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SM笔记(二)SpringMvc基础

在SpringMVC阶段,你就能逐渐够体会到Spring框架为我们带来的便捷之处了。

此阶段,我们将再次回到Tomcat的Web应用程序开发中,去感受SpringMVC为我们带来的巨大便捷。

一、MVC理论基础

在之前,我们给大家讲解了三层架构,包括: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每一层都有着各自的职责,其中最关键的当属表示层,因为它相当于就是直接与用户的浏览器打交道的一层,并且所有的请求都会经过它进行解析,然后再告知业务层进行处理,任何页面的返回和数据填充也全靠表示层来完成,因此它实际上是整个三层架构中最关键的一层,而在之前的实战开发中,我们编写了大量的Servlet(也就是表示层实现)来处理来自浏览器的各种请求,但是我们发现,仅仅是几个很小的功能,以及几个很基本的页面,我们都要编写将近十个Servlet,如果是更加大型的网站系统,比如淘宝、B站,光是一个页面中可能就包含了几十甚至上百个功能,想想那样的话写起来得多恐怖。

因此,SpringMVC正是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而生的,它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表示层框架(在此之前还有一个叫做Struts2的框架,但是现阶段貌似快凉透了),采用MVC思想设计实现。

MVC解释如下:

  • M是指业务模型(Model):通俗的讲就是我们之前用于封装数据传递的实体类
  • V是指用户界面(View):一般指的是前端页面
  • C则是控制器(Controller):控制器就相当于Servlet的基本功能,处理请求,返回响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pringMVC正是希望这三者之间进行解耦,实现各干各的,更加精细地划分对应的职责。最后再将View和Model进行渲染,得到最终的页面并返回给前端(就像之前使用Thymeleaf那样,把实体数据对象和前端页面都给到Thymeleaf,然后它会将其进行整合渲染得到最终有数据的页面,而本教程也会使用Thymeleaf作为视图解析器进行讲解)

二、配置环境并搭建项目

由于SpringMVC还没有支持最新的Tomcat10(主要是之前提到的包名问题,神仙打架百姓遭殃)所以我们干脆就再来配置一下Tomcat9环境,相当于回顾一下。

下载地址:https://tomcat.apache.org/download-90.cgi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添加SpringMVC依赖

(这个SpringMVC的依赖包含了我们之前Spring核心组建的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groupId>
    <artifactId>spring-webmvc</artifactId>
    <version>5.3.13</version>
</dependency>

(然后我们把index.jsp删除)

接着我们需要配置一下web.xml,将DispatcherServlet(SpringMVC提供的)(现在我们希望所有请求都走这个DispatcherServlet)替换掉Tomcat自带的Servlet,这里url-pattern需要写为/,即可完成替换:

(web.xml)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web-app xmlns="http://xmlns.jcp.org/xml/ns/javaee"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schemaLocation="http://xmlns.jcp.org/xml/ns/javaee http://xmlns.jcp.org/xml/ns/javaee/web-app_4_0.xsd"
         version="4.0">
    <servlet>
        <servlet-name>mvc</servlet-name>
        <servlet-class>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DispatcherServlet</servlet-class>
    </servlet>
    <servlet-mapping>
        <servlet-name>mvc</servlet-name>
        <url-pattern>/</url-pattern>
    </servlet-mapping>
</web-app>

接着需要为整个Web应用程序配置一个Spring上下文环境(也就是容器),因为SpringMVC是基于Spring开发的,它直接利用Spring提供的容器来实现各种功能,这里我们直接使用注解方式进行配置,不再使用XML配置文件

(然后我们把HelloServlet删除)

编写一下最基本的配置类:

(com.example.config.WebConfiguration)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WebConfiguration {

}

(在web.xml中)
(这个WebConfiguration是配置类名字,记得更改)

<init-param>
    <param-name>contextConfigLocation</param-name>
    <param-value>com.example.config.WebConfiguration</param-value>
</init-param>
<init-param>
    <param-name>contextClass</param-name>
    <param-value>org.springframework.web.context.support.AnnotationConfigWebApplicationContext</param-value>
</init-param>

(然后变成:)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web-app xmlns="http://xmlns.jcp.org/xml/ns/javaee"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schemaLocation="http://xmlns.jcp.org/xml/ns/javaee http://xmlns.jcp.org/xml/ns/javaee/web-app_4_0.xsd"
         version="4.0">
    <servlet>
        <servlet-name>mvc</servlet-name>
        <servlet-class>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DispatcherServlet</servlet-class>
        <init-param>
            <param-name>contextConfigLocation</param-name>
            <param-value>com.example.config.WebConfiguration</param-value>
        </init-param>
        <init-param>
            <param-name>contextClass</param-name>
            <param-value>org.springframework.web.context.support.AnnotationConfigWebApplicationContext</param-value>
        </init-param>
    </servlet>
    <servlet-mapping>
        <servlet-name>mvc</servlet-name>
        <url-pattern>/</url-pattern>
    </servlet-mapping>
</web-app>

(然后还要在WebConfiguration那里点一下配置应用程序上下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还是想使用XML配置文件进行配置,那么可以直接这样写:

(还是加在web.xml的servlet标签中,替换刚才的contextConfigLocation所在的init-param)
(然后把下面的contextClass所在的init-param去掉)
(配置文件名称 比如 test.xml)

<init-param>
    <param-name>contextConfigLocation</param-name>
    <param-value>配置文件名称</param-value>
</init-param>

如果你希望完完全全丢弃配置文件(也就是web.xml也不要,把web.xml删除),可以直接添加一个类Tomcat会在类路径中查找实现ServletContainerInitializer 接口的类,如果发现的话,就用它来配置Servlet容器,Spring提供了这个接口的实现类SpringServletContainerInitializer , 通过@HandlesTypes(WebApplicationInitializer.class)设置,这个类反过来会查找实现WebApplicationInitializer 的类,并将配置的任务交给他们来完成,因此直接实现接口即可:

