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元宇宙(有关的元宇宙多方面总结)

元宇宙

什么是元宇宙

“Metaverse”一词源自1992年作为互联网继承者的尼尔·斯蒂芬森创造的科幻小说《雪崩》,描述了斯蒂芬森对数字世界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如何演变的愿景。

你可能会从《头号玩家》和《黑客帝国》等电影中了解到元宇宙的生活是怎样的。在这些电影中,想象中的任何东西都可以存在,我们可以随时连接到元宇宙当中,以非凡的体验来延展我们真实的生活。同时许多文章也给出了元宇宙不同的定义和标准。

img

img

谁来建造元宇宙?

与《头号玩家》中的中心化的元宇宙绿洲(Oasis)不同,科技界普遍认为元宇宙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可互操作的生态系统,而不是由任何公司主导的。正如马克·扎克伯格所说,“希望在未来,询问一家公司是否正在建设元宇宙听起来就像询问这家公司是否应用互联网一样”。

与此同时,“元宇宙概念股”Roblox和Epic Games也认为元宇宙必须拥有去中心化的基础,避免被少数势力所垄断。Roblox的联合创始人Neil Rimer提出:“元宇宙的权利应该属于用户,而不是公司。”Epic首席执行官Tim Sweeney强调:“元宇宙并非属于任何行业巨头,他是数百万人共同创造的结晶。每个人都通过内容创作、编程和游戏设计为元宇宙创造自己的价值。用户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为元宇宙增值。”

多年来,互联网主要是一个带有超链接的2D目录,现在它终于开始变得有趣,具有开展3D体验的潜力,并将改变我们工作、购物等生产生活方式。

元宇宙是不断的“连点成线”的技术创新总和

img

我们距离元宇宙还有多远?

根据腾讯CEO马化腾在《三观》序言中所述,目前从实时通信到音视频等一系列技术已经准备好,计算能力快速提升,推动信息接触、人机交互的模式发生更加丰富的变化,VR等新技术、新的硬件和软件在不同场景下的推动,即将迎来下一波全真互联网的升级。我们认为,当前技术条件仍然是步入元宇宙时代的门槛,未来在通讯和算力、交互方式、内容生产、经济系统和标准协议等领域的突破将陆续拉近与元宇宙时代的距离。

技术演变:从PC网络到应用生态在到元宇宙

img

元宇宙带来广泛的数据需求

img

如何展望元宇宙的格局演进?

我们将元宇宙的发展格局演进分为三个阶段:

未来5-8年,随着技术端的不断发展,我们预计各大互联网巨头公司和一些专注于游戏、社交的头部公司将发展出一系列独立的虚拟平台。

预计2030年前后,随着泛娱乐沉浸式体验平台已经实现长足发展,元宇宙将基于泛娱乐沉浸式体验平台的基础向更多的体验拓展,我们预计部分消费、教育、会议、工作等行为将转移至虚拟世界,同时随着虚拟世界消费行为不断升温,并随着数字人民币等数字货币和基于NFT的数字信息资产化,经济系统开始建立,随之带动部分虚拟平台间实现交易、社交等交互。

预计2030年后,各个虚拟平台将作为子宇宙,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标准协议,实现各子宇宙的聚合并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元宇宙;这些子宇宙依然保持独立性,只是通过标准协议将交互、经济等接口统一标准化实现互联互通,元宇宙由此进入千行百业的数字化的全真互联网阶段。

元宇宙发展方式展望

img

img

元宇宙产业重点关注方向

img

历史时代变革看元宇宙发展

就像历次时代变革一样,互联网时代变革历程也是由无数技术/应用落地的节点们组成的。

img

相关公司

现阶段投资机遇在哪里?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我们依然判断人类的数字化生存是一条不可逆的单行线,游戏和社交可能是数字化生存的起点,但绝非终点。未来,人的娱乐、生活、工作持续数字化,千行百业的企业级数字化亦刚刚拉开帷幕。元宇宙很可能是即互联网之后,下一个在中长期改变人类生活的聚合创新,带来以十年为单位的投资机遇。当前时间点,我们很难给出元宇宙的短期受益投资标的,但中长期,我们看好由此带来的相关领域投资机会,如:英伟达、Epic、Unity、特斯拉、腾讯、字节跳动、米哈游、Facebook、苹果、微软、亚马逊、谷歌、阿里巴巴、Roblox、百度、小米等公司。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一级市场上,还有更多年轻公司在相关领域进行创新和尝试,这些公司亦可能在未来登陆资本市场,带来投资机会。

1月,3D人物和场景聊天软件IMVU----网易领投3500万美元融资

3月,“元宇宙第一股”Roblox(RBLX.N)登陆纽交所,上市当天股价从45美元涨到了70美元,目前市值近每股450亿美元

4月,美国游戏开发商虚幻引擎开发公司Epic Games宣布完成10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以支持其在元宇宙领域的长期愿景,公司估值达287亿美元。

