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Kernel内核整体架构(图文详解)

1,前言

本文是“Linux内核分析”系列文章的第一篇,会以内核的核心功能为出发点,描述Linux内核的整体架构,以及架构之下主要的软件子系统。之后,会介绍Linux内核源文件的目录结构,并和各个软件子系统对应。

注:本文和其它的“Linux内核分析”文章都基于如下约定:

  • a) 内核版本为Linux 3.10.29(该版本是一个long term的版本,会被Linux社区持续维护至少2年)。
  • b) 鉴于嵌入式系统大多使用ARM处理器,因此涉及到体系结构部分的内容,都以ARM为分析对象

2,Linux内核的核心功能

如下图所示,Linux内核只是Linux操作系统一部分。对下,它管理系统的所有硬件设备;对上,它通过系统调用,向Library Routine(例如C库)或者其它应用程序提供接口。

img

因此,其核心功能就是:管理硬件设备,供应用程序使用。而现代计算机(无论是PC还是嵌入式系统)的标准组成,就是CPU、Memory(内存和外存)、输入输出设备、网络设备和其它的外围设备。所以为了管理这些设备,Linux内核提出了如下的架构。

3,Linux内核的整体架构

3.1 整体架构和子系统划分

img

上图说明了Linux内核的整体架构。根据内核的核心功能,Linux内核提出了5个子系统,分别负责如下的功能:
\1. Process Scheduler,也称作进程管理、进程调度。负责管理CPU资源,以便让各个进程可以以尽量公平的方式访问CPU。
\2. Memory Manager,内存管理。负责管理Memory(内存)资源,以便让各个进程可以安全地共享机器的内存资源。另外,内存管理会提供虚拟内存的机制,该机制可以让进程使用多于系统可用Memory的内存,不用的内存会通过文件系统保存在外部非易失存储器中,需要使用的时候,再取回到内存中。
\3. VFS(Virtual File System),虚拟文件系统。Linux内核将不同功能的外部设备,例如Disk设备(硬盘、磁盘、NAND Flash、Nor Flash等)、输入输出设备、显示设备等等,抽象为可以通过统一的文件操作接口(open、close、read、write等)来访问。这就是Linux系统“一切皆是文件”的体现(其实Linux做的并不彻底,因为CPU、内存、网络等还不是文件,如果真的需要一切皆是文件,还得看贝尔实验室正在开发的"Plan 9”的)。
\4. Network,网络子系统。负责管理系统的网络设备,并实现多种多样的网络标准。
\5. IPC(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进程间通信。IPC不管理任何的硬件,它主要负责Linux系统中进程之间的通信。

3.2 进程调度(Process Scheduler)

进程调度是Linux内核中最重要的子系统,它主要提供对CPU的访问控制。因为在计算机中,CPU资源是有限的,而众多的应用程序都要使用CPU资源,所以需要“进程调度子系统”对CPU进行调度管理。
进程调度子系统包括4个子模块(见下图),它们的功能如下:

img

\1. Scheduling Policy,实现进程调度的策略,它决定哪个(或哪几个)进程将拥有CPU。
\2. Architecture-specific Schedulers,体系结构相关的部分,用于将对不同CPU的控制,抽象为统一的接口。这些控制主要在suspend和resume进程时使用,牵涉到CPU的寄存器访问、汇编指令操作等。
\3. Architecture-independent Scheduler,体系结构无关的部分。它会和“Scheduling Policy模块”沟通,决定接下来要执行哪个进程,然后通过“Architecture-specific Schedulers模块”resume指定的进程。
\4. System Call Interface,系统调用接口。进程调度子系统通过系统调用接口,将需要提供给用户空间的接口开放出去,同时屏蔽掉不需要用户空间程序关心的细节。
3.3 内存管理(Memory Manager, MM)
内存管理同样是Linux内核中最重要的子系统,它主要提供对内存资源的访问控制。Linux系统会在硬件物理内存和进程所使用的内存(称作虚拟内存)之间建立一种映射关系,这种映射是以进程为单位,因而不同的进程可以使用相同的虚拟内存,而这些相同的虚拟内存,可以映射到不同的物理内存上。

