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启动与进程

 

操作系统中,前台进程和后台进程有什么区别?特征是什么?

后台程序基本上不和用户交互,优先级别稍微低一点
 前台的程序和用户交互,需要较高的响应速度,优先级别稍微高一点

直接从后台手工启动一个进程用得比较少一些,除非是该进程甚为耗时,且用户也不急着需要结果的时候。假设用户要启动一个需要长时间运行的格式化文本文件的进程。为了不使整个shell在格式化过程中都处于瘫痪状态,从后台启动这个进程是明智的选择。 

LINUX后台进程与前台进程的区别

LINUX后台进程也叫守护进程(Daemon),是运行在后台的一种特殊进程。它独立于控制终端并且周期性地执行某种任务或等待处理某些发生的事件。 

一般用作系统服务,可以用crontab提交,编辑或者删除相应得作业。 

守护的意思就是不受终端控制。Linux的大多数服务器就是用守护进程实现的。比如,Internet服务器inetd,Web服务器httpd等。同时,守护进程完成许多系统任务。比如,作业规划进程crond,打印进程lpd等。 

前台进程就是用户使用的有控制终端的进程

shell下,进程的前台与后台运行

跟系统任务相关的几个命令:fg、bg、jobs、&、ctrl+z

1. & 最经常被用到

   这个用在一个命令的最后,可以把这个命令放到后台执行

2. ctrl + z

     可以将一个正在前台执行的命令放到后台,并且暂停

3. jobs

     查看当前有多少在后台运行的命令

4. fg

     将后台中的命令调至前台继续运行  

如果后台中有多个命令,可以用 fg %jobnumber将选中的命令调出,%jobnumber是通过jobs命令查到的后台正在执行的命令的序号(不是pid)

5. bg 将一个在后台暂停的命令,变成继续执行

如果后台中有多个命令,可以用bg %jobnumber将选中的命令调出,%jobnumber是通过jobs命令查到的后台正在执行的命令的序号(不是pid)

1. jobs列举出后台作业信息。([作业号]   运行状态   作业名称)

2. ctrl+z 将任务放到后台去,并暂停;

3. bg  <%int> 将后台任务唤醒,在后台运行;

4. fg   <%int> 将后任务的程序放到前台;

1.  ctrl+z 将任务放到后台去,并暂停.

     主进程waitpid(pid,&status,WUNTRACED)时,子进程

     退出时,父进程被唤醒

2.  将后台任务唤醒,在后台运行;

     kill(pid,SIGCONT);  

3.  将后台运行的程序放到前台;

     kill(pid,SIGCONT);   

     waitpid(pid,&status,WUNTRACED); 

//可见,后台运行与前台运行的区别只在于前台运行等待子进程的退出而阻塞父进程操作。而后台运行时,可以在父进程中输入命令继续其他操作。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给子进程发送SIGCONT信号。

Configure 参数选项

prefix=<path> - Nginx安装路径。如果没有指定,默认为 /usr/local/nginx

   --help  查看帮助文档

Linux 自启动程序

下面用自启动apache为例:
  有两种方法可以让Apache在系统启动时自动启动
  1. /etc/rc.d/rc.local中增加启动apache的命令,例如:/usr/local/httpd/bin/apachectl start
  2. apache注册为系统服务
  首先将apachectl命令拷贝至/etc/rc.d/init.d目录下,改名为httpd
  使用编辑器打开httpd文件,并在第一行#!/bin/sh下增加两行文字如下
  # chkconfig: 35 70 30
  # description: Apache
  接着注册该服务
  chkconfig add httpd
  一切OK了,启动服务
  service httpd start
  其中所增加的第二行中三个数字第一个表示在运行级别35下启动apache,第二、三是关于启动和停止的优先级配置,无关紧要。
Red Hat Linux中自动运行程序
  1.开机启动时自动运行程序
  Linux加载后它将初始化硬件和设备驱动然后运行第一个进程initinit根据配置文件继续引导过程,启动其它进程。通常情况下,修改放置在 /etc/rc或 /etc/rc.d 或 /etc/rc?.d 目录下的脚本文件,可以使init自动启动其它程序。例如:编辑 /etc/rc.d/rc.local 文件,在文件最末加上一行xinitstartx,可以在开机启动后直接进入XWindow

