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karta-JVM篇


一.前言

本篇总结 <<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 周志明 第三版内容;黑马程序员满一航,美团技术团队等内容综述
安娜的档案-全球最全书籍文献数据库-科学上网
GraalVM官方文档
JDK8+ 调参官网指令
首先要讲述的包含两类,当下使用最多的hotSpotVM和GraalVM

HotSpot虚拟机中含有两个即时编译器,分别是编译耗时短但输出代码优化程度较低的客户端编译器(简称为C1)以及编译耗时长但输出代码优化质量也更高的服务端编译器(简称为C2),通常它们会在分层编译机制下与解释器互相配合来共同构成HotSpot虚拟机的执行子系统.自JDK 10起,HotSpot中又加入了一个全新的即时编译器:Graal编译器.Graal编译器是以C2编译器替代者的身份登场的.Graal编译器比C2编译器晚了足足二十年面世,有着极其充沛的后发优势,在保持输出相近质量的编译代码的同时,开发效率和扩展性上都要显著优于C2编译器,这决定了C2编译器中优秀的代码优化技术可以轻易地移植到Graal编译器上.

使用-XX:+UnlockExperimentalVMOptions-XX:+UseJVMCICompiler参数来启用Graal编译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jps -l # 查看java进程
jinfo -flags pid #查询当前进程虚拟机运行参数信息

jstat -class pid # 监视类装载,卸载数量,总空间及类装载所耗费的时间
jstat -gc pid # 监听java堆,已用空间,GC时间合计信息
jstat -gccapacity pid # 主要管住java堆各个区域使用的最大,最小空间
jstat -gccause pid # 输出已使用空间占比,以及上一次GC原因
jstat -gcnew pid # 新生代gc状态
jstat -compiler pid # 输出JIT编译器编译过的方法,耗时

jstack -l # 成当前JVM的所有线程快照,定位线程出现长时间停顿的原因 除堆栈外,显示关于锁的附加信息

jmap -dump pid # 生成java堆转储快照
jmap -heap pid # 显示java堆详细信息

1. 1 JVM-堆常用调参

JDK8+ 调参官网指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from和to大小相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堆
-Xmx1024m # Java总堆 此值必须是 1024 的倍数 并且大于2MB. 单位字节Byte. -Xms 和 -Xmx 通常设置为相同
-Xms1024m # Java总堆最小内存
# 按比例设
-XX:SurvivorRatio=8 # 设置伊甸园空间大小与幸存者之间的比率空间大小 默认8
-XX:NewRatio=2 # 设定年轻一代和老一代之间的比例大小 默认2
# 按大小设
-Xmn512m  # 设置新生代堆内存. 建议为总堆的1/4
-XX:NewSize=256m # 设置年轻代大小, 建议总堆1/4
-XX:MaxNewSize=512m # 设置年轻代最大可扩展上限内存. 默认符合人体工程学,根据其他参数自适应

-Xss1024k # 设置线程堆栈大小 一般512~1024kb  默认值取决于虚拟内存(单个线程栈大小跟操作系统和JDK版本都有关系)

1.2 JVM-方法区常用参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方法区-元空间实现的参数###########
-XX:CompressedClassSpaceSize # class space内存上限默认1G
-XX:MaxMetaspaceSize # 元空间总内存上限 默认无上限

1.3 JVM-codeCache

当代码缓存大于240mb时,分为未优化,部分优化,完全优化三个区

########代码缓存区#########
-XX:ReservedCodeCacheSize=240m  # 默认最大代码缓存大小为240MB;如果禁用分层编译使用选项,则默认大小为48MB.最大设置不能超过2GB

二.JVM内存结构

根据《Java虚拟机规范》的规定,Java虚拟机所管理的内存将会包括以下几个运行时数据区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程序计数器: 当前线程所执行的字节码的行号指示器.为了线程切换后能恢复到正确的执行位置,每条线程都需要有一个独立的程序计数器,各条线程之间计数器互不影响,独立存储,我们称这类内存区域为线程私有的内存。如果线程正在执行的是一个Java方法,这个计数器记录的是正在执行的虚拟机字节码指令的地址;如果正在执行的是本地(Native)方法,这个计数器值则应为空(Undefined)。此内存区域是唯一一个在《Java虚拟机规范》中没有规定任何OutOfMemoryError情况的区域. (因为native绕过了虚拟机)
  • Java虚拟机栈: 线程私有 生命周期与线程相同.每个方法被执行的时候,Java虚拟机都会同步创建一个栈帧,用于存储局部变量表、操作数栈、动态连接、方法出口等信息。每一个方法被调用直至执行完毕的过程,就对应着一个栈帧在虚拟机栈中从入栈到出栈的过程。局部变量表存放了编译期可知的各种Java虚拟机基本数据类型(boolean、byte、char、short、int、float、long、double)、对象引用(reference类型,它并不等同于对象本身,可能是一个指向对象起始地址的引用指针,也可能是指向一个代表对象的句柄或者其他与此对象相关的位置)和returnAddress类型(指向了一条字节码指令的地址).
在《Java虚拟机规范》中,对这个内存区域规定了两类异常状况:如果线程请求的栈深度大于虚拟机所允许的深度,将抛出StackOverflowError异常;如果Java虚拟机栈容量可以动态扩展 ,当栈扩展时无法申请到足够的内存会抛出OutOfMemoryError异常。( HotSpot虚拟机的栈容量是不可以动态扩展的,但申请不到还是会抛出OOM)
  • 本地方法栈: 本地方法栈(Native Method Stacks)与虚拟机栈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相似的,其区别只是虚拟机栈为虚拟机执行Java方法(也就是字节码)服务,而本地方法栈则是为虚拟机使用到的本地(Native)方法服务。Hot-Spot虚拟机把本地方法栈和虚拟机栈合二为一,与虚拟机栈一样,本地方法栈也会在栈深度溢出或者栈扩展失败时分别抛出StackOverflowError和OutOfMemoryError异常

  • Java堆: 线程共享,此内存区域的唯一目的就是存放对象实例,由于即时编译技术的进步,尤其是逃逸分析技术的日渐强大,栈上分配、标量替换优化手段.有些对象不在堆创建. Java堆是垃圾收集器管理的内存区域,也称GC堆Java堆既可以被实现成固定大小的,也可以是可扩展的,不过当前主流的Java虚拟机都是按照可扩展来实现的(通过参数-Xmx和-Xms设定)。如果在Java堆中没有内存完成实例分配,并且堆也无法再扩展时,Java虚拟机将会抛出OutOfMemoryError异常。

  • 方法区: 线程共享的内存区域,存储已被虚拟机加载的类型信息、常量、静态变量、即时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缓存等数据 如果方法区无法满足新的内存分配需求时,将抛出OutOfMemoryError异常。方法区是JVM规范定义.实现主要有JDK1.8+元空间

  • 运行时常量池 : 是方法区的一部分,用于存放编译期生成的各种字面量与符号引用,这部分内容将在类加载后存放到方法区的运行时常量池中。既然运行时常量池是方法区的一部分,自然受到方法区内存的限制,当常量池无法再申请到内存时会抛出OutOfMemoryError异常。

  • 直接内存: 解决与操作系统IO交互,频繁拷贝复制的问题.本机直接内存的分配不会受到Java堆大小的限制,但是,既然是内存,则肯定还是会受到本机总内存(包括物理内存、SWAP分区或者分页文件)大小以及处理器寻址空间的限制,一般服务器管理员配置虚拟机参数时,会根据实际内存去设置-Xmx等参数信息,但经常忽略掉直接内存,使得各个内存区域总和大于物理内存限制(包括物理的和操作系统级的限制),从而导致动态扩展时出现OutOfMemoryError异常。

  • codeCache:代码缓存区.将JIT优化的热点代码,编译成机器码,放入codeCache缓存区


三. 对象创建

当Java虚拟机遇到一条字节码new指令时

1.检查这个指令的参数是否能在常量池中定位到一个类的符号引用,并且检查这个符号引用代表的类是否已被加载、解析和初始化过. 有,直接返回,无则下一步

2.执行相应的类加载过程,为新生对象分配内存. 如果堆内存规整,则是已使用和未使用两部分,移动等内存的指针即可.若不规整,则指针碰撞,维护空闲列表的可用地址

3.初始化,为对象赋初值.

