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股权曝光:刘强东控制11.2%股权 有70.5%投票权

京东2023年年报揭示了刘强东股权和投票权的下降,以及管理层的显著变化,包括徐雷退休和多位高管职位调整。尽管面临挑战,京东的营收和运营利润仍然保持增长态势。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e83db7453888f235f850564b4c7d4dee.jpeg

雷递网 雷建平 4月19日

京东日前发布2023年年报,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3月31日,京东有3,060,465,925股,包括2,737,299,301股A类普通股,323,166,624股B类股。京东A类普通股每股可投1票,B类普通股每股可投20票。

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通过Max Smart Limited持有10.7%股权,有66.7%的投票权;通过员工持股平台Fortune Rising Holdings Limited控制0.6%的股权,及3.8%的投票权。

99812508e30742d2756c6953b1a70d80.jpeg

截至2024年3月31日,京东集团股权结构

刘强东一共控制11.2%的股权,及70.5%的投票权。此外,沃尔玛持有9.4%股权,及3.1%的投票权。

截至2023年2月28日,刘强东控制12.7%股权,有73.9%的投票权;沃尔玛持股为9.2%,有2.8%的投票权。

e2a7fbc52f96fcc945c38fbd0acfba57.jpeg

截至2023年2月28日,京东集团股权结构

其中,刘强东通过Max Smart Limited持股12.4%,有70.4%的投票权;通过Fortune Rising Holdings Limited持股为0.6%,有3.5%的投票权。

刘强东减持 持股比例下降1.7个百分点

通过对比可发现,过去一年,刘强东对京东的股权控制下降了1.5个百分点,投票权下降了3.4个百分点;

其中,Max Smart Limited持股下降了1.7个百分点,投票权下降3.7个百分点;Fortune Rising Holdings Limited持股有所下滑,持股比例依然不变,投票权反而还增加了0.3个百分点。

沃尔玛持股数量不变,但持股比例增加了0.2个百分点,投票权增加了0.3个百分点。

刘强东2023年还减持了京东健康。

2023年4月,据港交所文件显示,刘强东减持880万股京东健康的股权,减持均价为57.6港元,以此计算,刘强东此次套现5亿港元。

此番减持后,刘强东对京东健康控股权从68.98%降至68.7%,仍为京东健康大股东。

徐雷退休 职业经理人团队上场

2023年是京东管理层变化比较大的一年。

e4f1ad5c065a0518bf99dce77dbb4bdf.jpeg

京东现有管理层

2023年5月,京东集团宣布CEO徐雷因个人原因退休,随后,京东集团首席财务官许冉接替徐雷担任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京东物流首席财务官单甦担任京东集团CFO。

0286d5d796846a3fb5e6a1f984d2ea65.jpeg徐雷2022年4月7日出任京东集团CEO,仅仅一年多,就退出了京东集团体系。退休的徐雷感叹说:知进退,明得失,懂取舍,识大体,有敬畏。

2023年6月,京东物流今CEO余睿因个人身体原因,辞任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及授权代表,随后,京东产发CEO胡伟获委任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及授权代表。

2023年7月,京东高级副总裁王笑松从京东离职。

2023年11月,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许冉女士兼任京东零售首席执行官,京东零售原首席执行官辛利军在京东另有他任;同年12月,京东旗下达达宣布,前京东零售CEO辛利军辞去公司董事局主席兼董事会成员的职务。

京东集团CFO单甦接替辛利军出任达达集团董事会主席和提名委员会成员。达达还宣布,公司CFO陈兆明因个人原因辞去CFO职务,自2023年12月19日生效。达达任命Henry Jun Mao接任CFO职务。

1fd9740faa12ac44bc3af520df289fa9.jpeg

京东2023年初的管理层架构

整体来看,过去一年,京东元老派出局较多,以CFO出身的职业经理人上位多。

京东内部大调整的背后,是刘强东对管理层的不满。在拼多多快速崛起的背景下,当时身处香港的刘强东在京东经营管理培训会上痛斥管理层,尤其是零售业务高管,称自己在听战略会时,“高管们谈花里胡哨的故事太多,但谈成本、效率、体验太少。”

刘强东认为,高管们偏离经营战略核心 —— 即成本、效率、体验。刘强东认为,如果对核心战略都把握不够,将很难带领团队长远走下去。随后,作风强势的刘强东对京东管理人员动刀。

2023年,京东百亿补贴全面上线,PK拼多多。2023年底,刘强东在京东内网回复了员工的提问。刘强东说,希望兄弟们再多一些耐心,今天还有很多兄弟敢说实话,坚持战斗,京东基础依然在,相信京东一定会走出谷底。任何一个人任何一家公司都会经历若干个顶峰和谷底才能成就伟大。

刘强东这番表态是基于一位京东员工的表态,该员工提到,京东现在促销机制过于复杂、大促能动性较差,需要集中力量,让全品类的资源调动起来。此外,现有低价战略落实也不够全面,尽管天天在进行比价的工作,但这么做还不够,不能只达到和友商同一价格,而要比友商价格更低,或进行“主动破价”,让友商跟进。不能仅仅采用单一爆品做低价的策略。

持有京东科技41.7%股权

d161cea334d527641a23156b5b7f456d.jpeg

京东旗下拥有京东零售、京东健康、京东工业、京东物流、京东产发等众多资产,还控股有达达、德邦物流等上市企业,并是爱回收的重要股东。

bbef2b9a71ea3644f35d10599e0fc25f.jpeg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京东持有京东科技约22.1%的投票权,而刘强东先生及宿迁领航方圆持有京东科技总投票权的52.4%。

