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路聚合的解析和配置

链路聚合的解析

个人简介

链路聚合 - ETH -TRUNK

作用:线路备份,加大带宽

配置EtherChanngl的指导

所有以太网接口必须支持链路聚合,没有意外情况。

链路聚合中的所有接口必须以相同的速度和双工进行配置。

如果其中一个接口是交换端口分析器目标端口,则不会形成链路聚合。

lP地址必须分配给第 3 层的链路聚合中的端口通道逻辑接口。

接口必须分配给同一 VLAN 或配置为第 2 层的链路聚合中的中继。

配置链路聚合(cont.)

所有接口必须支持相同的允许范围的 VLAN。

同一捆绑中的接口不可以支持不同的端口成本。

链路聚合接口的配置更改会影响端口接口(物理接口)。

物理接口配置更改仅影响接口。

链路聚合 PAgp和LACP 模式

链路聚合PAgp模式

模式                   描述

auto              将端口置于被动协商状态,在该状态下,端口响应 PAgP 打包程序它接收但

                     不启动 PAgP 数据包协商。此设置可最大程度地减少 PAgP 数据包的传输。

desirable      将端口置于活动协商状态,在该状态下,端口通过发送 PAzP 数据包开始与    

                     其他端口的协商。

On               强制端口在没有 PAgP(或链路聚合控制协议 [LACP) 的情况下进行通道。在

                          开启模式下,仅当开启模式下的端口组连接到开启模式下的另一个端口组            

                          时,才存在可用的以太网通道。

链路聚合LACP模式

模式                  描述

Active               将端口置于主动协商状态:命运,其中端口通过发送LACP数据包开始与

                                 其他端口协商。

passive              将端口置于被动协商状态,在该状态下,端口响应它接收的 LACP 打包程

                                 序,但不启动 LACP 数据包协商。此设置可最大程度地减少 LACP 数据包 

                                 的传输。 

on                     强制端口在没有 PAgP 或 LACP 的情况下进行通道。在开启模式下,仅当

                                 开模式下的端口组连接到开启模式下的另一个端口组时,才存在可用的

                         以太网通道。

思科

Port-channel

eth-channel

配置命令

int range e0/2-3

channel-group 1 mode on

修改负载均衡的方式

port-channel load-balance src-dst-mac

 查看命令

show etherchannel summary 

show int port-channel 1

show etherchannel load-balance

华为

eth-trunk

华为FastEthernet0/0

配置命令

INT ETH-TRUNK-1

PORT LINK-TYPE TRUNK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2 TO 4090

TRUNKPORT FASTETHERNET0/0 TO 0/1

PORT TRUNK ALL VLAN ALL

修改负载均衡的方式

LOAD-BALANCE DST-IP

查看命令

DISPLAY ETH-TRUNK 1

拓扑图

配置命令

配置链路接口状态

SW1(config)#int range e0/2-3
SW1(config-if-range)#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 
SW1(config-if-range)#switchport mode trunk 
配置链路接口状态
SW1(config-if-range)#channel-group 1 mode on 
Creating a port-channel interface Port-channel 1
SW2(config)#int range e0/2-3
SW2(config-if-range)#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 
SW2(config-if-range)#switchport mode trunk 
SW2(config-if-range)#channel-group 1 mode on 
Creating a port-channel interface Port-channel 1

 创建端口通道

创建端口通道
SW1(config)#int port-channel 1
SW1(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 
SW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SW2(config)#int port-channel 1
SW2(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 
SW2(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查看以太接口信息