4.记录对象元数据,对象头设置

5.实例化,利用构造方法,为对象分配开发者的初始值.

对象头内容,详见synchronized锁升级

四. JVM垃圾回收算法

引用计数器算法: 存在多个问题需要配合大量额外处理.譬如,互相引用,引用计数器不会被削减为0,但是该种类型确实无用.

4.1 可达性分析算法

这个算法的基本思路就是通过一系列称为“GC Roots”的根对象作为起始节点集,从这些节点开始,根据引用关系向下搜索,搜索过程所走过的路径称为“引用链”.如果某个对象到GC Roots间没有任何引用链相连,或者用图论的话来说就是从GC Roots到这个对象不可达时,则证明此对象是不可能再被使用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Java技术体系里面,固定可作为GC Roots的对象包括以下几种:
1.在虚拟机栈:(栈帧中的本地变量表)中引用的对象,譬如各个线程被调用的方法堆栈中使用到的参数、局部变量、临时变量等。
2.在方法区中类静态属性引用的对象,譬如Java类的引用类型静态变量
3.在方法区中常量引用的对象,譬如字符串常量池(String Table)里的引用。
4.在本地方法栈中JNI(即通常所说的Native方法)引用的对象。
5.Java虚拟机内部的引用,如基本数据类型对应的Class对象,一些常驻的异常对象(比如NullPointExcepiton、OutOfMemoryError)等,还有系统类加载器。
6.所有被同步锁(synchronized关键字)持有的对象。
7.反映Java虚拟机内部情况的JMXBean、JVMTI中注册的回调、本地代码缓存等。

除了这些固定的GC Roots集合以外,根据用户所选用的垃圾收集器以及当前回收的内存区域不同,还可以有其他对象“临时性”地加入,共同构成完整GC Roots集合。如果对象在进行可达性分析后发现没有与GC Roots相连接的引用链,那它将会被第一次标记,随后进行一次筛选,筛选的条件是此对象是否有必要执行finalize()方法。假如对象没有覆盖finalize()方法,或者finalize()方法已经被虚拟机调用过,那么虚拟机将这两种情况都视为“没有必要执行”。果这个对象被判定为确有必要执行finalize()方法,那么该对象将会被放置在一个名为F-Queue的队列之中,并在稍后由一条由虚拟机自动建立的、低调度优先级的Finalizer线程去执行它们的finalize()方法。这里所说的“执行”是指虚拟机会触发这个方法开始运行,但并不承诺一定会等待它运行结束。这样做的原因是,如果某个对象的finalize()方法执行缓慢,或者更极端地发生了死循环,将很可能导致F-Queue队列中的其他对象永久处于等待,甚至导致整个内存回收子系统的崩溃。finalize()方法是对象逃脱死亡命运的最后一次机会,稍后收集器将对F-Queue中的对象进行第二次小规模的标记,如果对象要在finalize()中成功拯救自己——只要重新与引用链上的任何一个对象建立关联即可,譬如把自己(this关键字)赋值给某个类变量或者对象的成员变量,那在第二次标记时它将被移出“即将回收”的集合;如果对象这时候还没有逃脱,那基本上它就真的要被回收了。
  • 1.对象可以在被GC时自我拯救。
  • 2.这种自救的机会只有一次,因为一个对象的finalize()方法最多只会被系统自动调用一次
4.1.1 对象引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1.2 回收方法区.

一般来讲,垃圾回收器处理堆中的引用对象. 《Java虚拟机规范》中提到过可以不要求虚拟机在方法区中实现垃圾收集,事实上也确实有未实现或未能完整实现方法区类型卸载的收集器存在(如JDK 11时期的ZGC收集器就不支持类卸载),方法区垃圾收集的“性价比”通常也是比较低的:在Java堆中,尤其是在新生代中,对常规应用进行一次垃圾收集通常可以回收70%至99%的内存空间,相比之下,方法区回收囿于苛刻的判定条件,其区域垃圾收集的回收成果往往远低于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2 分代回收

当前商业虚拟机的垃圾收集器,大多数都遵循了“分代收集”(Generational Collection) 的理论进行设计,分代收集名为理论,实质是一套符合大多数程序运行实际情况的经验法则,它建立在两个分代假说之上:
1)弱分代假说(Weak Generational Hypothesis):绝大多数对象都是朝生夕灭的。
2)强分代假说(Strong Generational Hypothesis):熬过越多次垃圾收集过程的对象就越难以消亡。

这两个分代假说共同奠定了多款常用的垃圾收集器的一致的设计原则:收集器应该将Java堆划分出不同的区域,然后将回收对象依据其年龄(年龄即对象熬过垃圾收集过程的次数)分配到不同的区域之中存储。显而易见,如果一个区域中大多数对象都是朝生夕灭,难以熬过垃圾收集过程的话,那么把它们集中放在一起,每次回收时只关注如何保留少量存活而不是去标记那些大量将要被回收的对象,就能以较低代价回收到大量的空间;如果剩下的都是难以消亡的对象,那把它们集中放在一块,虚拟机便可以使用较低的频率来回收这个区域,这就同时兼顾了垃圾收集的时间开销和内存的空间有效利用。在Java堆划分出不同的区域之后,垃圾收集器才可以每次只回收其中某一个或者某些部分的区域——因而才有了“Minor GC”“Major GC”“Full GC”这样的回收类型的划分;也才能够针对不同的区域安排与里面存储对象存亡特征相匹配的垃圾收集算法——因而发展出了“标记-复制算法”“标记-清除算法”“标记-整理算法”等针对性的垃圾收集算法。这里笔者提前提及了一些新的名词,它们都是本章的重要角色,稍后都会逐一登场,现在读者只需要知道,这一切的出现都始于分代收集理论。

注意  刚才我们已经提到了“Minor GC”,后续文中还会出现其他针对不同分代的类似名词,为避免读者产生混淆,在这里统一定义: - 部分收集(Partial GC):指目标不是完整收集整个Java堆的垃圾收集,其中又分为:
  • 新生代收集(Minor GC/Young GC):指目标只是新生代的垃圾收集。
  • 老年代收集(Major GC/Old GC):指目标只是老年代的垃圾收集。目前只有CMS收集器会有单独收集老年代的行为。另外请注意“Major GC”这个说法现在有点混淆,在不同资料上常有不同所指,读者需按上下文区分到底是指老年代的收集还是整堆收集。
  • 混合收集(Mixed GC):指目标是收集整个新生代以及部分老年代的垃圾收集。目前只有G1收集器会有这种行为。
  • 整堆收集(Full GC):收集整个Java堆和方法区的垃圾收集。应尽量避免
  1. 伊甸园eden,最初对象都分配到这里,与幸存区合称新生代
  2. 幸存区survivor,当伊甸园内存不足,回收后的幸存对象到这里,分成from和 to大小相等,采用标记复制算法
  3. 老年代 old,当幸存区对象熬过几次回收(最多15次),晋升到老年代(幸存区内存不足或大对象会导致提前晋升)

    分代收集并非只是简单划分一下内存区域那么容易,它至少存在一个明显的困难:对象不是孤立的,对象之间会存在跨代引用。假如要现在进行一次只局限于新生代区域内的收集(Minor GC),但新生代中的对象是完全有可能被老年代所引用的,为了找出该区域中的存活对象,不得不在固定的GC Roots之外,再额外遍历整个老年代中所有对象来确保可达性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反过来也是一样 。遍历整个老年代所有对象的方案虽然理论上可行,但无疑会为内存回收带来很大的性能负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对分代收集理论添加第三条经验法则:

