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阐述管网水力模型构建流程,建立供水管网水力模型。通过数据录入生成管网基本拓扑结构及物理信息,在模型简化之后利用监测数据进行模型校核,保障管网模型满足精度要求。利用管网模型进行管网工况分析,掌握管网内压力分布与管道流速分布状态,提出管网运行薄弱环节。

      给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保证,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先进性、合理性、可行性及经济性对于给水系统运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供水管网建模技术的完善与应用,为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设 计提供了有效工具。我国供水管网规模庞大,拓扑结构复杂,为大型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设计带来巨大的挑战。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城市供水管网运行参数进行模拟计算,分析管网运行工况,发现管网的低压区及薄弱环节,为改扩建提供技术依据。本文以管网规划设计为研究背景,建立了K市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对其现状管网进行科学评价。

一、K市供水管网概况

      K市市区总人口约为340万人,建成区面积330k㎡。现状管网中DN300以上管道总长约457km, 最大日供水量80万 m³/d。目前,k市共有公共供水厂11座,设计供水能力190万 m³/d,常规日供水能 力111万 m³/d,储备地下水供水能力79万 m³/d。k市地形高差较大,南北最大高差超过100m,规划区内现有主要加压站有25座,设计加压能力为 110.8m³/d,总调节能力41600 m³,调节率约为 3%,由于部分泵站已经停用,实际加压能力为 101.5万 m³/d。

二、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的建立

      模型以数据为基础。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包含管网静态信息与动态信息。本文首先建立k市供水管网数据模型,录入搜集的管网静态信息与动态信息,生产管网拓扑结构。然后,利用监测数据对数据模型进行校核,形成管网水力模型,指导管网规划设计。管网建模流程如图1所示。    

图片

图1 供水管网建模流程

2.1 基础数据录入 

  • 25
    点赞
  • 1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Rany-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