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入个zookeeper门
1. 什么是Zookeeper
没接触zk之前,总觉得他很牛逼;感觉在哪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所以才下定决心在秋招到来之前把它从头到尾掌握一遍;理解他的核心设计原理,甚至会深入源码;有兴趣的可以留意一下后面的博文;
那么不多cc,直接来了解一下什么是zk;有哪些使用场景
- 协调框架:zk最多的应用场景估计就是在分布式场景的应用了;那么什么是分布式系统呢?一个分布式系统的本质是分布在不同网络或计算机上的程序组件,彼此通过 信息传递来协同工作的系统,而Zookeeper正是一个分布式应用协调框架,在分布式系统架构中 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 作用:用来解决分布式应用中经常遇到的一些数据管理问题,如:统一命名服务、状态同 步服务、集群管理、分布式应用配置项的管理等。
这些解释还是有点抽象:毕竟还有实际应用过,不是很理解;总之可以理解为它就是一个和redis差不多的基于内存的数据库;存储形式为文件系统形式;
2. Zookeeper核心概念
文件系统数据结构
如何理解这个文件系统数据结构?我们可以打开windows文件系统;
大文件夹里面有小文件;
文件夹又包含一些信息:
好了到这你已经了解百分之80的zk的设计了;它就是基于文件系统形式来存储数据的;只不过他的文件夹(也就是目录,以下都称为目录)有许多种形式;下面就来意义介绍它们
- PERSISTENT持久化目录节点
客户端与zookeeper断开连接后,该节点依旧存在,只要不手动删除该节点,他将永远存在
- PERSISTENT_SEQUENTIAL持久化顺序编号目录节点
客户端与zookeeper断开连接后,该节点依旧存在,只是Zookeeper给该节点名称进行顺序编号
- EPHEMERAL临时目录节点
客户端与zookeeper断开连接后,该节点被删除
- EPHEMERAL_SEQUENTIAL临时顺序编号目录节点
客户端与zookeeper断开连接后,该节点被删除,只是Zookeeper给该节点名称进行顺序编号
- Container 节点(3.5.3 版本新增,如果Container节点下面没有子节点,则Container节点
在未来会被Zookeeper自动清除,定时任务默认60s 检查一次)
- TTL 节点( 默认禁用,只能通过系统配置 zookeeper.extendedTypesEnabled=true 开启,不稳
定)
看文字会疲劳,看图
一下就清晰很多了是吧;具体有什么使用场景在后续的实战使用会介绍的;
监听通知机制
如果说文件系统是zk的地基的话,那么监听通知就是地基上面的一栋高楼;有了它才能是的zk华丽无比;
- 监听:也就是多某个目录进行监听;监听的意义就是希望目标发生改变我能知道;那要如何才能知道呢;
- 通知:被监听的目录在被改变之后会主动发送通知给监听者;
- 如果注册的是对某个节点的监听,则当这个节点被删除,或者被修改时,对应的客户端将被通
知
- 如果注册的是对某个目录的监听,则当这个目录有子节点被创建,或者有子节点被删除,对应
的客户端将被通知
- 如果注册的是对某个目录的递归子节点进行监听,则当这个目录下面的任意子节点有目录结构
的变化(有子节点被创建,或被删除)或者根节点有数据变化时,对应的客户端将被通知。
注意!:所有的监听通知都是一对一的而且是一次性的;一次监听用过之后就删除了;
使用场景
-
分布式配置中心
-
分布式注册中心
-
分布式锁
-
分布式队列
-
集群选举
-
分布式屏障
-
发布/订阅
3. Zookeeper实操
要使用当然首先下载了!直接去官网下载:
zk使用java写的,当然需要准备java的环境
我推荐使用linux操作zk;安装java也很简单,用命令就能实现,不用配置环境;不会的伙伴可以搜一下;
当然zk得下载也可以使用命令wget
wget https://dlcdn.apache.org/zookeeper/zookeeper-3.8.0/apache-zookeeper-3.8.0-bin.tar.gz
相信解压之类的就不用介绍了;
解压之后可以看到文件分布:
很简单就几个文件:启动的话肯定到bin目录启动脚本;不过在启动之前我们通常会拷贝一份配置文件;随意玩弄
cp zoo_sample.cfg zoo.cfg
启动
bin/zkServer.sh start conf/zoo.cfg
启动客户端连接
bin/zkCli.sh -server localhost:2181
使用客户端命令操作
具体操作各位自行尝试;此处列出个命令作用:
键入help:
使用参考–命令操作大全
4. Zookeeper ACLs权限控制
redis详细大家都有了解;redis的数据不具安全性,谁都能访问,没有权限控制(6.0后加入)
但是zk就具备了权限控制功能;就像文件系统一样;每个目录都有相应的读写权限;zk也差不多就是这样
数据节点(c: create)创建权限,授予权限的对象可以在数据节点下创建子节点;
数据节点(w: wirte)更新权限,授予权限的对象可以更新该数据节点;
数据节点(r: read)读取权限,授予权限的对象可以读取该节点的内容以及子节点的列表信息;
数据节点(d: delete)删除权限,授予权限的对象可以删除该数据节点的子节点;
数据节点(a: admin)管理者权限,授予权限的对象可以对该数据节点体进行 ACL 权限设置。
- 命令:
setAcl 设置某个节点的acl权限信息
getAcl 获取某个节点的acl权限信息
addAuth 注册用户,注册时输入明文做密码,zk使用加密保存
首先看setAcl,有两种方式
create /zk‐node datatest digest:gj:X/NSthOB0fD/OT6iilJ55WJVado=:cdrwa //创建时设置
setAcl /zk‐node digest:gj:X/NSthOB0fD/OT6iilJ55WJVado=:cdrwa //直接设置
后面一串乱码是什么?