跨代引用假说(Intergenerational Reference Hypothesis):跨代引用相对于同代引用来说仅占极少数。
这其实是可根据前两条假说逻辑推理得出的隐含推论:存在互相引用关系的两个对象,是应该倾向于同时生存或者同时消亡的。举个例子,如果某个新生代对象存在跨代引用,由于老年代对象难以消亡,该引用会使得新生代对象在收集时同样得以存活,进而在年龄增长之后晋升到老年代中,这时跨代引用也随即被消除了。
依据这条假说,我们就不应再为了少量的跨代引用去扫描整个老年代,也不必浪费空间专门记录每一个对象是否存在及存在哪些跨代引用,只需在新生代上建立一个全局的数据结构(该结构被称为“记忆集”,Remembered Set),这个结构把老年代划分成若干小块,标识出老年代的哪一块内存会存在跨代引用。此后当发生Minor GC时,只有包含了跨代引用的小块内存里的对象才会被加入到GC Roots进行扫描。虽然这种方法需要在对象改变引用关系(如将自己或者某个属性赋值)时维护记录数据的正确性,会增加一些运行时的开销,但比起收集时扫描整个老年代来说仍然是划算的。

4.3 标记清除

分为标记阶段和清除阶段 标记出需要回收对象,标记完成后统一回收. 也可以反过来标记存活对象,回收未标记对象. 存在的问题
  • 1.执行效率不稳定, 在包含大量大对象,且大部分都要被回收.必须进行大量标记或清除动作.
    1. 空间碎片化.标记、清除之后会产生大量不连续的内存碎片,空间碎片太多可能会导致当以后在程序运行过程中需要分配较大对象时无法找到足够的连续内存而不得不提前触发另一次垃圾收集动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4 标记复制

目的: 为了解决标记清除算法面对大量可回收对象时执行效率低的问题,针对绝大多数对象都是朝生夕灭假说设计.

1969年Fenichel提出了一种称为“半区复制”(Semispace Copying)的垃圾收集算法,它将可用内存按容量划分为大小相等的两块,每次只使用其中的一块。当这一块的内存用完了,就将还存活着的对象复制到另外一块上面,然后再把已使用过的内存空间一次清理掉。如果内存中多数对象都是存活的,这种算法将会产生大量的内存间复制的开销,但对于多数对象都是可回收的情况,算法需要复制的就是占少数的存活对象,而且每次都是针对整个半区进行内存回收,分配内存时也就不用考虑有空间碎片的复杂情况,只要移动堆顶指针,按顺序分配即可。这样实现简单,运行高效,不过其缺陷也显而易见,这种复制回收算法的代价是将可用内存缩小为了原来的一半,空间浪费未免太多了一点。标记-复制算法的执行过程如图3-3所示。

存在的问题
  • 1.如果内存中多数对象都是存活的,这种算法将会产生大量的内存间复制的开销
    1. 复制回收算法的代价是将可用内存缩小为了原来的一半. 浪费资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5 标记整理

目的: 针对熬过越多次垃圾收集过程的对象就越难以消亡假说.注重老年代对象回收.

针对老年代对象的存亡特征,1974年Edward Lueders提出了另外一种有针对性的“标记-整理”(Mark-Compact)算法,其中的标记过程仍然与“标记-清除”算法一样,但后续步骤不是直接对可回收对象进行清理,而是让所有存活的对象都向内存空间一端移动,然后直接清理掉边界以外的内存,“标记-整理”算法的示意图如图3-4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4 “标记-整理”算法的示意图

存在的问题

如果移动存活对象,尤其是在老年代这种每次回收都有大量对象存活区域,移动存活对象并更新所有引用这些对象的地方将会是一种极为负重的操作,而且这种对象移动操作必须全程暂停用户应用程序才能进行.但如果跟标记-清除算法那样完全不考虑移动和整理存活对象的话,弥散于堆中的存活对象导致的空间碎片化问题就只能依赖更为复杂的内存分配器和内存访问器来解决。譬如通过“分区空闲分配链表”来解决内存分配问题(计算机硬盘存储大文件就不要求物理连续的磁盘空间,能够在碎片化的硬盘上存储和访问就是通过硬盘分区表实现的)。内存的访问是用户程序最频繁的操作,甚至都没有之一,假如在这个环节上增加了额外的负担,势必会直接影响应用程序的吞吐量。

基于以上两点,是否移动对象都存在弊端,移动则内存回收时会更复杂,不移动则内存分配时会更复杂。从垃圾收集的停顿时间来看,不移动对象停顿时间会更短,甚至可以不需要停顿,但是从整个程序的吞吐量来看,移动对象会更划算.HotSpot虚拟机里面关注吞吐量的Parallel Scavenge收集器是基于标记-整理算法的,而关注延迟的CMS收集器则是基于标记-清除算法的,这也从侧面印证这点。

五.垃圾回收器

5.1 根节点枚举

迄今为止,所有收集器在根节点枚举这一步骤时都是必须暂停用户线程的,因此毫无疑问根节点枚举与之前提及的整理内存碎片一样会面临相似的“Stop The World”的困扰。现在可达性分析算法耗时最长的查找引用链的过程已经可以做到与用户线程一起并发但根节点枚举始终还是必须在一个能保障一致性的快照中才得以进行——这里“一致性”的意思是整个枚举期间执行子系统看起来就像被冻结在某个时间点上,不会出现分析过程中,根节点集合的对象引用关系还在不断变化的情况,若这点不能满足的话,分析结果准确性也就无法保证。这是导致垃圾收集过程必须停顿所有用户线程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即使是号称停顿时间可控,或者(几乎)不会发生停顿的CMS、G1、ZGC等收集器,枚举根节点时也是必须要停顿的。
由于目前主流Java虚拟机使用的都是准确式垃圾收集.所以当用户线程停顿下来之后,其实并不需要一个不漏地检查完所有执行上下文和全局的引用位置,虚拟机应当是有办法直接得到哪些地方存放着对象引用的。在HotSpot的解决方案里,是使用一组称为OopMap的数据结构来达到这个目的。一旦类加载动作完成的时候,HotSpot就会把对象内什么偏移量上是什么类型的数据计算出来.在即时编译过程中,也会在特定的位置记录下栈里和寄存器里哪些位置是引用。这样收集器在扫描时就可以直接得知这些信息了,并不需要真正一个不漏地从方法区等GC Roots开始查找。

5.2 安全点

在OopMap的协助下,HotSpot可以快速准确地完成GC Roots枚举,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随之而来:可能导致引用关系变化,或者说导致OopMap内容变化的指令非常多,如果为每一条指令都生成对应的OopMap,那将会需要大量的额外存储空间,这样垃圾收集伴随而来的空间成本就会变得无法忍受的高昂。
实际上HotSpot也的确没有为每条指令都生成OopMap,前面已经提到,只是在“特定的位置”记录了这些信息,这些位置被称为安全点(Safepoint)。有了安全点的设定,也就决定了用户程序执行时并非在代码指令流的任意位置都能够停顿下来开始垃圾收集,而是强制要求必须执行到达安全点后才能够暂停。因此,安全点的选定既不能太少以至于让收集器等待时间过长,也不能太过频繁以至于过分增大运行时的内存负荷。安全点位置的选取基本上是以“是否具有让程序长时间执行的特征”为标准进行选定的,因为每条指令执行的时间都非常短暂,程序不太可能因为指令流长度太长这样的原因而长时间执行,“长时间执行”的最明显特征就是指令序列的复用,例如方法调用、循环跳转、异常跳转等都属于指令序列复用,所以只有具有这些功能的指令才会产生安全点。
对于安全点,另外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在垃圾收集发生时让所有线程(这里其实不包括执行JNI调用的线程)都跑到最近的安全点,然后停顿下来。这里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抢先式中断(Preemptive Suspension)和主动式中断(Voluntary Suspension),抢先式中断不需要线程的执行代码主动去配合,在垃圾收集发生时,系统首先把所有用户线程全部中断,如果发现有用户线程中断的地方不在安全点上,就恢复这条线程执行,让它一会再重新中断,直到跑到安全点上。现在几乎没有虚拟机实现采用抢先式中断来暂停线程响应GC事件。
而主动式中断的思想是当垃圾收集需要中断线程的时候,不直接对线程操作,仅仅简单地设置一个标志位,各个线程执行过程时会不停地主动去轮询这个标志,一旦发现中断标志为真时就自己在最近的安全点上主动中断挂起。轮询标志的地方和安全点是重合的,另外还要加上所有创建对象和其他需要在Java堆上分配内存的地方,这是为了检查是否即将要发生垃圾收集,避免没有足够内存分配新对象。
由于轮询操作在代码中会频繁出现,这要求它必须足够高效。HotSpot使用内存保护陷阱的方式,把轮询操作精简至只有一条汇编指令的程度。下面代码清单3-4中的test指令就是HotSpot生成的轮询指令,当需要暂停用户线程时,虚拟机把0x160100的内存页设置为不可读,那线程执行到test指令时就会产生一个自陷异常信号,然后在预先注册的异常处理器中挂起线程实现等待,这样仅通过一条汇编指令便完成安全点轮询和触发线程中断了。

