文字、商周铜器铭文。
《尚书》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包含《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春秋》孔子修订的鲁国编年史。
(二)《左传》的作者和成书
《左氏春秋》,左丘明
(三)《左传》的叙事特征
以《春秋》的记事为纲,增加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
(1)叙事富故事性、戏剧性、具有紧张动人的情节;
(2)善于描写复杂的战争事件、对战前的部署、交战的情况、战后的检查和措施都能叙述清楚。
(3)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性格。
(四)《左传》的影响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完整历史著作。对历史著作的写作做出了典范,对文学的影响主要在叙事的生动、情节曲折发展、有意刻画人物性格。
(五)《国语》
国别史,以记言为主。从史学和文学成就看,《国语》不如《左传》。但《国语》也有较为明显的艺术特色,这就是:一、长于记言,二、有虚构故事情节。虽然在语言上较为质朴,但从文学的发展角度来看,应该说比《左传》前进了一步。如其中目录:
《召公谏厉王止谤》,写厉王酷虐无道,不听召公之劝,致使民怨鼎沸,激起公愤,终被人民放逐。文章重点记述了召公的话:“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六)《战国策》
西汉刘向整理,战国谋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和权谋
(七)先秦历史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司马迁的史记继承了《春秋》的褒贬义法和《左传》直书无隐的精神。
四、《先秦诸子散文》
(一)先秦诸子散文概述
第一阶段《老子》《论语》、《墨子》辞约义丰;
第二阶段《孟子》《庄子》文辞繁复、说理畅达;
第三阶段《荀子》《韩非子》逻辑谨严、结构严密,分析深入。
(二)孔子的生平及思想
语录体,记录孔子言行及其弟子言行。仁、有教无类。
(三)孔子对文学的态度
(四)《论语》
(五)孟子的生平及思想
子思的主张一致、孟思学派、行仁政、省刑罚、薄税敛,以民为本。民为贵,君为轻。
(六)《孟子》
长于辩论,善设机巧,设譬说理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七)庄子的生平及思想
道,来源《老子》
(八)《庄子》
想象奇幻、富于烂漫精神,善于使用寓言。《逍遥游》
(九)荀子的生平及思想
综合百家、集大成,天下为一
(十)《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十一)《韩非子》
荀子学生,法家。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五、《楚辞》
(一)《楚辞》的名称
楚人的辞赋,特殊的文体。
(二)《楚辞》的来源
民歌、巫歌、地方音乐
(三)《楚辞》的特征
多用兮、地方色彩楚语、宗教神话、特殊音调
(四)《楚辞》的代表作家作品
屈原、宋玉《楚辞章句》
(五)屈原的生平和时代
(六)屈原的作品
(七)《离骚》
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诗人不折不挠的斗争精神、诗人的悲惨遭遇揭露了楚国的黑暗。
充满了大胆的丰富的幻想和想象;比兴、象征手法,香草美人;语言突破语言句式、虚词、音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