再创建一个com.example.config.MainConfiguration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MainConfiguration {
    
}

(现在我们把web.xml删除)

(com.example.config.MainInitializer)

public class MainInitializer extends AbstractAnnotationConfigDispatcherServletInitializer {
    @Override
    protected Class<?>[] getRootConfigClasses() {
        return new Class[]{MainConfiguration.class};   //基本的Spring配置类,一般用于业务层配置
    }

    @Override
    protected Class<?>[] getServletConfigClasses() {
        return new Class[]{WebConfiguration.class};  //配置DispatcherServlet的配置类、主要用于Controller等配置
    }

    @Override
    protected String[] getServletMappings() {
        return new String[]{"/"};    //匹配路径,与上面一致,与配置文件中写的是一样的;直接就是根目录 
    }
}

后面我们都采用无XML配置方式进行讲解。

(有两个容器(上面我们在MainInitializer中也需要配置两个),分别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样,就完成最基本的配置了,现在任何请求都会优先经过DispatcherServlet进行集中处理,下面我们会详细讲解如何使用它。

三、Controller控制器

有了SpringMVC之后,我们不必再像之前那样一个请求地址创建一个Servlet了,它使用DispatcherServlet替代Tomcat为我们提供的默认的静态资源Servlet,也就是说,现在所有的请求除了jsp,因为Tomcat还提供了一个jsp的Servlet(是处理静态的Servlet被替掉了))都会经过DispatcherServlet进行处理。

那么DispatcherServlet会帮助我们做什么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根据图片我们可以了解,我们的请求到达Tomcat服务器之后,会交给当前的Web应用程序进行处理,而SpringMVC使用DispatcherServlet处理所有的请求,也就是说它被作为一个统一的访问点,所有的请求全部由它来进行调度

当一个请求经过DispatcherServlet之后,会先走HandlerMapping,它会将请求映射为HandlerExecutionChain,依次经过HandlerInterceptor有点类似于之前我们所学的过滤器,不过在SpringMVC中我们使用的是拦截器,然后再交给HandlerAdapter,根据请求的路径选择合适的控制器进行处理,控制器处理完成之后,会返回一个ModelAndView对象,包括数据模型和视图,通俗的讲就是页面中数据和页面本身(只包含视图名称即可)。

返回ModelAndView之后,会交给ViewResolver(视图解析器)进行处理,视图解析器会对整个视图页面进行解析,SpringMVC自带了一些视图解析器,但是只适用于JSP页面,我们也可以像之前一样使用Thymeleaf作为视图解析器,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给定的视图名称,直接读取HTML编写的页面,解析为一个真正的View。

解析完成后,就需要将页面中的数据全部渲染到View中,最后返回给DispatcherServlet一个包含所有数据的成形页面,再响应给浏览器,完成整个过程。

因此,实际上整个过程我们只需要编写对应请求路径的的Controller以及配置好我们需要的ViewResolver即可,之后还可以继续补充添加拦截器,而其他的流程已经由SpringMVC帮助我们完成了。

1、配置视图解析器和控制器

首先我们需要实现最基本的页面解析并返回,第一步就是配置视图解析器,这里我们使用Thymeleaf为我们提供的视图解析器,导入需要的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org.thymeleaf</groupId>
    <artifactId>thymeleaf-spring5</artifactId>
    <version>3.0.12.RELEASE</version>
</dependency>

配置视图解析器非常简单,我们只需要将对应的ViewResolver注册为Bean即可,这里我们直接在配置类中编写:

(这里的关键是配置templateResolver,
比如如果是 webapp/WEB-INF/template/index.html,那么就写成

resolver.setSuffix(".html");
resolver.setPrefix("/WEB-INF/template/");

(注意添加三个注解!!!)

@ComponentScan("com.example.controller")
@Configuration
@EnableWebMvc
public class WebConfiguration {

  //我们需要使用ThymeleafViewResolver作为视图解析器,并解析我们的HTML页面
    @Bean
    public ThymeleafViewResolver thymeleafViewResolver(@Autowired SpringTemplateEngine springTemplateEngine){
        ThymeleafViewResolver resolver = new ThymeleafViewResolver();
        resolver.setOrder(1);   //可以存在多个视图解析器,并且可以为他们设定解析顺序
        resolver.setCharacterEncoding("UTF-8");   //编码格式是重中之重
        resolver.setTemplateEngine(springTemplateEngine);   //和之前JavaWeb阶段一样,需要使用模板引擎进行解析,所以这里也需要设定一下模板引擎
        return resolver;
    }
  
  	//配置模板解析器
  	@Bean
    public SpringResourceTemplateResolver templateResolver(){
        SpringResourceTemplateResolver resolver = new SpringResourceTemplateResolver();
        resolver.setSuffix(".html");   //需要解析的后缀名称
        resolver.setPrefix("/WEB-INF/template/");   //需要解析的HTML页面文件存放的位置
        return resolver;
    }
  	
  	//配置模板引擎Bean
  	@Bean
    public SpringTemplateEngine springTemplateEngine(@Autowired ITemplateResolver resolver){
        SpringTemplateEngine engine = new SpringTemplateEngine();
        engine.setTemplateResolver(resolver);   //模板解析器,默认即可
        return engine;
    }
}

别忘了在Initializer中添加此类作为配置:

@Override
protected Class<?>[] getServletConfigClasses() {
    return new Class[]{WebConfiguration.class};
}

现在我们就完成了视图解析器的配置,我们接着来创建一个Controller,创建Controller也非常简单,只需在一个上添加一个@Controller注解即可,它会被Spring扫描并自动注册为Controller类型的Bean(在配置类上添加包扫描),然后我们只需要在类中编写方法用于处理对应地址的请求即可:

