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股票市场复杂多变,对于投资者而言,掌握大盘分析、个股分析和板块分析的方法,以及合理的投资建议至关重要。本文将对股票市场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梳理,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市场规律,制定科学的投资策略。
一、大盘分析
-
大盘指数介绍
- 大盘本质上反映整个市场股价指数,看盘第一步需看大盘指数了解市场基本情况。
- 上证指数:统计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所有股票的加权平均价格,是综合指数。
- 深圳成指:全称深证成分股指数,选取深圳市场 40 家有代表性的挂牌公司编制的指数,可反映深圳市场表现情况。
- 中小板指数:从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上市交易的 A 股中选取 100 只具有代表性的股票编制的指数,2006 年启动,成分股包含各行业,盘子较小。
- 创业板指数:2010 年启动,多为创新型企业,科技股居多,波动性大。
- 沪深 300 指数:由沪深两地最具代表性的公司编制的指数,反映整个中国 A 股的整体表现。
-
看盘技巧
- 集合竞价:
- 上交所集合竞价时间为 9:15—9:20,投资者可以申报,也可以撤单;9:20—9:25,投资者可以申报,但不可以撤单;14:57—15:00,投资者可以申报,但不可以撤销申报。深交所集合竞价时间为 9:15—9:25 以及 14:57—15:00,规则与上交所基本一致,但深交所 9:25—9:30 期间不进行集合竞价。
- 集合竞价成交价确定原则为成交量最大原则,即计算机找出能够产生最大成交量的价格作为成交价格;高于集合竞价产生的价格的买入申报全部成交;低于集合竞价产生的价格的卖出申报全部成交;与基准价格相同的买卖双方中有一方申报全部成交。
- 集合竞价期间,系统按照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进行排序。价格优先即较高的买入申报优先于较低的买入申报,较低的卖出申报优先于较高的卖出申报;时间优先则是指,如果买卖申报价格相同,则先提交的申报优先成交。
- 分时走势图:白线在上方时大盘股涨得比较好,白线与黄线距离越大,个股和大盘股分歧越大,反之市场涨幅较平均。股票盘子大占权重就大,对指数影响大。
- 日内交易时间段技巧:
- A 股每天交易时间为早上 9 点半到 11 点半,下午 1 点到 3 点,日内分时线走势周期性强,短线交易应重视,日内大盘高点和低点容易在整数时间点产生。
- 半小时时间段是重要拐点,但重要性比 1 个小时节点小。
- 日内成交量的计算:上证指数全天成交量大概是当天早上一小时成交量的 3 倍,关键点位出现异常量能应引起高度重视,提前推算日内成交量可为日内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 各种大盘指数的背离关系:
- 上证指数横盘,中小创指数上涨,行情通常比较安全,常在底部或行情初期出现。
- 上证指数上涨,中小创指数长期横盘,时间越长风险越大,通常在行情末端或头部出现。
- 集合竞价:
-
日内走势分类
- 日内单边上涨:开盘一路拉高到收盘,日 K 线通常是大阳线。
- 上涨后震荡再拉升:上涨一个小时,震荡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然后再次拉升一个小时,日 K 线可能是中阳线。
- 尾盘突然拉升:大部分时间都在震荡,尾盘突然拉升。
- 早盘先洗盘再拉升:早盘先洗盘 1 个小时,10 点半左右开始大幅拉升。
- 震荡市行情:指数上下震荡,买卖点很难把握,日线多是小阳线、小阴线或十字星。
- 日内下跌走势:包括日内单边下跌、日内震荡市下跌、诱多再跌、尾盘杀跌。当关键时间点或时间窗,伴随跌破重要趋势线或者均线时,要高度重视,如元旦前一天、破 20 日均线、高位平台破位等情况可能出现趋势性大跌。
二、个股分析
-
个股基本信息与指标
- 挂单部分:同时显示五个买卖档位的挂单,挂单量越大说明个股成交越活跃,但中长期上涨空间可能受限制;换手率越小说明人气越小,中长线资金少。
- 净资产:每股净资产是衡量公司估值的重要指标,熊市中传统行业容易跌破净资产,科技创新企业较难跌破。
- 市盈率:传统行业 10 倍 PE 算合理,20 倍算高估;科技型公司 20 倍 PE 算低估,50 倍算高估,PE 越小说明公司盈利能力越强。
-
个股集合竞价
- 无重大利好或利空时,开盘多为小幅高开或平稳;有重大利好或利空时,高开越大越好或低开越小越好,且高开和低开幅度与市场预期相比越高,市场越强。
- 牛市中股价基本平开或高开,熊市易低开。
-
个股盘中走势
- 多数个股根据板块热点轮动,板块龙头先拉升带动其他个股,要重视独立走势的个股,易大涨;同时一些跌得多涨得少的股票应及早卖掉。
- 比较个股盘中走势和大盘走势,重视独立于大盘的个股。
-
个股与同板块个股关系
- 买龙头股,不买追涨股和跟涨股,龙头股比同板块其他个股涨得快且最抗跌。
-
个股 K 线走势分析
- 先看个股 K 线价格趋势,包括长、中、短期趋势。
- 分析个股 K 线是否在行情头部或底部。
- 用技术工具判断个股处于上升还是下跌趋势,如短期均线 DIF 从下向上突破长期均线 DEA 形成金叉为买入信号;MACD 指标背离时股价中期不看好。
三、板块分析
-
板块分类
- 按行业分类:依据公司的主营业务进行划分。然而,这种分类方式对于热衷于题材股的投资者而言,显得不够细致,难以满足其投资需求。
- 按题材概念分类:深受个人散户的喜爱与关注。它围绕相同的话题,将不同行业中具有相关主题的股票组合在一起。其中包含事件型概念以及具有广阔前景但短期内无法实现盈利的科技型概念。
