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1开始学Python——[7]

本文介绍了Python中的序列类型,重点讲解了range()函数的使用,包括创建自然数序列、与for循环结合提高效率。同时,讨论了元组作为不可变序列的特点,如创建、解构及元组在变量交换中的应用。通过实例展示了元组解构的灵活性。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从0.1开始学Python——[7]


继续学习序列,除了列表,还有一些其他形式的序列和构造序列的方法。

range()函数

range()函数用于构造自然数序列,()里面只填写数字n就会从0开始数n个连续自然数完整结构是range(起始数字,终止数字,步长),注意步长可以为负,而且三者用逗号隔开。注意,序列本身无法打印,需要改成某种特定序列才行,如用list()函数改成列表。

print(list(range(1,11,3)))
[1, 4, 7, 10]

所以range()最大的用处是和for循环搭配,比while循环效率高很多。

for i in range(11):
    print(i)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元组

元组(tuple)属于不可变序列,因此不能进行重新赋值之类的操作,但是和列表操作很像。当存储一组数据并且不想改变这组数据的时候,可以创建元组。元组不同于列表,是用()进行储存的。

tuple1 = (1, 3, 2, 4)
print(tuple1)
(1, 3, 2, 4)

元组可以解构(解包),也就是把元组的值分别赋值给每个变量。

tuple1 = (11, 32, 25, 49)
(a, b, c, d) = tuple1
print(a, b, c, d)
11 32 25 49

可以用这种特性交换变量的值。

a = 233
b = 322
a, b = (b, a)
print(a, b)
322 233

本来解构需要保证变量数和元组元素数相等,但是星号可以不用这么遵守。但是注意星号只能有一个。列表也能解构。

tuple1 = (11, 32, 25, 49)
(a, b, *c) = tuple1      
print(a, b, c)           
(*a, b, c) = tuple1      
print(a, b, c)           
(a, *b, c) = tuple1      
print(a, b, c)                       
11 32 [25, 49]
[11, 32] 25 49
11 [32, 25] 49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