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云产品总监蒋玉芳:基于eBPF技术的可观测方案实践

嘉宾 | 蒋玉芳 整理 | 张雨生

出品 | CSDN云原生

2022年4月26日,在CSDN云原生系列在线峰会第2期“可观测性与APM峰会”上,谐云产品总监、可观测性产品负责人蒋玉芳介绍了国内外云原生可观测性技术趋势,并结合新的可观测利器——eBPF,分享了基于eBPF技术的可观测方案实践。


要点简述

  • CNCF2021年度调查报告显示:Kubernetes已跨越鸿沟,进入主流市场。随着容器基础设施的表面和底层不断成熟,2022年将成为边缘、可观测性和安全等新兴云原生领域的标志性一年。而eBPF得益于其相对较高的安全性和性能,正在成为新的可观测性利器。

  • eBPF是一种高级虚拟机,可以在内核中运行沙盒程序,而无需改变内核源码或加载内核模块,并具有相对较高的安全性以及性能。

  • 基于eBPF实现Kubernetes可观测,出发点是希望尽可能解决两类问题:一是尽可能让运维人员快速知道故障域,二是尽可能提供更多的指标给开发/运维完成快速故障定位。

云原生可观测性技术趋势

CNCF执行董事Priyanka Sharma表示:“Kubernetes在不断扩大的云原生社区中的使用率正在接近100%,这意味着那些投资于云原生的人对Kubernetes有强烈的兴趣,并对未来感到兴奋。我们的数据还显示了云原生是多么普遍,无论是内部部署还是托管服务。我相信,随着容器基础设施的表面和底层不断成熟,2022年将成为边缘、可观测性和安全等新兴云原生领域的标志性一年。”

云原生可观测性需求的趋势已成,而目前又有哪些技术方案呢?首先,云原生可观测性方案分成两个阶段。

阶段一是采用Prometheus+日志的可观测方案。目前大部分客户所处于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云原生技术对于用户的覆盖度不广,其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多为 K8s平台的资源使用和组件本身出现的问,基于此用户选择Prometheus满足这类诉求。当引入云原生技术后,可观测性范围也发生了变化,与传统环境不同的是,在操作系统层之上设有云原生基础设施层,基于云原生基础设施层之上才是应用层,若采用微服务架构,其上还会存在业务单元层(微服务之间的调用形成业务单元),同时贯穿研发和运维流程还有Kubernetes调度平台层。目前Prometheus依赖cadvisor对docker本身实现资源类监控,与此同时,它有相应的组件exporter和kube-state-metric exporter来共同暴露出K8s调度平台的指标。所以使用Prometheus实现的是在云原生基础设施层docker资源以及K8s调度平台本身的可观测。而从下

  • 1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