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算法之三十八:5G NR - 总体架构与物理层(转载)

一 NR总体架构与功能划分

1.1 总体架构

  

  NG-RAN节点包含两种类型:

  l  gNB:提供NR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协议和功能

  l  ng-eNB:提供E-UTRA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协议和功能

  gNB与ng-eNB之间通过Xn接口连接,gNB/ng-eNB通过NG-C接口与AMF(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连接,通过NG-U接口与UPF(User Plane Function)连接。

  5G总体架构如下图所示,NG-RAN表示无线接入网,5GC表示核心网。

  

1.2 功能划分

  5G网络的功能划分如下图所示。NG-RAN包含gNB或ng-eNB节点,5G-C一共包含三个功能模块:AMF,UPF和SMF(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

1.2.1gNB/ng-eNB

  l  小区间无限资源管理Inter Cell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RRM)

  l  无线承载控制Radio Bear(RB)Control

  l  连接移动性控制 Connection Mobility Control

  l  测量配置与规定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and Provision

  l  动态资源分配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1.2.2AMF

  l  NAS安全Non-Access Stratum(NAS) Security

  l  空闲模式下移动性管理Idle State Mobility Handling

1.2.3UPF

  l  移动性锚点管理 Mobility Anchoring

  l  PDU处理(与Internet连接)PDU Handling

1.2.4SMF

  l  用户IP地址分配 UE IP Address Allocation

  l  PDU Session控制

 

1.3 网络接口

1.3.1NG接口

  NG-U接口用于连接NG-RAN与UPF,其协议栈如下图所示。协议栈底层采用UDP、IP协议,提供非保证的数据交付。

  NG-C接口用于连接NG-RAN与AMF,其协议栈如下图所示。在传输中,IP协议为信令提供点对点传输服务。SCTP保证信令的可靠交付。NG-C接口有以下功能:

  l  NG接口管理

  l  UE上下文管理

  l  UE移动性管理

  l  NAS信令传输

  l  寻呼

  l  PDU Session管理

  l  更换配置

  l  警告信息传输

1.3.2Xn接口

  Xn-U接口用于连接两个NG-RAN节点。Xn-U接口协议栈如下图所示。GTP-U基于UDP、IP网络之上,为数据提供非保证服务。Xn-U主要包含两个功能:

  l  数据转发

  l  流控制

  Xn-C接口用于连接两个NG-RAN节点。IP协议为信令提供点对点传输,SCTP为信令提供可靠交付。Xn-C接口主要包含以下功能:

  l  Xn接口管理

  l  UE移动性管理,包括上下文传输和寻呼等

  l  双链接

1.4 无线协议栈

  NR无线协议栈分为两个平面:用户面和控制面。用户面(User Plane, UP)协议栈即用户数据传输采用的协议簇,控制面(Control Plane, CP)协议栈即系统的控制信令传输采用的协议簇。

  NR用户面和控制面协议栈稍有不同,下面详细介绍。

1.4.1用户面

  NR用户平面相比LTE协议栈多了一层SDAP层,用户面协议从上到下依次是:

  l  SDAP层: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

  l  PDCP层: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l  RLC层:Radio Link Control

  l  MAC层:Medium Access Control

  l  PHY层:Physical

1.4.2控制面

  NR控制面协议几乎与LTE协议栈一模一样,从上到下依次为:

  l  NAS层:Non-Access Stratum

  l  RRC层:Radio Resource Control

  l  PDCP层: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l  RLC层:Radio Link Con trol

  l  MAC层:Medium Access Control

  l  PHY层:Physical

  UE所有的协议栈都位于UE内;而在网络侧,NAS层不位于基站gNB上,而是在核心网的AMF (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实体上。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控制面协议栈不包含SDAP层。

二 物理层

2.1 波形、子载波&CP配置和帧结构

  NR系统下行传输采用带循环前缀的(CP)的OFDM波形;上行传输可以采用基于DFT预编码的带CP的OFDM波形,也可以与下行传输一样,采用带CP的OFDM波形。

  NR与LTE系统都基于OFDM传输。两者主要有两点不同:

