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介绍
经过不屑的努力,通过了层层的技术面试后终于来到了和 HR 谈薪拿 offer 时间,可以说到这一步后 offer 基本上十拿九稳了。但是现在的你还要面临一个新的问题就是如何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也就是说拿到更高的 Offer。毕竟如果最后自己即使入职了,发现拿的 offer 和工作强度不匹配,那你也不能保证有个愉快的心情去工作,这样对公司和个人都不是件好事,所以这一章节的内容也是十分重要。
知识点
如何愉快的和 HR 交谈
如果你是应届生一般和 HR 谈薪的筹码很少,特别是那种传统行业转互联网的公司,基本上给应届生开的工资都是一样的,除非你比较优秀,但是对于互联网大厂而言应届生也是有谈薪的权利,且也可以谈出比较不错的薪资。如果你已经有了几年的工作经验的话谈薪的重要性就更加不用多说了,不过我们在谈薪之前一定要好好做功课,让自己有更多的筹码去谈薪。
- 提前了解行情
谈薪酬之前,要先了解一下行业中和你职位相似的薪资水平。谈薪酬之前,最好能了解一下公司的奖金、分红、福利等等,了解的越多,对之后的谈薪越有帮助。很多人薪酬谈不好,都是吃了信息不对等的亏。
- 该要多少钱合适
HR 问期望收入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很纠结:要高了,怕对方觉得你狮子大开口;要少了,自己又不甘心。报期望收入的之前,你需要先知道:很多公司有规定,没有特殊情况,加薪幅度一般不超过 30%。不要根据月工资去谈薪酬,把奖金、分红啥的都算上,根据年收入去谈。把期望收入上浮一点,再报给 HR,给双方留一个谈判空间。综合以上几点:假如你现在年收入 20 万,结合之前了解的行情,你期望收入是 25 万,这样你可以报给 HR 最低期望 27 万。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在 25 万双方达成一致,既达到了你的心里预期,也满足了 HR 压价的成就感。有些人可能会有疑惑,都是公司在出工资,为什么 HR 会压价呢?其实减少人力成本是 HR 的重要职责,一般情况下被压下来的钱也是他们的 KPI(考核指标)。
- 学会保护自己的利益
HR 压价时候有一个惯用手段,说“我们这里一年 18 薪”。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月薪虽然不能给你那么多,但是一年发 18 个月工资,年收入能满足你的预期。这时候你就问她,18 薪能不能写到合同里?如果不能写到合同里,这么说没意义,公司发多发少就看公司的良心和盈利情况了。股票、期权、奖金等等都是一样,不管对方怎么口头承诺,一定要求写到合同里。不要不好意思提这种要求,没有合同保证的承诺都是嘴上跑火车。
- 重视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
越大的公司对自己公司的企业问题就越看重,特别是 HR 更喜欢招符合自己企业文化的员工。所以在和 HR 谈薪之前着手在网上搜搜公司官网,看看公司的企业文化就显得十分必要。然后在和 HR 交谈中有意无意的说到我记得贵公司有一条企业文化是 xxxx,我十分认同。这样接下来你和 HR 之间的聊天将会变得十分愉快。
- 突出自己的稳定性
除此之外,HR 还比较重视一个人的稳定性,所以如果你在这个城市里面买了房定居了就一定要表达出来,让 HR 知道你这个人比较稳定,因为人一旦有了房贷就有了生活的压力,工作的时候会比较努力和踏实不会轻易跳槽,整体来说相对稳定。
- 明确自己的优势
很多时候 HR 会这样问:你觉得你在这个岗位的优势是什么?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答案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 工作经验及年限:可以回答我从毕业到现在一直才从事前端开发,做过 xxx 等好几个大型项目,具有丰富的开发经验;
- 做事踏实认真:可以回答自己以前负责的项目总是可以保质保量完成,是团队的核心技术人员;
- 带过团队:可以回答带过 xxx 人的技术团队,有团队建设及管理方面的经验。
入职之前需要准备什么
经过技术及 HR 面试后,你终于拿到了自己心意的 offer 并打算入职,那在入职前我们都需要准备些什么呢?
