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万聊模电-器件发展史

本文讲述了从电磁感应到无线电通信,再到集成电路的元器件发展史,包括法拉第的发现、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赫兹的无线电证实、马可尼的无线电通信实践,以及真空管、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发明历程。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老万聊模电—元器件发展史
本文从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开始,一直讲到集成电路结束。为了学生能更好的学习模电,了解下模电中元器件的发展史是非常必要的。建议学生学习时经常做如下的思维导向框图。

19世纪30年代英国的科学家法拉第(小学二年级)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但没能建立起理论体系。麦克斯韦建立起完整的电磁场理论(三大物理理论家: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1888年德国的物理学家赫兹(英年早逝,1857 – 1894)首先证实了无线电波的存在,为无线通讯建立了理论基础。
19世纪40年代塞缪尔.莫尔斯发明电报机、通过有线传输莫尔斯码,首次建立了有线通讯。欧洲很大程度依赖海洋生存,怎样解决在海上的通讯,意大利的富二代马可尼早期随父在海上的航行,体验到在海上无助的场景,一直想解决在海上的通讯。1894年,20岁的马可尼偶然读到赫兹论述电磁波实验的文章,它深深触动了马可尼,从而把兴趣全部转移到利用电磁波进行通讯的实验上,立志实现无线电通信(在同一时代俄国的科学家波波夫也从事无线电报的研究)。马可尼在英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无线电器材公司――英国马可尼公司。
1899年秋,一年一度的国际快艇比赛就要在纽约揭开序幕,恰逢意大利无线电发明家马可尼来访。那天清晨,马可尼登上了停泊在港口的一艘军舰,及时地把比赛的消息用无线电报拍发回来。整整5个小时,《纽约先驱论坛报》的总部收到了马可尼发来的4000多字的新闻报道,使美国新闻记者们叹服。人们要求“无线电之父”马可尼在港口为他们做一次现场演示。德福雷斯特大胆走到马可尼的身后,仔细研究起无线电设备来。马可尼告诉他,由于“金属屑检波器”的灵敏度太差,严重影响收发效果。
1901年12月12日,扎营守候在位于加拿大东南角的纽芬兰讯号山的马可尼,用气球和风筝架设接收天线,终于接收到从英国西南角宝窦,用大功率发射电台发送“S”字符的国际莫尔斯电码。这是有史以来人类跨过大西洋的无线通讯。虽然马可尼的试验结果令人相当振奋,可是当时一般人认为无线电的传输类似光波直线传输,从英国到加拿大,怎么说都无法完成直线通讯。但是从马可尼用简陋的无线电设备征服长距离通讯的试验记录来看,白天,讯号可以远达700英里,晚间更远大2000英里以上,这些试验数据,使得以往的理论所推出的必然结果发送了动摇。与此同时(肯内利)Kennelly与(海维赛德)Heaviside不约而同地分别提出了同样的看法:就是在地球大气层中有电子层的存在,它可以像镜子般,把无线电折射回地球,而不至于直奔太空,由于这种折射回来的讯号,使得远方的电台才得以互相通讯,这种对无线电波有如镜子般作用的电子层,现今一般称为电离层。电离层传输的波段为3M—30M,带宽有限。为了扩容,出现了微波的传输,微波传输需要中继,例如手机基站与卫星通讯。
1883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为寻找电灯泡最佳灯丝材料,曾做过一项小小的实验。他在真空电灯泡内部碳丝附近安装一小截铜丝,希望铜丝能阻止碳丝蒸发。实验结果使爱迪生大失所望,但在无意中他发现,没有连接在电路里的铜丝,却因接收到碳丝发射的热电子而产生了微弱的电流。缺乏系统知识的爱迪生并没有深入研究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但发明家的敏感性促使他预料到了这个现象日后的重大应用,于是他立即申报了专利,称之为“爱迪生效应”。
被爱迪生本人忽略的“爱迪生效应”惊动了大洋彼岸的一位青年。1885年,30岁的英国电气工程师弗莱明(J.Fleming)坚持认为,一定可以为爱迪生效应找到实际用途。经过反复试验,他终于发现,如果在真空灯泡里装上碳丝和铜板,分别充当阴极和屏极,则灯泡里的电子就能实现单向流动。经过多次实验,1904年,弗莱明研制出一种能够充当交流电整流和无线电检波的特殊灯泡——“热离子阀”,从而催生了世界上第一只电子管,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真空二极管。真空二极管替代了“金属屑检波器”。增加了检波效果。用于整流。