查看端口通道信息

修改负载均衡的方式

sw1(config)#port-channel load-balance src-dst-mac 

查看以太接口负载均衡信息

  • 5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定价:54.00 元<br>徐锋/ 施游/ 窦亚玲 等 <br>电子工业出版社 <br>ISBN:ISBN 7-121-00765-7<br>开本:787*1092 1/16 <br>字数:486.4千字<br>印张:19 <br>印数:8000<br>页数:289 <br>版别版次:2005年2月北京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br><br>目录:<br>第1章 网络系统的需求分析 1<br>1.1 应用需求分析 1<br>1.1.1 应用需求调研 1<br>1.1.2 网络应用的分析 3<br>1.2 现有网络系统分析 4<br>1.2.1 现有网络系统结构调研 4<br>1.2.2 现有网络体系结构分析 5<br>1.3 需求分析 8<br>1.3.1 需求分析的基本任务和基本原则 8<br>1.3.2 初步需求获取技术 9<br>1.3.3 收集需求的方法及产生需求歧义性的主要原因 9<br>1.3.4 需求分析的主要技术指标 10<br>1.3.5 需求规格说明与评审 13<br>1.4 例题分析 14<br>第2章 网络系统的设计 19<br>2.1 技术和产品的调研和评估 19<br>2.1.1 网络产品 19<br>2.1.2 网络技术 25<br>2.2 网络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26<br>2.2.1 网络设计目标 26<br>2.2.2 网络设计原则 27<br>2.2.3 网络设计标准 28<br>2.3 网络系统的设计 29<br>2.3.1 确定协议 29<br>2.3.2 确定拓扑结构 30<br>2.3.3 确定连接 33<br>2.3.4 确定节点 34<br>2.3.5 确定网络的性能 34<br>2.3.6 确定可靠性措施 35<br>2.3.7 确定安全性措施 36<br>2.3.8 网络设备的选择 37<br>2.4 新网络业务运营计划 37<br>2.4.1 计划的制定 37<br>2.4.2 计划的实施 39<br>2.5 设计评审 40<br>2.5.1 评审内容 40<br>2.5.2 评审的形式 41<br>2.5.3 评审的过程 41<br>2.6 例题分析 41<br>第3章 网络系统的构建和测试 49<br>3.1 物理层测试设备 49<br>3.1.1 电缆测试仪 49<br>3.1.2 网线测试工具 50<br>3.2 光纤测试技术 51<br>3.2.1 测试仪器 52<br>3.2.2 光纤布线系统测试 53<br>3.2.3 光纤连接与链损耗估算 54<br>3.2.4 光纤测试仪 57<br>3.3 网络监视器和分析仪 58<br>3.3.1 概述 58<br>3.3.2 微软的网络监视器 59<br>3.3.3 Novell的网络分析仪 60<br>3.3.4 网络分析软件 60<br>3.4 过程监督 61<br>3.5 测试标准 62<br>3.5.1 我国的网络设备测试标准 62<br>3.5.2 测试标准现状 62<br>3.5.3 测试标准与RFC关系 63<br>3.6 连接测试 63<br>3.6.1 概述 63<br>3.6.2 电缆的2种测试 64<br>3.6.3 物理连接测试 65<br>3.6.4 逻辑连接验证测试 66<br>3.7 性能测试 67<br>3.7.1 性能指标 67<br>3.7.2 测试工具 68<br>第4章 网络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71<br>4.1 概述 71<br>4.2 用户措施 72<br>4.3 制定维护和升级的策略和计划 72<br>4.4 备份与数据恢复 75<br>4.4.1 网络备份系统 75<br>4.4.2 网络备份存储管理系统 77<br>4.4.3 备份策略 77<br>4.4.4 灾难恢复措施 78<br>4.5 网络系统的配置管理 79<br>4.6 例题分析 80<br>第5章 网络系统的管理 89<br>5.1 网络管理概述 89<br>5.1.1 网络管理系统组成元素 89<br>5.1.2 网络管理的功能 89<br>5.2 网络管理协议 90<br>5.2.1 SNMP 90<br>5.2.2 MIB 91<br>5.2.3 RMON 93<br>5.3 网络性能管理 94<br>5.3.1 网络性能分析 94<br>5.3.2 利用工具监视网络性能(LAN控制器) 95<br>5.4 网络故障管理 99<br>5.4.1 常见的网络故障 99<br>5.4.2 网络故障的判断和恢复 100<br>5.4.3 常见网络故障诊断工具 101<br>5.5 网络安全管理 105<br>5.5.1 常见的危害安全分析 105<br>5.5.2 构建安全的防护 106<br>5.5.3 安全机制 107<br>5.5.4 网络防病毒措施 111<br>5.5.5 利用工具监视网络安全 