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参考模型和TCP/IP网络参考模型

本文介绍了OSI参考模型的产生背景、概念、优点及各层次结构和功能,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同时,讨论了TCP/IP参考模型的层划分,并解释了数据封装和解封装的过程。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1、OSI参考模型

1.1 产生背景

为了解决网络之间的兼容性问题,实现网络设备间的相互通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4年提出了OSIRM(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参考模型很快成为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础模型。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一种完全忠实于OSI参考模型的协议族流行开来。

相反,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机构(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六十年代开发的ARPANET的TCP/IP协议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Internet的事实标准。

1.2 概念

OSI参考模型也采用了分层结构技术,协议定义了网络中设备所遵守的层次结构。从概念上来讲,每一层都与一个远方对等层通信,但实际上该层所产生的协议信息单元是借助于相邻下层所提供的服务传送的。因此,对等层之间的通信称为虚拟通信。

1.3 优点

  • 开放的标准化接口,协议不再封闭
  • 多厂商设备兼容
  • 易于理解、学习和更新协议标准
  • 实现模块化工程,降低开发难度
  • 便于故障排除

1.4 层次结构及功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4.1 物理层

​ 物理层是参考模型中的最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