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软件开发人员越老技术越强

技术圈子里(尤其是国内的)一直有一种观点,认为软件工程师岁数大了之后很难跟上新技术的日新月异,因此慢慢就失去了竞争力。而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最新研究却表明,软件开发人员不仅知识和技能会随着时间而提升,而且年纪大的工程师对新东西的接受程度也比年轻人略有优势。

研究人员查看了StackOverflow上8万多名用户的情况,将年龄与声望分进行比较,发现声望分随着年龄而增长,直至40岁,之后的数据不足。
在编程知识领域的广度上(也就是参与的标签数),15到30岁的技术人员急剧降低,而30-50岁却越来越广。
在较新的技术(出现时间低于10年)方面,37岁及以上的程序员的表现并不输于年轻人,在一些领域(如iOS和Windows Phone)甚至更强。

和其他有关职业生涯的贴子一样,HN上的讨论(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5626060 )很热烈。其中的观点包括:
“招某个优秀的人。不要考虑他年纪大还是年轻,是男的还是女的。40岁的人当然应该比他/她自己25岁的时候要好,但是没有具体的上下文,简单比较一个25岁的人和另一个40岁的人是没有意义的。”

其间还夹杂着许多软件开发轶事,有时间再来翻译。

北卡大学网站的报道: http://news.ncsu.edu/releases/wms-murphyhill-age-2013/
论文: http://people.engr.ncsu.edu/ermurph3/papers/msr13.pdf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智慧校园建设方案旨在通过融合先进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实现校园的智能化管理与服务。政策的推动和技术的成熟为智慧校园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该方案强调了数据的重要性,提出通过数据的整合、开放和共享,构建产学研资用联动的服务体系,以促进校园的精细化治理。 智慧校园的核心建设任务包括数据标准体系和应用标准体系的建设,以及信息化安全与等级保护的实施。方案提出了一站式服务大厅和移动校园的概念,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平台和产教融合就业平台的建设。此外,校园大脑的构建是实现智慧校园的关键,它涉及到数据中心化、数据资产化和数据业务化,以数据驱动业务自动化和智能化。 技术应用方面,方案提出了物联网平台、5G网络、人工智能平台等新技术的融合应用,以打造多场景融合的智慧校园大脑。这包括智慧教室、智慧实验室、智慧图书馆、智慧党建等多领域的智能化应用,旨在提升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在实施层面,智慧校园建设需要统筹规划和分步实施,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案提出了主题梳理、场景梳理和数据梳理的方法,以及现有技术支持和项目分级的考虑,以指导智慧校园的建设。 最后,智慧校园建设的成功依赖于开放、协同和融合的组织建设。通过战略咨询、分步实施、生态建设和短板补充,可以构建符合学校特色的生态链,实现智慧校园的长远发展。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