8月,字节跳动以数十亿元人民币收购虚拟现实(VR)创业公司小鸟看看(Pico),并在海外上线了AI捏脸应用程序Pixsoul。

9月初,中青宝(300052.SZ)、汤姆猫(300459.SZ)、完美世界(002624.SZ)、三七互娱(002555.SZ)、长信科技(300088.SZ)等概念股迎来了暴涨。

《巴伦周刊》曾在8月的报道中梳理了准备参与到元宇宙想象中的科技巨头们:

Alphabet(GOOGL.N):《巴伦周刊》认为,这家公司在元宇宙中处于最佳的获胜位置,因为安卓系统(Android)对未来硬件来说非常重要。从最近收购的消费电子产品和健身公司Fitbit到智能家居公司Nest,Alphabet拥有一批让人们与互联网相连的硬件业务;Waymo自动驾驶业务和医疗保健业务等高风险投资正拉近公司与现实世界的距离。

**亚马逊(Amazon, AMZN.N):**该公司利润最丰厚的云计算部门亚马逊网络服务(Amazon Web Services)或将推动元宇宙的体验;已经流行于美国家庭的Echo硬件和Alexa虚拟助手也可能在帮助人们浏览元宇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微软(Microsoft, MSFT.N):**与其他公司相比,微软已经在元宇宙中生存了下来。它拥有Xbox和深受玩家喜爱的虚拟世界Minecraft,并正在向现有客户推销混合现实带来的好处。

**Facebook(FB.N):**扎克伯格或许唤起了人们对元宇宙的兴趣,但Facebook与上述公司相比仍有许多地方需要弥补。《巴伦周刊》指出,该公司在元宇宙中最好的资产是现实实验室业务(Reality Labs),其中包含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成果;其Quest虚拟现实头盔正在获得更多关注,Ray-Ban智能眼镜也于9月9日推出,这是该公司增强现实的早期产品之一。

苹果公司(Apple, AAPL.N):这是FAANG中唯一一家没有在财报电话会议和活动中直接提及元宇宙的公司,但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自2016年以来一直对增强现实大加赞赏。不能忽视的是,苹果的产品创造了独一无二的生态体系,《巴伦周刊》认为,只要消费者愿意留在苹果生态圈里,该公司的硬件和软件优势很可能成为它在元宇宙中的竞争优势。

img

img

相关评论

在Facebook发布二季度财报后,这位公司创始人兼CEO在分析师电话会上说:“我想现在就讨论元宇宙这个话题,以便让你们看到我们正在为之努力的未来,以及我们公司的一些重大举措将如何一步步实现这一目标。”他表示,希望用未来五年时间将Facebook打造为一家元宇宙公司。

扎克伯格直言不讳称**“Facebook的未来在元宇宙中”**。对于Facebook及其他热衷者而言,元宇宙是互联网的下一个愿景——在这个虚拟环境中,用户不是连接到互联网之上,而是置身于互联网之中,可以工作、社交、游戏、消费,并且与现实世界进行互动——这既事关他们改变世界的梦想,也关乎面临老化隐忧的巨头企业如何再成长。

相关政策

**一是监管层对A股市场蹭热点、炒概念的行为火速降温。**汤姆猫曾于2021年9月8日在互动易平台回复投资者表示,公司计划进军元宇宙领域,并称“已经成立了元宇宙方向的专项工作组,协调境内外的研发团队,对特定品类的产品进行概念开发与立项工作”,却在当晚收到深交所问询函,被要求说明公司现有主营业务、主要产品与元宇宙概念的关联性,关于元宇宙概念产品的相关表述是否严谨、合理。

**二是一部分公司和投资者的冷静态度。**中青宝发布公告称,元宇宙是一个巨大的概念和模式,公司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触及的概念也相对较浅,对应产品还在持续研发中,并表示“目前新游戏上线时间和地区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亦存在不确定性”。经历了9月初的上涨后,相关概念股正在逐渐回调。

可见,在元宇宙看来深邃广袤、又似模糊空洞的概念笼罩下,市场逐步开始理性考量该领域的实际投资机会。资源占优的大型科技公司正在推动元宇宙概念化身为实际产品。《巴伦周刊》认为,虽然目前对元宇宙概念的定义在投资价值上尚未形成确定的边界,但关乎元宇宙应具备的一些特征是存在共识的,且其远不限于目前被催化的网络游戏和虚拟现实,投资者有可能在这些“共识”中挖掘到元宇宙真正的价值。

