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上下文协议MCP详解(4)—应用场景


版权声明

  • 本文原创作者:谷哥的小弟
  • 作者博客地址:http://blog.csdn.net/lfdfh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MCP 概述

1.1 定义与目标

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模型上下文协议)是一种开放标准协议,旨在为大型语言模型(LLM)提供标准化的外部数据交互接口。其主要目标是克服模型仅依赖训练数据的局限性,让 LLM 能够访问外部数据源,实现高效、安全的数据交互。通过统一 LLM 与外部世界的通信方式,MCP 降低了开发难度,增强了 AI 生态的可移植性和互操作性,类似于 AI 领域的 “USB-C” 接口。

2. 技术架构

2.1 核心组件

MCP 协议的技术架构由四个核心组件构成,分别是 MCP 主机、MCP 客户端、MCP 服务器以及基础协议。

  • MCP 主机:这是期望从服务器获取数据的人工智能应用,例如一个集成开发环境(IDE)、聊天机器人等。它负责初始化和管理客户端、处理用户授权、管理上下文聚合等。MCP 主机在系统中扮演着协调者的角色,确保整个交互流程的顺利进行。
  • MCP 客户端:客户端是主机与服务器之间的桥梁。它与服务器保持一对一的连接,负责消息路由、能力管理、协议协商和订阅管理等。客户端确保主机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清晰、安全且高效。通过客户端,主机可以将请求发送到服务器,并接收服务器返回的响应。
  • MCP 服务器:服务器是提供外部数据和工具的组件。它通过工具、资源和提示模板为大型语言模型提供额外的上下文和功能。例如,一个服务器可以提供与 Gmail、Slack 等外部服务的 API 调用。MCP 服务器封装了外部资源,使其能够以标准化的方式被主机访问。
  • 基础协议:基础协议定义了主机、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如何通信。它包括消息格式、生命周期管理和传输机制等。基础协议为整个 MCP 系统的通信提供了规范和标准,确保各组件之间的交互能够顺利进行。

2.2 通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谷哥的小弟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