(com.example.controller.MainController)
(建立请求映射,这样的话,我们之后访问这个地址,它就会执行这个方法,然后方法返回ModelAndView,它会根据我们提供的视图的名称进行解析,然后就解析到了我们template下的index.html。这是因为之前我们在WebConfiguration中的templateResolver配置的结果)
(将在templateResolver中的前缀、后缀和这里这个进行拼接)
(这个方法名随便,比如另一个页面我们可以让方法名是index2)

@Controller   //直接添加注解即可
public class MainController {

    // http:localhost:8080/mvc/test
    @RequestMapping("/test")   //直接填写访问路径
    public ModelAndView index(){
        return new ModelAndView("index");  //返回ModelAndView对象,这里填入了视图的名称
      	//返回后会经过视图解析器进行处理
    }
}

我们会发现,打开浏览器之后就可以直接访问我们的HTML页面了。

页面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直接向Model进行提供:

@RequestMapping(value = "/index")
public ModelAndView index(){
    ModelAndView modelAndView = new ModelAndView("index");
    modelAndView.getModel().put("name", "啊这");
    return modelAndView;
}

这样Thymeleaf就能收到我们传递的数据进行解析:
(注意 xmlns:th=“http://www.thymeleaf.org”)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xmlns:th="http://www.thymeleaf.org">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script src="static/test.js"></script>
</head>
<body>
    HelloWorld!
    <div th:text="${name}"></div>
</body>
</html>

当然,如果仅仅是传递一个页面不需要任何的附加属性(不需要model了hhh,只需要页面view),我们可以直接返回View名称,SpringMVC会将其自动包装为ModelAndView对象

@RequestMapping(value = "/index")
public String index(){
    return "index";
}

还可以单独添加一个Model作为形参进行设置,SpringMVC会自动帮助我们传递实例对象:

(这样也能得到model中的name的值)

@RequestMapping(value = "/index")
public String index(Model model){  //这里不仅仅可以是Model,还可以是Map、ModelMap
    model.addAttribute("name", "yyds");
    return "index";
}

这么方便的写法,你就说你爱不爱吧,你爱不爱。

注意,一定要保证视图名称下面出现横线并且按住Ctrl可以跳转配置才是正确的(最新版IDEA)

我们的页面中可能还会包含一些静态资源,比如js、css,因此这里我们还需要配置一下,让静态资源通过Tomcat提供的默认Servlet进行解析,我们需要让配置类实现一下WebMvcConfigurer接口,这样在Web应用程序启动时,会根据我们重写方法里面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配置:

(http://localhost:8080/mvc/static/test.js)
(其中,“**”表示一级或者多级目录,相当于匹配static下所有东西
(前面那个是请求地址,后面那个是本地文件的路径)

@Override
public void configureDefaultServletHandling(DefaultServletHandlerConfigurer configurer) {
    configurer.enable();   //开启默认的Servlet
}

@Override
public void addResourceHandlers(ResourceHandlerRegistry registry) {
    registry.addResourceHandler("/static/**").addResourceLocations("/WEB-INF/static/");   
  	//配置静态资源的访问路径
}

我们编写一下前端内容:

(@{/static/test.js}会自动添加web应用程序的名称到链接前面)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xmlns:th="http://www.thymeleaf.org">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 引用静态资源,这里使用Thymeleaf的网址链接表达式,Thymeleaf会自动添加web应用程序的名称到链接前面 -->
      <!-- http://localhost:8080/mvc/static/test.js -->
    <script th:src="@{/static/test.js}"></script>
</head>
<body>
    HelloWorld!
</body>
</html>

创建test.js并编写如下内容:

(WEB-INF/static/test.js)

window.alert("欢迎来到GayHub全球最大同性交友网站")

最后访问页面,页面在加载时就会显示一个弹窗,这样我们就完成了最基本的页面配置。相比之前的方式,这样就简单很多了,直接避免了编写大量的Servlet来处理请求。

(js也成功地响应过来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RequestMapping详解

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如何创建一个控制器来处理我们的请求,接着我们只需要在控制器添加一个方法用于处理对应的请求即可,之前我们需要完整地编写一个Servlet来实现,而现在我们只需要添加一个@RequestMapping即可实现,其实从它的名字我们也能得知,此注解就是将请求和处理请求的方法建立一个映射关系,当收到请求时就可以根据映射关系调用对应的请求处理方法,那么我们就来先聊聊@RequestMapping吧,注解定义如下:

@Mapping
public @interface RequestMapping {
    String name() default "";

    @AliasFor("path")
    String[] value() default {};

    @AliasFor("value")
    String[] path() default {};

    RequestMethod[] method() default {};

    String[] params() default {};

    String[] headers() default {};

    String[] consumes() default {};

    String[] produces() default {};
}

其中最关键的是path属性(等价于value),它决定了当前方法处理的请求路径,注意路径必须全局唯一,任何路径只能有一个方法进行处理,它是一个数组,也就是说此方法不仅仅可以只用于处理某一个请求路径,我们可以使用此方法处理多个请求路径

@RequestMapping({"/index", "/test"})
public ModelAndView index(){
    return new ModelAndView("index");
}

现在我们访问/index或是/test都会经过此方法进行处理。

我们也可以直接将@RequestMapping添加到类名上,表示为此类中的所有请求映射添加一个路径前缀,比如:

@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yyds")
public class MainController {

    @RequestMapping({"/index", "/test"})
    public ModelAndView index(){
        return new ModelAndView("index");
    }
}

那么现在我们需要访问/yyds/index或是/yyds/test才可以得到此页面。我们可以直接在IDEA下方的端点板块中查看当前Web应用程序定义的所有请求映射,并且可以通过IDEA为我们提供的内置Web客户端直接访问某个路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路径还支持使用通配符进行匹配:

  • ?:表示任意一个字符,比如@RequestMapping("/index/x?")可以匹配/index/xa、/index/xb等等。
  • *:表示任意0-n个字符,比如@RequestMapping("/index/*")可以匹配/index/lbwnb、/index/yyds等。
  • **:表示当前目录或基于当前目录的多级目录,比如@RequestMapping("/index/**")可以匹配/index、/index/xxx等。