  1.      LTE只支持一种子载波间隔15KHz,而NR目前支持5种子载波间隔配置;

  2.      LTE上行采用基于DFT预编码的CP-Based OFDM,而NR上行可以采用基于DFT预编码的CP-Based OFDM,也可以采用不带DFT的CP-Based OFDM。

  NR支持的载波间隔、CP类型、对数据信道的支持如下表所示。NR一共支持5种子载波间隔配置:15KHz、30KHz、60KHz、120KHz和240KHz。一共有两种CP类型,Normal和Extended(扩展型)。扩展型CP只能用在子载波间隔为60KHz的配置下。其中,子载波间隔为15KHz、30KHz、60KHz和120KHz可用于数据传输信道;而15KHz、30KHz、120KHz和240KHz子载波间隔可以用于同步信道。

  NR中连续的12个子载波称为物理资源块(PRB),在一个载波中最大支持275个PRB,即275*12=3300个子载波。

  上下行中一个帧的时长固定为10ms,每个帧包含10个子帧,即每个子帧固定为1ms。同时,每个帧分为两个半帧(5ms)。每个子帧包含若干个时隙,每个时隙固定包含14个OFDM符号(如果是扩展CP,则对应12个OFDM符号)。因为每个子帧固定为1ms,所以对应不同子载波间隔配置,每个子帧包含的时隙数是不同的。具体的个数关系如下表所示。[下表相比之前表格多了一个u=5项,但在Rel-15中并不使用此选项]

  NR的传输单位(TTI)为1个时隙。如上所述,对于常规CP,1个时隙对应14个OFDM符号;对于扩展CP,1个时隙包含12个OFDM符号。

  由于子载波间隔越大,对应时域OFDM符号越短,则1个时隙的时长也就越短。所以子载波间隔越大,TTI越短,空口传输时延越低,当然对系统的要求也就越高。

2.2 带宽频点

  在NR中,3GPP主要指定了两个频点范围。一个是我们通常称为Sub 6GHz,另一个是我们通常称为毫米波(Millimeter Wave)。Sub 6GHz称为FR1,毫米波称为FR2。FR1和FR2具体的频率范围如下表所示:

  对于不同的频点范围,系统的带宽和子载波间隔都所有不同。在Sub 6GHz,系统最大的带宽为100MHz而在毫米波中最大的带宽为400MHz。子载波间隔15KHz和30KHz只能用在Sub 6GHz,而120KHz子载波间隔只能用在毫米波中,60KHz子载波间隔可以同时在Sub 6GHz和毫米波中使用

2.3 物理层下行链路

2.3.1PDSCH

  PDSCH处理流程

  1.      传输块CRC添加(如果传输块长度大于3824,则添加24bit CRC;否则添加16bit CRC)

  2.      传输块分段,各段添加CRC(24bit)

  3.      信道编码:LDPC编码

  4.      物理层HARQ处理,速率匹配

  5.      比特交织

  6.      调制:QPSK, 16QAM, 64QAM 和 256QAM

  7.      映射到分配的资源和天线端口

  PDSCH处理模型如下图所示:

  PDSCH采用LDPC编码,LDPC编码时需要选择相应的Graph:Graph 1或Graph 2。Graph的不同,简单理解就是编码时采用的矩阵不一样。Graph的选择规则如下(A为码块长度,R为码率):

  1.      如果 A<=292;或者 A<=3824  并且 R<=0.67 ;或者 R<=0.25,选择Graph 2

  2.      其他情况选择Graph 1.