相关情况

《巴伦周刊》援引Sentieo的数据指出,与2020年相比,各美股上市公司在2021年的财务文件和其他公司文件中提到“元宇宙”的次数增加了5倍。

元宇宙迄今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是:平行独立于现实世界的、映射现实世界的、越来越真实的数字虚拟世界。根据维基百科的释义,元宇宙描述了未来互联网的迭代,由连接到一个可感知的虚拟宇宙的持久、共享的3D虚拟空间组成;广义上的元宇宙不仅指虚拟世界,还指包括增强现实(AR)在内的整个互联网。

“元宇宙第一股”Roblox则更为笼统地用八大要素解释了元宇宙: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迟、多元化、随时随地、经济系统和文明。

不难发现,从1992年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的科幻小说《雪崩》(Snow Crash),到《头号玩家》中的“绿洲”(OASIS),再到马化腾2019年提出的“全真互联网”,元宇宙的概念始终围绕着互联网,大型科技公司是感知元宇宙概念的第一梯队。

即便元宇宙还处于早期阶段,一些公司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登上这艘互联网的诺亚方舟。

9月,高盛(Goldman Sachs)分析师埃里克·谢里丹(Eric Sheridan)在针对科技股的报告中列出了互联网巨头增长的十大主题趋势,其中就包括“增强现实和元宇宙”,并且,另外九个主题也或多或少与元宇宙相关,它们是:电子商务和广告之间的模糊界限;创造者经济的崛起;流媒体达到全球规模,但伴随内容成本问题;本地商务在线的转变;基于订阅的服务增长,但伴随潜在的消费者疲劳;云计算的增长;更个性化的在线旅游服务;监管成本的增长;以及分散化网络的崛起。谢里丹写道:“未来几年,在行业规模扩充的助力下,互联网巨头们仍然有充足的机会去大幅提升业绩增长和运营效率。”

元宇宙概念蓬勃的生命力,让大型科技公司拥有了新的战略工具和叙事逻辑。它们要么将既有相关业务纳入元宇宙的星系之中,要么根据其蓝图设想启动新兴业务或推进投资与收购。在这些科技巨头的推动下,你可能已经置身于元宇宙之中了。

游戏业承载了元宇宙的初级形态,但远非终点

当下,元宇宙最为成熟的商业模式之一出现在游戏产业,Roblox、Epic Games、中青宝、汤姆猫、完美世界均乘着这一概念收获了资本加持。这一概念落地有其必然性——网络游戏依托互联网构建了可以随时进出的虚拟世界,玩家的交互带来了身份认同与社交属性,并可以进行交流乃至交易,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将二维空间转换为体验感更加真实的三维体系⋯⋯到这里,再反观Roblox定义的八大要素,元宇宙似乎已真实可及。

风险提示

并非每个人都被元宇宙的概念炒作所吸引。《侠盗猎车手》(Grand Theft Auto)发行商Take-Two Interactive软件公司(TTWO)的首席执行官施特劳斯·泽尔尼克(Strauss Zelnick)告诉《巴伦周刊》,元宇宙“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他说:“公司的游戏长期以来一直让人们能够融入角色,表达自己,并从中获得快乐。这些游戏中的世界是否会成为你购买房地产或进行交易的地方,还有待观察。”

这类观望、犹豫乃至质疑的声音,广泛存在于对于前述Roblox八大要素中的“沉浸感”、“低延迟”和“经济系统”的不认同。这些观点认为,元宇宙其实是科技公司重提AR和VR技术的“炒冷饭”行为,对应“沉浸感”和“低延迟”本身并没有更具颠覆性的技术革新出现。

目前看来的确如此,以Roblox为例,即使这一游戏开放平台已经构建了消费元宇宙领域相对成熟的生态,但技术难点仍在攻克之中。《元宇宙通证》的共同作者之一、资深产融和治理专家邢杰对《巴伦周刊》中文版表示,由于AR、VR、混合现实技术(MR)距离达到技术拐点尚有距离,游戏并未实现高逼真度和沉浸感的视频效果;他预计,这一拐点可能会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出现。

相较于上述谨慎乐观的看法,看衰Roblox的市场观点不在少数。杰富瑞(Jefferies)的分析师安德鲁·厄克维茨(Andrew Uerkwitz)在2021年8月对该公司的长期可能性表示了质疑。除了不看好Roblox吸引青少年玩家之外的用户群体的能力,以及在打开中国市场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监管风险外,厄克维茨认为,即使在招股说明书中15次提及“元宇宙”,Roblox目前的核心仍围绕着电子游戏;在这一基础不会很快改变的前提下,相较于元宇宙公司,Roblox可能更适合被称为“体验平台”(experience platform)。

而在“经济系统”方面,中短期,各国对元宇宙底层加密货币的态度可能会给涉入这一概念的游戏公司带来不利影响。邢杰告诉《巴伦周刊》中文版,在元宇宙经济体系中,最重要的基础是区块链的通证经济;没有基于区块链通证经济的元宇宙,如同没有现代金融体系的市场经济一样,很难有大的发展。在全球各国对区块链技术和加密货币的监管日益强化的趋势下,元宇宙经济系统与商业模式的确定性在相当程度上悬而未决。