2.登录时自动运行程序
  用户登录时,bash首先自动执行系统管理员建立的全局登录script /etc/profile。然后bash在用户起始目录下按顺序查找三个特殊文件中的一个:/.bash_profile/.bash_login、 /.profile,但只执行最先找到的一个。
  因此,只需根据实际需要在上述文件中加入命令就可以实现用户登录时自动运行某些程序

3.退出登录时自动运行程序
  退出登录时,bash自动执行个人的退出登录脚本/.bash_logout。例如,在/.bash_logout中加入命令tar cvzf c.source.tgz .c,则在每次退出登录时自动执行 tar” 命令备份 *.c 文件。

4.定期自动运行程序
  Linux有一个称为crond的守护程序,主要功能是周期性地检查 /var/spool/cron目录下的一组命令文件的内容,并在设定的时间执行这些文件中的命令。用户可以通过crontab 命令来建立、修改、删除这些命令文件。
  例如,建立文件crondFile,内容为00 9 23 Jan * HappyBirthday,运行crontab cronFile命令后,每当元月23日上午9:00系统自动执行HappyBirthday的程序(表示不管当天是星期几)。
Linux启动细节:

1redhat的启动方式和执行次序是:
      加载内核
      执行init程序
      /etc/rc.d/rc.sysinit # init执行的第一个脚本
      /etc/rc.d/rc $RUNLEVEL # $RUNLEVEL为缺省的运行模式
      /etc/rc.d/rc.local     #相应级别服务启动之后、在执行该文件(其实也可以把需要执行的命令写到该文件中)
      /sbin/mingetty # 等待用户登录

Redhat中,/etc/rc.d/rc.sysinit主要做在各个运行模式中相同的初始化工作,包括:
      调入keymap以及系统字体
      启动swapping
      设置主机名
      设置NIS域名
      检查(fsck)并mount文件系统
      打开quota
      装载声卡模块
      设置系统时钟
  /etc/rc.d/rc则根据其参数指定的运行模式(运行级别,你在inittab文件中可以设置)来执行相应目录下的脚本。凡是以Kxx开头的,都以stop为参数来调用;凡是以Sxx开头的,都以start为参数来调用。调用的顺序按xx从小到大来执行。(其中xx是数字、表示的是启动顺序)例如,假设缺省的运行模式是3/etc/rc.d/rc就会按上述方式调用/etc/rc.d/rc3.d/下的脚本。
      值得一提的是,Redhat中的运行模式235都把/etc/rc.d/rc.local做为初始化脚本中
      的最后一个,所以用户可以自己在这个文件中添加一些需要在其他初始化工作之后,登录之前执行的命令。
  init在等待/etc/rc.d/rc执行完毕之后(因为在/etc/inittab/etc/rc.d/rcactionwait),将在指定的各个虚拟终端上运/sbin/mingetty,等待用户的登录。
      至此,LINUX的启动结束。
init运行级别及指令
    一、什么是INIT:
  initLinux系统操作中不可缺少的程序之一。
  所谓的init进程,它是一个由内核启动的用户级进程。
  内核自行启动(已经被载入内存,开始运行,并已初始化所有的设备驱动程序和数据结构等)之后,就通过启动一个用户级程序init的方式,完成引导进程。所以,init始终是第一个进程(其进程编号始终为1)。
  内核会在过去曾使用过init的几个地方查找它,它的正确位置(对Linux系统来说)是/sbin/init。如果内核找不到init,它就会试着运行/bin/sh,如果运行失败,系统的启动也会失败。
  二、运行级别
  那么,到底什么是运行级呢?
  简单的说,运行级就是操作系统当前正在运行的功能级别。这个级别从1,具有不同的功能。
  不同的运行级定义如下
  # 0 – 停机(千万不能把initdefault 设置为
  # 1 – 单用户模式                                     # s   init s = init 1
  # 2 – 多用户,没有 NFS
  # 3 – 完全多用户模式(标准的运行级)
  # 4 – 没有用到
  # 5 – X11 多用户图形模式(xwindow)
  # 6 – 重新启动 (千万不要把initdefault 设置为
  这些级别在/etc/inittab 文件里指定。这个文件是init 程序寻找的主要文件,最先运行的服务是放在/etc/rc.d 目录下的文件。在大多数的Linux 发行版本中,启动脚本都是位于 /etc/rc.d/init.d中的。这些脚本被用ln 命令连接到 /etc/rc.d/rcn.d 目录。(这里的就是运行级0-6)
3):chkconfig 命令(redhat 操作系统下)
     不像DOS 或者 WindowsLinux 可以有多种运行级。常见的就是多用户的2,3,4,5 ,很多人知道 是运行 X-Windows 的级别,而 就是关机了。运行级的改变可以通过 init 命令来切换。例如,假设你要维护系统进入单用户状态,那么,可以使用 init 1 来切换。在 Linux 的运行级的切换过程中,系统会自动寻找对应运行级的目录/etc/rc[0-6].d下的和 开头的文件,按后面的数字顺序,执行这些脚本。对这些脚本的维护,是很繁琐的一件事情,Linux 提供了chkconfig 命令用来更新和查询不同运行级上的系统服务。
     语法为:
     chkconfig list [name]
     chkconfig add name
     chkconfig del name
     chkconfig [--level levels] name
     chkconfig [--level levels] name
    