- offer 上需要携带的证件
一般会要求带毕业证、学位证、离职证明、体检报告等证件或者是复印件。
- 准备一套得体的衣服
入职的第一天也是你和同事见面的第一天,一件得体的衣服往往可以给同事留下较好印象,风格不要太浮夸主要以简约大方为主。
- 准备一段 3-5 分钟的自我介绍
不出意外的话入职第一天一般都要做个自我介绍,所以在入职之前尽量提前准备免得自己临场发挥经验欠佳导致些尴尬的局面。
- 了解公司所用的技术栈
毕竟是技术岗位,所以提前了解下公司的技术栈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公司用的技术栈和自己的不同,或者有些技术自己不太熟悉的,可以在入职前的几天提前了解及学习下,以便更快的融入团队。
如何度过入职的第一天
如果你入职的是小型创业型公司,那么第一天很可能就直接给你个项目,或者给你个需求就让你上手,切记这个时候千万别慌,更不要一上来就开始写代码,一定要去充分了解自己的工作是什么,项目的需求是什么,可以直接要求你的负责人抽个时间给你讲讲项目及需求。所以入职小型创业型公司第一天的主要任务就是问,因为这样的公司基本上都没有一个良好的开发流程,很多东西都需要向你的同事或者负责人询问。切记不要在那里不闻不问的埋头苦看项目或者什么都不干,最后以一人之力拖累整个项目组,这是刚入职新人的大忌。
如果你入职的是一家有些规模的公司,那么第一天很有可能就是简单的入职培训,基本上都是了解公司企业文化及公司组织架构,不会一上来就让你去做具体的工作。所以第一天的工作主要是以学习为主,在这一天中你必须充分了解公司的规章制度及福利待遇,比如请假流程是什么、上班迟到的怎么算、加班是加班费还是调休等等,这些细节务必提前了解清楚。
如何在一家公司有更好的发展
经过几天的适应,你逐渐的开始融入团队,每天都有自己的开发任务过的也很充实,对你来说只要是不犯太大的错误,转正就是时间问题。这个时候你需要给自己制定个详细的职业生涯规划,比如我想在这家公司得到什么,是更高的工资?更好的技术积累?或者是管理经验?公司给你有个定位,而你也要给自己有的定位。不管怎么样作为一个程序员我们要拥有以下几个基本素质:
- 懂得反思和自省
战无不胜的将军也会漏算天机,毫无疑问,人无完人,对工作苛求完美,也难免会马失前蹄。人人都会犯错,bug 不过是工作乏味时的调剂。学会思考,反省与自查。理性分析错误的原因,并警醒自身。杜绝错误的再次的发生,Bug 可能会有无数个,而绝对不要重蹈覆辙。
- 懂得分享自己的技术
拒绝和同行交流技术经验,拒绝互相切磋技艺,拒绝与人沟通工作中的问题。久而久之,你将会厌倦这份工作,然后被这个行业被淘汰,相信这并不是你想看到的。 懂得分享自己的技术,让自己的成长形成一种正循环,持续精进。
- 重视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这是程序员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一种能力。把高水平程序员说成独行侠的都是在呓语,任何个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即便如 linux 这样的天才,也需要通过组成强大的团队来创造奇迹,那些遍布全球的为 linux 写 核心的高手们,没有协作精神是不可想象的。特别是现在的项目都是需要一个团队去完成,如果团队中少了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很好的完成这项工作,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维护好自己所在的团队,最大的为团队做贡献。
- 逐渐强化需求分析能力
我们作为公司的一员使命就是为公司盈利。对于程序员而言,理解需求就可以完成合格的代码,但是对于研发项目的组织和管理者,他们不但要理解客户需求,更多时候还要自行制定一些需求,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般而言,进行研发任务,也许是客户提出需求,也许是市场和营销部门提出的需求,这时候对于研发部门,他们看到的不是一个完整的需求,通常而言,该需求仅仅是一些功能上的要求,或者更正规些,可能获得一个完整的用户视图;但是这都不够,因为客户由于非技术因素多一些,他们可能很难提出完整和清晰,或者说专业性的性能需求,但是对于项目组织者和规划者,他必须能够清醒认识到这些需求的存在并在完成需求分析报告的时候适当的提出,同时要完整和清晰的体现在设计说明书里面,以便于程序员编码时不会失去这些准则。 程序设计者必须正确理解用户需求所处的环境,并针对性做出需求的分析。