回归现实世界,元宇宙的“钱途”也一直饱受争议。风险投资家马修·鲍尔(Matthew Ball)曾在2000年提出,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交互中可能将不可避免地形成一个成熟经济体。这看起来十分乌托邦,但一些应用程序开发者已经将此视为一种战略杠杆,来规避苹果公司向它们收取的繁重佣金。

2021年早些时候,Epic Games与苹果在法庭上展开了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反垄断战争,Epic Games的CEO蒂姆·斯威尼(Tim Sweeney)在证词中引用了斯蒂芬森小说中的“元宇宙”概念说:“元宇宙是一种实时的、计算机驱动的3D娱乐和社交媒介,在这种媒介中,真实世界中的人们可以一起进入3D模拟,并拥有各种各样的体验。”他刻意选择了“元宇宙”作为其公司旗下游戏《堡垒之夜》(Fortnite)的比喻,这款多人游戏2020年被苹果禁止在其iOS App Store中运行。

设计公司InVision的电影部门负责人本杰明·伯特拉姆·戈德曼(Benjamin Bertram Goldman)认为,这种巧妙的公司战略渲染了一种公司受到“存亡威胁”的气氛,将苹果一些不切实际的商业行为推到聚光灯下。他补充道:“虚拟购物世界的诞生突然让这家收取30%佣金的公司被认为是荒谬的。它的最终状态与苹果不兼容。”当地时间9月13日公布的判决结果显示,Epic Games仅在“App内无法使用第三方付费机制违反加州的公平竞争法”这一项控诉上胜诉,在其他各项上则都是败诉。

当游戏产业战战兢兢地寻找与元宇宙的平衡点时,一些新的进展正在突破元宇宙的边际,让投资者的目光从游戏转移到其他应用场景。例如古驰(Gucci)在举办百年纪念展览《古驰原典》(Gucci Garden: Archtypes)时,不仅在意大利弗洛伦萨的领主广场(Piazza della Signoria)举办线下展,还在Roblox上举办了虚拟展览。Roblox的数据显示,在两周的体验中,古驰获得了约2000万次访问,数十万用户购买了多件物品。

8月中旬,Facebook发布了名为Horizon Workrooms的虚拟现实视频会议软件,旨在将远程办公会议的体验变得更加真实。虽然公司高管表示,这款私人测试版的软件并不是、也不想成为元宇宙,但其包含的硬件Quest 2,本质上是实现元宇宙最终形态的组件。这使得元宇宙催生的产业链投资机会看上去更加触手可及。

元宇宙投资确定性初现,但规模商用道阻且长

回到引爆元宇宙元年的扎克伯格,他在该领域的投资可以追溯到2014年Facebook以20亿美元收购虚拟现实头戴显示设备制造商Oculus Rift。如今的Facebook依然偏向于硬件和上游产业链的投资。Futurum首席分析师丹尼尔·纽曼(Daniel Newman)曾表示:“对Facebook来说,在技术方面进行有意义的投资,加深用户联系,在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之间创造更多无处不在的空间,是一条合乎逻辑的发展之路。”

事实上,现在人们对元宇宙的体感不足,很大程度应归咎于成型的基础条件仍然欠缺,尤其在基建和硬件体系方面。纽曼告诉《巴伦周刊》:“尽管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取得了进步,但由于设备和成本的限制,加之需要进行密集计算的软件,我们迄今还无法完全沉浸其中。”

不过,这反过来也意味着,一旦元宇宙概念得以进一步推广和落地,相关领域中的投资价值将被重估。邢杰认为,基础设施上下游产业,如5G、云计算、边缘计算、人工智能、互联网数据中心、区块链和带动元宇宙入口的AR、VR、MR相关软硬件产业,有望在这一过程中受益。

《元宇宙》《元宇宙通证》的共同作者、易股天下公司董事长易欢欢更看好上游的设备制造及零部件公司,尤其是其中的中国公司,例如在设备入口端,全球VR设备代工龙头歌尔股份(002241.SZ)的市占率高达70%,将有机会从元宇宙中分一杯羹。

这个机会或许比想象中来得更快。易欢欢引用中国信通院的预测指出,在2022年到2025年,设备性能的升级将使元宇宙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幅加速;到2026年以后,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虚拟现实进入完全沉浸的阶段,用户体验效果的提升将引领元宇宙内容的大爆发。届时,先发入局的硬件和上游企业可以凭借技术护城河打通业绩增效的途径。

纽曼则以Facebook和微软为例指出,两家公司分别收购了Oculus和AltspaceVR等资产,并在内部开发混合现实智能眼镜,建立了虚拟平台,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资产。这些都有可能在未来转化为现实的收益。

