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主流营销是大智慧的月亮,那边缘营销就是围绕他的小聪明的星星,他们共同谱写着绚烂的星空,相映成辉又相得益彰。有的边缘营销看似混世的小聪明实际上包含了成功大智慧的哲理。边缘营销存在于营销体系当中已经很久,我们在研究营销理论知识的时候,常常拿他们作为实例或正比或反比来论证主流营销理论的正确性。有人说你所说的边缘营销实际就是4P理论里面的促销,根本不能自成一个体系来宣讲,然而我认为促销基本都是在传统框架内只是形式上稍微有点区别。边缘营销不同于另类营销手段,所谓另类营销手段无非是一些使用超常规手段或者运用到一些非传统行业当中去的方式。你比如传销,他就属于非传统行业领域,有人说传销就是属于边缘营销,我并不赞同,他是一个另类营销的变种,并不被所有人所认同,和我的边缘营销根本是两码事。我的边缘营销是促销理论的一支独立的分支,他可以当做一个单独的案例来说,可以不受一些既定条件的限制。所以说我的边缘营销新说有不可复制的特点,当然并非不可效仿。
为什么说边缘营销是智慧的闪光点呢?在营销理论泛滥的今天,所谓的一些新的理念无非都是些改头换面旧理论。他们形成的过程无非是添加了很多东西,让一个本可以简单的东西闹的很是复杂。所以我就说,我提倡的边缘营销是主流营销之外的一些实际操作经过事实变通的创意组合,他又可以反过来证明传统营销理念的缺陷。
边缘营销需要时时出新意,也就是靠点子制胜。这里有一个案例;有一个叫宁南的24岁小伙子,自己打算在网上专门销售价值百万元的缅甸翡翠,于是他想出了在网店上卖蚊子尸体的点子,自从6月19日他在网络上发出第一个“蚊子尸体”的出售信息后,48小时内这件商品已经有了20万的浏览量。这次营销策划如此成功与“卖蚊尸”“网络”“网民”“网民心理”这四个关键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卖蚊尸”本来就是一个具有爆炸性,能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事件,无论是对其感到十分好奇,或是惊叹此举奇思妙想,还是对其嗤之以鼻,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会去“挖”一下。但如果宁楠是在现实中开店说卖蚊子,这样不但成本高昂,很可能还会影响自己商店的形象,同时更是达不到提高自己网点名气的目的。而选择在“网络”上卖蚊子,受众便是网民,可以在超低成本下,以这具有爆炸性的事件吸引“网民”点击进来一探究竟,而且网民只需毫不费力地点一点鼠标,便可满足自己的对于此事件的各种心理需求,这是在现实中完全没法做到的,因为在现实中,如果我们要去“八卦”一下某件奇闻怪事,可能需要打很多个电话,多次的面对面口口相传,或是亲临现场,这都会大大减低我们去“探究”的积极性。根据网民不同的心理需求,可以将浏览该商品的人分成以下几类:1.“有趣了解型”2.“猎奇八卦型”3.“赞赏探究型”4.“批判求证型”。“有趣了解型”:觉得有趣想去了解一下的人;“猎奇八卦型”:带着“猎奇”或“八卦”的心理去了解人;“赞赏探究型”:欣赏赞同这一创意或营销策划而想去探究的人;“批判求证型”:鄙视炒作行为想去增加自己炮轰火药而想去求证的人。不管你是为着满足什么心理需求而来,只要你点击进来,就已经是此次营销策划的成功。
这就是边缘营销策划的成功,再一次证明了:1.成功的边缘营销立足于正确把握受众心理 2.要吸引受众,必定要能满足受众的某种或某些需求,无论是生心理方面还是其他方面。3.在网络上,正确的运用奇闻或者爆炸性事件,引发网民的口口相传,能快速引起广泛关注。
他抛却了传统营销理论当中促销的一些手段,从吸引人的眼球到吸引人的思维的一种上升理论的诉求。真正抓住了边缘营销的骨而非是边缘营销的皮。我们有些策划者在冥思苦想利用边缘营销为自己的产品或者公司打擦边球,但是却效果一般,策划的失败也就是不能真正理解边缘营销有着与传统营销部一样的方法,那就是特定环境下的特殊条件。
有很多人在利用一些特定条件制定一些噱头,就是边缘营销的侧面描写,但是有的缺乏特定环境的支持,或者并没有起到作用,或者起到相反的效果,这就是边缘营销的两面性。边缘营销是一面双刃剑,使用者绝对要把握使用的尺度,否则不仅赢得不了胜利还会使自己受伤。
边缘营销存在着很大的机缘巧合,也就是偶然性,善于把握这种偶然性才是成功的唯一基准。企业在运作过程当中会遇到很多这种偶然性的机缘巧合,不善于掌握他的动态也就没有所谓运用边缘营销为自己赢分的可能了。所以说,边缘营销是小聪明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