我们接着来看下一个method属性,顾名思义,它就是请求的方法类型,我们可以限定请求方式,比如:

@RequestMapping(value = "/index", method = RequestMethod.POST)
public ModelAndView index(){
    return new ModelAndView("index");
}

现在我们如果直接使用浏览器访问此页面,会显示405方法不支持,因为浏览器默认是直接使用GET方法获取页面,而我们这里指定为POST方法访问此地址,所以访问失败,我们现在再去端点中用POST方式去访问,成功得到页面。

(而且我们发现这个method也是数组,因此可以:, method = {RequestMethod.POST, RequestMethod.GET}

我们也可以使用衍生注解直接设定为指定类型的请求映射

@PostMapping(value = "/index")
public ModelAndView index(){
    return new ModelAndView("index");
}

这里使用了@PostMapping直接指定为POST请求类型的请求映射,同样的,还有@GetMapping可以直接指定为GET请求方式,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我们可以使用params属性来指定请求必须携带哪些请求参数,比如:

@RequestMapping(value = "/index", params = {"username", "password"})
public ModelAndView index(){
    return new ModelAndView("index");
}

比如这里我们要求请求中必须携带username和password属性,否则无法访问。它还支持表达式,比如我们可以这样编写:

@RequestMapping(value = "/index", params = {"!username", "password"})
public ModelAndView index(){
    return new ModelAndView("index");
}

在username之前添加一个感叹号表示请求的不允许携带此参数,否则无法访问,我们甚至可以直接设定一个固定值

@RequestMapping(value = "/index", params = {"username!=test", "password=123"})
public ModelAndView index(){
    return new ModelAndView("index");
}

这样,请求参数username不允许为test,并且password必须为123,否则无法访问。

headers属性用法与params一致,但是它要求的是请求头中需要携带什么内容,比如:

@RequestMapping(value = "/index", headers = "!Connection")
public ModelAndView index(){
    return new ModelAndView("index");
}

那么,如果请求头中携带了Connection属性,将无法访问。其他两个属性:

  • consumes: 指定处理请求的提交内容类型(Content-Type),例如application/json, text/html;
  • produces: 指定返回的内容类型,仅当request请求头中的(Accept)类型中包含该指定类型才返回;

3、@RequestParam和@RequestHeader详解

我们接着来看,如何获取到请求中的参数

我们只需要为方法添加一个形式参数,并在形式参数前面添加@RequestParam注解即可:

@RequestMapping(value = "/index")
public ModelAndView index(@RequestParam("username") String username){
    System.out.println("接受到请求参数:"+username);
    return new ModelAndView("index");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需要在@RequestParam中填写参数名称,参数的值会自动传递给形式参数,我们可以直接在方法中使用,注意,如果参数名称与形式参数名称相同,即使不添加@RequestParam也能获取到参数值

一旦添加@RequestParam,那么此请求必须携带指定参数,我们也可以将require属性设定为false将属性设定为非必须

@RequestMapping(value = "/index")
public ModelAndView index(@RequestParam(value = "username", required = false) String username){
    System.out.println("接受到请求参数:"+username);
    return new ModelAndView("index");
}

我们还可以直接设定一个默认值,当请求参数缺失时,可以直接使用默认值

@RequestMapping(value = "/index")
public ModelAndView index(@RequestParam(value = "username", required = false, defaultValue = "伞兵一号") String username){
    System.out.println("接受到请求参数:"+username);
    return new ModelAndView("index");
}

如果需要使用Servlet原本的一些类,比如:

@RequestMapping(value = "/index")
public ModelAndView index(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System.out.println("接受到请求参数:"+request.getParameterMap().keySet());
    return new ModelAndView("index");
}

直接添加HttpServletRequest形式参数即可,SpringMVC会自动传递该请求原本的HttpServletRequest对象,同理,我们也可以添加HttpServletResponse作为形式参数,甚至可以直接将HttpSession也作为参数传递:

@RequestMapping(value = "/index")
public ModelAndView index(HttpSession session){
    System.out.println(session.getAttribute("test"));
    session.setAttribute("test", "鸡你太美");
    return new ModelAndView("index");
}

我们还可以直接将请求参数传递给一个实体类

(com.example.entity.User)

@Data
public class User {
    String username;
    String password;
}

注意必须携带set方法或是构造方法中包含所有参数,请求参数会自动根据类中的字段名称进行匹配:

@RequestMapping(value = "/index")
public ModelAndView index(User user){
    System.out.println("获取到cookie值为:"+user);
    return new ModelAndView("index");
}


http://localhost:8080/mvc/index?username=zxl&password=123456

获取到cookie值为:User(username=zxl, password=123456)

@RequestHeader与@RequestParam用法一致,不过它是用于获取请求头参数的,这里就不再演示了。

4、@CookieValue和@SessionAttrbutie

通过使用@CookieValue注解,我们也可以快速获取请求携带的Cookie信息

@RequestMapping(value = "/index")
public ModelAndView index(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CookieValue(value = "test", required = false) String test){
    System.out.println("获取到cookie值为:"+test);
    response.addCookie(new Cookie("test", "lbwnb"));
    return new ModelAndView("index");
}

同样的,Session也能使用注解快速获取:

@RequestMapping(value = "/index")
public ModelAndView index(@SessionAttribute(value = "test", required = false) String test,
                          HttpSession session){
    session.setAttribute("test", "xxxx");
    System.out.println(test);
    return new ModelAndView("index");
}

可以发现,通过使用SpringMVC框架,整个Web应用程序的开发变得非常简单,大部分功能只需要一个注解就可以搞定了,正是得益于Spring框架,SpringMVC才能大显身手。

5、重定向和请求转发

重定向和请求转发也非常简单,我们只需要在视图名称前面添加一个前缀即可,比如重定向

(用return new ModelAndView("redirect:home");也可以)

(创建一个home.html)

