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I所谓“制度化”的真相

        前几天闲聊中提到一个问题:面对当前这么多的社会问题,发达国家已经有那么多的成功经验,我们是不是把他们的制度借鉴过来用就可以了?于是联想到了CMMI的GG里面提到的“Institutionalize”——制度化。


        熟悉CMMI的人一定知道,5个GG(最新的v1.3中去掉了GG4和GG5,只剩下3个)中,除了GG1以外,都用了同一个动词“Institutionalize”。通常这个词翻译成“制度化”,GG2就是使已管理的过程制度化,GG3就是使已定义的过程制度化。这其中的“制度”一词显然会给人一种被约束、被过度管理的感觉。


       那么,CMMI所说的“制度化”到底是不是这个意思呢?查一下Institutionalize这个词的中文释义,是这么写的:vt.使…制度化;使成为惯例;把(某人)置于公共机构下。注意其中的第二个解释,使成为惯例,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说法。单看中文字面的意思,制度化和成为惯例好像不太一样,但是试着从去理解这两个意思更深层的含义,是不是讲的同一个意思呢?


       当年参加Wilson老爷爷的Introduction to CMMI培训的时候,他讲过一个小故事:以前他家住在山顶,后来换了新的房子,在半山腰需要拐弯。刚开始的时候不习惯,开车的时候想事走神了,曾经有过忘记拐弯继续朝着以前的房子方向去的情况。时间长了以后,开车的时候再怎么走神,也不会走错路了。这个“再怎么走神也不会走错路”就是Institutionalize。


        刚工作的时候,做的是HP的外包项目,客户要求我们每一个build制定详细的计划,每天有daily memo,每周有weekly report,用于项目管理的表格极其复杂,有各种长达三四行的公式、各种条件格式,各种跨不同Excel文件的引用。虽然每一个项目经理都需要很辛苦的去维护这些文件,但是,从没有人challenge过这些文件的必要性。因为自从我是一个最底层的工程师的时候,我的项目经理就是这么做的;当我成为组长以后,我的项目经理就是这么教我的;当我成为项目经理以后,我的客户依然是这么要求的,而且我知道客户方不同层级的人员是会看不同层级的报表的。从HP项目组离开之前,我以为世界上所有的项目都是这么做的。这个“我以为世界上所有的项目都是这么做的”就是Institutionalize。


        所谓“制度化”,并非字斟句酌的写出来然后挂在墙上和公告栏里的“制度”,而是深入人心的、自觉自愿去执行的、闭着眼睛都会这么去做的“习惯”,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已经融入了“三观”。做质量管理培训的时候,我经常会说:建立流程规范,是“有法可依”,配合之后的“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一个流程规范才能真正的得到实施。现在想想,还是欠缺了一步,就是让这些流程规范真正的成为实施者的习惯、下意识。


        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照搬当然不行,把优秀的制度拿到我们自己这儿,至少还需要做两件事:一是“本地化”,充分了解和理解别人建立这个制度的背景和我们的现状,按照自己的情况来修改和调整;二是“使成为惯例”,每一个制度都需要配合一整套落地的方案、宣贯和引导的机制、跟踪和控制的手段、奖励和惩罚的措施,直到有一天变成习惯。


        借鉴先进国家的制度是这个道理,做质量管理,同样是这个道理。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