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点
1、三角点之含意:
三角点是指在地球表面上,按测量规范的要求选定一系列的点,以这些点为顶点的三角形互相联接在一起组成三角网(锁),在点上设置永久性测量标志,以便进行观测,这些点统称为三角点。每个三角点都要绘制点之记,通过测量算得三角点的坐标成果,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地形测绘提供基本的平面控制,为研究地球形状,地壳形变,地震预报、地球重力场,空间科学技术等提供必要的资料。
三角点就是绘地形图的『三角测量基点』测量学名称,依据毕氏定律,用以距算距离、面积、高度、方向基桩,测量人员分别选取单一的测量点,点与点之间必须相互清楚可见,经打桩后连成三角网,测量各点方位角,再测定点与点之间的直线距离(边长),根据边长计算坐标,决定多点平面位置,再测量各点海拔高度,这就是三角测量,天文测量、三角测量、水准测量,称为基准点测量,作为绘制地图之基准各点位置,
2、三角点之等级:
三角点依边长的不同,分为一等、二等、三等、 四等;一等三角点取平均边长为40公里,另约20至25公里之间有一等三角点补点,二等三角点平均边长为8公里,三等三角点平均边长为4公里,四等三角点平均边长为2公里,这其中四等三角点又称为图根点,图根点有「山」字图根点,也就是土地调查专为测量标高,所设置的测量基点;最早是日据时期所立,现由内政部地政司及联勤测量署负责实施重测。
3、三角点等级之辨识:
三角点的截面积,
三角点/水准点/图根点 的区别在于什么呢?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2-04-17 21:45:12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