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这几天在看我发的文章发现上一章讲的ospf并不是很全,因为在认证方面我只说了一下认证方式只有区域认证和端口认证却没有说该怎么认证
所以我又搭建了一下环境
来再次补充一下
这里以R5为例,然后先进入配置,然后进入端口添加端口ip然后宣告,然后接下来就该到认证环节了,但是上一篇由于是统一默认为are0了所以没有做
这里的话给补充一下
这里呢进行了不是默认的area0而是area2需要注意一下,然后就是不同区域对应的area是不同的
宣告完之后
使用的是MD5认证
命令为authentication-mode {md5 | hmac - md5} [KeyID] {plain | cipher} [password]
给你们分析一下
authentication-mode:
这是命令的基础部分,用于指定认证模式的配置操作。它告诉设备接下来要设置的是 OSPF 认证的相关参数。
{md5 | hmac - md5};(二选一)
Md5:使用 MD5 哈希算法进行认证。安全性要求一般场景
hmac - md5:基于密钥的哈希消息认证码(HMAC)结合 MD5 算法,能有效抵御一些针对 MD5 的攻击,提供更可靠的认证机制。
[KeyID]:
这是一个可选的整数参数,用于标识特定的密钥。在一个设备上可以配置多个密钥,每个密钥有一个唯一的 KeyID。在进行链路认证或区域认证时,相互通信的设备(如相邻路由器 )之间,对应接口或区域配置的 KeyID 必须相同。
{plain | cipher}:
Plain:表示明文形式传输
Cipher:表示密文形式传输
[password]:
这是用于认证的密码,需要根据前面指定的 plain 或 cipher 形式输入。
然后上面解释完了该进行端口认证了
这行代码是是在端口下认证的
到这里就讲解完了,
总结一下:
1.一台路由器上不同接口可划分到不同 area 区域 。
2.接口认证优先级高于区域认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