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口学习

postman学习
介绍get和post区别

GET 没有请求体,没有正文 POST有
GET请求的参数放在URL中传递,大小有限制
POST请求的参数可以放在URL后传递、也可以放在请求体中,大小不受限制
GET安全性较差:
参数明文
数据会被浏览器缓存

设计的用途:
GET用来查询-不操作数据,参数量小
POST用来插入,更新数据-安全要求高,数据量大
—GET像轿车,能送货,但能力有限
—POST像货车,有货箱,运输量大且安全性高

HTTP协议
HTTP请求结构
1.请求行:raw
请求地址、协议的版本 1.1 、请求方法名 get、post
2.请求报文头:属性 请求头部通知服务器有关于客户端请求的信息
User-Agent 客户端浏览器类型
Accept 请求接受的内容
Accept-Encoding 客户端希望接受的内容编码格式
Content-Type 请求体的格式
3.请求正文:数据内容 请求体-get没有,post有
四种格式
1、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对数据进行序列化处理,以键值对形式
key1=value1&key2=value2的方式发送到服务器
*value 字符串数据,不支持二进制格式或者文件
2、multipart/form -data
将表单中数据全部上传,包括文件
3、字符串文本格式:raw
text/plain 纯文本,浏览器不解析
text/html html,浏览器自动解析
text/xml 或者application/xml 后者可指定编码格式
applicaiotn/json 消息主体是序列化后的JSON字符串
4、二进制格式:binary

HTTP响应结构:服务器返回的
响应行:
HTTP-Version表示服务器HTTP协议的版本
Status-Code表示服务器发回的响应状态代码
响应报文头:以明文的字符串格式传送,以冒号分隔的键/值对响应头部通知客户端有关于服务端的应答信息
Server:服务器是什么类型
响应正文:待测试的数据
html --文本检索、样式内容浏览器检查
xml、json – 解析后获取关键数据

SOAP协议-入参和回参都是xml文件

接口分类:
RestfulAPI:表现层状态转化(A扔给B的小纸条)
WebService:用xml来定义一个接口的信息(接口的方法、调用方式、参数说明),用一个文件来描述WSDL(邮局)
SOAP协议:
请求和响应的数据载体也是xml
请求和响应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封装-信封
底层也要借助于各种网络协议传输(最常见绑定http协议)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