112<br>5.6 例题分析 115<br>第6章 网络系统的评价 117<br>6.1 系统评价 117<br>6.1.1 系统能力的限制 117<br>6.1.2 潜在的问题分析 119<br>6.1.3 系统评价的要点 120<br>6.2 改进系统的建议 123<br>6.2.1 系统生命周期 123<br>6.2.2 系统经济效益 125<br>6.2.3 系统的可扩充性 127<br>6.2.4 建议改进系统的要点 127<br>第7章 网络系统实现技术 129<br>7.1 商用网络协议 129<br>7.1.1 SNA/APPN 129<br>7.1.2 IPX/SPX 132<br>7.1.3 AppleTalk 135<br>7.2 商务协议 137<br>7.2.1 扩展标记语言 137<br>7.2.2 CORBA 141<br>7.2.3 COM/DCOM 147<br>7.2.4 EJB 150<br>7.3 Web服务 154<br>7.3.1 Web 服务相关技术 154<br>7.3.2 Web服务的特点 156<br>7.4 可靠性设计 156<br>7.4.1 硬件高可靠性技术 157<br>7.4.2 软件高可靠性技术 161<br>7.4.3 系统维护高可靠性技术 162<br>7.4.4 容错技术 165<br>7.5 远程访问服务器 167<br>7.5.1 远程访问服务器 168<br>7.5.2 远程认证拨入用户服务 169<br>7.6 多协议共存 170<br>7.6.1 多协议体系结构 171<br>7.6.2 MPLS的功能 172<br>7.6.3 MPLS的核心技术和组件 172<br>7.7 地址服务 173<br>7.7.1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173<br>7.7.2 IP协议 176<br>7.7.3 IPv6技术 177<br>7.8 DNS系统 180<br>7.8.1 域名系统 180<br>7.8.2 DNS解析原理 180<br>7.8.3 完全合格的域名 181<br>7.9 电子邮件 181<br>7.9.1 SMTP协议 181<br>7.9.2 POP3邮局协议 182<br>7.9.3 多用途因特网邮件扩展协议 185<br>7.9.4 因特网消息访问协议 186<br>7.9.5 LDAP协议 186<br>7.9.6 邮件列表 188<br>7.9.7 WebMail 189<br>7.10 电子新闻 190<br>7.10.1 新闻组概念 190<br>7.10.2 新闻组和层次 191<br>7.10.3 网络新闻传输协议 191<br>7.11 WWW服务 192<br>7.11.1 WWW 192<br>7.11.2 超文本传输协议 192<br>7.12 负载均衡 193<br>7.12.1 负载均衡概念 193<br>7.12.2 传输链聚合 194<br>7.12.3 带均衡策略的服务器集群 194<br>7.12.4 高层交换 194<br>7.12.5 Web内容智能交换技术 194<br>7.13 电子身份认证 196<br>7.13.1 电子身份认证 196<br>7.13.2 数字证书 197<br>7.13.3 数字签名 197<br>7.13.4 公钥体系基础框架 197<br>7.13.5 认证授权 198<br>7.13.6 电子身份证 198<br>7.14 服务机制 199<br>7.14.1 服务供应商 199<br>7.14.2 供应商漫游服务 200<br>7.14.3 拨号IP连接 201<br>7.14.4 CATV连接 202<br>7.14.5 IP电话 205<br>7.15 因特网广播 208<br>7.15.1 因特网广播的概念 208<br>7.15.2 IP组播技术 208<br>7.15.3 Internet组播主乾网络 209<br>7.15.4 IP组播由及其协议 209<br>7.15.5 IP组播由中的隧道传输机制 211<br>7.15.6 组播的高层协议 211<br>7.15.7 可靠组播协议 212<br>7.16 移动通信 212<br>7.16.1 蜂窝移动通信业务介绍 212<br>7.16.2 900/1800MHz GSM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 212<br>7.16.3 800MHz CDMA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 213<br>7.16.4 第三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 213<br>7.16.5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按功能分类 213<br>7.16.6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按频段分类 214<br>7.16.7 第四代通信技术 215<br>7.17 EZweb 215<br>7.17.1 EZweb概念 215<br>7.17.2 EZweb业务 215<br>7.17.3 其他无线技术简介 