5.3 安全区域

使用安全点的设计似乎已经完美解决如何停顿用户线程,让虚拟机进入垃圾回收状态的问题了,但实际情况却并不一定。安全点机制保证了程序执行时,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就会遇到可进入垃圾收集过程的安全点。但是,程序“不执行”的时候呢?所谓的程序不执行就是没有分配处理器时间,典型的场景便是用户线程处于Sleep状态或者Blocked状态,这时候线程无法响应虚拟机的中断请求,不能再走到安全的地方去中断挂起自己,虚拟机也显然不可能持续等待线程重新被激活分配处理器时间。对于这种情况,就必须引入安全区域(Safe Region)来解决。
安全区域是指能够确保在某一段代码片段之中,引用关系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在这个区域中任意地方开始垃圾收集都是安全的。我们也可以把安全区域看作被扩展拉伸了的安全点。
当用户线程执行到安全区域里面的代码时,首先会标识自己已经进入了安全区域,那样当这段时间里虚拟机要发起垃圾收集时就不必去管这些已声明自己在安全区域内的线程了。当线程要离开安全区域时,它要检查虚拟机是否已经完成了根节点枚举(或者垃圾收集过程中其他需要暂停用户线程的阶段),如果完成了,那线程就当作没事发生过,继续执行;否则它就必须一直等待,直到收到可以离开安全区域的信号为止。

5.4 记忆集与卡表

讲解分代收集理论的时候,提到了为解决对象跨代引用所带来的问题,垃圾收集器在新生代中建立了名为记忆集(Remembered Set)的数据结构,用以避免把整个老年代加进GC Roots扫描范围。事实上并不只是新生代、老年代之间才有跨代引用的问题,所有涉及部分区域收集(Partial GC)行为的垃圾收集器,典型的如G1、ZGC和Shenandoah收集器,都会面临相同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理清记忆集的原理和实现方式,以便在后续章节里介绍几款最新的收集器相关知识时能更好地理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5 写屏障

我们已经解决了如何使用记忆集来缩减GC Roots扫描范围的问题,但还没有解决卡表元素如何维护的问题,例如它们何时变脏、谁来把它们变脏等。卡表元素何时变脏的答案是很明确的——有其他分代区域中对象引用了本区域对象时,其对应的卡表元素就应该变脏,变脏时间点原则上应该发生在引用类型字段赋值的那一刻。但问题是如何变脏,即如何在对象赋值的那一刻去更新维护卡表呢?假如是解释执行的字节码,那相对好处理,虚拟机负责每条字节码指令的执行,有充分的介入空间;但在编译执行的场景中呢?经过即时编译后的代码已经是纯粹的机器指令流了,这就必须找到一个在机器码层面的手段,把维护卡表的动作放到每一个赋值操作之中。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6 并发可达性

可达性分析算法理论上要求全过程都基于一个能保障一致性的快照中才能够进行分析,这意味着必须全程冻结用户线程的运行.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色标记与并发漏标问题

关于可达性分析的扫描过程,读者不妨发挥一下想象力,把它看作对象图上一股以灰色为波峰的波纹从黑向白推进的过程,如果用户线程此时是冻结的,只有收集器线程在工作,那不会有任何问题。但如果用户线程与收集器是并发工作呢?收集器在对象图上标记颜色,同时用户线程在修改引用关系——即修改对象图的结构,这样可能出现两种后果。一种是把原本消亡的对象错误标记为存活,这不是好事,但其实是可以容忍的,只不过产生了一点逃过本次收集的浮动垃圾而已,下次收集清理掉就好。另一种是把原本存活的对象错误标记为已消亡,这就是非常致命的后果了,程序肯定会因此发生错误,下面表3-1演示了这样的致命错误具体是如何产生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Wilson于1994年在理论上证明了,当且仅当以下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时,会产生“对象消失”的问题,即原本应该是黑色的对象被误标为白色:
·赋值器插入了一条或多条从黑色对象到白色对象的新引用;
·赋值器删除了全部从灰色对象到该白色对象的直接或间接引用。

因此,我们要解决并发扫描时的对象消失问题,只需破坏这两个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由此分别产生了两种解决方案:增量更新(Incremental Update)和原始快照(Snapshot At The Beginning,SATB)。

增量更新要破坏的是第一个条件,当黑色对象插入新的指向白色对象的引用关系时,就将这个新插入的引用记录下来,等并发扫描结束之后,再将这些记录过的引用关系中的黑色对象为根,重新扫描一次。这可以简化理解为,黑色对象一旦新插入了指向白色对象的引用之后,它就变回灰色对象了。

原始快照要破坏的是第二个条件,当灰色对象要删除指向白色对象的引用关系时,就将这个要删除的引用记录下来,在并发扫描结束之后,再将这些记录过的引用关系中的灰色对象为根,重新扫描一次。这也可以简化理解为,无论引用关系删除与否,都会按照刚刚开始扫描那一刻的对象图快照来进行搜索。

以上无论是对引用关系记录的插入还是删除,虚拟机的记录操作都是通过写屏障实现的。在HotSpot虚拟机中,增量更新和原始快照这两种解决方案都有实际应用,譬如,CMS是基于增量更新来做并发标记的,G1、Shenandoah则是用原始快照来实现。

5.7 并发 Parallel Scavenge加Parallel Old收集器这个组合

  • eden 内存不足发生 Minor GC,标记复制 STW
  • old 内存不足发生 Full GC,标记整理 STW
  • 注重吞吐量

Parallel Scavenge收集器它同样是基于标记-复制算法实现的收集器,也是能够并行收集的多线程收集器.目标是达到一个可控制的吞吐量(Throughput)。所谓吞吐量就是处理器用于运行用户代码的时间与处理器总消耗时间的比值,即: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arallel Old收集器,基于标记-整理算法实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8 并发CMS(Concurrent Mark Sweep)收集器 废弃

  • old 并发标记,重新标记时需要 STW,并发清除(产生内存碎片)
  • Failback Full GC
  • 注重响应时间

5.9 G1 收集器

Garbage First(简称G1)收集器是垃圾收集器技术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式的成果,它开创了收集器面向局部收集的设计思路和基于Region的内存布局形式。JDK 9发布之日,G1宣告取代Parallel Scavenge加Parallel Old组合,成为服务端模式下的默认垃圾收集器,而CMS则沦落至被声明为不推荐使用(Deprecate)的收集器
作为CMS收集器的替代者和继承人,设计者们希望做出一款能够建立起“停顿时间模型”(Pause Prediction Model)的收集器,停顿时间模型的意思是能够支持指定在一个长度为M毫秒的时间片段内,消耗在垃圾收集上的时间大概率不超过N毫秒这样的目标,这几乎已经是实时Java(RTSJ)的中软实时垃圾收集器特征了。

在G1收集器出现之前的所有其他收集器,包括CMS在内,垃圾收集的目标范围要么是整个新生代(Minor GC),要么就是整个老年代(Major GC),再要么就是整个Java堆(Full GC)。而G1跳出了这个樊笼,它可以面向堆内存任何部分来组成回收集(Collection Set,一般简称CSet)进行回收,衡量标准不再是它属于哪个分代,而是哪块内存中存放的垃圾数量最多,回收收益最大,这就是G1收集器的Mixed GC模式。

G1开创的基于Region的堆内存布局是它能够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虽然G1也仍是遵循分代收集理论设计的,但其堆内存的布局与其他收集器有非常明显的差异:G1不再坚持固定大小以及固定数量的分代区域划分,而是把连续的Java堆划分为多个大小相等的独立区域(Region),每一个Region都可以根据需要,扮演新生代的Eden空间、Survivor空间,或者老年代空间。收集器能够对扮演不同角色的Region采用不同的策略去处理,这样无论是新创建的对象还是已经存活了一段时间、熬过多次收集的旧对象都能获取很好的收集效果。

