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博客一个月,我收获了什么?送你 3 条为什么要坚持写技术博客的理由!

写博客一个月,我收获了什么?给你 3 条为什么要坚持写技术博客的理由!

前言

大家好,我是「周三不Coding」。

工作休息之余,翻了翻博客,发现自己已经坚持写博客一个月了,输出了 20 篇左右的技术或经验分享文章。

坚持写博客的第一天是 6 月 11 日,那天我正好发布了我的开源项目 GPT Terminal,于是写了一篇文章进行记录。

image-20230711213255812

自此开始,我便坚持更新技术文章,几乎做到一天或两天一更。

今天,我将从成就感、技术提升、综合素质提升三个角度,给大家分享一下:坚持写技术文章一个月,我收获了什么?

文末,我会给大家总结全文内容,抛出 3 条坚持写博客的理由。

给我带来收获最大的是综合素质提升,我会着重讲这一点,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收获。

收获成就感

坚持在CSDN、掘金、知识星球、知乎等平台写博客,给我带来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满满的成就感,之前我搭建过个人博客,但是在上面分享文章很少有人看到,只能记录日常学习笔记。但是,在更大的平台的上发布技术文章,会有更多流量,我的文章会被更多人看到,也会有很多人赞赏鼓励我,这是对我莫大的肯定。

接下来,我分享一下我具体的收获。

GPT Terminal 开源项目

写博客带给我最大的成就感就是,它促使我发布并完善了我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开源项目:GPT Terminal

我发布的第一篇文章,便是向大家介绍 GPT Terminal 终端项目。

image.png

令我惊讶的是刚发布不久就很快被平台推荐到首页,很快阅读量便破千。

因为这一数据上的激励,我便加足马力,持续不断地完善开源项目功能,并通过技术文章的形式,分享项目的最新进展,陆陆续续地输出了 10 篇 GPT Terminal 相关的技术文章。

image-20230711215311964

这 10 篇文章涉及到了 GPT Terminal 项目核心功能点的具体设计方案,以及关于设计一个 ChatGPT 产品的方方面面。

其中,有一篇讲解如何实现 ChatGPT 打字机效果的文章,发布没多久便被推荐,迅速登上了人工智能榜单的前三名甚至榜首。当时,激动的我立马截了图并发了一条朋友圈。至今过去了一个月,我仍然记得当时激动的心情。这对于一个刚写博客的小白,是一种极大的鼓励和肯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随着这些 GPT 相关文章的发布,我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鼓励与肯定,我的开源项目也逐渐收获了一些 Star。看着自己的开源项目逐渐成形,被更多人所知道,就像是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一般。

image-20230711220152927

这个项目我会持续不断地完善,添加更新的功能,争取让它被更多人所熟知。

它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 GPT 应用项目,谈不上高大上的技术与复杂的产品构思,但是对我的意义却非同一般。

它让我迈出了很多个第一步,如:第一次做开源、第一次打造自己的产品、第一次做知识分享、第一次做项目专栏等等,见证了我一个月以来的成长。

更多的曝光与上涨的数据

除了输出 GPT Terminal 相关的技术文章外,我还陆陆续续发布了一些微服务技术、工作学习经验分享文章,收获了很多阅读量、点赞、收藏。

数据确实能够起到极大的激励作用,看着自己阅读量、点赞数一天天的上涨,即使每天工作再累,回到家也仍然有持续输出文章的动力。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3lrZy9qN-1689137205062)(/Users/lty/Downloads/image-20230711221208181_副本.jpg)]

虽然现在数据还是比较 “惨淡”,但是每天还是在不断的进步,我仍然能够感觉到巨大的成就感,这就是我写博客的最大动力之一。

赞赏、鼓励与肯定

在经验分享专栏中,我分享了我面试经验、日常工作学习经验、开源项目经验,

评论区中有很多小伙伴送上了祝福与鼓励,并且感谢我分享了这些经验。

这一刻我感受到了做自媒体的成就感 —— 在与读者互动的过程中,收获快乐。

收获技术提升

回归到技术博客的本质,它给我带来的技术提升是肉眼可见的。

输出技术文章与记录学习笔记有着天壤之别。「学习笔记」只需要自己看懂即可,大多数情况下只是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而输出「技术文章」则截然不同,在写文章之前,需要对文章的框架结构进行具体的构思,确定文章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写文章时,需要考虑用词是否准确、描述是否正确;写完之后,还需要反复地修改打磨。