216<br>7.18 电子数据交换 216<br>7.18.1 电子数据交换概念 216<br>7.18.2 EDI系统要素 217<br>7.18.3 EDI标准 217<br>7.18.4 基于Internet的EDI 218<br>7.18.5 Web-EDI 218<br>7.19 电子商务 219<br>7.19.1 电子商务概念 219<br>7.19.2 B2B 221<br>7.19.3 B2C 223<br>7.20 电子政务 225<br>7.20.1 电子政务的概念 225<br>7.20.2 电子政务发展阶段 225<br>7.20.3 电子政务的主要功能 226<br>7.21 主机服务提供者 227<br>7.22 ASP 228<br>7.22.1 ASP的概念 228<br>7.22.2 ASP模式的优点 229<br>7.22.3 ASP的应用步骤 229<br>7.22.4 ASP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 230<br>7.23 数据中心 230<br>7.23.1 数据中心的概念 230<br>7.23.2 国内外IDC的类型 230<br>7.23.3 第三代数据中心 231<br>7.24 例题分析 232<br>第8章 网络新技术 239<br>8.1 光纤接入 240<br>8.1.1 FTTH接入 240<br>8.1.2 无源光网 241<br>8.2 无线接入 249<br>8.2.1 移动电话系统 249<br>8.2.2 无线局域网接入 255<br>8.2.3 微波接入 258<br>8.2.4 卫星接入 266<br>8.2.5 蓝牙接入 266<br>8.3 主乾网络 267<br>8.3.1 IPoverATM 267<br>8.3.2 IPoverSONET/SDH 269<br>8.3.3 IPoverWDM 272<br>8.4 通信服务 273<br>8.4.1 全天候IP连接服务 273<br>8.4.2 本地IP网 275<br>8.4.3 IPv6 275<br>8.5 网络管理 279<br>8.5.1 基于TMN的网络管理 279<br>8.5.2 基于CORBA的网络管理 280<br>8.6 网格计算 282<br>8.6.1 网格计算的概念 283<br>8.6.2 网格计算的关键技术 284<br>附录 网络工程师考试大纲(2004年新版) 287<br>参考文献 291
定价:54.00 元<br>徐锋/ 施游/ 窦亚玲 等 <br>电子工业出版社 <br>ISBN:ISBN 7-121-00765-7<br>开本:787*1092 1/16 <br>字数:486.4千字<br>印张:19 <br>印数:8000<br>页数:289 <br>版别版次:2005年2月北京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br><br>目录:<br>第1章 网络系统的需求分析 1<br>1.1 应用需求分析 1<br>1.1.1 应用需求调研 1<br>1.1.2 网络应用的分析 3<br>1.2 现有网络系统分析 4<br>1.2.1 现有网络系统结构调研 4<br>1.2.2 现有网络体系结构分析 5<br>1.3 需求分析 8<br>1.3.1 需求分析的基本任务和基本原则 8<br>1.3.2 初步需求获取技术 9<br>1.3.3 收集需求的方法及产生需求歧义性的主要原因 9<br>1.3.4 需求分析的主要技术指标 10<br>1.3.5 需求规格说明与评审 13<br>1.4 例题分析 14<br>第2章 网络系统的设计 19<br>2.1 技术和产品的调研和评估 19<br>2.1.1 网络产品 19<br>2.1.2 网络技术 25<br>2.2 网络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26<br>2.2.1 网络设计目标 26<br>2.2.2 网络设计原则 27<br>2.2.3 网络设计标准 28<br>2.3 网络系统的设计 29<br>2.3.1 确定协议 29<br>2.3.2 确定拓扑结构 30<br>2.3.3 确定连接 33<br>2.3.4 确定节点 34<br>2.3.5 确定网络的性能 34<br>2.3.6 确定可靠性措施 35<br>2.3.7 确定安全性措施 36<br>2.3.8 网络设备的选择 37<br>2.4 新网络业务运营计划 37<br>2.4.1 计划的制定 37<br>2.4.2 计划的实施 39<br>2.5 设计评审 40<br>2.5.1 评审内容 40<br>2.5.2 评审的形式 41<br>2.5.3 评审的过程 41<br>2.6 例题分析 41<br>第3章 网络系统的构建和测试 49<br>3.1 物理层测试设备 49<br>3.1.1 电缆测试仪 49<br>3.1.2 网线测试工具 50<br>3.2 光纤测试技术 51<br>3.2.1 测试仪器 52<br>3.2.2 光纤布线系统测试 53<br>3.2.3 光纤连接与链损耗估算 54<br>3.2.4 光纤测试仪 57<br>3.3 网络监视器和分析仪 58<br>3.3.1 概述 58<br>3.3.2 微软的网络监视器 