然而纽曼补充道,到目前为止,尽管有数十亿美元的投资和大量的宣传,元宇宙硬件和上游产业仍然是小众业务。易欢欢也表示,技术需要很长时间去迭代发展。这意味着,硬件和上游产业可能面临投资不足的问题,进而限制大规模商业推广。

具体到中国市场,在邢杰看来,元宇宙企业还需要关注与美国公司的竞争。他指出,美国仍是世界创新前沿技术的领头羊,与元宇宙六大技术支柱BIGANT(区块链、交互、游戏及引擎、人工智能、智能网络、物联网)相关的领域中,主要关键技术的突破大概率仍会由美国公司实现;中国企业有可能在个别领域取得突破和领先,比如通信与人工智能。

易欢欢表示,在任何行业渗透率快速提升、资本市场被炒热的领域,投资过度的现象尤为凸显。在行业高速发展期,鱼龙混杂可能带来乱象迭生,宏观层面的降温会更快地戳破靠概念割韭菜带来的泡沫。这些风险亦值得警惕。

**恰如扎克伯格所言,元宇宙正在改变互联网本身。**从上游制造商、中游内容和平台公司、再到下游场景的应用,元宇宙无疑是正在进行时。市场有理由期待,在技术取得突破、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监管愈发成熟清晰的前提下,元宇宙所映射的世界将更为真实。在那之前,投资者需要的是战略上的乐观,以及战术上足够的警惕和耐心。

风险因素

在通往元宇宙终极极图景的路上,会有很多层出不穷的商业化探索和尝试,受当时技术进展的约束,元宇宙初期雏形产品往往争议较大,商业化效果具有较强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基于区块链、NFT等数字资产和经济体系的建立,当前仍与数字货币价格相关,可能面对币值波动和各国监管的风险;AI、图形引擎、高速无线充电乃至电池等技术都有可能影响元宇宙发展进程,相关技术进程亦具有不确定性;从互联网公司主导的PGC封闭世界,到消费者大量参与的PUGC数字开发,互联网平台亦有可能面临更迭和挑战;元宇宙和数字世界对于电力能源的消耗,需要更多可持续能源和储能基础设施,亦给未来能源结构带来挑战;元宇宙可能产生垄断现象,以及涉及数字货币等相关制度、法律尚不完善的领域,存在政策或监管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等。

发展

音乐新时代

音乐行业的创新步履不止,积极寻求“元宇宙”之下新的发展空间。关于如何建立元宇宙世界里的音乐场景,音乐行业不约而同地选择从线上虚拟演出入手。

去年4月,Travis Scott在《堡垒之夜》创下1200万名玩家同时在线观看的纪录,一举刷新人们对线上虚拟演出的认知;今年3月,宝可梦公司与歌手Post Malone合作,打造《宝可梦》系列25周年虚拟演唱会,反响同样热烈。而近日,QQ音乐也正式宣布与罗布乐思达成战略合作,联手推出全球首款沉浸式音娱类游戏《QQ音乐星光小镇》,并在游戏内举办了一场音乐节。

透过QQ音乐与罗布乐思的这次合作,我们对国内音乐“音乐+游戏”的合作模式,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和理解。

线上音乐会的边界可以更远

国内真正意义上的线上音乐节,是空白的。

早在去年疫情期间,杭州一位网名叫 C1fan 的大四学生,出于对草莓音乐节的热爱,在休闲游戏《动物森友会》里“重现”了草莓音乐节。当然,这场音乐节更多是展示性的,以供乐迷在游戏内观赏,没有音乐,也没法“跳水”。

今年6月5日,手游版《摩尔庄园》与新裤子乐队合作,在游戏中举办了一场全息演唱会。玩家期望值很高,但由于体验太差、玩法单一,缺乏真实感和互动感,最终被吐槽为“纸片人唱歌”。而且,整个演出全程只有《你要跳舞吗》一首歌,跟音乐节的名号也名不副实。

img

而这次QQ音乐和罗布乐思合作,则在国内外现有玩法和沉浸体验上都做出了提升与创新,打造了真正意义上的国内首场线上音乐节。

与其他游戏相似,在音乐节开始前,玩家可以进入《QQ音乐星光小镇》自主建立虚拟角色和虚拟装扮;但最终的演出歌单,是交由玩家决定,玩家从《踏山河》《朱雀》《起风了》《李白》《雅俗共赏》中“6选3”,让嘉宾七叔(叶泽浩)进行演唱,增加玩家在音乐节主创环节的参与感。

