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研究立项依据(所选课题的来源、科学意义、目的)
(1)课题来源
据住建部的数据,截至2020年,中国城市道路照明灯数量约为3048.6万盏,路灯道路长度约为38.6万公里。按照每公里50盏路灯的标准计算,中国约有3100万盏路灯。路灯的功率一般在50至150瓦之间,取平均值约为100瓦。每盏路灯一小时大约耗费0.1度电。路灯的开启时间一般为10至12个小时,取平均值约为11个小时。据此计算,中国的路灯每晚耗费的电力约为3100万盏×0.1度/小时×11小时=3410万度,耗电量巨大。我国一直在研究如何对资源进行合理使用,这里不但包括了电资源的节约,还有水资源等一切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如何合理使用资源,对资源的最大化使用一直是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而作为晚间照明的路灯却因为缺乏智能化的控制而一直常亮整个夜晚,因此也造成了巨大的电力资源浪费。因此亟待设计并实现一款对路灯进行智能调控的系统来改变这种现状。
本设计采用了光照强度传感器对夜晚道路上的光线强度进行监测,并依据其变化来实现对路灯亮度的智能调节,从而实现智能路灯系统的节能减排目标[1-2]。
(2)科学意义
近几年物联网技术逐渐变得成熟,这些技术的发展使得智慧城市的理念从之前的理论阶段发展到现如今的实现阶段,城市智慧照明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社会的热点。因此,通过使用这些发展迅速且相对成熟的物联网技术,将城市路灯纳入到新型的城市物联网体系中,实现路灯的智能化控制,同时解决现有路灯照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是由我国现有照明系统所存在的缺陷以及各种先进技术的快速发展共同决定的[3]。综上所述,研究路灯如何进行智能控制且更加节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3]。
(3)选题目的
该智能路灯系统,通过对路灯环境亮度变化的监测而实现对灯光的智能调控功能,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最终目标。功能非常的全面、操作简单便捷、坚固耐用、能应用于各种环境,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
2.文献综述
(1)国内外研究现状
全球范围内城市化的推进,伴随着互联网和信息化的发展,美国率先提出智慧星球中的智慧城市概念下的智慧路灯。国外起步比较早,近年来,美国、英国和德国等国家接连开展了智慧路灯的试验工作。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试点在迪比克市开启,该城市为了维持城市吸引力,使得其城市在商业上具备足够的发展潜力,该市政府与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合作,将各项数据信息通过检测并整合来响应市民的需求,同时将智慧路灯节省的电能应用于其他基础设施,从而降低城市的能耗和成本。与此同时另一个城市,作为北美代表的西雅图,大批量的改变路灯色温,使得路灯照明亮度更加健康,令行人和驾驶员感观更加舒适,通过换掉高强度的 LED 灯,从而减少路灯对于人类健康,包括对陆地野生动物的影响。纽约市则是从 2013 年开始就升级路灯,通过对路灯的综合改造,使得路灯具备监控能力,极大的节省了各项数据采集的设备成本,全部使用具备多支撑点的路灯作为载体,大大提升了照明路灯的利用效率[4]。
节约能源一直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一直在努力通过政策法规等方式来推进其发展,而对于灯光照明系统这样一个能源浪费的大户,也一直在探究其解决能源浪费的办法。如何响应国家的号召,对灯光照明系统实行高效、准确的管理,提升其使用性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也一直是多方致力于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物联网概念的提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加入了对智能照明领域的研发中,通过将物联网技术和传统照明系统的结合,实现照明系统的智能化,为人们提高更多更好的照明设备。通过对照明系统的优化,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5]。
郑瑶和吴泽森设计的基于ZigBee的智慧路灯控制系统,能够根据环境光照强度以及通过的行人数实现灯光亮度的自动调节。其中,环境光照强度由光敏模块自动检测,然后调节PWM模块的电压输出值来调节灯光的亮度[6]。灯光亮度分为三级,以适应微暗天、暗天和微暗有光三种情况。经过反复实验测试,验证该系统具有一定的光照识别能力。该系统利用串口完成与上位机的数据交互,因此无法实现远程监控。
刘宏伟,蔡春晓,王一鸣等人设计了基于STM32和ZigBee的智能校园路灯控制系统,系统应用STM32嵌入式处理器采集路灯周围的相关环境参数和状态信息,而温度感测模块和感光检测模块则负责完成路灯周围环境参数的采集与上报任务,结合ZigBee技术实现无线传输,并实现校园路灯控制系统的智能控制,同时实时监测路灯情况。该系统利用温度感测模块对LED路灯的发热量进行检测从而完成对路灯的智能控制,在天气炎热和冬天并不能实现良好的使用效果[7]。
