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分段存储管理方式

分段存储管理方式的引入
■为满足用户和程序员的下述需要:
●方便编程
●信息共享
●信息保护
●动态增长
●动态链接
分段系统的基本原理
1.分段:
●逻辑地址空间分段,各段长度不等。
●每个段均有段名或段号,且从0开始编址。
●地址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允许一个作业最长有64K个段,每个段的最大长度为64K B。
分配原则:为每个段分配一个连续的分区,各分区不必相邻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段表:
●系统为每个进程建立一张段表。
●作用:实现从逻辑段到物理内存区的映射。
●在段表中,每段对应一段表项,记录段号、段长、段基址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地址变换机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比较,若段号≥段表长度,则产生越界中断
(2)若未越界,计算该段对应的表项位置
(3)读出基址和段长
(4)检查,若段内地址≥段长,则产生越界中断。
(5)若未越界,基址+段内地址->物理地址。
4.分页和分段的对比:
相似之处:
●都采用离散分配方式
●地址变换都要通过地址映射机构来实现
主要区别:
●存储单位划分原则不同
●存储单位特征不同
●逻辑地址性质不同
信息共享
示例分析:
●若一个多用户系统可同时接纳40个用户执行同一个文本编辑程序(包括160KB可重入代码和40KB数据)
已知页面大小为4KB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段页式存储管理方式
1.基本原理:
●将用户程序分成若干个段,每段一个段名;再将每个段分成若干个页。
●地址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地址变换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段号与段表长度进行比较,判断是否越界。
(2)若未越界,计算出对应段表项位置。
(3)取得该段页表始址,计算出对应页表项位置。
(4)读出物理块号,和页内地址构成物理地址。
优缺点分析:
优点:
●分散存储,内存利用率较高;
●易于实现信息共享,支持动态链接。
缺点:
●为获取一条指令或数据必须三次访问内存(段、页表、取指令),导致访问效率下降。

  • 1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