1902年,德福雷斯特在纽约泰晤士街租了间破旧的小屋,创办了德福雷斯特无线电报公司。当英国弗莱明发明真空二极管的消息传来,德福雷斯特也选择了一段白金丝制作灯丝,也在灯丝附近安装了一小块金属屏板,把玻壳抽成真空通电后,果然也“追寻”到电子的踪迹。他抓起一根导线,弯成“Z”型,小心翼翼地把它安装到灯丝与金属屏板之间的位置。德福雷斯特极其惊讶地发现,Z型导线装入真空管内之后,只要把一个微弱的变化电压加在它的身上,就能在金属屏板上接收到更大的变化电流,其变化的规律完全一致——德福雷斯特发现的正是电子管的“放大”作用。后来,他又把导线改用像栅栏形式的金属网,于是,他的电子管就有了三个“极”——丝极、屏极和栅极。1907年,德福雷斯特向美国专利局申报了真空三极管的发明专利。
因发明新型电子管,德·福雷斯特竟无辜受到美国纽约联邦法院的传讯。有人控告他推销积压产品,进行商业诈骗。法官判决说,德·福雷斯特发明的电子管是一个“毫无价值的玻璃管”。1912年,顶着随时可能入狱的压力,德·福雷斯特来到加利福尼亚帕洛阿托小镇,坚持不懈地改进三极管。 在爱默生大街913号小木屋,德·福雷斯特把若干个三极管连接起来,制成了最早的电子扩音机。
帕洛阿托市的德·福雷斯特故居,至今依然矗立着一块小小的纪念牌,以市政府名义书写着一行文字:“德·福雷斯特在此发现了电子管的放大作用。”用来纪念这项伟大发明为新兴电子工业所奠定的基础。电子管主要在无线电装置里,它的诞生为通讯、广播、电视等技术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可是,人们不久还发现,真空三极管除了可以处于放大状态外,还可充当开关器件,其速度要比继电器快成千上万倍。电子管很快受到计算机研制者的青睐,计算机的历史也由此跨进电子的纪元。在这以后40年里,虽然电子管得到了广泛普及和应用,但它的局限性日益明显,它的体积大、耗电多、怕震动、寿命短。特别是处理高频信号的效果不十分理想,于是科学家们又开始寻找新的材料来代替真空电子管。
虽然20世纪30年代,真空管用于所有的通讯系统中,但是贝尔实验室的Russell Ohl决定证明该领域的未来是由半导体晶体决定的。在他的研究中,锗并没有立即应用,他转向硅,并发现了一种将其提纯至99.8%的方法,并由此获得了一个专利。P-N结的发现像科学研究中常见的那样,是在预料之外完成的。在1940年2月23日,Ohl发现一个中间断裂的硅晶体放在光源附近时,其电流大幅度的升高。这个发现导致了进一步的研究,揭示了两个断裂面的纯度是不同的,并且在结合处形成了一个势类,使电流仅能单向流过,这是第一个被标识及解释的实际二极管。另外,这种对光的敏感性还导致了太阳能电池的开发。这些结果对1945年开发晶体管起到了很好的指引。
1945年秋天,美国贝尔实验室成立了半导体研究小组,这一小组由1936年进入贝尔实验室的肖克莱负责,组员有布拉顿、巴丁等,1946年半导体小组做出决定,把注意力集中到两种最简单的半导体材料锗与硅上,经过反复实验,巴丁和布拉顿制成了固体器件,他们利用两个靠的很近,间距为0.05毫米的点接触来代替金箔接点,制成了“点接触型晶体管”,这一实验发现了晶体管具有放大电流的作用。由于“点接触型晶体管”的性能不稳定,后改为“面接触型晶体管”。1947年2月6日世界上最早的实用半导体晶体管问世了,它在首次实验时,能把音频信号放大100倍。现在常见的晶体管有两种:双极性晶体管、场效应晶体管,它们都是计算机的关键器件,双极性晶体管是计算机CPU的基本单元,场效应晶体管是计算机存器的基本单元。
由于电子设备中用的电子器件越来越多,为了确保设备的可靠性、缩小其重量和体积,人们迫切需要在电子技术领域来一次新的突破。1952年英国的科学家达默,在一次会议上曾指出:“随着晶体管的出现和对半导体的全面研究,现在似乎可以想象,未来电子设备是一种没有连接线的固体组件”。虽然达默的设想并未付诸实施,但是他为人们的深入研究指明了方向。
1958年7月24日,基尔比把这个想法匆匆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在一个单片上可以安置以下电路元件:电阻、电容、分布电容、晶体管。”正是这句话把诺贝尔奖在2000年授给了他。1958年9月12日,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德州仪器公司的实验室里,工程师杰克·基尔比成功地实现了把电子器件集成在一块半导体材料上的构想。这一天,被视为集成电路的诞生日,而这枚小小的芯片,开创了电子技术历史的新纪元。 1959年,仙童半导体公司的罗伯特·罗伊斯申请了更为复杂的硅集成电路,并马上投入了商业领域。但基尔比首先申请了专利,因此,罗伊斯被认为是集成电路的共同发明人。罗伊斯于1990年去世,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模电中的元器件的发展史就到此结束。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