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缓冲区管理

第五章 I/O管理

缓冲区管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双缓冲区:T<C+M

假设初始状态缓冲区1满,缓冲区2空,工作区为空。

刚开始缓冲区2为空,所以设备可以向缓冲区2中冲入数据耗时T,另一方面刚开始缓冲区1中是满的,所以刚开始就可以把缓冲区1中的数据传送到工作区中,M时刻工作区被充满,CPU就开始处理数据耗时C,处理完工作区中的数据后此时缓冲区2中已经充满了数据,因此可以接着把缓冲区2中的数据传送到工作区中,接着继续处理工作区中的数据。在T时刻缓冲区2已经充满,设备开始空闲,并且此时缓冲区1中的数据在M时刻就已经被取空了,因此缓冲区2的数据被充满之后设备就可以接着往缓冲区1中冲入数据耗时T,假设在2T缓冲区2中的数据还没有完全被取走(即假设2T<2M+C),所在在2T时刻虽然设备空闲,但是由于缓冲区2此时还没有被取空,而缓冲区1刚刚被充满,因此在这个时刻设备并不能接着往缓冲区2中充入下一块数据,只有缓冲区2中的数据被取空之后,设备才可以继续往缓冲区2中写入下一块的数据。可以发现如果采用双缓冲区并且T<C+M,很难找到一个和初始状态一模一样的状态,比如T时刻,虽然其中缓冲区2是满的,但此时工作区中的数据还没有全部被处理完,因此工作区又不是空的,这和刚开始的初始状态是不一样的,M+C时刻虽然工作区是空的,但是缓冲区2中的数据是满的,并且缓冲区1当中也充入了一部分数据,即M+C时刻工作区空,一个缓冲区满,但另一个缓冲区是半满的,所以如果T<C+M那么课本中介绍的方法就不易分析出来了。但是自己用甘特图的方法多分析几步就可以发现每经过M+C这么长的时间就会有一块数据被处理完毕,因此当T<C+M的时候每处理一个数据块平均耗时应该是C+M。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国家自然保护区缓冲区的划定流程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1. 指定保护区范围:确定自然保护区的边界和范围,包括核心区、缓冲区和过渡区等不同保护级别的区域。 2. 收集基础数据:收集相关的地理数据,如土地利用、生态系统类型、植被分布、水资源、土壤类型、野生动植物分布等,以了解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环境的特征。 3. 环境敏感性评估:评估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敏感性和脆弱性。考虑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避免破坏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4. 制定管理目标:根据自然保护区的类型和目标,确定缓冲区管理目标,如保护水源地、减少人类干扰、维护生态连通性等。 5. 多因素分析:结合基础数据和管理目标,进行空间分析,使用GIS等工具进行多因素综合评估,考虑各种因素的权重和相互关系。 6. 划定缓冲区范围:根据分析结果,确定不同级别的缓冲区范围和边界。通常会根据环境敏感性、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等因素划定不同宽度或形状的缓冲区。 7. 制定管理措施:根据缓冲区的目标和特征,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包括限制开发活动、控制污染排放、加强监测和执法等。 8. 公众参与和协商:在缓冲区划定过程中,进行公众参与和利益相关方的协商,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和利益平衡。 9. 实施和监测:将缓冲区划定方案纳入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规划中,并进行实施和监测,定期评估缓冲区政策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请注意,具体的流程和步骤可能会因国家、地区和保护区类型而有所不同。根据不同的法律法规、管理体制和保护目标,国家自然保护区缓冲区的划定可能存在差异。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有任何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