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智慧教室发展和现状
智慧教室作为数字教室和未来教室的一种形式,已经从传统阶段、多媒体教学阶段发展到信息化教学阶段。现代智慧教室利用前沿技术和理念,实现线上与线下全环节教学覆盖,提供全方位教学分析和行为分析。
2. 常见智慧教室功能模块
智慧教室通常包括中控模块、显示模块、录播模块、教学平台资源模块、物联感知模块、小组互动模块、虚拟植入模块、安防监控模块、同步课堂模块、云桌面模块、信息发布模块以及AR/VR模块。
3. 传统方案存在的问题
传统教室信息化建设与教学核心业务融合不够,导致应用难以落地和投资浪费。设备众多且来自不同厂商,增加了管理维护的工作量。学生课堂参与度低,缺乏便捷的内容展示途径和小组研讨环境,教学数据难以留存和分享。
4. 设计背景
智慧教室是新型教育形式,与传统授听课方式不同,它运用现代化手段切入整个教学过程,使课堂变得简单、高效、智能,有助于开发学生自主思考与学习能力。
5. 建设智慧教室的意义
建设智慧教室有助于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改进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以及满足教室管理及信息发布建设的要求。
6. 建设目标
智慧教室的建设目标包括变革教学模式、重构学习环境、重塑评价方式,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教与学需求,跟踪监测教与学全过程,提高治理水平,探索体制机制改革升级。
7. 设计思路
设计思路包括实现智能化管理的物联集控管理平台、学生行为分析平台、无感知考勤系统,应用多样化教学手段,简约时尚装修风格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自动环境监测与智能控制。
8. 整体设计
智慧教室整体设计包括平台资源和场景设计,如录播教室、翻转课堂教室、PBL教室、互联网教室和多媒体教室,实现功能全面结合。
9. 功能设计
功能设计涵盖智慧教学、人脸识别自助考勤、一键控制、分组讨论、云平台、移动交互教学、校本资源建设、教学资源管理等。
10. 智慧环境
智慧环境包括模块化设计、联动式控制、支持远程管理和控制、灯光环境控制、温湿度环境控制、空气环境控制、用电管理等。
11. 智慧管理
智慧管理涉及物联管控、学情分析、课中考勤、视频分析、分析统计、教学督导评估等。
12. 智慧融合
智慧教室融合平台包括应用层、平台层、网络层、感知层,实现教室端智能运行、监测预警、自助教学。
13. 方案特点
方案特点包括常规型、研讨型、会议型、多功能阶梯型智慧教室,配备智慧黑板、录播系统、扩声系统、物联管理系统等。
14. 结语
智慧教室建设方案旨在通过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设计理念,打造一个高效、智能、互动的教学环境,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体验。
智慧校园相关标准和政策文件
智慧校园标准和政策文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GB∕T 36342-2018 智慧校园总体框架
▶DB34T 4391-2023 中小学校园智慧化设计标准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DB32∕T 3160-2016 高等学校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规范
▶ 《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新时代高教40条
▶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 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
▶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数字教育资源内容审核规范(试行)》
▶ 《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接入管理规范(试行)》
▶ 教育部关于发布智慧教育平台系列两项教育行业标准的通知
▶ 附件1:智慧教育平台基本功能要求
▶ 附件2:教育基础数据
▶ 附件3:教育系统人员基础数据
▶ 附件4:数字教育资源基础分类代码
▶ 附件5:智慧教育平台数字教育资源技术要求
▶ 附件6:教师数字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