59<br>3.3.3 Novell的网络分析仪 60<br>3.3.4 网络分析软件 60<br>3.4 过程监督 61<br>3.5 测试标准 62<br>3.5.1 我国的网络设备测试标准 62<br>3.5.2 测试标准现状 62<br>3.5.3 测试标准与RFC关系 63<br>3.6 连接测试 63<br>3.6.1 概述 63<br>3.6.2 电缆的2种测试 64<br>3.6.3 物理连接测试 65<br>3.6.4 逻辑连接验证测试 66<br>3.7 性能测试 67<br>3.7.1 性能指标 67<br>3.7.2 测试工具 68<br>第4章 网络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71<br>4.1 概述 71<br>4.2 用户措施 72<br>4.3 制定维护和升级的策略和计划 72<br>4.4 备份与数据恢复 75<br>4.4.1 网络备份系统 75<br>4.4.2 网络备份存储管理系统 77<br>4.4.3 备份策略 77<br>4.4.4 灾难恢复措施 78<br>4.5 网络系统的配置管理 79<br>4.6 例题分析 80<br>第5章 网络系统的管理 89<br>5.1 网络管理概述 89<br>5.1.1 网络管理系统组成元素 89<br>5.1.2 网络管理的功能 89<br>5.2 网络管理协议 90<br>5.2.1 SNMP 90<br>5.2.2 MIB 91<br>5.2.3 RMON 93<br>5.3 网络性能管理 94<br>5.3.1 网络性能分析 94<br>5.3.2 利用工具监视网络性能(LAN控制器) 95<br>5.4 网络故障管理 99<br>5.4.1 常见的网络故障 99<br>5.4.2 网络故障的判断和恢复 100<br>5.4.3 常见网络故障诊断工具 101<br>5.5 网络安全管理 105<br>5.5.1 常见的危害安全分析 105<br>5.5.2 构建安全的防护 106<br>5.5.3 安全机制 107<br>5.5.4 网络防病毒措施 111<br>5.5.5 利用工具监视网络安全 112<br>5.6 例题分析 115<br>第6章 网络系统的评价 117<br>6.1 系统评价 117<br>6.1.1 系统能力的限制 117<br>6.1.2 潜在的问题分析 119<br>6.1.3 系统评价的要点 120<br>6.2 改进系统的建议 123<br>6.2.1 系统生命周期 123<br>6.2.2 系统经济效益 125<br>6.2.3 系统的可扩充性 127<br>6.2.4 建议改进系统的要点 127<br>第7章 网络系统实现技术 129<br>7.1 商用网络协议 129<br>7.1.1 SNA/APPN 129<br>7.1.2 IPX/SPX 132<br>7.1.3 AppleTalk 135<br>7.2 商务协议 137<br>7.2.1 扩展标记语言 137<br>7.2.2 CORBA 141<br>7.2.3 COM/DCOM 147<br>7.2.4 EJB 150<br>7.3 Web服务 154<br>7.3.1 Web 服务相关技术 154<br>7.3.2 Web服务的特点 156<br>7.4 可靠性设计 156<br>7.4.1 硬件高可靠性技术 157<br>7.4.2 软件高可靠性技术 161<br>7.4.3 系统维护高可靠性技术 162<br>7.4.4 容错技术 165<br>7.5 远程访问服务器 167<br>7.5.1 远程访问服务器 168<br>7.5.2 远程认证拨入用户服务 169<br>7.6 多协议共存 170<br>7.6.1 多协议体系结构 171<br>7.6.2 MPLS的功能 172<br>7.6.3 MPLS的核心技术和组件 172<br>7.7 地址服务 173<br>7.7.1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173<br>7.7.2 IP协议 176<br>7.7.3 IPv6技术 177<br>7.8 DNS系统 180<br>7.8.1 域名系统 180<br>7.8.2 DNS解析原理 180<br>7.8.3 完全合格的域名 181<br>7.9 电子邮件 181<br>7.9.1 SMTP协议 181<br>7.9.2 POP3邮局协议 182<br>7.9.3 多用途因特网邮件扩展协议 185<br>7.9.4 因特网消息访问协议 186<br>7.9.5 LDAP协议 186<br>7.9.6 邮件列表 188<br>7.9.7 WebMail 189<br>7.10 电子新闻 190<br>7.10.1 新闻组概念 190<br>7.10.2 新闻组和层次 191<br>7.10.3 网络新闻传输协议 191<br>7.11 WWW服务 192<br>7.11.1 WWW 192<br>7.11.2 超文本传输协议 192<br>7.12 负载均衡 193<br>7.12.1 负载均衡概念 193<br>7.12.2 传输链聚合 194<br>7.12.3 带均衡策略的服务器集群 194<br>7.12.4 高层交换 194<br>7.12.5 Web内容智能交换技术 194<br>7.13 电子身份认证 