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锂离子电池1-电极制备

1. 实验目的

(1)了解锂离子电池电极的构成
(2)了解锂离子电池电极的充放电机理
(3)掌握锂离子电池电极制备的关键技术

2. 实验器材

鼓风干燥箱
真空干燥箱
电子天平
电极材料

3. 实验原理

锂离子电池是指正负极为Li+嵌入化合物的二次电池。正极通常采用过渡金属氧化物LiCoO2、LiNiO2、LiMn2O4或LiFePO4等高氧化还原电势的材料,负极采用石墨、碳、或者Li4Ti5O12、LiTi2(PO4)3等氧化还原电势较低的材料。电解质为可分为有机电解质和水相电解质两类,有机电解质以LiPF6、LiAsF6或LiClO4等锂盐,混合碳酸酯作为溶剂;水相以硫酸锂、硝酸锂、LiOH溶液作为电解质。充放电过程中,Li+在正负极之间往返嵌入或脱出,被形象地称为“摇椅式”电池。
实际上,电化学活性材料通常因为导电性差,需要添加石墨导电剂,与其混合,并以聚合物分子作为粘合剂,将活性物质、导电剂均匀混合涂布成薄膜,作为锂离子电池的电极片。以西门子的电池电极片制备工序为例,介绍电极片的制备流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混料
将负极材料(碳为主)与导电剂和粘结剂,加极性溶剂经混料机混合成均一的浆料。目标最大可能分散,注意无活性物质溶解或结构破坏。正极材料以过渡金属锂氧化物为活性物质。
(2)涂布
正极:铝箔;负极:铜箔。涂布厚度达到150-300微米,注意厚度偏差1-2微米以内。
(3)压片
在干燥流水线上逐步升温至150°C干燥除去溶剂,减少压片过程中产生的气泡,避免极片产生裂缝。
(4)干燥
可在真空干燥箱中进一步干燥除去极片中的水分,达到水分低于0.5%.
(5)切片
通过高精度切割技术,有时采用激光切割达到高精度尺寸;避免产生毛刺、碎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实验内容与步骤

以得到高导电性的电极片为目的。
(1)准备集流片:剪取约3×3cm2的不锈钢片,依次在去离子水和乙醇中超声波清洗10min,取出干燥10分钟,并测量质量待用。
(2)按质量比80:10:10计算电极活性材料、导电碳黑以及PVDF的质量;
(3)称量电极材料进行研磨20分钟;称量导电炭黑、PVDF加到上述电极材料中,继续研磨30分钟混合;
(4)并加少量NMP溶剂作为分散剂,在玛瑙研钵中研磨20分钟调匀,得到黑色墨汁状混合物。
(5)然后在不锈钢片上成膜,
(6)将60度下干燥的电极膜在烘箱箱中控温125℃,干燥24小时。

5. 实验记录

电极材料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 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电极材料质量为(0.01333+0.01325)÷2=0.01329g

7. 思考题及实验小结

1、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电极时,常用的导电剂有哪些?
传统导电剂(如炭黑、导电石墨、碳纤维等)和新型导电剂(如碳纳米管、石墨烯及其混合导电浆料等)
2、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电极时,活性材料、导电碳以及粘结剂的质量百分数分别是多少?
活性材料:导电碳:粘结剂=8:1:1,分别为80%、10%、10%
3、简述锂离子电池为什么称作“摇椅电池”?
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就是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过程。在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过程中,同时伴随着与锂离子等当量电子的嵌入和脱嵌(习惯上正极用嵌入或脱嵌表示,而负极用插入或脱插表示)。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往返嵌入/脱嵌和插入/脱插,被形象地称为“摇椅电池”。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