     chkconfig 有五项功能:添加服务,删除服务,列表服务,改变启动信息以及检查特定服务的启动状态。
    
     chkconfig 没有参数运行时,显示用法。如果加上服务名,那么就检查这个服务是否在当前运行级启动。如果是,返回 true,否则返回false。 level 选项可以指定要查看的运行级而不一定是当前运行级。
    
     如果在服务名后面指定了onoff 或者 reset,那么 chkconfig 会改变指定服务的启动信息。on 和 off 分别指服务在改变运行级时的启动和停止。reset 指初始化服务信息,无论有问题的初始化脚本指定了什么。
    
     对于 on 和 off 开关,系统默认只对运行级 34, 5有效,但是 reset 可以对所有运行级有效。指定 level 选项时,可以选择特定的运行级。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每个运行级,只能有一个启动脚本或者停止脚本。当切换运行级时,init 不会重新启动已经启动的服务,也不会再次去停止已经停止的服务。
    
     选项介绍:
    
     –level levels
     指定运行级,由数字 到 构成的字符串,如:
    
     –level 35 表示指定运行级5
     要在运行级别345中停运 nfs 服务,使用下面的命令:chkconfig level 345 nfs off
    
     –add name
     这个选项增加一项新的服务,chkconfig 确保每个运行级有一项 启动(S) 或者 杀死(K) 入口。如有缺少,则会从缺省的init 脚本自动建立。
    
     –del name
     用来删除服务,并把相关符号连接从 /etc/rc[0-6].d 删除。
    
     –list name
     列表,如果指定了name 那么只是显示指定的服务名,否则,列出全部服务在不同运行级的状态。
    
     运行级文件
    
     每个被chkconfig 管理的服务需要在对应的init.d 下的脚本加上两行或者更多行的注释。
     第一行告诉 chkconfig 缺省启动的运行级以及启动和停止的优先级。如果某服务缺省不在任何运行级启动,那么使用 – 代替运行级。
     第二行对服务进行描述,可以用 跨行注释。
    
     例如,random.init 包含三行:
     # chkconfig: 2345 20 80
     # description: Saves and restores system entropy pool for
     # higher quality random number generation.
     表明 random 脚本应该在运行级 2, 3, 4, 5 启动,启动优先权为20,停止优先权为 80
    
     好了,介绍就到这里了,去看看自己目录下的/etc/rc.d/init.d 下的脚本吧。
    2. 实例介绍:
   1、在linux下安装了apache 服务(通过下载二进制文件经济编译安装、而非rpm包)、apache 服务启动命令:  /server/apache/bin/apachectl start    。让apache服务运行在运行级别3下面。  命令如下:
  
   1touch /etc/rc.d/init.d/apache
      vi /etc/rc.d/init.d/apache
      chown -R root /etc/rc.d/init.d/apache
      chmod 700 /etc/rc.d/init.d/apache
      ln -s /etc/rc.d/init.d/apache /etc/rc.d/rc3.d/S60apache   #S start的简写、代表启动、Kkill的简写、代表关闭。60数字代表启动的顺序。
    
      apache的内容:
      #!/bin/bash
      #Start httpd service
      /server/apache/bin/apachectl start
    
      至此 apache服务就可以在运行级别3下 随机自动启动了。(可以结合chkconfig 对启动服务进行相应的调整)

 

  • 0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