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一名普通本科大三的学生,致力于提高前端开发能力
✨ 个人主页:前端小白在前进的主页
🔥 系列专栏 : node.js学习专栏
⭐️ 个人社区 : 个人交流社区
🍀 学习格言: ☀️ 打不倒你的会使你更强!☀️
🔥前言
我们在做前后端分离项目的时候,我们经常调用后端所给我们的接口,从而获取接口中的信息,这一篇文章将带领大家做
自己的后端
,给大家讲解怎么去运用node给自己写接口,同时帮助大家解决经常遇到的跨域问题
学前先知:req.body | req.query | req.params
想要从web的后台中获取接口的数据,传参是必不可少的,后台想要接收前台传来的数据需要借助一些内置的方法:
req.body
在express框架中,用req.body
接收post
客户端的数据,该属性主要用于post()
方法时传递参数使用,用法最广泛,在你想使用这个方法的时候必须要导入第三方中间件body-parser
.
演示代码: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const app = express()
const body_parser = require('body-parser')
app.use(body_parser.urlencoded({extended : false}))
app.post('/user',(req,res)=>{
console.log(req.body); //[Object: null prototype] { name: 'james', age: '37', gender: '男' }
res.send('ok')
})
app.listen(80,()=>{
console.log('http://127.0.0.1');
})
这里使用了postman测试工具,打印出来的req.body
为前台传给后台的参数,后台告诉了前台接收到了参数,打印了ok
req.query
req.query
用来获取get方法
传递的参数,在这里就无需载入中间件了。
演示代码: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const app = express();
// 测试地址:http://127.0.0.1/user/?name=james
app.get('/user', function(req, res){
let param = req.query.name;
console.log(param) //james
res.send('ok');
});
app.listen(80,()=>{
console.log('http://127.0.0.1');
})
在postman中测试地址为http://127.0.0.1?name=james
,通过req.query
取到了一个对象{name : 'james'}
,随后拿到name属性即可
req.params
有时候我们遇到的地址栏可能会是这种形式:http://127.0.0.1/user/1
,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的req.params
去接收前台传来的参数
演示代码: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const app = express()
app.get('/user/:id', function(req, res){
let param = req.params.id; //1
console.log(param)
res.send('ok');
});
app.listen(80,()=>{
console.log('http://127.0.0.1');
})
在postman中自创地址http://127.0.0.1/user/1
,通过req.query
获取到一个对象{id:1}
,随后取出对象中的属性即可
使用express编写接口
-
创建基本的服务器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创建express实例 const app = express() //在这里写下你的业务代码... //调用app.listen 方法,指定端口号并启动web服务器 app.listen('80',()=>{ console.log('http://127.0.0.1'); })
-
创建api路由模块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const apiRouter = express.Router() //在这里写下你所创建的路由... //将apiRouter导出为一个模块 module.exports = apiRouter
-
将模块导入创建基本服务的文件中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const app = express() const apiRouter = require('./16.apiRouter') app.use('/api',apiRouter) app.listen('80',()=>{ console.log('http://127.0.0.1'); })
-
编写get接口
apiRouter.get('/get',(req,res)=>{ // 通过 req.query 获取客户端通过查询字符串,发送到服务器的数据 const query = req.query // 调用 res.send() 方法,向客户端响应处理的结果 res.send({ status : 0, // 0 表示处理成功,1 表示处理失败 msg : 'GET请求成功!', // 状态的描述 data : query // 需要响应给客户端的数据 }) })
-
编写post接口
apiRouter.post('/post',(req,res)=>{ // 通过 req.body 获取请求体中包含的 url-encoded 格式的数据 const body = req.body // 调用 res.send() 方法,向客户端响应结果 res.send({ status : 0, msg : 'post请求成功!', data : body }) })
注意:如果要获取
URL-encoded 格式的请求体数据
,须配置中间件:app.use(express.urlencoded({ extended: false }))
-
编写delete接口
// 定义 DELETE 接口 apiRouter.delete('/delete', (req, res) => { res.send({ status: 0, msg: 'DELETE请求成功', }) })
跨域问题
什么是跨域
我们刚才编写的接口,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不支持跨域请求
。那么什么是跨域(CORS)
呢?
当一个请求url的协议
、域名
、端口号
三者之间任意一个
与当前页面url不同即为跨域.