Zookeeper 的ACL 权限控制,可以控制节点的读写操作,保证数据的安全性,Zookeeper ACL 权 限设置分为 3 部分组成,分别是:权限模式(Scheme)、授权对象(ID)、权限信息 (Permission)。最终组成一条例如“scheme : id : permission”格式的 ACL 请求信息。下面我 们具体看一下这 3 部分代表什么意思:
Scheme(权限模式):用来设置 ZooKeeper 服务器进行权限验证的方式。ZooKeeper 的权限
验证方式大体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范围验证。所谓的范围验证就是说 ZooKeeper 可以针对一个 IP 或者一段 IP 地址授予某 种权限。比如我们可以让一个 IP 地址为“ip:192.168.0.110”的机器对服务器上的某个数据节 点具有写入的权限。或者也可以通过“ip:192.168.0.1/24”给一段 IP 地址的机器赋权。
另一种权限模式就是口令验证,也可以理解为用户名密码的方式。在 ZooKeeper 中这种验证方 式是 Digest 认证,而 Digest 这种认证方式首先在客户端传送“username:password”这种形 式的权限表示符后,ZooKeeper 服务端会对密码 部分使用 SHA-1 和 BASE64 算法进行加密, 以保证安全性。
还有一种Super权限模式, Super可以认为是一种特殊的 Digest 认证。具有 Super 权限的客户端 可以对 ZooKeeper 上的任意数据节点进行任意操作。
授权对象(ID)
授权对象就是说我们要把权限赋予谁,而对应于 4 种不同的权限模式来说,如果我们选择采用 IP 方式,使用的授权对象可以是一个 IP 地址或 IP 地址段;而如果使用 Digest 或 Super 方式,则 对应于一个用户名。如果是 World 模式,是授权系统中所有的用户。
权限信息(Permission)
权限就是指我们可以在数据节点上执行的操作种类,如下所示:在 ZooKeeper 中已经定义好的 权限有 5 种:
所以后面的乱码就是生成后的授权ID;如何生成呢?
echo ‐n <user>:<password> | openssl dgst ‐binary ‐sha1 | openssl base64
这样拿到id就可对某个节点设置权限了;
访问结点需要注册用户 addauth digest gj:test
另外可以直接使用明文设置权限
1 addauth digest u100:p100
2 create /node‐1 node1data auth:u100:p100:cdwra
3 这是u100用户授权信息会被zk保存,可以认为当前的授权用户为u100
4 get /node‐1 5 node1data
IP授权:
1 setAcl /node‐ip ip:192.168.109.128:cdwra
2 create /node‐ip data ip:192.168.109.128:cdwra
5. ZooKeeper 内存数据和持久化
既然是基于内存的小型数据库,肯定要面临数据持久化问题,像redis一样,又RDB、AOF两种那么zk也不会差多少,也是运用了这两种持久化思想来实现的
既然zk是java写的,那我们可以看一手zk源码,看它是如何设计数据存放的,以什么样的形式:
public class DataTree {
private final ConcurrentHashMap<String, DataNode> nodes =
new ConcurrentHashMap<String, DataNode>();
private final WatchManager dataWatches = new WatchManager();
private final WatchManager childWatches = new WatchManager();
}
由此可见,它是利用concurrentHashmap来存储的,一个字符串对应一个DataNode
1 public class DataNode implements Record {
2 byte data[];
3 Long acl;
4 public StatPersisted stat;
5 private Set<String> children = null;
zk的持久化有两种方式:事务日志、原始快照,详细熟悉redis的朋友看名字就知道如何实现的了
- 事务日志:客户端的每一次操作,zk都会把他们记录到事务日志当中;该日志文件会保存到配置文件中dataLogs中;通过一些工具将日志文件转化为比较易懂的格式如下:
这样zk在挂机重连后就可重新执行这些事务便可恢复数据;
- 原始快照:全量复制数据;在某一时刻全量赋值服务器上的数据并写入指定的磁盘文件中;
有了事务日志,为啥还要快照数据。
快照数据主要时为了快速恢复, 事务日志文件是每次事务请求都会进行追加的操作,而快照是达到某种设定条件下的内存全量数据。所以通常快照数据是反应当时内存数据的状态。事务日志是更全面的数据,所以恢复数据的时候,可以先恢复快照数据,再通过增量恢复事务日志中的数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