Region中还有一类特殊的Humongous区域,专门用来存储大对象。G1认为只要大小超过了一个Region容量一半的对象即可判定为大对象。每个Region的大小可以通过参数-XX:G1HeapRegionSize设定,取值范围为1MB~32MB,且应为2的N次幂。而对于那些超过了整个Region容量的超级大对象,将会被存放在N个连续的Humongous Region之中,G1的大多数行为都把Humongous Region作为老年代的一部分来进行看待。

虽然G1仍然保留新生代和老年代的概念,但新生代和老年代不再是固定的了,它们都是一系列区域(不需要连续)的动态集合。G1收集器之所以能建立可预测的停顿时间模型,是因为它将Region作为单次回收的最小单元,即每次收集到的内存空间都是Region大小的整数倍,这样可以有计划地避免在整个Java堆中进行全区域的垃圾收集。更具体的处理思路是让G1收集器去跟踪各个Region里面的垃圾堆积的“价值”大小,价值即回收所获得的空间大小以及回收所需时间的经验值,然后在后台维护一个优先级列表,每次根据用户设定允许的收集停顿时间(使用参数-XX:MaxGCPauseMillis指定,默认值是200毫秒),优先处理回收价值收益最大的那些Region,这也就是“Garbage First”名字的由来。这种使用Region划分内存空间,以及具有优先级的区域回收方式,保证了G1收集器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尽可能高的收集效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执行图如下

G1新生代回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G1并发标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G1 混合收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10 ZGC收集器

新一代垃圾回收器ZGC的探索与实践-美团技术团队

六. JVM编译与优化

JVM是一个解释器和编译器并存的家伙.
本文一笔带过前端编译器内容: 在前端编译器中,“优化”手段主要用于提升程序的编码效率,之所以把Javac这类将Java代码转变为字节码的编译器称作“前端编译器”,是因为它只完成了从程序到抽象语法树或中间字节码的生成,而在此之后,还有一组内置于Java虚拟机内部的“后端编译器”来完成代码优化以及从字节码生成本地机器码的过程,即前面多次提到的即时编译器或提前编译器,这个后端编译器的编译速度及编译结果质量高低,是衡量Java虚拟机性能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6.1 后端编译器

在Java编译技术中目前对提前编译(Ahead Of Time,AOT),即时编译(Just In Time,JIT)二者都很重视.在新推出的GraalVM中将AOT技术做了较好应用,同时使用 即时编译(Graal取代JIT).无论是提前编译器抑或即时编译器,都不是Java虚拟机必需的组成部分,《Java虚拟机规范》中从来没有规定过虚拟机内部必须要包含这些编译器,更没有限定或指导这些编译器应该如何去实现。但是,后端编译器编译性能的好坏、代码优化质量的高低却是衡量一款商用虚拟机优秀与否的关键指标之一,它们也是商业Java虚拟机中的核心,是最能体现技术水平与价值的功能。在本章中,我们将走进Java虚拟机的内部,探索后端编译器的运作过程和原理。

6.2 即时编译器

Java程序最初都是通过解释器(Interpreter)进行解释执行的,当虚拟机发现某个方法或代码块的运行特别频繁,就会把这些代码认定为“热点代码”(Hot Spot Code),为了提高热点代码的执行效率,在运行时,虚拟机将会把这些代码编译成本地机器码,并以各种手段尽可能地进行代码优化,运行时完成这个任务的后端编译器被称为即时编译器。

美团技术团队-Java即时编译器原理解释

6.2.1 hotSopt解释器与编译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运行过程中会被即时编译器编译的目标是“热点代码”,这里所指的热点代码主要有两类,包括:

  • 被多次调用的方法。
  • 被多次执行的循环体。

    前者很好理解,一个方法被调用得多了,方法体内代码执行的次数自然就多,它成为“热点代码”是理所当然的。而后者则是为了解决当一个方法只被调用过一次或少量的几次,但是方法体内部存在循环次数较多的循环体,这样循环体的代码也被重复执行多次,因此这些代码也应该认为是“热点代码”
    对于这两种情况,编译的目标对象都是整个方法体,而不会是单独的循环体。第一种情况,由于是依靠方法调用触发的编译,那编译器理所当然地会以整个方法作为编译对象,这种编译也是虚拟机中标准的即时编译方式。而对于后一种情况,尽管编译动作是由循环体所触发的,热点只是方法的一部分,但编译器依然必须以整个方法作为编译对象,只是执行入口(从方法第几条字节码指令开始执行)会稍有不同,编译时会传入执行入口点字节码序号(Byte Code Index,BCI)。这种编译方式因为编译发生在方法执行的过程中,因此被很形象地称为“栈上替换”(On Stack Replacement,OSR),即方法的栈帧还在栈上,方法就被替换了。

要知道某段代码是不是热点代码,是不是需要触发即时编译,这个行为称为“热点探测”(Hot Spot Code Detection),其实进行热点探测并不一定要知道方法具体被调用了多少次,目前主流的热点探测判定方式有两种(还有如基于“踪迹”(Trace)的热点探测),分别是:

  • 基于采样的热点探测(Sample Based Hot Spot Code Detection)。采用这种方法的虚拟机会周期性地检查各个线程的调用栈顶,如果发现某个(或某些)方法经常出现在栈顶,那这个方法就是“热点方法”。基于采样的热点探测的好处是实现简单高效,还可以很容易地获取方法调用关系(将调用堆栈展开即可),缺点是很难精确地确认一个方法的热度,容易因为受到线程阻塞或别的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扰乱热点探测。
  • 基于计数器的热点探测(Counter Based Hot Spot Code Detection)。采用这种方法的虚拟机会为每个方法(甚至是代码块)建立计数器,统计方法的执行次数,如果执行次数超过一定的阈值就认为它是“热点方法”。这种统计方法实现起来要麻烦一些,需要为每个方法建立并维护计数器,而且不能直接获取到方法的调用关系。但是它的统计结果相对来说更加精确严谨。

    J9用过第一种采样热点探测,而在HotSpot虚拟机中使用的是第二种基于计数器的热点探测方法,为了实现热点计数,HotSpot为每个方法准备了两类计数器:方法调用计数器(Invocation Counter)和回边计数器(Back Edge Counter,“回边”的意思就是指在循环边界往回跳转)。当虚拟机运行参数确定的前提下,这两个计数器都有一个明确的阈值,计数器阈值一旦溢出,就会触发即时编译。

hotSpot方法调用计数器: 这个计数器就是用于统计方法被调用的次数,它的默认阈值在客户端模式下是1500次,在服务端模式下是10000次,这个阈值可以通过虚拟机参数-XX:CompileThreshold来人为设定。当一个方法被调用时,虚拟机会先检查该方法是否存在被即时编译过的版本,如果存在,则优先使用编译后的本地代码来执行。如果不存在已被编译过的版本,则将该方法的调用计数器值加一,然后判断方法调用计数器与回边计数器值之和是否超过方法调用计数器的阈值。一旦已超过阈值的话,将会向即时编译器提交一个该方法的代码编译请求。
在默认设置下,方法调用计数器统计的并不是方法被调用的绝对次数,而是一个相对的执行频率,即一段时间之内方法被调用的次数。当超过一定的时间限度,如果方法的调用次数仍然不足以让它提交给即时编译器编译,那该方法的调用计数器就会被减少一半,这个过程被称为方法调用计数器热度的衰减(Counter Decay),而这段时间就称为此方法统计的半衰周期(Counter Half Life Time),进行热度衰减的动作是在虚拟机进行垃圾收集时顺便进行的,可以使用虚拟机参数-XX:-UseCounterDecay来关闭热度衰减,让方法计数器统计方法调用的绝对次数,这样只要系统运行时间足够长,程序中绝大部分方法都会被编译成本地代码。另外还可以使用-XX:CounterHalfLifeTime参数设置半衰周期的时间,单位是秒。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6.2.1 方法调用计数器触发即时编译

hotSopt回边计数器: 它的作用是统计一个方法中循环体代码执行的次数,在字节码中遇到控制流向后跳转的指令就称为“回边(Back Edge)”,很显然建立回边计数器统计的目的是为了触发栈上的替换编译
关于回边计数器的阈值,虽然HotSpot虚拟机也提供了一个类似于方法调用计数器阈值-XX:CompileThreshold的参数-XX:BackEdgeThreshold供用户设置,但是当前的HotSpot虚拟机实际上并未使用此参数,我们必须设置另外一个参数-XX:OnStackReplacePercentage来间接调整回边计数器的阈值,其计算公式有如下两种。