为了输出正确、有质量、一定程度上通俗易懂的内容,我写的时候需要足够理解文章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这就需要我在写文章之前,进行充足的阅读、充分的思考,参考其它相关的文章、资料,以免 “误人子弟”。

在这一过程中,我阅读了很多类 ChatGPT 开源项目的源码,学习了很多前端开发的技巧,阅读了很多微服务相关的文章和书籍,复习了微服务相关的组件与基础知识。

更简单点来说,技术文章的输出间接导致我输入了比平日多 1 ~ 2 倍的知识量。

尽管其中一些技术与我日常后端工作无关,但却都是我的兴趣所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拓宽了我的职业发展道路吧~

综合素质提升

这一部分我认为对我的影响是最大的,甚至不夸张地说,坚持写技术文章,扭转了我的思维,改变了我做事的方式

因为写文章会促使我进行大量的思考,而思考的过程,就是改变自我的过程

思维转变

在过去,我有着严重的「学生思维」,对事物认知很浅,学习技术也只是停留在 “学”,很少去思考 “用”。更可怕的是,有时候自己身处思维牢笼中却不自知,很难真正地发现自身思维的局限性。

但当我开始输出技术文章后,我会很自然地去想着如何提升文章质量、提升文章曝光。这时候,我会将每一篇文章当作一个个即将发布的产品去不断的打磨,思考文章标题、思考文章框架结构、思考文章封面、思考文章简介、思考具体的用词语法等各个细节。

在这一过程中,我自然地、自发地跳脱出学生思维去思考问题。学生思维在我看来最大的问题就是想当然、以自我为中心,而写技术文章一定程度上需要迎合读者的需求,迎合用户的喜好,并不是你想什么就是什么,最后文章的数据量会证明文章是否有质量、是否被读者喜欢。这其实就是一种「产品思维」,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对于技术文章来说,新颖、有内容、有干货且通俗易懂的文章,对于用户、读者来说,就是好的 “产品”。

理解了这一点之后,我将其作为我的认知,并扩散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用产品思维去打造一个开源项目,工作中结合产品思维去开发等等。

我从中受益良多。虽然我现在仍然存在着思维局限性,但我认为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良性内循环

在前文中也提到过,输出技术文章之前需要进行足够的知识输入。当我逐渐形成了写文章的习惯后,一种「良性内循环」也逐渐形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并且,这种循环是一种只增不减的「动态平衡」。在一段时间里,当我发现我没有东西可以输出的时候,我就会去阅读各种技术文章,看一些开源项目源码,收获输入的过程中,我也在寻找文章灵感和创作来源。当我输入足够多,脑子里有强烈的输出欲望时,便能够很自然地写出一篇技术文章。

大家会发现,在追求这种「动态平衡」的过程中,「输入量」与「输出量」都会因为这一循环平衡而逐渐积累增多,二者构成了「正向反馈」,它最终使你变得更优秀。

持续自动驱动

持续的输出文章使我拥有了持续的自我驱动力。

在过去的学习中,我的动力往往来源于兴趣或现实压力(考试、面试等)。

  • 兴趣属于 ”自驱“,但是在我看来,以单纯地兴趣作为自驱是不稳定的,因为一旦兴趣无法带来成就感或产出时,就容易半途而废。
  • 现实压力属于 “它驱”,很有效,但是并不会时刻存在。人是有惰性的,一旦没有压力,就会变得懈怠。

而养成写技术文章的习惯,则兼顾了兴趣和压力。我学习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后,可以总结沉淀出技术文章,文章的数据、读者的鼓励就是我的驱动力,而数据下滑时,我会感受到压力,我就会持续地去改进我的文章质量。这一过程使我自然而然地形成自我驱动力。

我也会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和内容质量。

总结

以上就是我坚持写博客一个月,所得到的全部收获!

这也是对我过去一个月的总结吧,希望过去半年、一年甚至三年五年,我仍然能够坚持这一习惯,并在回过头看这篇文章的时候,还能够保持足够的动力与热情。

最后,我总结一下全文,并抛出 3 个坚持写技术博客的理由,给你打一针 “强心剂”,让你也养成这一习惯!

  • 收获成就感。成就感会使你有着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而对外分享知识、发布技术文章则是获取成就感最简单的方式。
  • 收获技术提升,突破技术瓶颈。输出技术文章需要持续不断的输入,输入的过程则是技术提升的过程。
  • 改变精神面貌,每天充满动力,形成「良性内循环」,持续自我驱动。

这就是这篇文章的全部内容啦,如果对你有帮助的话,请帮忙点个赞或留个言支持一下呀~下期再见!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周三不Coding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