@RequestMapping("/index")
public String index(){
    return "redirect:home";
}

@RequestMapping("/home")
public String home(){
    return "home";
}

(浏览器输入/index,地址自动变成/home并跳转至hom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添加redirect:前缀,就可以很方便地实现重定向,那么请求转发呢,其实也是一样的,使用forward:前缀表示转发给其他请求映射

@RequestMapping("/index")
public String index(){
    return "forward:home";
}

@RequestMapping("/home")
public String home(){
    return "home";
}

(地址没变,但是交给home去处理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使用SpringMVC,只需要一个前缀就可以实现重定向和请求转发,非常方便。

6、Bean的Web作用域

在学习Spring时我们讲解了Bean的作用域,包括singletonprototype,Bean分别会以单例多例模式进行创建,而在SpringMVC中,它的作用域被继续细分

  • request:对于每次HTTP请求,使用request作用域定义的Bean都将产生一个新实例,请求结束后Bean也消失
  • session:对于每一个会话,使用session作用域定义的Bean都将产生一个新实例,会话过期后Bean也消失。 (浏览器不关的话,存session的那个cookie(默认-1,是临时Cookie,关闭浏览器即失效)清不掉,这个时候,一直访问的话,就一直都是当前这个服务器进行的会话;浏览器关闭后cookie就清理掉了,那这个session就没了,所以就变成一个新的会话了,再去访问就会产生一个新的实例了)
  • global session:不常用,不做讲解。

这里我们创建一个测试类来试试看:

(com.example.bean.TestBean)

public class TestBean {

}

接着将其注册为Bean,注意这里需要添加@RequestScope或是@SessionScope表示此Bean的Web作用域

(在WebConfiguration中注册!)

@Bean
@RequestScope
public TestBean testBean(){
    return new TestBean();
}

接着我们将其自动注入到Controller中

@Controller
public class MainController {

    @Resource
    TestBean bean;

    @RequestMapping(value = "/index")
    public ModelAndView index(){
        System.out.println(bean);
        return new ModelAndView("index");
    }
}

我们发现,每次发起得到的Bean实例都不同,接着我们将其作用域修改为@SessionScope,这样作用域就上升到Session只要清理浏览器的Cookie,那么都会被认为是同一个会话,只要是同一个会话,那么Bean实例始终不变。

如果只加一个@Bean注解,说明这是默认的作用域Singletion单例模式,对象始终只有一个;即使把浏览器关闭重新打开,还是刚才那个对象,不会根据session变化而变化

实际上,它也是通过代理实现的(Bean.getClass()后看到是通过CGLIB生成的代理类),我们调用Bean中的方法会被转发到真正的Bean对象去执行。

RestFul风格

中文释义为 表现层状态转换(名字挺高大上的),它不是一种标准,而是一种设计风格。它的主要作用是充分并正确利用HTTP协议的特性,规范资源获取的URI路径。通俗的讲,RESTful风格的设计允许将参数通过URL拼接传到服务端,目的是让URL看起来更简洁实用,并且我们可以充分使用多种HTTP请求方式(POST/GET/PUT/DELETE),来执行相同请求地址的不同类型操作。

因此,这种风格的连接,我们就可以直接从请求路径读取参数,比如:

http://localhost:8080/mvc/index/123456

我们可以直接将index的下一级路径作为请求参数进行处理,也就是说现在的请求参数包含在了请求路径中:

@RequestMapping("/index/{str}")
public String index(@PathVariable String str) {
    System.out.println(str);
    return "index";
}

注意请求路径我们可以手动添加类似占位符一样的信息,这样占位符位置的所有内容都会被作为请求参数,而方法的形参列表中必须包括一个与占位符同名的并且添加了@PathVariable注解的参数,或是由@PathVariable注解指定为占位符名称:

// http://localhost:8080/mvc/index/123456
@RequestMapping("/index/{str}")
public String index(@PathVariable("str") String text){
    System.out.println(text);
    return "index";
}

如果没有配置正确,方法名称上会出现黄线。

我们可以按照不同功能进行划分:

  • POST http://localhost:8080/mvc/index - 添加用户信息,携带表单数据
  • GET http://localhost:8080/mvc/index/{id} - 获取用户信息,id直接放在请求路径中
  • PUT http://localhost:8080/mvc/index - 修改用户信息,携带表单数据
  • DELETE http://localhost:8080/mvc/index/{id} - 删除用户信息,id直接放在请求路径中

我们分别编写四个请求映射

@Controller
public class MainController {

    @RequestMapping(value = "/index/{id}", method = RequestMethod.GET)
    public String get(@PathVariable("id") String text){
        System.out.println("获取用户:"+text);
        return "index";
    }

	// 这里省略了@RequestParam,与username一致因此可以省了
	// 从post携带的数据中读取username
    @RequestMapping(value = "/index", method = RequestMethod.POST)
    public String post(String username){
        System.out.println("添加用户:"+username);
        return "index";
    }

    @RequestMapping(value = "/index/{id}", method = RequestMethod.DELETE)
    public String delete(@PathVariable("id") String text){
        System.out.println("删除用户:"+text);
        return "index";
    }

    @RequestMapping(value = "/index", method = RequestMethod.PUT)
    public String put(String username){
        System.out.println("修改用户:"+username);
        return "index";
    }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默认情况下无法发生PUT和DELETE,因此我们用端点(或者用POSTMAN(专门用来调接口))来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只是一种设计风格而已,各位小伙伴了解即可。

Interceptor拦截器

拦截器是整个SpringMVC的一个重要内容,拦截器与过滤器类似,都是用于拦截一些非法请求,但是我们之前讲解的过滤器作用于Servlet之前,只有经过层层的拦截器才可以成功到达Servlet,而拦截器并不是在Servlet之前,它在ServletRequestMapping之间,相当于DispatcherServlet在将请求交给对应Controller中的方法之前进行拦截处理,它只会拦截所有Controller中定义的请求映射对应的请求不会拦截静态资源),这里一定要区分两者的不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创建拦截器