- 按行情风格分类:在三种分类方式中最为重要。它是按照市场投资者的交易偏好进行划分,常见的风格有中字头、大盘股、基金重仓、行业龙头、小盘股等。这种分类方式能够更好地反映市场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和市场趋势,对于投资者制定交易策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板块轮动类型
- 行业轮动:本质上是经济周期的轮动。其核心在于利用不同投资品种在强势时间上的错位,对不同行业的股票进行切换操作。在股票市场中,行业轮动主要遵循 3 年和 10 年的周期规律。例如,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各个行业的表现会有所不同。在通胀上升时期,高端制造、煤炭、汽车、金融、有色、钢铁、化工等行业往往表现较为出色;而在滞涨阶段,农业、交通运输、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等行业则更具优势。
- 题材轮动:缺乏明确的规律,具有较大的突发性和偶然性。行情的初期和末期通常是题材股炒作的高峰期。题材股的炒作主要由游资和散户参与,其爆发时间相对较短。在宏观经济形势不佳的情况下,题材股的炒作往往更为猛烈。在 A 股市场中,利好政策是题材炒作的主要推动力。由于题材概念股缺乏基本面的支撑,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抽身时机。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一是观察龙头股是否维持上升趋势;二是查看板块成交量是否出现背离;三是留意是否出现大面积补涨效应以及热点全面开花的情况。
- 风格轮动:不仅需要投资者具备扎实的宏观经济周期分析能力,还要求对产业层面进行深入研究。A 股的风格轮动本质上是中国产业的变迁,尤其是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变化以及相关政策的影响。对于个人和散户投资者而言,研究风格轮动只需关注政策动向即可。一旦风格轮动开始,通常不会轻易转向,相关股票的趋势也不会轻易结束。从长期来看,股市的风格大轮动是由国家主导产业的变迁所决定的,也是经济升级的必然结果。例如,在 2007 年之前,我国的主导产业是周期性产业和制造等重工业;而未来,我国的支柱产业必将朝着高端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的方向发展。
四、投资建议
-
行情预测
- 研究和预测行情是交易的重要环节,要研究市场整体大环境,可以通过技术工具或基本面分析选股,且正确的行情预测能增加持股信心。若行情大方向预测错误,整个交易系统将毫无价值。
- 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应采用不同的交易策略,如熊市结束牛市开始可中长线持有上一轮跌得多的优质科技股。
-
确定交易策略和时间周期
- 操作策略即操作风格,对交易时间周期有影响,且需在入场前决定好,不能随意更改。
- 牛市大部分时间满仓持有,中途可换股,偶尔减仓;熊市多数时间空仓,找机会搏反弹;震荡市在区间内做波段。
-
进场时机和仓位、资金管理
- 进场时机要顺着大趋势方向,在小趋势出现回调时买入股票,不要追高买,除非股市处在疯牛暴涨或投机泛滥中。
- 牛市中可以满仓操作,中期调整后换股满仓持有;熊市中,若跌破中长期技术指标最好出场。“跌了补仓,涨了不补” 的交易策略多半失败。资金量越小,股票数量越少,散户同时期投资建议不超过 5 个股票。
-
止损和止盈出场时机
- 止损出场需按照操作和市场环境判断,一般短线跌 5%、中线 15%、长线 30% 可考虑止损,投资者个人风险承受范围也是重要因素。若行情未按预期,最好退出并重新制定交易策略。
- 止盈出场时机要看交易策略,如短线跌破 MA5 线或赚了 15% 可考虑卖出;中线卖出可参考跌破中长期均线、量价背离出现、形态破位等情况。
-
交易体系一致性
- 无法稳定盈利主要原因是没有坚持交易系统,在无重大问题情况下,应不断修正和优化交易策略并坚持执行。
问题回答:
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应采用哪些不同的交易策略?
- 熊市结束牛市开始可中长线持有上一轮跌得多的优质科技股。
- 牛市大部分时间满仓持有,中途可换股,偶尔减仓。
- 熊市多数时间空仓,找机会搏反弹。
- 震荡市在区间内做波段。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操作策略和时间周期?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投资风格和风险承受能力。如果是风险偏好较低、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可以选择较为保守的操作策略,如在熊市中保持空仓或轻仓,在震荡市中进行波段操作。如果是风险偏好较高、追求高收益的投资者,可以在牛市中满仓持有,积极参与市场。同时,要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来确定交易的时间周期。如果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短线交易,可以选择较短的时间周期;如果时间有限,可以选择中长线投资。
推荐一些关于股票交易的入门书籍:
《聪明的投资者》《证券分析》《股市真规则》《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巴菲特致股东的信》等。这些书籍涵盖了股票投资的基础知识、分析方法和投资理念,适合初学者阅读。
说明:本文提取了魏守明分析师一些教学观点整理而成,感谢。
重要声明: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一切技术指标及经验不作为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