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

JVM中的五大内存区域划分

jvm的组成成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运行java文件的大概流程
想要运行java的源文件,必须要经过javac编译器编译成.class文件,也就是字节码文件。然后通过jvm中的解释器,解释成特定机器上的机器码。每种机器上的解释器是不一样的,我们经常用的也就是windows和linux系统,这也是为什么java能够跨平台的原因。当一个程序从开始运行,虚拟机就开始实例化,多个程序运行就会存在多个虚拟机实例,程序退出或者关闭,虚拟机实例也将随之消亡,多个虚拟机之间的数据是不共享的。

JVM运行时数据区

运行时数据区域组成

虚拟机在执行java程序时,会将自己管理的内存划分为几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用途,并且创建时间和销毁时间也不一样。在程序运行时的内存区域主要可以划分为五个,分别是:方法区、堆、虚拟机栈、本地方法栈、程序计数器。可以用下面的图来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Java堆

Java堆是java虚拟机所管理的内存中最大的一块,是被所有线程都共享的内存区域。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存放对象实例,几乎所有的对象实例都在这里进行分配内存。不过目前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并不是所有的对象实例都在堆中分配内存,可能也存在栈上分配。由于所占空间大,又存放各种实例对象,因此java虚拟机的垃圾回收机制主要管理的就是此区域,详细的垃圾回收方法以后会提到。JVM规范中规定堆可以处于物理上不连续的内存空间中,只要逻辑上是连续的即可。并且可以通过-Xmx和-Xms来扩展堆的内存大小,如果在堆中没有足够的内存为实例分配,并且堆也无法在扩展时,就会报OutOfMemoryError异常。

方法区

跟Java堆一样,方法区是各个线程共享的内存区域,此区域是用来存储类的信息(类的名称、字段信息、方法信息)、静态变量、常量以及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JVM规范中并不区分方法区和堆,只把方法区描述为堆的逻辑部分,但是它却有一个别名叫做非堆(Non-Heap),目的就是与Java堆区分开。

运行时常量池
运行时常量池是方法区的一个部分,class文件中除了有类的版本、字段、方法、接口等描述信息外,还有一项信息是常量池,用于存放编译期间生成的各种字面量和符号引用,这部分内容会在类加载后进入方法区的运行时常量池中。Java 虚拟机对 Class 文件的每一部分(自然也包括常量池)的格式都有严格的规定,每一个字节用于存储哪种数据都必须符合规范上的要求,这样才会被虚拟机认可、装载和执行。

程序计数器

虽然在上图中程序计数器的面积很大,但实际上它是一块较小的内存空间,可以看做当前线程所执行字节码的行号指示器。字节码解释器在工作中时下一步该干啥、到哪了,就是通过它来确定的。大家都知道在多线程的情况下,CPU在执行线程时是通过轮流切换线程实现的,也就是说一个CPU处理器(假设是单核)都只会执行一条线程中的指令,因此为了线程切换后能恢复到正确的执行位置,每个线程都要有一个独立的程序计数器,各条线程之间的计数器互不影响,独立存储,我们称这类内存区域为“线程私有”的内存。很明显,程序计数器就是线程私有的。如果线程正在执行的是一个java方法,程序计数器记录的是正在执行的虚拟机字节码指令地址;如果执行的Native方法,程序计数器记录的值为空(Undefined),此内存区域是java中唯一一个在java虚拟机规范中没有规定任何OutOfMemoryError情况的区域。

Java虚拟机栈

我们经常会把java内存粗糙的分为两个部分,堆和栈,Java虚拟机栈就是栈这一部分,或者说是虚拟机栈中局部变量表部分。跟程序计数器一样,虚拟机栈也是线程私有的,它的生命周期跟线程相同。每个方法在执行的同时都会创建一个栈帧(Stack Frame),每个栈帧对应一个被调用的方法,栈帧中用于存储局部变量表、操作数栈、动态链表、方法出口等信息。每一个方法从开始执行到结束就对应着一个栈帧在虚拟机栈中从入栈到出栈的过程。