2.3.2PDCCH

  用户专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用于调度下行的PDSCH传输和上行的PUSCH传输。PDCCH上传输的信息称为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包含Format 0_0,Format 0_1,Format 1_0,Format 1_1,Format 2_0,Format 2_1,Format 2_2和Format 2_3共8中DCI格式。

  1.       Format0_0用于同一个小区内PUSCH调度

  2.       Format0_1用于同一个小区内PUSCH调度

  3.       Format1_0用于同一个小区内PDSCH调度

  4.       Format1_1用于同一个小区内PDSCH调度

  5.       Format2_0用于指示Slot格式

  6.       Format2_1用于指示UE那些它认为没有数据的PRB(s) and OFDM符号(防止UE忽略)

  7.       Format2_2用于传输TPC(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指令给PUCCH和PUSCH

  8.       Format2_3用于传输给SRS信号的TPC,同时可以携带SRS请求

  各种DCI格式之间的差异及使用场景之后再详细讨论。

  PDCCH信道采用Polar码信道编码方式,调制方式为QPSK。

2.3.3PSS/SSS/PBCH

  NR包含两种同步信号:主同步信号(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PSS)和辅同步信号(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 SSS)。PSS和SSS信号各自占用127个子载波。PBCH信号横跨3个OFDM符号和240个子载波,其中有一个OFDM符号中间127个子载波被SSS信号占用。

  NR系统中一共定义了1008个小区ID: 。即336个小区组ID,每个小区组由3个组内小区组成。

  PSS信号产生时需要利用小区组内ID,产生公式如下图所示:

  SSS信号产生时需要小区组ID和小区组内ID,产生公式如下图所示:


  PSS/SSS/PBCH在时频资源格上的位置关系如下图所示:

  PBCH信道编码方式为Polar编码,调制方式为QPSK。PBCH物理层处理模型如下图所示:

2.4 物理层上行链路

2.4.1传输方案

  NR 上行包含两种传输方案:基于码本的传输和非码本传输。

  基于码本的传输:gNB在DCI携带一个预编码矩阵指示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UE使用PMI指示的矩阵对PUSCH进行预编码。对于非码本传输,UE根据DCI中的SRI确定对应的预编码矩阵。

2.4.2PUSCH

  PUSCH的处理流程如下图所示:

  传输块添加CRC(TBS大于3824时添加24bit CRC;否则添加16bit CRC)

  1.       码块分段及各段CRC添加

  2.       信道编码:LDPC编码

  3.       比特级交织

  4.       调制方式:Pi/2 BPSK(仅当进行Transform Precoding时可采用), QPSK, 16QAM, 64QAM 和 256QAM

  5.       层映射,Transform Precoding(需上层配置确定是否进行),预编码

  6.       映射到相应的资源和天线端口

  PUSCH处理模型如下图所示:

    PUSCH采用LDPC编码,LDPC编码时需要选择相应的Graph:Graph 1或Graph 2。Graph的不同,简单理解就是编码时采用的矩阵不一样。Graph的选择规则如下(A为码块长度,R为码率):

  1.      如果 A<=292;或者 A<=3824  并且 R<=0.67 ;或者 R<=0.25,选择Graph 2

  2.    其他情况选择Graph 1.

2.4.3PUCCH

  PUCCH携带上行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 Link,UCI)从UE发送给gNB。根据PUCCH的持续时间和UCI的大小,一共有5种格式的PUCCH格式:

  1.       格式1:1-2个OFDM,携带最多2bit信息,复用在同一个PRB上

  2.       格式2:1-2个OFDM,携带超过3bit信息,复用在同一个PRB上

  3.       格式3:4-14个OFDM,携带最多2bit信息,复用在同一个PRB上

  4.       格式4:4-14个OFDM,携带中等大小信息,可能复用在同一个PRB上

  5.       格式5:4-14个OFDM,携带大量信息,无法复用在同一个PRB上

  不同格式的PUCCH携带不同的信息,对应的底层处理也有所差异,此处不展开介绍。

  UCI携带的信息如下:

  1.      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2.      ACK/NACK

  3.      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

  PUCCH大部分情况下都采用QPSK调制方式,当PUCCH占用4-14个OFDM且只包含1bit信息时,采用BPSK调制方式。PUCCH的编码方式也比较丰富,当只携带1bit信息时,采用Repetition code(重复码);当携带2bit信息时,采用Simplex code;当携带信息为3-11bit时,采用Reed Muller code;当携带信息大于11bit时,采用的便是著名的Polar编码方式。

