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基本知识
两仪四象八卦
什么是卦?古人说:“卦者挂也”。简单说,“卦”就是指挂起来的现象,是任何人都可以看到的自然现象,就摆在我们面前,只要看就可以了。
世间任何事物,都有它一定的道理,也会有它的现象,还有一定的数,这就是《易经》看宇宙万事万物的三个法则:理、象、数,其中的“象”就是通过“卦”体现出来的。比如我们喝一杯水,为什么喝水,就是理;我们喝水就是象;喝多少水就是数。我们看到一个人连续喝了三杯水,这就是一卦,其中包含了象和数,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其中的道理——这个人肯定是好久没喝水了。同理,我们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会发生变化,但每个变化之中,都包含了理、象、数这三个涵义,所以有些人把《易经》研究透了,把理、象、数搞明白了,他就可以知道事物的变化方向,万事都通达了。
那“八卦”是怎么产生的呢?相传是由三皇五帝时期的伏羲氏所发明的。《易经.系辞传》里写道:“易有两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但为什么太阳有时候太阳的看得见,有时候看不见呢?所以伏羲氏就认为,一还是一,但有时候一会变成二,就好比一根筷子,不动它,是一根,把它折断,就变成两根了,把它接上,又变成一根了,这就产生了阴阳,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就是上面说的“两仪”。所以一条直线就代表阳,一条线分成两段,就代表阴。
但光有阴阳,还不能代表很多具体的现象,比如早上太阳刚升起来的时候,这时候虽然也是阳,但不会觉得太热,就称作少阳,到了中午,地面都晒烫了,就叫老阳。到了黄昏的时候,虽然太阳晒得不怎么热了,但地面上的温度还是很高的,所以叫少阴,到了晚上十二点以后,连地面都凉了,就叫作老阴。所以又两仪生四象,就是少阳、老阳、少阴、老阴。
可是伏羲又想了想,老是阴阳阴阳,四象太平衡了,就不会动了,不动又怎么产生宇宙万象、生生不息呢?于是在四象的基础上,上面再加一个阴或者一个阳,这就变成了八个,形成了先天八卦。
有了八卦,就可以代表自然界最基本的八种现象了。乾卦代表天,坤卦代表地,离卦代表太阳,坎卦代表月亮和水,震卦代表雷电,巽卦代表风,艮卦代表高山,兑卦代表海洋、河流。当然,这都是从最大的现象说起,世界上再没有第九种这样大的自然现象了,这只是最根本的卦象,然后这八种现象彼此互动,就产生了万物万象。
阴爻阳爻
爻表示的是阴阳交织的整体作用,对地球来说就是指太阳和月亮的运动对地球的交织作用,有“作用相交织”的含义。
其基础符号用“—”来直观表述太阳的阳性作用,用“--”来直观表述月亮反射太阳对地球的作用和月亮自身对地球的作用,即两个“-”表述阴性作用。这样就形成了两种特征的爻,在伏羲易中分别用“—”、“--”来表示,并将其分属阴阳,称“—”为阳爻、称“--”为阴爻。这也是表述阴阳的初等基础符号,也可以称为一级或初级符号。
卦
八卦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个卦的统称。
八卦在中国文化中与“阴阳五行”一样用来推演世界空间时间各类事物关系的工具。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xùn)代表风,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gèn)代表山,兑代表泽。
八卦就像八只无限无形的大口袋,把宇宙中万事万物都装进去了,八卦互相搭配又变成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基于当今社会人事物繁多
乾卦
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觉得龙德形态很好,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乾卦的卦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空最重要的是云行雨施,健叫做持久地运行,叫做,天行健。
卦辞:元亨利贞。元:慎始,谋定而后动,不要草率行事,需要有前置时间,欲速则不达。找合适的人,计划,测试,可行性等等。亨:互通有无,元做得好,亨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利:义之和,正当获利,分配利益要合理。贞,贞操,固正的操守。男人贞操的表达方式就是有责任感,女人则是从一而终。
-----------下乾--------------
初九:潜龙勿用,未知的事务不要过早下结论。入境问俗,孔子入太庙,每事问。潜龙勿用最成功的的就是诸葛亮,卧龙先生,潜龙27年。有本事:有能力,又能够协调周围的环境。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该表现自己的时候就要勇敢表现。朝中无人莫做官,九二是否能做好,还是要看九五的脸色。诸葛亮在九二爻没有处理好,要掌握好表现的分寸。
九三:惕龙,忧患意识,警惕周围的人和事。并不是怕东怕西,遇到事不怕事。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人天天都有艰难险阻,这才是人生,人要考虑的长久。人一定要分清自己的定位。
-----------上乾--------------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小心做了傀儡,被捧杀。五十知天命。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