音乐节现场虽然没有特别炫酷的场景特效,但将赛博朋克与中国传统元素融合,打造与演出国风音乐更加契合的场景氛围,并在演出过程中准备了音乐节专属动作和烟火等全新应援特效,也让玩家的线上沉浸感更加真实。

img

除了可以跟场内的其他玩家社交、跳舞互动,音乐节特别提供了跑酷玩法。玩家可以在场景内跑酷积攒星光点数,兑换商店中的音乐周边等,星光点数排行榜前10名的用户虚拟形象雕像还会展示在场景中的固定区域。玩家在音乐节现场的互动形式,便从单次的参与式互动,转换为了可持续性的体验互动,大大提升了玩家的停留时间和与场景之间的交互感。

img

QQ音乐作为国内首个与罗布乐思正式合作的音乐品牌,从场景搭建、舞台呈现到互动体验,都将自己之于“音乐+游戏”的想象力发挥得十分出色。无论是组队参与音乐节、完成跑酷集点还是在舞台前集体pogo,都能建立起全新的社交关系。除了在场景中自由穿梭、近距离观看演出,玩家还能参与到演出场景、音乐内容的共创中,让玩家扮演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的角色,增强对艺人和作品本身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img

事实也确实如此,每一个体验了音乐会的用户都尽情享受了现场。这也初步证实了QQ音乐此次线上音乐节的新玩法,是一种未来音娱类游戏发展的方向。而线上音乐节在未来也不仅仅是一场虚拟的演出,更是可持续延伸的音乐世界的大门。

未来游戏和音乐还可以怎么玩?

游戏与音乐的目标受众重合度很高,二者之间的跨界并不新鲜。未来音乐与游戏的发展模式,更多是围绕如何通过与游戏结合来放大音乐本身的价值展开。

从现有尝试来看,游戏与音乐的跨界方向主要集中在虚拟演出、虚拟偶像、道具售卖、周边开发、游戏配乐、线下演唱会等形式,并借由游戏多元化的产品设计和变现模式,让音乐在各个场景获得增值。

img

音乐先声认为,随着AR、VR、5G、云计算、区块链等软硬件技术的成熟,未来“音乐+游戏”可以发力的方向还有虚拟社交、粉丝共创、音乐宣发等,发掘更多元的商业模式,甚至衍生出一个全新的音乐元宇宙。

而纵观整个音乐行业,QQ音乐在音乐宣发和音乐社交上已经拥有了相对成熟完整的体系与经验。像类似“国风集”“银河计划”“说唱者联盟”等针对不同音乐领域的音乐企划,通过包装将音乐资源进行充分整合与吸收,再以明星与兴趣深度连接音娱爱好者,建立音娱社交圈子“扑通社区”,形成一个内外部循环的音乐宣发阵地,这便让QQ音乐成为了大多数用户心中首选的新热音娱聚集地。

img

而坐拥强大的音乐资源与高粘性的用户社群,也使QQ音乐有充分的实力,率先迈出探索未来“音乐+游戏”的步子。相信在有了全球最大的3D游戏创意社区罗布乐思的加持之后,接下来还会带来更多惊喜。

不难猜测,**除了虚拟音乐节,QQ音乐还可以在罗布乐思上举办虚拟演唱会、新歌发布会、粉丝见面会等演出内容,甚至与现有的会员订阅、绿钻等付费产品打通,拓展音乐宣发、付费订阅等的边界。**在庞大的用户基础和业务资源上,音乐平台从游戏切入元宇宙的想象空间会被逐步扩宽。

毫无疑问,像QQ音乐这样由音乐平台主导的游戏与音乐联动,是对现有业务模式的再创新。我们可以预见,未来音乐与游戏的场景融合将进一步打破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界限,向着高沉浸、多维度、延展性和互动性体验发展。

一场音乐产业新的变革正在降临,而“元宇宙”下的音乐时代,也正在发生。

技术

未来3-5年,元宇宙将进入雏形探索期,VR/AR、NFT、AI、云、PUGC游戏平台、数字人、数字孪生城市等领域渐进式技术突破和商业模式创新将层出不穷。中长期看,元宇宙的投资机会包括:GPU、3D图形引擎、云计算和IDC、高速无线通信、互联网和游戏公司平台、数字孪生城市、产业元宇宙、太阳能等可持续能源等。

从体验场景出发,向内剖析底层技术,元宇宙产业链可以被划分为7层。由此可见,元宇宙是系列技术创新的融合:

1)体验:游戏是目前最靠近元宇宙的“入口”,体验将从游戏继续进化,并为用户提供更多进行娱乐、社交、消费、学习和商务工作的内容,覆盖各种生活场景。

2)曝光:解决新体验如何触达用户的问题,包括广告系统、对新体验评价和精选的过程,还包括像Steam平台、Epic Games平台、TapTap平台、Stadia云游戏等商店/渠道。

3)创造者经济:元宇宙里的体验和内容需要持续更新、不断降低创作门槛,并提供开发工具、素材商店、自动化工作流和变现手段。

4)空间计算:无缝地混合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让两个世界可以相互感知、理解和交互,包括3D引擎、VR/AR/XR、语音与手势识别、空间映射、数字孪生技术等。

