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目的
1.熟悉protel DXP中,PCB环境中各种命令的使用。
2.熟悉元器件封装的建立。
3.熟悉双面板PCB的设计。
二:实验内容
使用双面板完成 sheet1.pdf 文件中电路的PCB设计。
要求:
①按mcu.xls的PCB封装。
②地线的宽度不小于1.5mm,电源线不小于1mm,信号线不小于0.254mm。
③尽可能缩小板子尺寸,板子尺寸不能超过100mm*100mm。
讲解:
几个需要重点注意地方
①器件布局遵循原则:同一个功能模块器件放在一起,功能模块中器件尽量按照信 号的流向来摆放。
②时钟电路,频率最高,布线尽可能短。
③去耦电容104放置的位置尽可能靠近每个芯片的电源脚。
④如何添加字符,如何批量修改字符。字符大小字高1,字宽0.154
三:实验步骤
首先新建一个打开Altium Designer,文件→新建→工程→pcb工程
在左侧的状态栏的pcb工程右击→给工程添加新的→Schematic
鼠标双击边角会跳出一个框,就可以切换原理图纸的大小,由于我们要绘制的是51单片机所以这里选择A4纸大小
本次实验我们用到的原理图库就是图中的三种,2、3库是软件自带的,大部分的元器件都在这两个库里找。
如果右边的库不见的,就可以在右下角的system里将其找出来
也可以通过上方的工具栏将其显示出来
有一个快速添加外部文件夹的方式,就是在文件夹中找到自己要添加的库,然后双击进入到软件中,再将该库往上拖,最后点保存,就会在库里显示出来,如我上图的1库。
自己绘制原理图库,可以采用新建原理图的方式新建原理图库
如下图1进入原理图库,点击2添加,添加一个元器件的原理图,3是将该元器件放置在原理图中)例如画51单片机的原理图,点击5,点击绘制矩形框,然后将框绘制成合适的大小。可以通过按住ctrl键利用鼠标调节视野的大小。再点击5放置引脚,在放置引脚前可以先按tab键,对引脚名称、引脚号、引脚类型和引脚长度进行修改,同时tab键后的设置,系统就会自动对引脚号进行向下排序。每个字符之间用“\”符号隔开就会显示出低电平有效的标识。
要是下边没有原理图库的话也可以通过如下图操作找到
绘制数码管上的数字是选择放置多边形,然后选中之后点击一下鼠标右键,然后按Tab键,将线型改成最小线性,然后画出大体结构最后填充图像,将改线复制粘贴,通过空格键、X和Y键进行旋转翻移,再进行操作时一定是要将鼠标长按着的,而且要选中器件。
绘制好一些需要的器件后就开始在原理图中摆放器件。本次实验中器件比较的多,所以在放置器件的同时,将器件的名称也改一下。①为连线,②为放置标识,鼠标所指放置矩形的地方是可以将每个模块像如图所示进行分块。
选中矩阵后点击一下,然后按Tab键下边的√给取消就会只是红色的边框了
1是器件的标识,每一个器件的标识都要不同,在5的地方改器件的参数,4的地方双击可以更改器件的封装,6可以显示器件的引脚,3可以修改器件的引脚。
对器件排布好后就开始画封装,创建封装库同创建与原理图一样
点击1后,会出现2,然后点击2而进入封装库的绘制中,如果2没有的话,同原理图库操作类似
绘制51单片机的封装时,可以通过上边的工具手动绘制
也可以通过系统的工具自动画出来
进入后直接点下一步,然后点如图所示,将单位改成mm,然后下一步
对照芯片引脚,将焊盘大小进行修改,利用以下①②③的参数来对焊孔的大小进行修改,大于0.559小于1.04,所以选取0.9(选取较大一点会比较容易将管脚插入孔洞中),然后另一个参数是其孔的2倍比较好,所以选取1.8,对比③中1.8小于2.29,所以1.8这个参数可以。参数设置如下图所示,设置完成后,点击下一步
然后再根据①②确定宽度,取小于17.5大于16.0的值,如我取的是17.0