196<br>7.13.1 电子身份认证 196<br>7.13.2 数字证书 197<br>7.13.3 数字签名 197<br>7.13.4 公钥体系基础框架 197<br>7.13.5 认证授权 198<br>7.13.6 电子身份证 198<br>7.14 服务机制 199<br>7.14.1 服务供应商 199<br>7.14.2 供应商漫游服务 200<br>7.14.3 拨号IP连接 201<br>7.14.4 CATV连接 202<br>7.14.5 IP电话 205<br>7.15 因特网广播 208<br>7.15.1 因特网广播的概念 208<br>7.15.2 IP组播技术 208<br>7.15.3 Internet组播主乾网络 209<br>7.15.4 IP组播由及其协议 209<br>7.15.5 IP组播由中的隧道传输机制 211<br>7.15.6 组播的高层协议 211<br>7.15.7 可靠组播协议 212<br>7.16 移动通信 212<br>7.16.1 蜂窝移动通信业务介绍 212<br>7.16.2 900/1800MHz GSM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 212<br>7.16.3 800MHz CDMA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 213<br>7.16.4 第三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 213<br>7.16.5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按功能分类 213<br>7.16.6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按频段分类 214<br>7.16.7 第四代通信技术 215<br>7.17 EZweb 215<br>7.17.1 EZweb概念 215<br>7.17.2 EZweb业务 215<br>7.17.3 其他无线技术简介 216<br>7.18 电子数据交换 216<br>7.18.1 电子数据交换概念 216<br>7.18.2 EDI系统要素 217<br>7.18.3 EDI标准 217<br>7.18.4 基于Internet的EDI 218<br>7.18.5 Web-EDI 218<br>7.19 电子商务 219<br>7.19.1 电子商务概念 219<br>7.19.2 B2B 221<br>7.19.3 B2C 223<br>7.20 电子政务 225<br>7.20.1 电子政务的概念 225<br>7.20.2 电子政务发展阶段 225<br>7.20.3 电子政务的主要功能 226<br>7.21 主机服务提供者 227<br>7.22 ASP 228<br>7.22.1 ASP的概念 228<br>7.22.2 ASP模式的优点 229<br>7.22.3 ASP的应用步骤 229<br>7.22.4 ASP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 230<br>7.23 数据中心 230<br>7.23.1 数据中心的概念 230<br>7.23.2 国内外IDC的类型 230<br>7.23.3 第三代数据中心 231<br>7.24 例题分析 232<br>第8章 网络新技术 239<br>8.1 光纤接入 240<br>8.1.1 FTTH接入 240<br>8.1.2 无源光网 241<br>8.2 无线接入 249<br>8.2.1 移动电话系统 249<br>8.2.2 无线局域网接入 255<br>8.2.3 微波接入 258<br>8.2.4 卫星接入 266<br>8.2.5 蓝牙接入 266<br>8.3 主乾网络 267<br>8.3.1 IPoverATM 267<br>8.3.2 IPoverSONET/SDH 269<br>8.3.3 IPoverWDM 272<br>8.4 通信服务 273<br>8.4.1 全天候IP连接服务 273<br>8.4.2 本地IP网 275<br>8.4.3 IPv6 275<br>8.5 网络管理 279<br>8.5.1 基于TMN的网络管理 279<br>8.5.2 基于CORBA的网络管理 280<br>8.6 网格计算 282<br>8.6.1 网格计算的概念 283<br>8.6.2 网格计算的关键技术 284<br>附录 网络工程师考试大纲(2004年新版) 287<br>参考文献 291