5)去中心化:元宇宙的经济蓬勃发展需要以一套共享的、广受认可的标准和协议作为基础,推动整个元宇宙体系的统一性以及虚拟经济系统的流动性。加密货币和NFT(非同质化代币)可以为元宇宙提供数字所有权和可验证性,区块链技术、边缘计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将进一步实现去中心化。

6)人机交互:随着微型化传感器、嵌入式AI技术以及低延时边缘计算系统的实现,预计未来的人机交互设备将承载元宇宙里越来越多的应用和体验。由于能提供更好的沉浸感,VR/AR头显被普遍认为是进入元宇宙空间的主要终端,此外还包括可穿戴设备、脑机接口等进一步提升沉浸度的设备。

7)基础设施:元宇宙概念的爆火,是基础设施技术边际改善的必然产物。随着5G、云计算和半导体等技术的成熟,虚拟环境中的实时通讯能力将大幅度提升,支撑大规模用户同时在线,保证较低延迟,并且实现更为沉浸的体验感。

img

交互方式:VR/AR即将进入加速阶段。

从2019年起,随着光学技术的迭代、网络环境升级、产品体验升级同时性价比提升以及热门VR内容的推出,驱动VR/AR行业重回增长快车道。

VR/AR的成长路径

img

通信和算力:仍待5G建设持续快速推进。

我们认为,随着5G渗透率的不断提升,网络传输速率和质量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更多企业级和消费级次世代应用创新将有望落地,其中云游戏将作为5G时代的杀手级应用率先大范围落地。随着通信和算力技术的不断提升,元宇宙的技术门槛将不断得到降低,同时实现更大范围的渗透有望成为可能,并且进一步提升用户的沉浸式使用体验。

云计算更加契合元宇宙需求

img

5G十大应用场景

img

数字孪生:现实和虚拟的交互闭环。

数字孪生技术两大关键点:物理实体和虚拟模型之间的双向连接;连接基于实时数据。

数字孪生六大关键技术已经成熟

img

标准协议和经济系统:将无数子宇宙聚沙成塔的关键要素。

类比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TCP/IP协议和TD-LTE标准,元宇宙的形成需要一套完整的标准协议,其中包括用户身份、数字资产、社交关系、应用API等方面的一系列通用标准和协议。

标准协议和经济系统示意图

img

内容生产:等待人工智能技术成熟,降低内容创作门框。

对于元宇宙这样庞大的体系来说,内容的丰富度将会远超想象,并且内容将会是以实时生成、实时体验、实时反馈的方式提供给用户,对于供给效率的要求将远超人力所及,需要更加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内容生产,实现所想即所得,降低用户内容创作门槛。

**通过深度/强化学习,人工智能在模拟人类思维领域已经取得突破。**根据MIT Technology Review对于2021年度突破性技术的评价,我们认为其中2种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性应用将有望解决元宇宙领域发展的痛点,并推动元宇宙的发展。

MIT 2021年年度突破性技术中人工智能相关技术

img

云数据中心:元宇宙带来广泛数据需求。

元宇宙有望带来数据流量的下一次爆发。

细分赛道

VR

以VR为代表的高沉浸度交互模式,将最可能成为Metaverse虚拟世界的入口。从功能机到智能手机,再从智能手机到VR,硬件方面的显示及交互革命,将极大推动内容形式的重构。以Oculus Quest 2为代表的设备帮助用户以中档智能手机的价格体验整个VR世界,VR奇点已至。

VR设备全球出货量(百万台)

VR设备零售价(美元)

虚拟社交

以Roblox为例,Roblox的用户们使用自己独特的虚拟形象,在ugc的数字场景中和朋友们拟真的互动+交互,将线下的社交活动数字化:钓鱼、赛车、逛Gucci、看视频、探险等。

Roblox是全球最大的互动社区之一及大型多人游戏创作平台:通过游戏将全世界连接在一起,让任何人都能探索全球社区开发者建立的数千万个沉浸式 3D游戏,提供一个想象、创造以及与朋友同乐的空间。核心用户年龄层:Z世代,5-24岁,约占70%DAU。单用户每日使用时长:153分钟, 社交属性:平均每日发送约61条消息 V.S WhatsApp(Facebook旗下的海外微信)平均每日约50条消息。

Roblox全球日活用户增长情况(百万人)

不止游戏,Roblox更是个青少年社交、虚拟生活平台:玩家能够在其中聊天,与现实或虚拟的朋友进行互动;疫情期间还推出了“一起玩”游戏分类,鼓励玩家进行线上游戏的同时社交;推出的“party place”功能可供玩家在虚拟世界中举办生日派对和其他聚会,举办虚拟演唱会等。