内存管理子系统包括3个子模块(见下图),它们的功能如下:

img

\1. Architecture Specific Managers,体系结构相关部分。提供用于访问硬件Memory的虚拟接口。
\2. Architecture Independent Manager,体系结构无关部分。提供所有的内存管理机制,包括:以进程为单位的memory mapping;虚拟内存的Swapping。
\3. System Call Interface,系统调用接口。通过该接口,向用户空间程序应用程序提供内存的分配、释放,文件的map等功能。

3.4 虚拟文件系统(Virtual Filesystem, VFS)

传统意义上的文件系统,是一种存储和组织计算机数据的方法。它用易懂、人性化的方法(文件和目录结构),抽象计算机磁盘、硬盘等设备上冰冷的数据块,从而使对它们的查找和访问变得容易。因而文件系统的实质,就是“存储和组织数据的方法”,文件系统的表现形式,就是“从某个设备中读取数据和向某个设备写入数据”。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存储和组织数据的方法也是在不断进步的,从而导致有多种类型的文件系统,例如FAT、FAT32、NTFS、EXT2、EXT3等等。而为了兼容,操作系统或者内核,要以相同的表现形式,同时支持多种类型的文件系统,这就延伸出了虚拟文件系统(VFS)的概念。VFS的功能就是管理各种各样的文件系统,屏蔽它们的差异,以统一的方式,为用户程序提供访问文件的接口。
我们可以从磁盘、硬盘、NAND Flash等设备中读取或写入数据,因而最初的文件系统都是构建在这些设备之上的。这个概念也可以推广到其它的硬件设备,例如内存、显示器(LCD)、键盘、串口等等。我们对硬件设备的访问控制,也可以归纳为读取或者写入数据,因而可以用统一的文件操作接口访问。Linux内核就是这样做的,除了传统的磁盘文件系统之外,它还抽象出了设备文件系统、内存文件系统等等。这些逻辑,都是由VFS子系统实现。
VFS子系统包括6个子模块(见下图),它们的功能如下:

img

\1. Device Drivers,设备驱动,用于控制所有的外部设备及控制器。由于存在大量不能相互兼容的硬件设备(特别是嵌入式产品),所以也有非常多的设备驱动。因此,Linux内核中将近一半的Source Code都是设备驱动,大多数的Linux底层工程师(特别是国内的企业)都是在编写或者维护设备驱动,而无暇估计其它内容(它们恰恰是Linux内核的精髓所在)。
\2. Device Independent Interface, 该模块定义了描述硬件设备的统一方式(统一设备模型),所有的设备驱动都遵守这个定义,可以降低开发的难度。同时可以用一致的形式向上提供接口。

\3. Logical Systems,每一种文件系统,都会对应一个Logical System(逻辑文件系统),它会实现具体的文件系统逻辑。
\4. System Independent Interface,该模块负责以统一的接口(快设备和字符设备)表示硬件设备和逻辑文件系统,这样上层软件就不再关心具体的硬件形态了。
\5. System Call Interface,系统调用接口,向用户空间提供访问文件系统和硬件设备的统一的接口。
3.5 网络子系统(Net)
网络子系统在Linux内核中主要负责管理各种网络设备,并实现各种网络协议栈,最终实现通过网络连接其它系统的功能。在Linux内核中,网络子系统几乎是自成体系,它包括5个子模块(见下图),它们的功能如下:

img

\1. Network Device Drivers,网络设备的驱动,和VFS子系统中的设备驱动是一样的。
\2. Device Independent Interface,和VFS子系统中的是一样的。
\3. Network Protocols,实现各种网络传输协议,例如IP, TCP, UDP等等。
\4. Protocol Independent Interface,屏蔽不同的硬件设备和网络协议,以相同的格式提供接口(socket)。
\5. System Call interface,系统调用接口,向用户空间提供访问网络设备的统一的接口。
至于IPC子系统,由于功能比较单纯,这里就不再描述了。

