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定义
宏定义在 QtGlobal(即qglobal.h)头文件中:
#define Q_DECLARE_PRIVATE(Class) \
inline Class##Private* d_func() { return reinterpret_cast<Class##Private *>(qGetPtrHelper(d_ptr)); } \
inline const Class##Private* d_func() const { return reinterpret_cast<const Class##Private *>(qGetPtrHelper(d_ptr)); } \
friend class Class##Private;
#define Q_DECLARE_PUBLIC(Class) \
inline Class* q_func() { return static_cast<Class *>(q_ptr); } \
inline const Class* q_func() const { return static_cast<const Class *>(q_ptr); } \
friend class Class;
这两个宏在这看起来真蛮绕的,因为这个例子太简单了,两个宏的威力发挥不出来。反正核心就是:
在 QtServiceController 中通过 d_func() 可以获得 QtServiceControllerPrivate 的指针 d_ptr
在 QtServiceControllerPrivate 中通过 q_func() 可以获得 QtServiceController 的指针 q_ptr
Q_D 与 Q_Q
这是另两个Qt源码中随处可见的宏,那么它们有什么用呢?
#define Q_D(Class) Class##Private * const d = d_func() #define Q_Q(Class) Class * const q = q_func()
两个宏展开后分别是对 d_func 和 q_func 两个函数的调用,返回值分别赋值给 d 和 q 两个指针变量。
于是:
在 QtServiceController 中的成员函数中,我们只需要添加 Q_D(QtServiceController) 宏,在该函数内就可以直接用 d 来指代 d_ptr
在 QtServiceControllerPrivate 中的成员函数中,我们只需要添加 Q_Q(QtServiceController)宏,在该函数内就可以直接用 q 来指代 q_ptr
d_ptr与q_ptr
绕这么大圈,为什么不直接用 d_ptr 与 q_ptr 呢。在,在我们的例子中,确实可以直接用,而且会更直接更简单。官方这么用了,或许是为了和其他类保持一致吧。
但在其他情况下,这么做显然是有意义的,因为 d_ptr 与 d,q_ptr 与 q 的类型并不一致(比如QObject系列)。这也是为何宏展开后有cast的原因
Q_DISABLE_COPY
QObject 中没有提供一个拷贝构造函数和赋值操作符给外界使用,其实拷贝构造和赋值的操作都是已经声明了的,但是它们被使用了Q_DISABLE_COPY() 宏放在了private区域。因此所有继承自QObject的类都使用这个宏声明了他们的拷贝构造函数和赋值操作符为私有。
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们都知道Qt对标准C++增加了一些功能:signals, slots, object properties, events, event filters, string translation, timers,object trees, guarded pointers, dynamic cast.
新加入的这些功能就要求我们把每一个QObject的对象看做是唯一(identities)的。唯一的意思就是不能通过拷贝或者赋值操作
制作出一个一模一样的复制体。
试想如果我们有一个QPushButton对象btnSubmit,如果我们可以复制出一个和btnSubmint完全一样的button对象,那么新的button对象的名字应该是什么?如果也叫btnSubmit,当我们给其中的btnSubmit接收事件或发出信号时,系统如何区分把事件由哪个button对象接收,或者哪个对象发送了信号?
我们知道在各种容器中能以value方式存放的类型,必须有默认的构造函数,拷贝构造函数和赋值操作。由于QObject及所有继承自它的子类都没有提供拷贝构造和赋值操作,当我们使用QList<QObject>时,编译器就会报错。如果我们要在容器中存储这中类型的对象,我们就要使用它们的指针。如QList<QObjec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