  • 虚拟机运行在客户端模式下,回边计数器阈值计算公式为:方法调用计数器阈值(-XX:CompileThreshold)乘以OSR比率(-XX:OnStackReplacePercentage)除以100。其中-XX:OnStackReplacePercentage默认值为933,如果都取默认值,那客户端模式虚拟机的回边计数器的阈值为13995。

  • 虚拟机运行在服务端模式下,回边计数器阈值的计算公式为:方法调用计数器阈值(-XX:CompileThreshold)乘以(OSR比率(-XX:OnStackReplacePercentage)减去解释器监控比率(-XX:InterpreterProfilePercentage)的差值)除以100。其中-XX:OnStack ReplacePercentage默认值为140,-XX:InterpreterProfilePercentage默认值为33,如果都取默认值,那服务端模式虚拟机回边计数器的阈值为10700。

当解释器遇到一条回边指令时,会先查找将要执行的代码片段是否有已经编译好的版本,如果有的话,它将会优先执行已编译的代码,否则就把回边计数器的值加一,然后判断方法调用计数器与回边计数器值之和是否超过回边计数器的阈值。当超过阈值的时候,将会提交一个栈上替换编译请求,并且把回边计数器的值稍微降低一些,以便继续在解释器中执行循环,等待编译器输出编译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6.2.2回边计数器触发即时编译
与方法计数器不同,回边计数器没有计数热度衰减的过程,因此这个计数器统计的就是该方法循环执行的绝对次数。当计数器溢出的时候,它还会把方法计数器的值也调整到溢出状态,这样下次再进入该方法的时候就会执行标准编译过程。

6.3 编译过程

在默认条件下,无论是方法调用产生的标准编译请求,还是栈上替换编译请求,虚拟机在编译器还未完成编译之前,都仍然将按照解释方式继续执行代码,而编译动作则在后台的编译线程中进行。用户可以通过参数-XX:-BackgroundCompilation来禁止后台编译,后台编译被禁止后,当达到触发即时编译的条件时,执行线程向虚拟机提交编译请求以后将会一直阻塞等待,直到编译过程完成再开始执行编译器输出的本地代码。

服务端编译器和客户端编译器的编译过程是有所差别的。对于客户端编译器来说,它是一个相对简单快速的三段式编译器,主要的关注点在于局部性的优化,而放弃了许多耗时较长的全局优化手段。

在第一个阶段,一个平台独立的前端将字节码构造成一种高级中间代码表示(High-Level Intermediate Representation,HIR,即与目标机器指令集无关的中间表示)。HIR使用静态单分配(Static Single Assignment,SSA)的形式来代表代码值,这可以使得一些在HIR的构造过程之中和之后进行的优化动作更容易实现。在此之前编译器已经会在字节码上完成一部分基础优化,如方法内联、常量传播等优化将会在字节码被构造成HIR之前完成。

在第二个阶段,一个平台相关的后端从HIR中产生低级中间代码表示(Low-Level Intermediate Representation,LIR,即与目标机器指令集相关的中间表示),而在此之前会在HIR上完成另外一些优化,如空值检查消除、范围检查消除等,以便让HIR达到更高效的代码表示形式。

最后的阶段是在平台相关的后端使用线性扫描算法(Linear Scan Register Allocation)在LIR上分配寄存器,并在LIR上做窥孔(Peephole)优化,然后产生机器代码。客户端编译器大致的执行过程如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而服务端编译器则是专门面向服务端的典型应用场景,并为服务端的性能配置针对性调整过的编译器,也是一个能容忍很高优化复杂度的高级编译器,几乎能达到GNU C++编译器使用-O2参数时的优化强度。它会执行大部分经典的优化动作,如:无用代码消除(Dead Code Elimination)、循环展开(Loop Unrolling)、循环表达式外提(Loop Expression Hoisting)、消除公共子表达式(Common Subexpression Elimination)、常量传播(Constant Propagation)、基本块重排序(Basic Block Reordering)等,还会实施一些与Java语言特性密切相关的优化技术,如范围检查消除(Range Check Elimination)、空值检查消除(Null Check Elimination,不过并非所有的空值检查消除都是依赖编译器优化的,有一些是代码运行过程中自动优化了)等。另外,还可能根据解释器或客户端编译器提供的性能监控信息,进行一些不稳定的预测性激进优化,如守护内联(Guarded Inlining)、分支频率预测(Branch Frequency Prediction)等,本章6.5将会挑选上述的一部分优化手段进行分析讲解,在此就先不做展开。

服务端编译采用的寄存器分配器是一个全局图着色分配器,它可以充分利用某些处理器架构(如RISC)上的大寄存器集合。以即时编译的标准来看,服务端编译器无疑是比较缓慢的,但它的编译速度依然远远超过传统的静态优化编译器,而且它相对于客户端编译器编译输出的代码质量有很大提高,可以大幅减少本地代码的执行时间,从而抵消掉额外的编译时间开销,所以也有很多非服务端的应用选择使用服务端模式的HotSpot虚拟机来运行。

6.4 提前编译

6.4.1 提前编译优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5 编译优化

经过前面对即时编译、提前编译的讲解,读者应该已经建立起一个认知:编译器的目标虽然是做由程序代码翻译为本地机器码的工作,但其实难点并不在于能不能成功翻译出机器码,输出代码优化质量的高低才是决定编译器优秀与否的关键。在本章之前的内容里出现过许多优化措施的专业名词,有一些是编译原理中的基础知识,譬如方法内联,只要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读者至少都有初步的概念;但也有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名词,譬如逃逸分析,可能不少读者只听名字很难想象出来这个优化会做什么事情。本节将介绍几种HotSpot虚拟机的即时编译器在生成代码时采用的代码优化技术,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让读者对编译器代码优化有整体理解。 先前美团的技术文章内容是对第6章的整体总结. 下面详细叙述即时编译优化技术.资料均来自于周志明 深入理解JVM虚拟机 第三版

即时编译器优化技术一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述的优化技术看起来很多,而且名字看起来大多显得有点“高深莫测”,实际上要实现这些优化确实有不小的难度,但大部分优化技术理解起来都并不困难,为了消除读者对这些优化技术的陌生感,笔者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通过大家熟悉的Java代码变化来展示其中几种优化技术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不过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即时编译器对这些代码优化变换是建立在代码的中间表示或者是机器码之上的,绝不是直接在Java源码上去做的,这里只是笔者为了方便讲解,使用了Java语言的语法来表示这些优化技术所发挥的作用。

第一步,从原始代码开始
6.5.1 优化前的原始代码

static class B {
    int value;
    final int get() {
        return value;
    }
}

public void test() {
    y = b.get();
    // ...do stuff...
    z = b.get();
    sum = y + z;
}

代码6.5.1 首先,第一个要进行的优化是方法内联,它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去除方法调用的成本(如查找方法版本、建立栈帧等);二是为其他优化建立良好的基础。方法内联膨胀之后可以便于在更大范围上进行后续的优化手段,可以获取更好的优化效果。因此各种编译器一般都会把内联优化放在优化序列最靠前的位置。内联后的代码如代码清单6.5.2所示。
6.5.2 内联后的代码

public void test() {
    y = b.value;
    // ...do stuff...
    z = b.value;
    sum = y + z;
}

第二步进行冗余访问消除(Redundant Loads Elimination),假设代码中间注释掉的“…do stuff…”所代表的操作不会改变b.value的值,那么就可以把“z=b.value”替换为“z=y”,因为上一句“y=b.value”已经保证了变量y与b.value是一致的,这样就可以不再去访问对象b的局部变量了。如果把b.value看作一个表达式,那么也可以把这项优化看作一种公共子表达式消除(Common Subexpression Elimination),优化后的代码如代码清单6.5.3所示。
6.5.3 冗余存储消除的代码

public  void test() {
    y = b.value;
    // ...do stuff...
    z = y;
    sum = y + z;
}

