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第三章作业

3.3.2连接查询——练习
练习:4个表:
Student(Sno,Sname,Ssex,Sage,Sclass)
Teacher(Tno,Tname,Tsex,Tage,Tprof,Tdept)
Course(Cno,Cname,Tno)
SC(Sno,Cno,Grade)

  1. 查询所有选课学生的姓名、课程号和成绩。
    答:
    Select Sname,Cno,Grade
    From Student,SC
    Where Student.Sno=SC.Sno;
    2.查询95033班同学所选各门课程的课号及平均分。
    答:
    Select Cno,AVG(Grade)
    From Student,SC
    Where Student.Sno=SC.Sno And
    Sclass=‘95033’
    Group By Cno;

3.查询选修“3-105”号课程的成绩高于“109”号同学的所有同学记录。
答:
Select*
From SC a
Where Sno in(
Select Sno
From SC b
Where Cno=‘3-105’ And
b.Grade>(Select Grade
From SC
Where Sno=‘109’ And
Cno=‘3-105’));

3.3.3嵌套查询——练习
练习:4个表:
Student(Sno,Sname,Ssex,Sage,Sclass)
Teacher(Tno,Tname,Tsex,Tage,Tprof,Tdept)
Course(Cno,Cname,Tno)
SC(Sno,Cno,Grade)

  1. 查询和学号为108的学生同岁的所有学生的学号、姓名和年龄。
    答:
    Select Sno,Sname,Sage
    From Student
    Where Sage=
    (Select Sage
    From Student
    Where Sno=‘108’);

  2. 查询计算机系教师所授课程的成绩表。
    答:
    Select Cno,Sno,Grade
    From SC
    Where Cno in
    (Select Course.Cno
    From Course,Teacher
    Where Course.Tno=Teacher.Tno
    and Tdept=‘计算机系’);

  3. 查询选修了“3-105”课程且成绩至少高于某一个选修“3-245”课程的同学学号,课号和成绩,并按成绩由高到低排序。
    答:
    Select Cno,Sno,Grade
    From SC
    Where Cno=‘3-105’
    and Grade>any (Select Grade
    From SC
    Where Cno=‘3-245’)
    Order by Grade DESC;

  4. 查询所有未任课教师的姓名和所在系。
    答:
    Select Tname,Tdept
    From Teacher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From Course
    Where Course.Tno=Teacher.Tno);

3.3.4集合查询——练习
练习:4个表:
Student(Sno,Sname,Ssex,Sage,Sclass)
Teacher(Tno,Tname,Tsex,Tage,Tprof,Tdept)
Course(Cno,Cname,Tno)
SC(Sno,Cno,Grade)

  1. 将姓名为王娜,女,20岁,学号为200,班级为96100的学生记录加入Student表中。
    答: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200’,‘王娜’,‘女’,20,‘96100’);

2.把平均成绩大于80的所有男学生的学号和平均成绩存入另一个基本M_Grade(Sno,Avg_Grade)中。
答:
第一步:建表
CREATE TABLE M_Grade
(Sno CHAR(10) primary key,
Avg_Grade SMALLINT
);
第二步:插入数据
INSERT
INTO M_Grade(Sno,Avg_Grade)
SELECT SC.Sno,avg(Grade)
FROM SC,Student
WHERE SC.Sno=Student.Sno
and Ssex='男
Group BY SC.Sno
Having avg(Grade)>80;

3.将选修”3-105”课程的学生成绩增加5分。
答:
update SC
set Grade=Grade+5
where Cno=‘3-105’;
select *
from SC

4.删除选修“3-105”课程中成绩低于该门课程平均成绩的选课记录。
答:
delete
from SC
where Cno='3-105
and Grade<(select avg(Grade)
from SC
where Cno=‘3-105’);

5.删除计算机导论这门课程以及对应的选课记录。
答:
Delete
From SC
Where Cno=(Select Cno From Course
Where C name=‘计算机导论’);

Delete
From Course
Where C name=‘计算机导论;

  • 1
    点赞
  • 1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很高兴能够帮助您,以下是第八章的数据库理论作业题目和答案,供您参考。 1. 什么是多值依赖?请举例说明。 答:多值依赖是指在一个关系中,存在非主属性组成的部分函数依赖关系,即存在非主属性组成的属性集合,能够决定其他非主属性的值,而不受主属性的影响。例如,学生选课关系中,如果一个学生选了多门课程,那么这些课程之间就存在多值依赖关系,因为这些课程并不依赖于学生的主码,而是彼此之间互相依赖。 2. 什么是第三范式?请简要阐述其原理。 答:第三范式是指在一个关系中,每个非主属性都不依赖于其他非主属性,而是只依赖于主属性。其原理是通过消除传递依赖,使得关系模式中的属性之间仅存在简单的函数依赖关系。这样可以避免数据冗余和更新异常,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可靠性。 3. 什么是BCNF?与第三范式有何不同? 答:BCNF(Boyce-Codd范式)是一种更高级别的范式,它要求关系中的所有属性都依赖于候选码,而不是依赖于主码。与第三范式的不同在于,第三范式只消除了部分函数依赖和传递依赖,而BCNF还能够消除包含函数依赖和其他更高级别的依赖关系。 4. 什么是函数依赖?请简要阐述其原理。 答:函数依赖是指在一个关系中,一个或多个属性能够决定其他属性的值。例如,在学生选课关系中,学生姓名能够决定学生的学号和班级,因此学生姓名对学号和班级具有函数依赖关系。函数依赖原理是通过消除属性之间的函数依赖,使得一个关系模式能够达到最小化和规范化的状态,从而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可靠性。 5. 什么是主属性和非主属性? 答:主属性是指在一个关系中,能够唯一标识元组的属性集合,也称为候选码或主码。非主属性是指除了主属性以外的属性集合,它们不具有唯一性特征,但是能够通过主属性和其他非主属性的组合来确定元组的属性值。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