Roblox规模效应叠加用户社交纽带,社交裂变带来用户增长。与主流社交媒体不同,Roblox营销费用维持低水平:20年在3.1%营销费用水平下,DAU增速达到84.7%;Snapchat和Pinterest营销费用均超过20%。

Roblox核心逻辑:虚拟社交属性带来的双边网络效应,空间广阔。UGC内容生态+社交属性构筑正向飞轮效应:越多开发者创造游戏+玩法内容,玩家沉浸时间越长,通过社交网络吸引越多新用户;玩家基础扩张的同时,由于UGC的激励+反馈经济系统,越多玩家变成开发者,形成正向飞轮效应。

飞轮效应驱动ARPU增长:内容越“好玩”,越多人玩,越互动越社交越好玩,玩家付费意愿越强;越高的变现能力,驱动越多的开发者打造更加好玩的游戏,形成正向飞轮效应。

引擎/开发平台

包括Unity、Epic、Nvidia(Omniverse)在内,各大引擎/开发平台均在部署3D建模、虚拟世界的非游戏业务。

img

Omniverse 2020年10月首次开放测试,是一个多GPU实时模拟的虚拟世界整合平台。它使用统一的3D文件格式USD,通过社区及云端实现实时文件多设备分享。内置完整Nvidia AI用于机器人+虚拟人开发,同时整合图像、材料渲染、光线追踪技术、物理引擎在Omniverse中,使创造的虚拟世界更真实。Omniverse平台主要由五个部分(connect,nucleus,kit,simulation,RTX render)构成。

虚拟人

虚拟身份是元宇宙最基础的维度,具备多元化应用场景/商业化路径。虚拟人有三大发展趋势:

1、 高保真, 在视觉表现层面,做出从外形、表情到动作都1:1还原真实人的高保真虚拟人;

2、 智能化, 运用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语音合成等技术赋予虚拟人智能和情感表达;

3、 工具化, 开发更轻量、便捷的工具,让艺术家和普通用户都能快速生产高品质美术资产。

随着Facebook等各大互联网巨头抢滩布局元宇宙及其相关领域,资本市场元宇宙概念横空出世,掀起元宇宙投资热潮。宇宙开始起源于游戏,现在具备了社交属性,这也推动着元宇宙从艺术开始变成现实,离我们不再遥远。物理世界因为资源的缺乏,内卷然、贫富差距以及各种压力是天然的,但是映射出来的虚拟空间所带来的更大的影响和经济体系,这是我们未来可以期待的。未来,元宇宙可能会成为现实生活中的映射,拥有一套独立的经济体系,每个人都是创作者和消费者,覆盖整个行为,提供更高的精神世界的需求。

相关研报

清华大学:2021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

元宇宙深度研究报告:元宇宙是互联网的终极形态?

参考文章:

虚实中的元宇宙 未到颠覆世界之时

“元宇宙”下的音乐新时代 正在发生

元宇宙为建筑设计师带来的全新机遇与挑战?

相关研报

清华大学:2021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

元宇宙深度研究报告:元宇宙是互联网的终极形态?

参考文章:

虚实中的元宇宙 未到颠覆世界之时

“元宇宙”下的音乐新时代 正在发生

元宇宙为建筑设计师带来的全新机遇与挑战?

中信证券:图解元宇宙

  • 0
    点赞
  • 1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元宇宙算法是一种基于自然界中多元宇宙的进化规律而发展起来的优化算法,可以用于求解电力系统多目标优化问题。在使用Matlab实现多元宇宙算法求解电力系统多目标优化问题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首先,定义问题的目标函数。电力系统多目标优化问题通常包括多个目标,如最小化传输损耗、最小化发电成本、最大化稳定性等。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将这些目标函数定义为适应度函数。 然后,确定决策变量。电力系统多目标优化问题的决策变量通常包括发电机出力、功率系统的在线参数、输电线路的传输容量等。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这些决策变量的取值范围。 接着,初始化多元宇宙群体。通过随机生成一定数量的初始个体,来构建初始多元宇宙群体。每个个体对应一个解,其中包含了问题的决策变量的取值。 然后,对多元宇宙群体进行进化操作。包括多元宇宙的扩展和多元宇宙的合并。多元宇宙的扩展是通过在当前多元宇宙中添加新的个体来增加解的多样性。多元宇宙的合并是通过合并两个或多个多元宇宙来减少解的重复性。 最后,根据设定的停止准则判断是否达到停止条件。例如,当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或满足一定的适应度值要求时,停止算法,并输出最优解。 总结来说,使用多元宇宙算法求解电力系统多目标优化问题的过程包括目标函数的定义、决策变量的确定、多元宇宙群体的初始化和进化操作,以及根据停止准则判断是否达到停止条件。通过在Matlab中实现这个过程,可以得到电力系统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最优解。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