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电图完成采集后,除了纸质的报告,一般对于需要接入医院信息系统如HIS、PACS等,需要按一定的格式存储,但长期以来均没有出现统一的格式标准,各心电厂家一般采用不同的格式做为存储。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心电数据格式,主要有SCP-ECG、HL7 aECG、DICOM3.0、MFER、EDF/EDF+、GDF、ISHNE等,其他一些厂家自己的数据格式,如飞利浦的PhilipsXML,GE的MUSE-XML等,其中SCP-ECG、HL7 aECG、DICOM3.0、MFER获得标准开发组织(standard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的支持,应用比较广泛。
1.SCP-ECG
SCP-ECG由欧洲标准会员会制定,为二进制格式存储,由于存储时可以采用Huffman编码,生成的SCP文件相对较小。文档可参照《Standard communications protocol for computer-assisted electrocardiography》[1],SCP数据结构如下图所示,包含了一个2字节的CRC校验、一个4字节的数据长度和0到11共12个section。其中Mandatory是必填的,Optional是可选的。关于section序号,0到11是定义好的;12到127,以及1024之后的是预留备用;128到1023,厂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定义,格式没有要求,但建议与其他section的格式保持一致。

SCP-ECG实现还没有专门的工具,不过标准写的很详细,参照标准填写相应的内容即可,一般来说也不是很难,网上有一些心电图显示工具(如EcgViewer,ECGtoolkit等),也可以用来测试生成的SCP文件是否正确。SCP-ECG包含的信息较为全面,而且由于采用了Huffman压缩算法,在非QRS波区域外还可以采用低通滤波及抽样,所以文件相对较小,但只能用于静态心电图中,动态和运动等其他心电图无法使用。另外由于采用二进制格式,导致文件的可读性较差。
2. HL7 aE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