创建一个拦截器我们需要实现一个HandlerInterceptor接口:

(com.example.interceptor.MainInterceptor)

public class MainInterceptor implements HandlerInterceptor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preHandle(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Object handler) throws 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我是处理之前!");
        return true;   //只有返回true才会继续,否则直接结束
    }

    @Override
    public void postHandle(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Object handler, ModelAndView modelAndView) throws 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我是处理之后!");
    }

    @Override
    public void afterCompletion(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Object handler, Exception ex) throws 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我是完成之后!");
    }
}

接着我们需要在配置类中进行注册

(WebConfiguration中)

@Override
public void addInterceptors(InterceptorRegistry registry) {
    registry.addInterceptor(new MainInterceptor())
      .addPathPatterns("/**")    //添加拦截器的匹配路径,只要匹配一律拦截
      .excludePathPatterns("/home");   //拦截器不进行拦截的路径
}
@Controller
public class MainController {

    @RequestMapping(value = "/index")
    public String get() {
        System.out.println("我是处理器Controller");
        return "index";
    }

    @RequestMapping(value = "/home")
    public String home() {
        System.out.println("我是home");
        return "home";
    }
}

现在我们在浏览器中访问index页面,拦截器已经生效。

得到整理拦截器的执行顺序

我是处理之前!
我是处理!
我是处理之后!
我是完成之后!

也就是说,处理前和处理后,包含了真正的请求映射的处理,在整个流程结束后还执行了一次afterCompletion方法,其实整个过程与我们之前所认识的Filter类似,不过在处理前,我们只需要返回true或是false表示是否被拦截即可,而不是再去使用FilterChain进行向下传递。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如果处理前返回false,会怎么样:

我是处理之前!

(而且访问的/index页面是空白的,没有内容)

(如果访问/home页面(之前在配置类中不进行拦截的路径),可以正常显示内容)(注意是在return false的情况下也这样)(也就是说,配置类中不进行拦截的路径直接不经过拦截器,要进行拦截的路径再看return的是true还是false)

通过结果发现一旦返回false之后的所有流程全部取消,那么如果是在处理中发生异常了呢?

(先将拦截器中改回return true)

@RequestMapping("/index")
public String index(){
    System.out.println("我是处理Controller!");
    if(true)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我是异常!");
    return "index";
}

结果为:

(浏览器显示状态码500内部服务器错误)

我是处理之前!
我是处理Controller!
我是完成之后!

我们发现如果处理过程中抛出异常,那么就不会执行处理后postHandle方法,但是会执行afterCompletion方法,我们可以在此方法中获取到抛出的异常

@Override
public void afterCompletion(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Object handler, Exception ex) throws 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ex.getMessage());
    System.out.println("我是完成之后!");
}

我是处理之前!
我是处理Controller!
我是异常!
我是完成之后!

2、多级拦截器

前面介绍了仅仅只有一个拦截器的情况,我们接着来看如果存在多个拦截器会如何执行,我们以同样的方式创建二号拦截器

public class SubInterceptor implements HandlerInterceptor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preHandle(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Object handler) throws 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二号拦截器:我是处理之前!");
        return true;
    }

    @Override
    public void postHandle(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Object handler, ModelAndView modelAndView) throws 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二号拦截器:我是处理之后!");
    }

    @Override
    public void afterCompletion(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Object handler, Exception ex) throws 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二号拦截器:我是完成之后!");
    }
}

注册二号拦截器:

@Override
public void addInterceptors(InterceptorRegistry registry) {
    //一号拦截器
    registry.addInterceptor(new MainInterceptor())
            .addPathPatterns("/**")    //添加拦截器的匹配路径,只要匹配一律拦截
            .excludePathPatterns("/home");   //拦截器不进行拦截的路径

    //二号拦截器
    registry.addInterceptor(new SubInterceptor())
            .addPathPatterns("/**");
}

注意拦截顺序就是注册的顺序,因此拦截器会根据注册顺序依次执行,我们可以打开浏览器运行一次:

一号拦截器:我是处理之前!
二号拦截器:我是处理之前!
我是处理Controller!
二号拦截器:我是处理之后!
一号拦截器:我是处理之后!
二号拦截器:我是完成之后!
一号拦截器:我是完成之后!

和多级Filter相同,在处理之前,是按照顺序从前向后进行拦截的,但是处理完成之后,就按照倒序执行处理后方法,而完成后是在所有的postHandle执行之后再同样的以倒序方式执行。

那么如果这时一号拦截器在处理前返回了false呢?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preHandle(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Object handler) throws 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一号拦截器:我是处理之前!");
    return false;
}

得到结果如下:

(页面也无法显示)

一号拦截器:我是处理之前!

我们发现,与单个拦截器的情况一样,一旦拦截器返回false,那么之后无论有无拦截器,都不再继续

(如果是只将二号拦截器return false:
发现一号拦截器还是会执行afterCompletion

一号拦截器:我是处理之前!
二号拦截器:我是处理之前!
一号拦截器:我是完成之后!