2021年3月31日,京东与京东科技就京东的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业务(「京东云与AI」)重组订立最终协议。根据最终协议,京东已转让京东云与AI及额外人民币40亿元现金,以换取京东科技新发行普通股。

为支持京东云与AI业务的顺利过渡,京东亦转让部分设备并为京东云与AI的员工预留部分限制性股份单位,京东科技就此支付现金对价。

于2021年3月31日该项交易完成时,京东云与AI不再并入京东的合并财务报表,京东于京东科技的股权由36.8%增至41.7%。

2015年8月,京东与永辉签订最终协议,据此,京东以人民币42.3亿元对价认购永辉新发行的普通股。2018年5月,京东进一步投资人民币12亿元,以从永辉现有股东购买更多普通股。

2020年,京东进一步投资10亿元,以向永辉现有股东购买额外普通股。截至2023年12月31日,京东持有永辉约13%的已发行流通普通股。

2018年1月,京东和腾讯与万达商业地产,中国领先的商业地产开发商、业主及运营商)及其主要股东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京东投资50亿元向万达商业地产的现有股东购买股份。

2019年6月,京东完成对万物新生约33.8亿元的投资。对于此次投资,京东将旗下的拍拍二手业务与万物新生合并并在未来五年提供若干独家流量资源,同时进一步投入一定金额的现金以换取万物新生更多的优先股。

2020年9月和12月,京东完成了对万物新生的额外现金投资人民币4.01亿元。此外,京东于2021年4月对万物新生追加人民币1.29亿元的投资,并于2021年6月万物新生首次公开发售时,以人民币3.21亿元收购其美国存托股。万物新生的美国存托股于2021年6月开始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买卖。截至2023年12月31日,京东拥有万物新生约34%的已发行流通股份。

2020年12月,京东投资约7亿美元购买兴盛的新发行优先股。

年营收10846.62亿

财报显示,京东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营收分别为5768.88亿元、7458亿元、9515.92亿元、10462.36亿元、10846.62亿元(约1527.71亿美元)。

其中,京东2023年来自物品的收入为8712.24亿元(约1227亿美元),来自服务的营收为2134.38亿元(约300.6亿美元)。

75b5194a67b1748122bb1151a05b255f.jpeg

京东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运营利润分别为89.95亿、123.43亿、41.41亿、197.23亿、260.25亿(约36.65亿美元)。

京东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净利分别为118.9亿、493.37亿、-44.67亿、96.91亿元、232.57亿元(约32.75亿美元)。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京东集团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及短期投资总计1977亿元(278亿美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为2262亿元。

———————————————

雷递由媒体人雷建平创办,若转载请写明来源。

49fd9e97277c69d66b772a16bddceae7.jpeg

内容概要:该论文研究了一种基于行波理论的输电线路故障诊断方法。当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故障点会产生向两侧传播的电流和电压行波。通过相模变换对三相电流行波解耦,利用解耦后独立模量间的关系确定故障类型和相别,再采用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法标定行波波头,从而计算故障点距离。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识别故障类型和相别,并对故障点定位具有高精度。研究使用MATLAB进行仿真验证,为输电线路故障诊断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文中详细介绍了三相电流信号生成、相模变换(Clarke变换)、小波变换波头检测、故障诊断主流程以及结果可视化等步骤,并通过多个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电力系统基础知识和编程能力的专业人士,特别是从事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适用于电力系统的故障检测与诊断;②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输电线路的故障类型、相别及故障点位置;③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持,减少停电时间和损失。 其他说明:该方法不仅在理论上进行了深入探讨,还提供了完整的Python代码实现,便于读者理解和实践。此外,文中还讨论了行波理论的核心公式、三相线路行波解耦、行波测距实现等关键技术点,并针对工程应用给出了注意事项,如波速校准、采样率要求、噪声处理等。这使得该方法不仅具有学术价值,也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前景。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剖析了2025年全球感知技术的十大发展趋势,涵盖多模态感知融合、3D感知与空间计算、脑机接口中的感知反馈技术、5G/6G赋能的超低延迟感知、语音与情感识别的高级化、生物感知与数字健康、环境感知与自适应智能、增强现实(AR)与触觉反馈技术、气味与化学感知、量子感知与极端条件测量。文章详细介绍了每项技术的技术原理、关键算法、实现方式、商业案例及未来前景,强调了感知技术在智慧城市、自动驾驶、智慧医疗、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深刻影响。报告指出,感知技术正从单一传感模式向多模态融合、从二维数据向三维空间重建、从传统网络通信向超低延迟和高可靠性网络升级,实现全场景、全维度的智能感知。; 适合人群:对感知技术感兴趣的科技爱好者、研究人员、决策者、企业管理层和投资人。;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了解感知技术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②为技术研究提供全面、深入的参考;③为商业应用提供具体的案例和前景分析;④推动跨领域协同创新,构建开放共赢的产业生态。; 其他说明:报告基于近年来技术研发的最新进展、业界前沿的技术路线以及各大科技企业在商业落地方面的丰富实践。随着感知技术的不断成熟,数据隐私与安全保护问题也需高度重视,以确保技术进步与社会伦理和谐统一。未来,感知技术将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为实现万物互联、智慧决策和智能体验提供无限可能。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