利用③确定出长度,取2.29与2.79中间值2.54
下一步的线的宽度,是0.2mm
然后最后下一步选择40
最后点完成,51单片机的封装就绘制就完成了。
其它器件的封装可以在下图去查找,再就是通过自己手动绘制,元器件的封装还可以通过网站立创eda将元器件的封装和原理图直接下载下来,然后复制到自己的封装库或原理图库。
封装库画好后,就开始批量修改器件的封装,有一些封装是软件中有的,然后我们需要将自己的封装放入器件中,可以一个一个器件的更改封装,不过这样太麻烦了,可以观察器件的属性,然后通过共同点进行封装的批量置换,如更换电阻的阻值,点击鼠标右键查找相似,通过表中可知Res2的电阻大部分封装都是RES1.2可以直接先将Res2的所有电阻都改成RES1.2,对于其他部分就再根据共同点修改,最后enter键确定设置
对于其他的封装,双击上述提到过的footprint,然后出现状态栏,按图示步骤操作②中找到自己的封装库,在③处将自己的封装名称打进去,④中会出现封装的图像,我这里没有出现,因为我的封装库已经保存在系统中的封装库中,所以在任意键中就可以看到,最后点击完成。
对于检查自己的原理图是否出错,点击鼠标右键,然后点如图所示地方
就会跳出来状态栏,如果没有出来可以点击system,message就会出来,由于这里有空载,所以就会出来错误,这个错误不用改,因为这个是我们后续会在板子上进行操作的接口。
最后给工程添加新的pcb,一定要先创建新的pcb,不然就导不过去
进入pcb,然后如图操作,导入器件,最后将器件排好后,将红色的框框给删掉,按照电压与电流流向和要求,将器件进行合理的摆放,(可以自动布局,但是自动布局的话,就是所有类似的器件在一起,这样不行),注意:在排布时器件只能按空格键旋转,不要按X/Y键进行旋转。全部排好后,可以将给器件自动布线,在自动布线前可以给线改规则,找到width,然后右击新建新规则,然后找到网络选择vcc/Gnd,在下边将线宽改掉,同时设置安全间距,对于字符大小的修改也是同电阻的批量操作一样,根据要求将字符大小进行设置,最后enter键确定设置
自动布线的时候会出现,自己布线布不过去,就会自己跳线过去的那种,这个时候要自己调整线的布局,布线完成后,给板子画个100mm*10mm框,对于圆角边,可以先画个1/4的圆弧,然后将其切过去,最后从新将几个角连接起来,最后剪切板子的形状。
然后进行规则校验,将错误一点一点的改过来,对照着错误规则里找到相同的英文进行修改,对于本实验中存在着警告,需要将下图的镀金的给勾选上,利用上面批量电阻的方法进行批量修改,最后点击清除退出修改。
最后添加滴泪
给pcb敷铜,在①处选择top layer/bottom layer,在②处选择GND,最后将3处勾选上,然后分别给顶层和底层敷铜
四:总结(实验思路,实验问题解决)
首先建立pcb工程,然后对原理图库中的元器件进行绘制,再将其在原理图中排布好,原理图的检查错误,然后再建立好封装库,最后在原理图中将器件的封装进行批量设置,建立pcb,将原理图导入,然后根据电流流向进行器件的排布,然后将一些规则进行修改,最后进行规则校验,再做一些收尾工作。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原理图中掉了vcc,然后绘制之后,再在pcb中重新执行生成一下,将将红色的框给删掉,器件的显示绿色就会没有。数码管画的是一个反向的,所以将数码管调整了一下。
图中所画的电容,跟单片机更近一些,然后usb口要离板子边缘更近一些。线要尽量为钝角,器件中有一些线扭到一起去了,可以考虑在原理图中对其进行X/Y翻转,然后重新导入。
PCB得绘制最重要的是耐心与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