第三步进行复写传播(Copy Propagation),因为这段程序的逻辑之中没有必要使用一个额外的变量z,它与变量y是完全相等的,因此我们可以使用y来代替z。复写传播之后的程序如代码清单6.5.4所示。
6.5.4 复写代码传播

public  void test() {
    y = b.value;
    // ...do stuff...
    y = y;
    sum = y + y;
}

第四步进行无用代码消除(Dead Code Elimination),无用代码可能是永远不会被执行的代码,也可能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代码。因此它又被很形象地称为“Dead Code”,在代码清单6.5.4中,“y=y”是没有意义的,把它消除后的程序如代码清单6.5.5所示。
6.5.5 进行无用代码消除的代码

public  void test() {
    y = b.value;
    // ...do stuff...
    sum = y + y;
}

经过四次优化之后,代码清单6.5.5所示代码与代码清单6.5.1所示代码所达到的效果是一致的,但是前者比后者省略了许多语句,体现在字节码和机器码指令上的差距会更大,执行效率的差距也会更高。编译器的这些优化技术实现起来也许确实复杂,但是要理解它们的行为,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都是没有什么困难的,完全不需要有任何的恐惧心理。

接下来,笔者挑选了四项有代表性的优化技术,与大家一起观察它们是如何运作的。它们分别是:

  • 最重要的优化技术之一:方法内联。
  • 最前沿的优化技术之一:逃逸分析。
  • 语言无关的经典优化技术之一:公共子表达式消除。
  • 语言相关的经典优化技术之一:数组边界检查消除。
6.5.1 方法内联

在前面的讲解中,我们多次提到方法内联,说它是编译器最重要的优化手段,甚至都可以不加上“之一”。内联被业内戏称为优化之母,因为除了消除方法调用的成本之外,它更重要的意义是为其他优化手段建立良好的基础,代码清单6.5.6所示的简单例子就揭示了内联对其他优化手段的巨大价值:没有内联,多数其他优化都无法有效进行。例子里testInline()方法的内部全部是无用的代码,但如果不做内联,后续即使进行了无用代码消除的优化,也无法发现任何“Dead Code”的存在。如果分开来看,test()和testInline()两个方法里面的操作都有可能是有意义的。

6.5.6 未作任何优化的字节码

public static void test(Object obj) {
    if (obj != null) {
        System.out.println("do something");
    }
}

public static void testInline(String[] args) {
    Object obj = null;
    test(obj);
}

方法内联的优化行为理解起来是没有任何困难的,不过就是把目标方法的代码原封不动地“复制”到发起调用的方法之中,避免发生真实的方法调用而已。但实际上Java虚拟机中的内联过程却远没有想象中容易,甚至如果不是即时编译器做了一些特殊的努力,按照经典编译原理的优化理论,大多数的Java方法都无法进行内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5. 2 逃逸分析

逃逸分析(Escape Analysis)是目前Java虚拟机中比较前沿的优化技术,它与类型继承关系分析一样,并不是直接优化代码的手段,而是为其他优化措施提供依据的分析技术。
逃逸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分析对象动态作用域,当一个对象在方法里面被定义后,它可能被外部方法所引用,例如作为调用参数传递到其他方法中,这种称为方法逃逸;甚至还有可能被外部线程访问到,譬如赋值给可以在其他线程中访问的实例变量,这种称为线程逃逸;从不逃逸、方法逃逸到线程逃逸,称为对象由低到高的不同逃逸程度。
如果能证明一个对象不会逃逸到方法或线程之外(换句话说是别的方法或线程无法通过任何途径访问到这个对象),或者逃逸程度比较低(只逃逸出方法而不会逃逸出线程),则可能为这个对象实例采取不同程度的优化,如:

  • 栈上分配(Stack Allocations):在Java虚拟机中,Java堆上分配创建对象的内存空间几乎是Java程序员都知道的常识,Java堆中的对象对于各个线程都是共享和可见的,只要持有这个对象的引用,就可以访问到堆中存储的对象数据。虚拟机的垃圾收集子系统会回收堆中不再使用的对象,但回收动作无论是标记筛选出可回收对象,还是回收和整理内存,都需要耗费大量资源。如果确定一个对象不会逃逸出线程之外,那让这个对象在栈上分配内存将会是一个很不错的主意,对象所占用的内存空间就可以随栈帧出栈而销毁。在一般应用中,完全不会逃逸的局部对象和不会逃逸出线程的对象所占的比例是很大的,如果能使用栈上分配,那大量的对象就会随着方法的结束而自动销毁了,垃圾收集子系统的压力将会下降很多。栈上分配可以支持方法逃逸,但不能支持线程逃逸。
  • 标量替换(Scalar Replacement):若一个数据已经无法再分解成更小的数据来表示了,Java虚拟机中的原始数据类型(int、long等数值类型及reference类型等)都不能再进一步分解了,那么这些数据就可以被称为标量。相对的,如果一个数据可以继续分解,那它就被称为聚合量(Aggregate),Java中的对象就是典型的聚合量。如果把一个Java对象拆散,根据程序访问的情况,将其用到的成员变量恢复为原始类型来访问,这个过程就称为标量替换。假如逃逸分析能够证明一个对象不会被方法外部访问,并且这个对象可以被拆散,那么程序真正执行的时候将可能不去创建这个对象,而改为直接创建它的若干个被这个方法使用的成员变量来代替。将对象拆分后,除了可以让对象的成员变量在栈上(栈上存储的数据,很大机会被虚拟机分配至物理机器的高速寄存器中存储)分配和读写之外,还可以为后续进一步的优化手段创建条件。标量替换可以视作栈上分配的一种特例,实现更简单(不用考虑整个对象完整结构的分配),但对逃逸程度的要求更高,它不允许对象逃逸出方法范围内。
  • 同步消除(Synchronization Elimination):线程同步本身是一个相对耗时的过程,如果逃逸分析能够确定一个变量不会逃逸出线程,无法被其他线程访问,那么这个变量的读写肯定就不会有竞争,对这个变量实施的同步措施也就可以安全地消除掉。

下面笔者将通过一系列Java伪代码的变化过程来模拟逃逸分析是如何工作的,向读者展示逃逸分析能够实现的效果。初始代码如下所示:

// 完全未优化的代码
public int test(int x) {
    int xx = x + 2;
    Point p = new Point(xx, 42);
    return p.getX();
}

此处笔者省略了Point类的代码,这就是一个包含x和y坐标的POJO类型,读者应该很容易想象它的样子。
第一步,将Point的构造函数和getX()方法进行内联优化:

// 步骤1:构造函数内联后的样子
public int test(int x) {
    int xx = x + 2;
    Point p = point_memory_alloc();   // 在堆中分配P对象的示意方法
    p.x = xx;                         // Point构造函数被内联后的样子
    p.y = 42
    return p.x;                       // Point::getX()被内联后的样子
}

第二步,经过逃逸分析,发现在整个test()方法的范围内Point对象实例不会发生任何程度的逃逸,这样可以对它进行标量替换优化,把其内部的x和y直接置换出来,分解为test()方法内的局部变量,从而避免Point对象实例被实际创建,优化后的结果如下所示:

// 步骤2:标量替换后的样子
public int test(int x) {
    int xx = x + 2;
    int px = xx;
    int py = 42
    return px;
}

第三步,通过数据流分析,发现py的值其实对方法不会造成任何影响,那就可以放心地去做无效代码消除得到最终优化结果,如下所示:

// 步骤3:做无效代码消除后的样子
public int test(int x) {
    return x + 2;
}

从测试结果来看,实施逃逸分析后的程序在MicroBenchmarks中往往能得到不错的成绩,但是在实际的应用程序中,尤其是大型程序中反而发现实施逃逸分析可能出现效果不稳定的情况,或分析过程耗时但却无法有效判别出非逃逸对象而导致性能(即时编译的收益)下降,所以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即使是服务端编译器,也默认不开启逃逸分析,甚至在某些版本(如JDK 6 Update 18)中还曾经完全禁止了这项优化,一直到JDK 7时这项优化才成为服务端编译器默认开启的选项。如果有需要,或者确认对程序运行有益,用户也可以使用参数-XX:+DoEscapeAnalysis来手动开启逃逸分析,开启之后可以通过参数-XX:+PrintEscapeAnalysis来查看分析结果。有了逃逸分析支持之后,用户可以使用参数-XX:+EliminateAllocations来开启标量替换,使用+XX:+EliminateLocks来开启同步消除,使用参数-XX:+PrintEliminateAllocations查看标量的替换情况。

6.5.3 公共子表达式消除

公共子表达式消除是一项非常经典的、普遍应用于各种编译器的优化技术,它的含义是:如果一个表达式E之前已经被计算过了,并且从先前的计算到现在E中所有变量的值都没有发生变化,那么E的这次出现就称为公共子表达式。对于这种表达式,没有必要花时间再对它重新进行计算,只需要直接用前面计算过的表达式结果代替E。如果这种优化仅限于程序基本块内,便可称为局部公共子表达式消除(Local Common Subexpression Elimination),如果这种优化的范围涵盖了多个基本块,那就称为全局公共子表达式消除(Global Common Subexpression Elimination)。下面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它的优化过程,假设存在如下代码:

int d = (c * b) * 12 + a + (a + b * c);

如果这段代码交给Javac编译器则不会进行任何优化,那生成的代码将如代码清单6.5.7所示,是完全遵照Java源码的写法直译而成的。

iload_2       // b
imul          // 计算b*c
bipush 12     // 推入12
imul          // 计算(c * b) * 12
iload_1       // a
iadd          // 计算(c * b) * 12 + a
iload_1       // a
iload_2       // b
iload_3       // c
imul          // 计算b * c
iadd          // 计算a + b * c
iadd          // 计算(c * b) * 12 + a + a + b * c
istore 4

当这段代码进入虚拟机即时编译器后,它将进行如下优化:编译器检测到cb与bc是一样的表达式,而且在计算期间b与c的值是不变的。
因此这条表达式就可能被视为:

int d = E * 12 + a + (a + E);

这时候,编译器还可能(取决于哪种虚拟机的编译器以及具体的上下文而定)进行另外一种优化——代数化简(Algebraic Simplification),在E本来就有乘法运算的前提下,把表达式变为:

int d = E * 13 + a + a;

表达式进行变换之后,再计算起来就可以节省一些时间了。如果读者还对其他的经典编译优化技术感兴趣,可以参考《编译原理》(俗称龙书)中的相关章节。

6.5.4 数组边界检查消除

数组边界检查消除(Array Bounds Checking Elimination)是即时编译器中的一项语言相关的经典优化技术。我们知道Java语言是一门动态安全的语言,对数组的读写访问也不像C、C++那样实质上就是裸指针操作。如果有一个数组foo[],在Java语言中访问数组元素foo[i]的时候系统将会自动进行上下界的范围检查,即i必须满足“i>=0&&i<foo.length”的访问条件,否则将抛出一个运行时异常:java.lang.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这对软件开发者来说是一件很友好的事情,即使程序员没有专门编写防御代码,也能够避免大多数的溢出攻击。但是对于虚拟机的执行子系统来说,每次数组元素的读写都带有一次隐含的条件判定操作,对于拥有大量数组访问的程序代码,这必定是一种性能负担。

无论如何,为了安全,数组边界检查肯定是要做的,但数组边界检查是不是必须在运行期间一次不漏地进行则是可以“商量”的事情。例如下面这个简单的情况:数组下标是一个常量,如foo[3],只要在编译期根据数据流分析来确定foo.length的值,并判断下标“3”没有越界,执行的时候就无须判断了。更加常见的情况是,数组访问发生在循环之中,并且使用循环变量来进行数组的访问。如果编译器只要通过数据流分析就可以判定循环变量的取值范围永远在区间[0,foo.length)之内,那么在循环中就可以把整个数组的上下界检查消除掉,这可以节省很多次的条件判断操作。

把这个数组边界检查的例子放在更高的视角来看,大量的安全检查使编写Java程序比编写C和C++程序容易了很多,比如:数组越界会得到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异常;空指针访问会得到NullPointException异常;除数为零会得到ArithmeticException异常……在C和C++程序中出现类似的问题,一个不小心就会出现Segment Fault信号或者Windows编程中常见的“XXX内存不能为Read/Write”之类的提示,处理不好程序就直接崩溃退出了。但这些安全检查也导致出现相同的程序,从而使Java比C和C++要做更多的事情(各种检查判断),这些事情就会导致一些隐式开销,如果不处理好它们,就很可能成为一项“Java语言天生就比较慢”的原罪。为了消除这些隐式开销,除了如数组边界检查优化这种尽可能把运行期检查提前到编译期完成的思路之外,还有一种避开的处理思路——隐式异常处理,Java中空指针检查和算术运算中除数为零的检查都采用了这种方案。举个例子,程序中访问一个对象(假设对象叫foo)的某个属性(假设属性叫value),那以Java伪代码来表示虚拟机访问foo.value的过程为:

if (foo != null) {
    return foo.value;
}else{
    throw new NullPointException();
}

在使用隐式异常优化之后,虚拟机会把上面的伪代码所表示的访问过程变为如下伪代码:

try {
    return foo.value;
} catch (segment_fault) {
    uncommon_trap();
}

虚拟机会注册一个Segment Fault信号的异常处理器(伪代码中的uncommon_trap(),务必注意这里是指进程层面的异常处理器,并非真的Java的try-catch语句的异常处理器),这样当foo不为空的时候,对value的访问是不会有任何额外对foo判空的开销的,而代价就是当foo真的为空时,必须转到异常处理器中恢复中断并抛出NullPointException异常。进入异常处理器的过程涉及进程从用户态转到内核态中处理的过程,结束后会再回到用户态,速度远比一次判空检查要慢得多。当foo极少为空的时候,隐式异常优化是值得的,但假如foo经常为空,这样的优化反而会让程序更慢。幸好HotSpot虚拟机足够聪明,它会根据运行期收集到的性能监控信息自动选择最合适的方案。
与语言相关的其他消除操作还有不少,如自动装箱消除(Autobox Elimination)、安全点消除(Safepoint Elimination)、消除反射(Dereflection)等

6.6 Graal编译器

JDK10起新加入Graal编译器,在JDK17配合推出GraalVM虚拟机.现在我们将把目光聚焦到HotSpot即时编译器以及提前编译器共同的最新成果——Graal编译器身上。Graal编译器在JDK 9时以Jaotc提前编译工具的形式首次加入到官方的JDK中,从JDK 10起,Graal编译器可以替换服务端编译器,成为HotSpot分层编译中最顶层的即时编译器。这种可替换的即时编译器架构的实现,得益于HotSpot编译器接口的出现。

早期的Graal曾经同C1及C2一样,与HotSpot的协作是紧耦合的,这意味着每次编译Graal均需重新编译整个HotSpot。JDK 9时发布的JEP 243:Java虚拟机编译器接口(Java-Level JVM Compiler Interface,JVMCI)使得Graal可以从HotSpot的代码中分离出来。JVMCI主要提供如下三种功能:

  • 响应HotSpot的编译请求,并将该请求分发给Java实现的即时编译器。
  • 允许编译器访问HotSpot中与即时编译相关的数据结构,包括类、字段、方法及其性能监控数据等,并提供了一组这些数据结构在Java语言层面的抽象表示。
  • 提供HotSpot代码缓存(Code Cache)的Java端抽象表示,允许编译器部署编译完成的二进制机器码。

综合利用上述三项功能,我们就可以把一个在HotSpot虚拟机外部的、用Java语言实现的即时编译器(不局限于Graal)集成到HotSpot中,响应HotSpot发出的最顶层的编译请求,并将编译后的二进制代码部署到HotSpot的代码缓存中。此外,单独使用上述第三项功能,又可以绕开HotSpot的即时编译系统,让该编译器直接为应用的类库编译出二进制机器码,将该编译器当作一个提前编译器去使用(如Jaotc)。

Graal编译器是如何工作的?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最难不过坚持丶渊洁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