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轮进入2009年,有关本土处理器的好消息不断:
北京君正第1000万颗CPU下线;
瑞芯微中国第一款65nm处理器亮相;
海思K3处理器智能手机上市;
基于龙芯II的上网本政府采购突破1万台;
其实不仅这些,包括中星微、广州安凯、上海杰德的处理器都在出货,虽然总量不是太多。
从多年前的方舟、汉芯、国芯到现在的君正、海思、瑞芯微,本土处理器缴了将近十年的学费,终于摸索出了一套特色的成功之路:紧紧依靠中国的制造资源,上述四款CPU中,北京君正、龙芯都是以MIPS为基础,瑞芯微及海思都是基于ARM9内核,君正及瑞芯微凭借在MP4市场的成功经验,已经在MP4领域站稳甚至垄断市场,相信2009年随着海思及瑞芯微向智能手机的迈进,本土处理器将逐步进入更加庞大的手机市场,中国本土处理器也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由于历史原因,本土处理器厂商的崛起之路不可谓不艰辛,从2001年方舟科技发布第一款中国芯方舟一号开始,本土处理器便步入歧途,要拥有自己的内核成为业界的主导,一时间龙芯、汉芯、国芯以及北大众志芯不断涌现,好像采用ARM甚至MIPS的内核不能体现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结果龙芯已经明确转向MIPS,北大众志转向AMD免费提供的386,汉芯、国芯也不见了踪影,当这些名噪一时的厂商还在探索之时,北京君正作为黑马已经在产业化方面取得突破。
这些“自主创新”处理器的失败让许多人明白中国集成电路特别是处理器的发展要符合市场规律,仅仅凭借口号和政府资金投入不可能在市场中取得突破,2004年首款基于ARM9内核的大唐COMIP的诞生,大唐也是大陆首家授权ARM内核的厂商,COMPI至今在产业化方面不尽如人意,至少开了历史先河,COMIP发布不久,基于ARM7内核的智多多媒体处理器面世,并成为大陆首款销售突破千万的本土处理器,虽然智多近几年由于公司决策失误已经江河如下,却让大家认识到处理器要产业化成功对于大陆厂商并不是一道迈不过的门槛。
真正在处理器市场站稳脚跟的应当是北京君正,2005年当刘强出来创业,老杳并不看好,智多能够取得突破是在特定市场,通用处理器要取得突破很难,因为通用处理器所涉及不仅仅是处理器本身,更需要厂商在底层软件的突破,不到三年时间,由于令人意外MP4市场的崛起,北京君正不仅站稳了脚跟,MP4也称为为数不多大陆主导的市场之一,也为2009年中国处理器整体突破奠定了基础。
如果说几年前智多、君正只是偶然和小范围的突破,2009年将成为中国本土处理器的整体突破年,首先MP4每年不超过2亿美金的市场太小,不会引起集成电路巨头在意,能够在手机市场站稳,能够在与TI、联发科、三星等公司的竞争中立足,海思、瑞芯微、君正这些已经在市场竞争中初露锋芒同时亮相,相信本土处理器厂商不崛起也难。
讲这些不仅仅来自感觉,当看到基于海思K3的Windows Mobile智能手机,当老杳知道这款手机售价只有800元,很难不令老杳对这款产品不看好,以励民在MP4市场取得的成功,老杳也很难不对瑞芯微的RK28抱有信心,当然本土处理器的崛起不会一帆风顺,RK28推迟几个月发布,说明瑞芯微曾经面临困难,海思由于华为的背景也令老杳对已经习惯了华为文化的海思市场策略担心,不过对于已经在手机市场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山寨设计相信会助推本土处理器的崛起,本土处理器经过十几年的摸索,也到了整体突围的时候。(作者,老杳)
|
|
老杳吧:集成电路社区–欲知半导体动态,速上LAOYAOBA
【版权声明】:本文为老杳原创,欢迎转载,但必须注明“信息来源:老杳吧”及其他相关信息(作者姓名等),并保留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