于洲波,张宇,高天胜等人设计的基于Arduino-uno的智能路灯控制系统,利用红外感应系统和光敏电阻实现对来往汽车和光照强度数据的采集,并通过继电器来实现对路灯的定时控制,通过蓝牙模块实现与手机的信息交互,并通过LCD1602液晶屏对相关数据进行显示。该系统通过对来往汽车和光照强度的监测实现对路灯的智能控制,但是一般汽车都有照明系统,因此在节能减排上作用不大[8]。
(2)研究方向与进展
2015年国内首次提出智慧路灯,2016年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均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根据数据显示,我国2018年智慧路灯建设规模达到6500根,整体市场规模较小、存在推广力度不足的问题。伴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包括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如果仅仅使用路灯灯具的节能改造是不足够的,要利用好新时代技术的发展,将技术与城市路灯建设基础设施紧密联系,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9]。通过这样的解决方案可以有效的实现城市路灯系统的稳定,扩大覆盖面和实现节省电能的目标,也反映了国家节能政策制定方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与实际项目开展相辅相成。通过试点的方式,有效有范围的精准开展智慧路灯为切入口的建设,整体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10]。
(3)存在问题
随着全球科技的快速发展和高科技产业的出现,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年来,智慧路灯、无线通讯架构和高功率因数LED驱动电源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目前已有的手动、感应式控制方式,存在调光等级单一,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电能浪费,同时现有路灯管理模式不能很好的适应和满足智能运维等问题,为此提出本课题的智能路灯系统非常必要。
综上所述,为了解决路灯照明资源浪费问题,更好的响应国家提倡的节能减排号召。本系统设计实用,操作简便,制作成本低廉,并通过与实际情况的有效结合而发挥出重要的现实意义。
3.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及预期目标或成果
基本内容:1、通过感知端、服务端、以及管理端构成本智能路灯系统。2、感知端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控制传感器感知光照,并控制路灯,单片机带光敏传感器和NB-loT模块。3、根据光敏电阻监测的光照强度,单片机计算记录每天的光伏发电量和光伏照明时长,通过NB-IoT模块上传至服务器。服务端接收来自NB-IoT网络的数据,管理所有的感知端、传感数据等数据。4、系统配置可控制多个灯,后台可以下发控制指令,单独通过继电器控制灯,本设计为方便演示,做三个继电器三个灯每个led灯的开关。
预期目标:在研究和比较了目前现有智能路灯系统关键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本课题设计的特点,对智能路灯系统的总体框架和功能需求、硬件电路图等进行了针对性的设计。主要包括使用传感器结合服务器、数据采集及控制等装置配合实现路灯照明环境的智能照明及故障检修等模块设计[11-12]。完成该系统的程序开发和毕业设计说明书的撰写。
4.课题的研究方案(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方案)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利用知网、百度搜索引擎、百度学术等向的手段来收集和整理有关智能路灯系统的资料文献,确定自己的研究思路。
(2)参考法:通过参考相关智能路灯系统的设计方法,来为本课题的功能需求的分析与系统方案的设计提供支持。
(3)实践研究法:以单片机的设计理论为指导,按照硬件系统的开发过程进行系统开发和编程实现,发现问题便会及时解决,最终开发出可正常使用的智能路灯系统。
技术路线:
构建一个基于NB-IOT技术实现的智能路灯系统,其功能包括:主控采用stm32单片机,STM32单片机通过继电器驱动LED灯,模拟市电驱动路灯照明,作为后备照明方式。单片机带光敏传感器和NB-loT模块。供电接口使用标准的usb接口,可以接充220v充电器可驱动LED灯照明,作为优先照明方式[13]。根据光敏电阻监测的光照强度,单片机计算记录每天的光伏发电量和光伏照明时长,通过NB-IoT模块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有一个简易后台管理系统,可查看小区所有路灯上传的数据,包含光照强度、发电量及光照时长数据。光伏设备的故障也可及时获知,并及时安排维修;系统配置可以控制多个路灯,后台可以下发控制指令,单独通过继电器控制每个路灯,本设计为方便演示,做三个继电器三个灯每个led灯的开关[14-15]。
试验方案:
完成硬件系统的组装并进行上电测试,完成硬件测试,其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进行测试并对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记录,后续进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