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键:PgUp放大,PgDn缩小,Ctrl+PgDn所有元件全屏显示,TAB元件属性配置,选中元件使用(空格、X或Y进行方向调整),按Q键转换单位。
一、软件安装完成后,通过对DXP进行一次系统性的配置,能方便以后的设计绘制工作。
“DXP--优先设定”,主要配置DXP System、Schematic和Protel PCB模块。
如Schematic下Graphical Editing的自动摇景选项等
二、原理图绘制步骤:(对于复杂庞大的原理图可采用层次性结构进行设计)
1.新建原理图文件(SchDoc)(复杂系统性的电路设计绘制,建议使用建立工程添加新建原理图文件的方式)
2.图纸设置
“设计--文档选项”或直接使用快捷菜单
设置图纸大小(建议标准风格),方向,标题栏(图纸明细表),图纸颜色(边缘色和图纸颜色),改变系统字体,网格(捕获和可视)和单位。
3.其它参数设置
网格形状和颜色:“工具--原理图优先设定--Schematic--Grids--网格选项‘’或右键
拖动元件时光标形状:“工具--原理图优先设定--Schematic--Graphical Editing--光标‘’或右键
原理图优先设定下的其它重要设置:
General:引脚间距(名称或编号距离元件边缘的距离)
一句话,这些设计最后在第一次系统性的配置完成。
三、原理图设计绘制:放置元件(属性参数设置和封装设置)->元件位置调整->导线连接
1.常用工具
"放置-->",其中电源端口默认为电源地,可直接使用工具栏上的电源正端口(或使用TAB修改)
为了方便,可直接使用P+命令快捷方式使用上面各个工具。
2.导线连接时,注意在引脚处出现45度交叉才可以单击鼠标进行开始或结束连线,以保证电气接触。在导线连接中可出现转折点,但不应出现的电气误接。电气节点也是其中一大关注点。
3.其它电气符号
如电源地和电源正,使用工具栏工具,调出工具栏:(查看--工具栏--原理图标准)。
4.总线(电气特性相同)绘制
使用总线,系统组成:
注意总线和总线引入线都是不具有电气特性的,而是使用网络标签使电路连接的,网络标号只能放在导线上。
技巧:可在管脚上放置总线入口,再使用编辑菜单--移动--拖动选定对象来拖出一组导线!网络标号可完成一组后,其它组使用复制完成!
5.图纸明细表绘制(使用实用工具:实用工具即绘图工具,无电气特性!)
四、项目检查、生成报表和打印原理图
项目管理下的编译文件或工程,但该编译只能检查简单的错误。
生成报表:报告->Bill of Materials,选中必要参数输出即可。
文件--打印预览--快捷菜单下的页面设置(注意选中Fit Document On Page),打印即可。如无打印机,在快捷菜单中选择输出图文元件即可。
五、印制电路板生成(生成网络表(进一步检查封装)--规划电路板--原理图载入PCB文件中--布线--绘制安装孔--覆铜--打印输出)
印制电路板是电子元件装载的基板,提供元件安装的焊盘,元件管脚连接的导线和方便元件装配、维修的识别符号图形。
单面板只有一面覆铜面,另一面放置元件和元件符号等。
双面板是两面覆铜面,一般顶面放置元件和符号,两面采用金属化过孔实现连接。
多层板,多面为覆铜面,也采用金属化过孔实现不同层连接。
印制电路板制作流程:下料--使用耐腐蚀材料将线路印制到铜箔上--腐蚀多余铜箔--打孔--金属化过孔处理--涂助焊剂和阻焊漆--测试
设计重点:
1.不同电路层(方便查看不同层,使用工具--优先设定--显示选项下的单层模式)
信号层Signal Layers,包括底层,顶层和中间信号层(Mid1~14),简单电路只使用底层(单层板唯一导线层)和顶层。
内电层Internal Plane,在多层板中使用,放置内电源层。
丝印层Silkscreen Layer,包括顶层(Top Overlayer)和底层(Bottom Overlayer),一般只使用顶层,丝印元件符号和其它说明性文字图形。
机械层Mechanical Layer,提供电路板的加工尺寸信息,如安装孔
禁止布线层Keep Out Layer,规定布线区域。
阻焊层Solder Mask Layer和焊锡膏层Paste Mask Layer,这两层暂时不用了解。
其它层,如复合层Multi Layer,显示焊盘和过孔。
加工时,一般要求外形层在机械层或禁止布线层中二选一
2.元件封装在原理图设计中,选择元件时就已经确定了。下面进一步描述:
如直插电阻封装为AXIAL-0.4,无极性电容为RAD-0.2。
后面数字代表焊盘间距(英寸),如AXIAL-0.3~1.0,RAD-0.1~0.4。
直插电解电容封装RB5-10.5,5表示焊盘间距,10.5表示圆筒外径
直插二极管封装DIODE0.4和DIODE0.7,封装外形上多画一线的一端为负极,与实物上的色环对应。
直插三极管封装BCY-W3系列(小功率)或SFM-系列(大功率)。专用库:Cylinder with Flat Index.PcbLib
直插电位器封装VR系列。
场效应管可以采用三极管封装。
单排直插元件封装采用SFM系列,双列直插元件封装采用DIP系列。
整流桥堆封装采用E-BIP系列。专用库:Bridge Rectifier.PcbLib。
晶体振荡器封装采用BCY-W2/D或BCY-W2/E系列,专用库:Crystal Oscillator.PcbLib。
贴片电阻和贴片电容封装C3225-1210、R2012-0805、CC2012-0805,库:Chip Capacitor - 2 Contacts.PcbLib。
贴片二极管封装DSO-G2/D6、DSO-G2/D5.6,尖的一端代表负,专用库:Small Outline Diode -2 Gullwing Leads.PcbLib。
贴片三极管封装SO-G3或SOT23,专用封装:SOT 23.PcbLib。
小尺寸封装SOP,使用SO-G14
更多封装可查阅资料或直接在封装库中查找。
3.重点检查实物、封装和原理图三者中引脚的一一对应关系:
不一一对应时,可通过修改原理图引脚序号或封装焊盘序号。
4.网络表的生成,与BOM一样可用于快速检查元件的参数和封装是否合适。
设计--设计项目的网络表--Protel
5.电路板规划(进一步学习该项)
简单可使用PCB Board Wizard(PCB板向导)又或者直接新建PCB文件,在Keep Out Layer层中,使用P-L设计外形,D-S-D设置外形;
设置相关参数
隐藏不必要的层:设计--PCB板层次颜色
6.原理图载入PCB文件中(排错:http://www.51zxw.net/show.aspx?id=13044&cid=287)
设计--Updata PCB Document PCB1.PcbDoc--使变化生效--执行变化
元件布局:先自动再人工:工具--放置元件--自动布局
7.布线(进一步学习该项,如两面布线尽量垂直等,如http://www.51zxw.net/show.aspx?id=13030&cid=287)
设置布线规则:
设计--规则:Routing为布线规则:
Width为线宽,可设置对全部对象,对网络等
Routing Layers为布线层面
等
执行自动布线菜单--全部对象--Route All
修改规则后,工具--取消布线--全部对象,再执行自动布线即可。
手动布线时,可使用Shift+空格改变走线样式,如圆角走线。
可独立放置焊盘和过孔,做其它用途。
8.在机械层绘制安装孔(也可在禁止布线层绘制!)
9.覆铜:(避免毛刺)
矩形填充、放置铜区域和放置覆铜平面
10.打印:可选择打印不同层,快捷菜单--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