异常处理

当我们的请求映射方法出现异常时,会直接展示在前端页面,这是因为SpringMVC为我们提供了默认的异常处理页面,当出现异常时,我们的请求会被直接转交给专门用于异常处理的控制器进行处理。

(return false 并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可以自定义一个异常处理控制器,一旦出现指定异常,就会转接到此控制器执行:

(com.example.controller.ErrorController)

@ControllerAdvice
public class ErrorController {

    @ExceptionHandler(Exception.class)
    public String error(Exception e, Model model){  //可以直接添加形参来获取异常
        e.printStackTrace();
        model.addAttribute("e", e);
        return "500";
    }
}

接着我们编写一个专门显示异常的页面

(template/500.html)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xmlns:th="http://www.thymeleaf.org">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出错了</title>
</head>
<body>
  <div>500 - 服务器出现了一个内部错误QAQ</div>
  <div th:text="${e}"></div>
</body>
</html>

接着修改:

@RequestMapping("/index")
public String index(){
    System.out.println("我是处理!");
    if(true)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您的氪金力度不足,无法访问!");
    return "index";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访问后,我们发现控制台会输出异常信息,同时页面也是我们自定义的一个页面。

JSON数据格式与AJAX请求

(之前我们用xml来做配置文件

JSON (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 JS 对象简谱) 是一种轻量级数据交换格式

我们现在推崇的是前后端分离的开发模式,而不是所有的内容全部交给后端渲染再发送给浏览器,也就是说,整个Web页面的内容在一开始就编写完成了,而其中的数据由前端执行JS代码来向服务器动态获取,再到前端进行渲染(填充),这样可以大幅度减少后端的压力,并且后端只需要传输关键数据即可(在即将到来的SpringBoot阶段,我们将完全采用前后端分离的开发模式)

1、JSON数据格式

既然要实现前后端分离,那么我们就必须约定一种更加高效的数据传输模式,来向前端页面传输后端提供的数据。因此JSON横空出世,它非常容易理解,并且与前端的兼容性极好,因此现在比较主流的数据传输方式则是通过JSON格式承载的。

一个JSON格式的数据长这样,以学生对象为例:

{"name": "杰哥", "age": 18}

多个学生可以以数组的形式表示:

[{"name": "杰哥", "age": 18}, {"name": "阿伟", "age": 18}]

嵌套关系可以表示为:

{"studentList": [{"name": "杰哥", "age": 18}, {"name": "阿伟", "age": 18}], "count": 2}

它直接包括了属性的名称和属性的值,与JavaScript的对象极为相似,它到达前端后,可以直接转换为对象,以对象的形式进行操作和内容的读取,相当于以字符串形式表示了一个JS对象,我们可以直接在控制台窗口中测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将JSON字符串转换为JS对象:

let obj = JSON.parse('{"studentList": [{"name": "杰哥", "age": 18}, {"name": "阿伟", "age": 18}], "count": 2}')
//将JSON格式字符串转换为JS对象
obj.studentList[0].name   //直接访问第一个学生的名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也可以将JS对象转换为JSON字符串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JSON.stringify(obj)

我们后端就可以以JSON字符串的形式向前端返回数据,这样前端在拿到数据之后,就可以快速获取,非常方便。

那么后端如何快速创建一个JSON格式的数据呢?我们首先需要导入以下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com.alibaba</groupId>
    <artifactId>fastjson</artifactId>
    <version>1.2.78</version>
</dependency>

JSON解析框架有很多种,比较常用的是JacksonFastJSON,这里我们使用阿里巴巴的FastJSON进行解析。

首先要介绍的是JSONObject,它和Map的使用方法一样(实现了Map接口),比如我们向其中存放几个数据:

@RequestMapping(value = "/index")
public String index(){
    JSONObject object = new JSONObject();
    object.put("name", "杰哥");
    object.put("age", 18);
    System.out.println(object.toJSONString());   //以JSON格式输出JSONObject字符串
    return "index";
}

最后我们得到的结果为:

{"name": "杰哥", "age": 18}

实际上JSONObject就是对JSON数据的一种对象表示。同样的还有JSONArray,它表示一个数组,用法和List一样,数组中可以嵌套其他的JSONObject或是JSONArray:

@RequestMapping(value = "/index")
public String index(){
    JSONObject object = new JSONObject();
    object.put("name", "杰哥");
    object.put("age", 18);
    JSONArray array = new JSONArray();
    array.add(object);
    System.out.println(array.toJSONString());
    return "index";
}

得到的结果为:

[{"name": "杰哥", "age": 18}]

当出现循环引用时,会按照以下语法来解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可以也直接创建一个实体类,将实体类转换为JSON格式的数据:

(现在我不想返回页面,我想返回json格式的数据,但要求返回的是view的名称)

@RequestMapping(value = "/index", produces = "application/json")
@ResponseBody
public String data(){
    Student student = new Student();
    student.setName("杰哥");
    student.setAge(18);
    return JSON.toJSONString(student);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我们修改了produces的值,将返回的内容类型设定为application/json,表示服务器端返回了一个JSON格式的数据(当然不设置也行,也能展示,这样是为了规范)(对应了响应标头里的Content-Type,比如如果是text/html,浏览器会按照普通的html文件去解析,charset编码自动设定成ISO编码而不是utf8所以会乱码)(而设置成这个application/json后中文也可以解析了)然后我们在方法上添加一个@ResponseBody表示方法返回(也可以在类上添加@RestController表示此Controller默认返回的是字符串数据)的结果不是视图名称而是直接需要返回一个字符串(返回的是什么就是什么。字符串是因为方法名前我们写着返回值是String)作为页面数据,这样,返回给浏览器的就是我们直接返回的字符串内容。

接着我们使用JSON工具类将其转换为JSON格式的字符串,打开浏览器,得到JSON格式数据。

SpringMVC非常智能,我们可以直接返回一个对象类型,它会被自动转换为JSON字符串格式:

@RequestMapping(value = "/data", produces = "application/json")
@ResponseBody
public Student data(){
    Student student = new Student();
    student.setName("杰哥");
    student.setAge(18);
    return student;
}

注意需要在配置类(WebConfiguration)中添加一下FastJSON转换器(默认只支持JackSon):

@Override
public void configureMessageConverters(List<HttpMessageConverter<?>> converters) {
    converters.add(new FastJsonHttpMessageConverter());
}

2、AJAX请求

前面我们讲解了如何向浏览器发送一个JSON格式的数据,那么我们现在来看看如何向服务器请求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jax即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异步JavaScript和XML),它的目标就是实现页面中的数据动态更新,而不是直接刷新整个页面,它是一个概念。

它在JQuery框架中有实现,因此我们直接导入JQuery(JQuery极大地简化了JS的开发,封装了很多内容,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script src="https://code.jquery.com/jquery-3.1.1.min.js"></script>