举个例子:我当前的url为:http://127.0.0.1/user
,但是我想访问url为https://127.0.0.1/admin
中的数据,我能访问的到吗?显然是不可能的,这就产生了跨域问题!
为什么会产生跨域问题
出于浏览器的同源策略
限制。同源策略(Sameoriginpolicy)是一种约定,它是浏览器最核心也最基本的安全功能,如果缺少了同源策略,则浏览器的正常功能可能都会受到影响。
可以说Web是构建在同源策略基础之上的,浏览器只是针对同源策略的一种实现。同源策略会阻止一个域的javascript脚本和另外一个域的内容进行交互
。
所谓同源(即指在同一个域)就是两个页面具有相同的协议(protocol),主机(host)和端口号(port)
解决跨域的两种方案
1. CORS 解决跨域
什么是 CORS
CORS (Cross-Origin Resource Sharing,跨域资源共享)
由一系列HTTP 响应头
组成,这些 HTTP 响应头决定浏览器是否阻止前端 JS 代码跨域获取资源
。
浏览器的同源安全策略默认会阻止网页“跨域”获取资源。但如果接口服务器配置了 CORS 相关的 HTTP 响应头,就可以解除浏览器端的跨域访问限制。
上图中,如果我们网页对服务器发送了跨域请求,服务器受到请求后返回书记,但是在返回的时候,浏览器的同源策略
安全机制拦截了响应的数据,这就导致了跨域。
上图中,使用cors后,配置了响应头Access-Control-Allow-*
,这样的话解除了浏览器对响应的拦截,也就是解除了跨域。
注意:
CORS 主要在服务器端进行配置
。客户端浏览器无须做任何额外的配置
,即可请求开启了 CORS 的接口。
CORS 在浏览器中有兼容性
。只有支持XMLHttpRequest Level2
的浏览器,才能正常访问开启了 CORS 的服务端接口(例如:IE10+、Chrome4+、FireFox3.5+)。
使用 cors 中间件解决跨域问题
cors 是 Express
的一个第三方中间件
。通过安装和配置 cors 中间件,可以很方便地解决跨域问题。
使用步骤分为如下 3 步:
- 运行
npm install cors
安装中间件 - 使用
const cors = require('cors')
导入中间件 在路由之前
调用app.use(cors())
配置中间件
代码示例: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const app = express()
app.use(express.urlencoded({extended : false}))
//一定要在路由之前,配置cors 这个中间件,从而解决接口跨域问题
const cors = require('cors')
app.use(cors())
//将上方的apiRouter模块导入进来
const apiRouter = require('./16.apiRouter')
//访问加上前缀
app.use('/api',apiRouter)
app.listen('80',()=>{
console.log('http://127.0.0.1');
})
cors的三个响应头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响应头部中可以携带一个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字段,其语法如下: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origin> | *
其中,origin
参数的值指定了允许访问该资源的外域 URL
。
如果指定了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字段的值为通配符 *
,表示允许来自任何域的请求。
例如,下面的两个字段值将分别允许来自 http://127.0.0.1/user
和任何url
的请求:
//该设置允许来自`http://127.0.0.1/user`的请求
res.setHeader('Access-Control-Allow-Origin','http://127.0.0.1/user')
//该设置允许所有的url的请求
res.setHeader('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默认情况下,CORS 仅支持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如下的 9 个请求头
:
Accept、Accept-Language、Content-Language、DPR、Downlink、Save-Data、Viewport-Width、Width 、Content-Type (值仅限于 text/plain、multipart/form-data、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三者之一)
如果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了额外的请求头信息
,则需要在服务器端
,通过 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对额外的请求头进行声明
,否则这次请求会失败
!