总的来说,如果你想在公司里有个好的发展,就必须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多为团队和公司做些额外的事情,来体现出自己的额外价值。
加餐:程序员如何培养自己的竞争力
现在每个行业都是各种卷,30 岁或者 35 岁程序员危机在网上到处都可以看到活生生的例子,那 30 多岁的程序员真的就会被公司被社会淘汰吗,其实未必,至少我知道的很多公司的优秀工程师都是 30 多岁,他们依然是公司的顶梁柱。但是公司不喜欢招聘大龄程序员又是真实存在的现象,究其原因我觉得是以下几个问题:
- 年龄和能力不匹配
很多程序员工作 8 年甚至 10 年,工作内容依然是那些简单的增删改查,做了很多项目但是都是同类型项目,虽然工作经验很多,但是能力却没有被锻炼出来。
- 大龄程序员斗志不足
到了 35 岁这个年纪一般是上有老下有小的状态,工作的激情和斗志肯定没有刚毕业那时候强,很容易出现在公司养老的心理,但是这并不是公司想看到的。
- 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其实一句话概括就是那些 35 岁被淘汰的程序员就是因为没有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打个比方,对于公司来讲如果花 100 块钱请一个工作 10 几年的老程序员和花 50 块钱请一个刚工作 2 年的程序员结果给公司产生的价值是一样的,那公司肯定会选择后者,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那如果避免 35 岁危机发生在自己身上呢?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向:
- 在合适的时间转管理
对于开发转管理或者转产品经理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但是这其实是有一定风险,不建议程序员过早的转管理,即使转管理也不建议做那种纯管理岗位。因为你并不知道你可以在这家公司待多久,如果有一天你要跳出来,这个时候就比较尴尬了因为你在开发和管理两个方向都高不成低不就,核心竞争力自然就下降了(对于大公司而言)。当然即有开发经验又有管理经验是很受小公司欢迎的,但是相信有了阅历的程序员都希望自己去更大的平台去发展。
但是如果你做了开发很长时间,到了自己的职业瓶颈,我觉得这个时候转管理是合适的,在另一个岗位上可能你会给公司带来更多的价值,35 岁危机自然就消除了。
- 走技术专家路线
这也是一个方向,有的人确实不擅长做管理,就希望一心一意搞技术,那走技术专家路线是适合你的,但是这有个前提就是你要对编程有足够的热爱,只有你的兴趣在这,你才能坚持下去,才可能在这个圈子里得到大家的认可,有一定的影响力,当然 35 岁危机自然就消除了。
- 自由职业
近几年程序员转自由职业的越来越多,有在家炒股,有当网上讲师,有做互联网产品创业的。我觉得都是很不错的选择,最主要的是自己的找到发展的方向,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总之一句话: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加油吧,少年!
实验总结
本节实验我们学习了如何跟 HR 谈薪等问题,有的人可能会有疑问说自己明明准备的很充分了为什么最后谈得 offer 没有达到预期或者谈崩了呢?其实影响面试已经拿 offer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运气,就好比两个人谈恋爱一样,明明各个方面自己都很优秀,但是对方就是看不上我。这个时候只能说明你两的缘分未到。面试也是一样,当我们面试失败后除了总结自身问题外也需要有”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思想。持续进步,不断精进,属于你的那个 offer 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