4,Linux内核源代码的目录结构

Linux内核源代码包括三个主要部分:
\1. 内核核心代码,包括第3章所描述的各个子系统和子模块,以及其它的支撑子系统,例如电源管理、Linux初始化等
\2. 其它非核心代码,例如库文件(因为Linux内核是一个自包含的内核,即内核不依赖其它的任何软件,自己就可以编译通过)、固件集合、KVM(虚拟机技术)等
\3. 编译脚本、配置文件、帮助文档、版权说明等辅助性文件
下图是使用ls命令看到的内核源代码的顶层目录结构,具体描述如下:

img

  1. include/ ---- 内核头文件,需要提供给外部模块(例如用户空间代码)使用。
  2. kernel/ ---- Linux内核的核心代码,包含了3.2小节所描述的进程调度子系统,以及和进程调度相关的模块。
  3. mm/ ---- 内存管理子系统(3.3小节)。
  4. fs/ ---- VFS子系统(3.4小节)。
  5. net/ ---- 不包括网络设备驱动的网络子系统(3.5小节)。
  6. ipc/ ---- IPC(进程间通信)子系统。
  7. arch// ---- 体系结构相关的代码,例如arm, x86等等。
  8. arch//mach- ---- 具体的machine/board相关的代码。
  9. arch//include/asm ---- 体系结构相关的头文件。
  10. arch//boot/dts ---- 设备树(Device Tree)文件。
  11. init/ ---- Linux系统启动初始化相关的代码。
  12. block/ ---- 提供块设备的层次。
  13. sound/ ---- 音频相关的驱动及子系统,可以看作“音频子系统”。
  14. drivers/ ---- 设备驱动(在Linux kernel 3.10中,设备驱动占了49.4的代码量)。
  15. lib/ ---- 实现需要在内核中使用的库函数,例如CRC、FIFO、list、MD5等。
  16. crypto/ ----- 加密、解密相关的库函数。
  17. security/ ---- 提供安全特性(SELinux)。
  18. virt/ ---- 提供虚拟机技术(KVM等)的支持。
  19. usr/ ---- 用于生成initramfs的代码。
  20. firmware/ ---- 保存用于驱动第三方设备的固件。
  21. samples/ ---- 一些示例代码。
  22. tools/ ---- 一些常用工具,如性能剖析、自测试等。
  23. Kconfig, Kbuild, Makefile, scripts/ ---- 用于内核编译的配置文件、脚本等。
  24. COPYING ---- 版权声明。
  25. MAINTAINERS ----维护者名单。
  26. CREDITS ---- Linux主要的贡献者名单。
  27. REPORTING-BUGS ---- Bug上报的指南。
  28. Documentation, README ---- 帮助、说明文档。

版权声明:本文为知乎博主「玩转Linux内核」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 Bug上报的指南。
28. Documentation, README ---- 帮助、说明文档。


版权声明:本文为知乎博主「玩转Linux内核」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438248184

  • 0
    点赞
  • 1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Linux默认内核是由Linus Torvalds开发的Linux内核。要进行内核配置,可以使用make menuconfig或make config命令进行交互式配置,也可以使用make defconfig命令使用默认配置。以下是更详细的步骤: 1. 下载Linux内核源代码,并解压缩。 2. 进入内核源代码目录,运行make menuconfig命令,进入交互式配置界面。 3. 在界面中,可以选择不同的内核配置选项。例如,选择“General setup”选项,可以配置内核的基本设置,如内核版本号、支持的处理器架构、系统时间等。 4. 选择“Processor type and features”选项,可以配置内核的处理器类型和特性,如是否支持超线程、是否支持SSE指令集等。 5. 选择“Networking support”选项,可以配置内核对网络的支持,如是否启用IPv6、是否支持网络设备驱动等。 6. 选择“File systems”选项,可以配置内核对文件系统的支持,如是否支持ext4、NTFS等。 7. 配置完成后,可以保存配置并退出。此时,内核配置文件会被保存为.config文件。 8. 运行make命令,编译内核。编译完成后,会生成一个内核镜像文件。 9. 将内核镜像文件拷贝到/boot目录下。 10. 配置引导程序,使其启动新的内核。具体步骤因引导程序而异,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是Linux内核配置的基本步骤。需要注意的是,配置内核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不要选择过多或不必要的功能,以免浪费系统资源。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简说Linux内核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