局部变量表:顾名思义,他就是用来存储方法中的局部变量(包括在方法中生命的非静态变量以及函数形参),对于基本数据类型,直接存值,对于引用类型的变量,存储指向该对象的引用。由于它只存放基本数据类型的变量、引用类型的地址和返回值的地址,这些类型所需空间大小已知且固定,所以当进入一个方法时,这个方法需要在栈帧中分配多大的局部变量空间是完全可以确定的,在方法运行期间也不会改变局部变量表的大小。
指向运行常量池的引用:在方法执行过程中难免会使用到类中定义的常量,因此栈帧中要存放一个指向运行时常量池的引用。
方法返回地址:当一个方法执行结束后,要返回到之前调用它的地方,因此在栈帧中需要保存一个方法返回地址。

本地方法栈

本地方法栈与虚拟机栈的功能非常的相似,区别不过是虚拟机栈为虚拟机执行java方法服务,而本地方法栈为虚拟机执行Native方法服务。有的虚拟机并不会区分本地方法栈和虚拟机栈,比如Sun HotSpot虚拟机直接将两个合二为一。

  1. 用一张图总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堆栈的区别

物理地址

堆的物理地址分配对对象是不连续的。因此性能慢些。在GC的时候也要考虑到不连续的分配,所以有各种算法。比如,标记-消除,复制,标记-压缩,分代(即新生代使用复制算法,老年代使用标记——压缩)

栈使用的是数据结构中的栈,先进后出的原则,物理地址分配是连续的。所以性能快。

内存分别

堆因为是不连续的,所以分配的内存是在运行期确认的,因此大小不固定。一般堆大小远远大于栈。

栈是连续的,所以分配的内存大小要在编译期就确认,大小是固定的。

存放的内容

堆存放的是对象的实例和数组。因此该区更关注的是数据的存储

栈存放:局部变量,操作数栈,返回结果。该区更关注的是程序方法的执行。

PS:
1.静态变量放在方法区
2.静态的对象还是放在堆。

程序的可见度

堆对于整个应用程序都是共享、可见的。
栈只对于线程是可见的。所以也是线程私有。他的生命周期和线程相同。

堆内存与栈内存需要说明:
基础数据类型直接在栈空间分配,方法的形式参数,直接在栈空间分配,当方法调用完成后从栈空间回收。引用数据类型,需要用new来创建,既在栈空间分配一个地址空间,又在堆空间分配对象的类变量 。方法的引用参数,在栈空间分配一个地址空间,并指向堆空间的对象区,当方法调用完成后从栈空间回收。局部变量new出来时,在栈空间和堆空间中分配空间,当局部变量生命周期结束后,栈空间立刻被回收,堆空间区域等待GC回收。方法调用时传入的literal参数,先在栈空间分配,在方法调用完成后从栈空间收回。字符串常量、static在DATA区域分配,this在堆空间分配。数组既在栈空间分配数组名称,又在堆空间分配数组实际的大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JVM 有哪些垃圾回收算法

  • 标记-清除算法:标记无用对象,然后进行清除回收。缺点:效率不高,无法清除垃圾碎片。
  • 复制算法:按照容量划分二个大小相等的内存区域,当一块用完的时候将活着的对象复制到另一块上,然后再把已使用的内存空间一次清理掉。缺点:内存使用率不高,只有原来的一半。
  • 标记-整理算法:标记无用对象,让所有存活的对象都向一端移动,然后直接清除掉端边界以外的内存。
  • 分代算法:根据对象存活周期的不同将内存划分为几块,一般是新生代和老年代,新生代基本采用复制算法,老年代采用标记整理算法。

JVM 有哪些垃圾回收器

展示了7种作用于不同分代的收集器,其中用于回收新生代的收集器包括Serial、PraNew、Parallel Scavenge,回收老年代的收集器包括Serial Old、Parallel Old、CMS,还有用于回收整个Java堆的G1收集器。