接着我们就可以直接使用了,首先修改一下前端页面: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xmlns:th="http://www.thymeleaf.org">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script src="https://code.jquery.com/jquery-3.1.1.min.js"></script>
    <script th:src="@{/static/test.js}"></script>
</head>
<body>
    你好,
    <span id="username"></span>
    您的年龄是:
    <span id="age"></span>
    <button onclick="updateData()">点我更新页面数据</button>
</body>
</html>

现在我们希望用户名称和年龄需要在我们点击按钮之后才会更新,我们接着来编写一下JS:

function updateData() {
    //美元符.的方式来使用Ajax请求,这里使用的是get方式,第一个参数为请求的地址(注意需要带上Web应用程序名称),第二个参数为成功获取到数据的方法,data就是返回的数据内容
  	$.get("/mvc/data", function (data) {   //获取成功执行的方法
        window.alert('接受到异步请求数据:'+JSON.stringify(data))  //弹窗展示数据
        $("#username").text(data.name)   //这里使用了JQuery提供的选择器,直接选择id为username的元素,更新数据
        $("#age").text(data.age)
    })
}

注意这个请求是异步的请求,也就是说我这个在执行的时候,会执行其他的,不会管这个执行完了没有,就算这个获取数据的时候卡在这里了,它也不会管,直接交给另外一个线程去执行了,但是后面的代码还是在当前这个线程执行的,它是异步的
既然是异步的,肯定要在里面写,如果是执行成功了会做什么事情,这个get的第一个参数是访问哪一个地址,第二个参数function是回调函数,就是执行成功之后会回调这个方法,这个function中的data就是接收它返回的数据,它会把这个数据自动转换成js的对象

使用JQuery非常方便,我们直接通过JQuery的选择器就可以快速获取页面中的元素,注意这里获取的元素是被JQuery封装过的元素,需要使用JQuery提供的方法来进行操作。

这样,我们就实现了从服务端获取数据并更新到页面中(实际上之前,我们在JavaWeb阶段使用XHR请求也演示过,不过当时是纯粹的数据)

代码:

MainController

@Controller
public class MainController {

    @RequestMapping(value = "/index")
    public String get() {
        return "index";
    }

    @RequestMapping(value = "/data", produces = "application/json")
    @ResponseBody
    public User home() {
        User user = new User();
        user.setUsername("用户名");
        user.setAge(18);
        System.out.println(user);
        return user;
    }
}

User

@Data
public class User {
    String username;
    int age;
}

test.js

function updateData() {
    //美元符.的方式来使用Ajax请求,这里使用的是get方式,第一个参数为请求的地址(注意需要带上Web应用程序名称),第二个参数为成功获取到数据的方法,data就是返回的数据内容
    $.get("/mvc/data", function (data) {   //获取成功执行的方法
        window.alert('接受到异步请求数据:'+JSON.stringify(data))  //弹窗展示数据
        $("#username").text(data.username)   //这里使用了JQuery提供的选择器,直接选择id为username的元素,更新数据
        $("#age").text(data.age)
    })
}

index.html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xmlns:th="http://www.thymeleaf.org">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script src="https://code.jquery.com/jquery-3.1.1.min.js"></script>
    <script th:src="@{/static/test.js}"></script>
</head>
<body>
你好,
<span id="username"></span>
您的年龄是:
<span id="age"></span>
<button onclick="updateData()">点我更新页面数据</button>
</body>
</html>

浏览器中访问index后,点击按钮,弹窗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现在都是这样一种模式,向后台请求数据然后再来更新页面,而不是说一开始就给你一个ok的页面,点一下再请求数据,减轻了后端很大的负担,

那么我们接着来看,如何向服务端发送一个JS对象数据并进行解析:
(可以把它包装成json的数据格式,然后再由后端来接收

(向后端发送请求,而且这个请求里带数据,因此我们用post)
后端如果成功接收到了,返回的数据会被封装成data

function sendData() {
    $.post("/mvc/submit", {   //这里使用POST方法发送请求
        username: "测试",     //第二个参数是要传递的对象,会以表单数据的方式发送
        age: 18
    }, function (data) {
        window.alert(JSON.stringify(data))   //发送成功执行的方法
    })
}
<button onclick="sendData()">点我发送页面数据</button>

服务器端只需要在请求参数位置添加一个对象接收即可(和前面是一样的,因为这里也是提交的表单数据):

@RequestMapping("/submit")
@ResponseBody
public String submit(Student student){
    System.out.println("接收到前端数据:"+student);
    return "{\"success\": true}";
}

(这里我们实际提交的也是表单数据)

在WebConfiguration中:

@Override
public void configureMessageConverters(List<HttpMessageConverter<?>> converters) {

    // 限定只有发送json格式才需要转换,否则就不转换了
    FastJsonHttpMessageConverter converter = new FastJsonHttpMessageConverter();
    converter.setSupportedMediaTypes(Collections.singletonList(MediaType.APPLICATION_JSON));
    converters.add(converter);
}

然后看到,发送的是一个表单,响应的是一个json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也可以将js对象转换为JSON字符串的形式进行传输,这里需要使用ajax方法来处理:

function submitData() {
    $.ajax({   //最基本的请求方式,需要自己设定一些参数
        type: 'POST',   //设定请求方法
        url: "/mvc/submit",   //请求地址
        data: JSON.stringify({name: "测试", age: 18}),  //转换为JSON字符串进行发送
        success: function (data) {
            window.alert(JSON.stringify(data))
        },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请求头Content-Type一定要设定为JSON格式
    })
}

如果我们需要读取前端发送给我们的JSON格式数据,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添加@RequestBody注解:

@RequestMapping("/submit")
@ResponseBody
public String submit(@RequestBody JSONObject object){
    System.out.println("接收到前端数据:"+object);
    return "{\"success\": true}";
}

这样,我们就实现了前后端使用JSON字符串进行通信。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