2.4.4随机接入

  NR支持两种长度的随机接入(Random Access )前缀。长前缀长度为839,可以运用在1.25KHz和5KHz子载波间隔上;短前缀长度为139,可以运用在15KHz,30KHz,60KHz和120KHz子载波间隔上。长前缀支持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和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而短前缀只能在非竞争随机接入中使用。

2.5 传输信道

  传输信道描述“信息该怎么传输”这个特性,下面我们会提到逻辑信道描述的则是“传输的是什么信息”。每个传输信道规定了信息的传输特性。

下行传输信道包括:

  1. 广播信道(Broadcast Channel, BCH)

   固定的,预先定义好的传输格式

   在整个小区中广播

  2.  下行共享信道(Downlink Shared Channel,DL-SCH)

   支持HARQ

   支持链路动态自适应,包括调整编码、调制方式和功率等

   支持在整个小区中广播

   可以使用波束赋形

   UE支持非连续性接收(为了节能)

  3. 寻呼信道(Paging Channel)

   UE支持非连续性接收(为了节能)

   需要在整个小区中广播

   映射到物理资源上(可能会动态地被其他业务和控制信道占用)

上行传输信道包括:

  1.  上行共享信道(Uplink Shared Channel,UL-SCH)

   可以使用波束赋形

   支持链路动态自适应,包括调整编码、调制方式和功率等

   支持HARQ

   支持动态和半动态资源分配

  2.  随机接入信道(Random Access Channel,RACH)

   仅限传输控制信息

   有碰撞的风险

### 回答1: 5G NR物理层规划与设计是一本关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NR(New Radio)物理层的规划与设计的PDF电子书。5G NR是一种新的无线通信技术标准,能够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网络容量。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5G NR物理层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物理层是网络通信中负责传输和接收无线信号的部分,因此对于5G NR系统的性能和效率至关重要。 首先,书中详细介绍了5G NR系统的物理层结构和框架。它包括了多个关键的功能单元,例如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无线传输链路、多天线技术和调制解调器等。这些功能单元相互协作,以实现高速、可靠和低功耗的无线通信。 其次,书中深入解析了5G NR系统中的调制和编码技术。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编码是对数字信号进行压缩和纠错的过程。5G NR引入了新的调制和编码方案,如正交频分复用(OFDM)和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以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和抗干扰能力。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5G NR的天线技术和多址技术。天线技术包括波束成形和多天线传输,可以增强信号的传输距离和覆盖范围。多址技术可以实现多个用户同时传输和接收数据,提高网络的容量和效率。 最后,书中还涉及了5G NR系统的资源管理和调度算法。资源管理是指如何合理分配系统中有限的无线资源,包括频谱、时间和功率等。调度算法则是在多用户环境下,根据各用户的需求和系统的状态,动态地分配资源,以实现最佳的系统性能。 总的来说,5G NR物理层规划与设计是一本关于5G NR系统物理层技术的综合性指导书,为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指导,帮助他们设计和优化5G网络,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无线通信需求。 ### 回答2: 《5G NR物理层规划与设计》是一本关于5G新无线技术物理层方面的规划与设计的PDF电子书。该书主要内容涵盖了5G新无线技术的物理层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理论、算法和方法。 首先,该书介绍了5G NR物理层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通过深入解析5G无线通信的信道模型、传输方式、调制方式以及多天线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帮助读者全面了解5G物理层的基本特性。 其次,该书详细讲解了5G NR物理层的关键技术和设计方法。这些关键技术包括多天线技术、前向纠错编码、相位估计和同步等。通过深入解析每个技术的原理和算法,读者可以了解到如何在实际的物理层设计中应用这些技术,从而提高5G网络的性能和容量。 此外,该书还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案例,介绍了5G NR物理层规划与设计的实际应用。通过这些实际案例的分析,读者可以了解到如何根据具体的网络需求和条件来进行物理层规划和设计,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总的来说,《5G NR物理层规划与设计》这本PDF电子书是一本系统和全面地介绍5G NR物理层规划与设计的专业书籍。通过学习该书,读者能够全面了解5G物理层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5G NR物理层规划与设计的关键技术,提高5G网络的性能和容量。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