  • CMS(Concurrent Mark Sweep)收集器(标记-清除算法): 老年代并行收集器,以获取最短回收停顿时间为目标的收集器,具有高并发、低停顿的特点,追求最短GC回收停顿时间。
  • G1(Garbage First)收集器 (标记-整理算法): Java堆并行收集器,G1收集器是JDK1.7提供的一个新收集器,G1收集器基于“标记-整理”算法实现,也就是说不会产生内存碎片。此外,G1收集器不同于之前的收集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G1回收的范围是整个Java堆(包括新生代,老年代),而前六种收集器回收的范围仅限于新生代或老年代。

CMS 是英文 Concurrent Mark-Sweep 的简称,是以牺牲吞吐量为代价来获得最短回收停顿时间的垃圾回收器。对于要求服务器响应速度的应用上,这种垃圾回收器非常适合。在启动 JVM 的参数加上“-XX:+UseConcMarkSweepGC”来指定使用 CMS 垃圾回收器。

CMS 使用的是标记-清除的算法实现的,所以在 gc 的时候回产生大量的内存碎片,当剩余内存不能满足程序运行要求时,系统将会出现 Concurrent Mode Failure,临时 CMS 会采用 Serial Old 回收器进行垃圾清除,此时的性能将会被降低。

双亲委派模型

双亲委派模型:如果一个类加载器收到了类加载的请求,它首先不会自己去加载这个类,而是把这个请求委派给父类加载器去完成,每一层的类加载器都是如此,这样所有的加载请求都会被传送到顶层的启动类加载器中,只有当父加载无法完成加载请求(它的搜索范围中没找到所需的类)时,子加载器才会尝试去加载类。

当一个类收到了类加载请求时,不会自己先去加载这个类,而是将其委派给父类,由父类去加载,如果此时父类不能加载,反馈给子类,由子类去完成类的加载。

JVM调优

JDK 自带了很多监控工具,都位于 JDK 的 bin 目录下,其中最常用的是 jconsole 和 jvisualvm 这两款视图监控工具。

  • jconsole:用于对 JVM 中的内存、线程和类等进行监控;
  • jvisualvm:JDK 自带的全能分析工具,可以分析:内存快照、线程快照、程序死锁、监控内存的变化、gc 变化等。

触发Full gc条件

从年轻代空间(包括Eden和 Survivor 区域)回收内存被称为 Minor GC,对老年代GC称为Major GC,而Full GC是对整个堆来说的,出现Full GC的时候经常伴随至少一次的Minor GC,但非绝对的。Major GC的速度一般会比Minor GC慢10倍以上。

  1. System.gc()方法的调用
    此方法的调用是建议JVM进行Full GC,虽然只是建议而非一定,但很多情况下它会触发 Full GC,从而增加Full GC的频率,也即增加了间歇性停顿的次数。强烈影响系建议能不使用此方法就别使用,让虚拟机自己去管理它的内存,可通过通过-XX:+ DisableExplicitGC来禁止RMI调用System.gc。

  2. 老年代代空间不足
    老年代空间只有在新生代对象转入及创建为大对象、大数组时才会出现不足的现象,当执行Full GC后空间仍然不足,则抛出如下错误:
    java.lang.OutOfMemoryError: Java heap space
    为避免以上两种状况引起的Full GC,调优时应尽量做到让对象在Minor GC阶段被回收、让对象在新生代多存活一段时间及不要创建过大的对象及数组。

  3. 堆中分配很大的对象
    所谓大对象,是指需要大量连续内存空间的java对象,例如很长的数组,此种对象会直接进入老年代,而老年代虽然有很大的剩余空间,但是无法找到足够大的连续空间来分配给当前对象,此种情况就会触发JVM进行Full GC。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CMS垃圾收集器提供了一个可配置的参数,即-XX:+UseCMSCompactAtFullCollection开关参数,用于在“享受”完Full GC服务之后额外免费赠送一个碎片整理的过程,内存整理的过程无法并发的,空间碎片问题没有了,但提顿时间不得不变长了,JVM设计者们还提供了另外一个参数 -XX:CMSFullGCsBeforeCompaction,这个参数用于设置在执行多少次不压缩的Full GC后,跟着来一次带压缩的。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