res.setHeader('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Content-Type,X-Custom-Header')
该设置的目的是:允许客户端额外向服务器发送 Content-Type 请求头和X-Custom-Header 请求头
注意:多个请求头之间使用英文逗号隔开进行分割。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默认情况下,CORS 仅支持客户端发起 GET、POST、HEAD 请求
。
如果客户端希望通过 PUT、DELETE
等方式请求服务器的资源,则需要在服务器端,通过 Access-Control-Alow-Methods来指明实际请求所允许使用的 HTTP 方法
。
示例代码如下:
//只允许 POST、GET、DELETE、HEAD 请求方法
res.setHeader('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POST','GET','DELETE','HEAD')
//允许所有的HTTP请求方法
res.setHeader('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CORS请求的分类
客户端在请求 CORS 接口时,根据请求方式
和请求头
的不同,可以将 CORS 的请求分为两大类,分别是:简单请求
和预检请求
简单请求
同时满足以下两大条件的请求
,就属于简单请求:
请求方式
:GET、POST、HEAD三者之一
HTTP 头部信息不超过以下几种字段
:无自定义头部字段、Accept、Accept-Language、Content-Language、DPR、Downlink、Save-Data、Viewport-Width、Width 、Content-Type(只有三个值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multipart/form-data、text/plain)
预检请求
只要符合以下任何一个条件的请求,都需要进行预检请求:
- 请求方式为 GET、POST、HEAD
之外的请求 Method 类型
- 请求头中包含
自定义头部字段
- 向服务器发送了
application/json
格式的数据
在浏览器与服务器正式通信之前,浏览器会先发送 OPTION
请求进行预检,以获知服务器是否允许该实际请求,所以这一次的 OPTION 请求称为“预检请求”
。服务器成功响应预检请求后,才会发送真正的请求,并且携带真实数据
。
简单请求与预检请求的区别
简单请求的特点
: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只会发生一次请求
。
预检请求的特点
: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会发生两次请求
,OPTION 预检请求成功之后,才会发起真正的请求
。
2. jsonp解决跨域
jsonp的概念
浏览器端通过 <script>
标签的 src
(让src)属性,请求服务器上的数据,同时,服务器返回一个函数的调用
。这种请求数据的方式叫做 JSONP。
注意:
- JSONP
不属于真正的 Ajax 请求
,因为它没有使用XMLHttpRequest
这个对象。 - JSONP
仅支持 GET 请求
(重点!!!),不支持 POST、PUT、DELETE 等请求。 - JSONP 需要前后端共同协调
jsonp的原理
动态创建script标签,src属性指向没有跨域限制
(重点!!!),指向一个接口,接口返回的格式一定是 ****() 函数表达式
。
创建 JSONP 接口的注意事项
如果项目中已经配置了 CORS 跨域资源共享,为了防止冲突
,必须在配置 CORS 中间件之前声明 JSONP 的接口
。否则 JSONP 接口会被处理成开启了 CORS 的接口
。示例代码如下:
// 必须在配置 cors 中间件之前,配置 JSONP 的接口【这个接口不会被处理成cors接口】
app.get('/api/jsonp', (req, res) => {...})
//一定要在路由之前,配置cors 这个中间件,从而解决接口跨域问题【后续的所有接口,都会被处理为 cors接口】
const cors = require('cors')
app.use(cors())
//在这里开启了一个 cors 的接口
app.get('api/get',(req,res)=>{...})
实现jsonp接口的步骤
- 获取客户端发送过来的
回调函数
的名字 - 得到要通过 JSONP 形式
发送给客户端的数据
- 根据前两步得到的数据,
拼接出一个函数调用的字符串
- 把上一步拼接得到的字符串,响应给客户端的
<script>
标签进行解析执行
具体代码如下:
app.get('/api/jsonp', (req, res) => {
// TODO: 定义 JSONP 接口具体的实现过程
// 1. 得到函数的名称
const funcName = req.query.callback
// 2. 定义要发送到客户端的数据对象
const data = { name: 'zs', age: 22 ,req:req.query}
// 3. 拼接出一个函数的调用
const scriptStr = `${funcName}(${JSON.stringify(data)})`
// 4. 把拼接的字符串,响应给客户端
res.send(scriptStr)
})
随后在网页中发送jsonp请求即可,这里用的是$.ajax()
:
<button id="btnJSONP">JSONP</button>
$('#btnJSONP').on('click', function () {
$.ajax({
type: 'GET',
url: 'http://127.0.0.1/api/jsonp',
dataType: 'jsonp',
success: function (res) {
console.log(res) //{ name: 'zs', age: 20 }
},
})
})
小结
本篇的内容主要就是针对express的接口编写和解决跨域的,接口的编写非常的容易上手,现阶段并没有到数据库衔接,等后续文章更新数据库之后,就可以真正做一个
全栈开发者
了,前端中,跨域的问题必须要会,这里提供了最常用的cors
解决跨域,jsonp在实际开发中使用较少,还有一种反向代理的方式,如果有机会更新vue
的时候会详细讲解反向代理
,好了,少年,继续加油吧!😀😀
👑书写不易,希望大家能够给予三连支持,期待我更好的文章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