本手册各章节内容如下: z 总述。主要介绍 S5500-EI系列以太网交换机的资料获取方式、产品简介和组网 应用。 z 登录以太网交换机。 主要介绍登录 S5500-EI系列以太网交换机可以采用的几种 方法。 z VLAN。主要介绍 VLAN、Voice VLAN、GVRP的原理和相关配置。 z IP地址-IP性能。主要介绍 IP地址及IP性能的原理和相关配置。 z QinQ-BPDU TUNNEL。主要介绍 QinQ和 BPDU TUNNEL的特性原理和相关 配置。 z 端口相关配置。主要介绍以太网端口的基本配置和端口隔离配置。 z 链聚合。主要介绍链聚合的原理和相关配置。 z MAC地址转发表管理。主要介绍 MAC地址转发表的学习、老化机制和相关配 置。 z IP Source Guard。主要介绍对 MAC地址、IP地址和端口进行绑定的原理和 相关配置。 z DLDP。主要介绍 DLDP的原理和相关配置。 z MSTP。主要介绍生成树协议的原理和相关配置。 z 由-GR概述。主要介绍由基础知识、由协议的分类和 GR的基本原理。 z IPv4由。主要介绍静态由、RIP、OSPF、IS-IS、BGP、由策略等 IPv4 由相关配置。 z IPv6 由。主要介绍 IPv6 静态由、RIPng、OSPFv3、IS-ISv6、BGP4+等 IPv6由相关配置。 z IPv6配置。主要介绍 IPv6基础配置及应用,IPv6隧道、双协议栈等相关配置。 z 组播协议。主要介绍 IGMP Snooping、MLD Snooping、组播 VLAN、组播策 略、IGMP、PIM-DM、PIM-SM、MSDP等组播相关配置。 z 802.1x-HABP-MAC地址认证。主要介绍 802.1x、HABP、MAC地址认证的相 关配置。 z AAA-RADIUS-HWTACACS。主要介绍 AAA、RADIUS、HWTACACS的相关 配置。 z ARP。主要介绍 ARP基本原理、ARP源抑制、ARP代理功能的相关配置。 z DHCP 。 主要介绍 DHCP Server 、 DHCP Relay 、 DHCP Client 和 DHCP-Snooping的原理和相关配置。 z ACL。主要介绍多种基于 IPv4及 IPv6的 ACL配置方法。 z QoS。主要介绍 QoS的原理及相关配置。 z 端口镜像。主要介绍端口镜像的相关配置。 z 集群管理。主要介绍集群管理的原理和相关配置。 z UDP Helper。主要介绍UDP HELPER的相关配置。 z SNMP-RMON。 主要介绍利用SNMP&RMON对网络设备进行管理的相关配置。 z NTP。主要介绍 NTP的原理和相关配置。 z 域名解析。主要介绍域名解析特性的原理和相关配置。 z 文件系统管理。主要介绍文件系统管理、配置文件管理,及使用 FTP和 TFTP 进行文件操作的相关配置。 z 信息中心。主要介绍利用信息中心进行网络运行情况分析和诊断的相关配置。 z 系统维护与调试。主要介绍如何对系统进行日常的维护和调试。 z NQA。主要介绍 NQA的原理和相关配置。 z VRRP。主要介绍 VRRP的原理和相关配置。 z SSH。主要介绍 SSH的原理和相关配置。 z RRPP。主要介绍 RRPP的原理和相关配置。 z 端口安全。主要介绍端口安全的原理和相关配置。 z LLDP。主要介绍 LLDP的原理和相关配置。 z PoE。主要介绍 PoE的原理和相关配置。 z sFlow。主要介绍 sFlow的原理和相关配置。 z SSL-HTTPS。主要介绍SSL及 HTTPS的原理和相关配置。 z PKI。主要介绍 PKI的原理和相关配置。 z Track。主要介绍 Track的原理和相关配置。 z 附录。主要介绍本书中的缩略语。
聚合是一种将多个物理链捆绑成一个逻辑链的技术,可以提高网络带宽和可靠性。在配置聚合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链数量、带宽分配、负载均衡等。 在我看来,链聚合配置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反思和感悟: 1. 确定链数量:链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链聚合的效果,如果链数量过少,可能无法提高网络带宽;如果链数量过多,可能会导致网络拥塞等问题。因此,在配置聚合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链数量。 2. 带宽分配:在链聚合中,带宽的分配需要考虑到每个链的带宽大小、链使用情况等因素。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带宽分配,以充分利用每个链的带宽,避免出现某个链过载而导致整个链聚合效果下降。 3. 负载均衡:在链聚合中,负载均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有效地分散网络流量,提高网络性能。需要使用合适的负载均衡算法,根据不同的链负载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以保证每个链的负载均衡。 4. 故障恢复:链聚合可以提高网络可靠性,但在链出现故障时,需要及时进行故障恢复,否则会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因此,在配置聚合时需要考虑到故障恢复的机制,如备用链、自动切换等。 总之,链聚合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网络技术,需要考虑多个因素,才能发挥出最优的效果。在实践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配置,以满足网络带宽和可靠性的需求。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