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A-Top-Down习题

1判断(1分)
‍“主机”和“端系统”是不同的。
A.正确

B.错误
根据书本内容,"主机”和"终端系统"是交换使用的。
2判断(1分)
‎标准对于协议非常重要。
A.正确

B.错误
3单选(1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太网属于住宅接入
B.FTTH属于住宅接入
C.LTE属于广域无线接入
D.WiFi既可以是住宅接入也可以是公司接入

4单选(1分)
‏假定用户共享一条2Mbps链路。同时假定当每个用户传输时连续以1Mbps传输,当使用电路交换时,能够支持 用户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单选(1分)
‌考虑一个应用程序以稳定的速率传输数据,当这个应用程序启动时,它将持续运行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请问哪种交换网络更适合这种应用:

A.分组交换网更适合
B.电路交换网更适合
C.分组交换网和电路交换网都适合
D.分组交换网和电路交换网都不适合

电路交换网,因为应用将以稳定速率,持续长时间运行,因此可以为其保留带宽。
6单选(1分)
‎一台分组交换机接收一个分组并决定该分组应当转发的出链路。当某分组到达时,另一个分组正在该出链路上被发送到一半,还有4个其他分组正等待传输,这些分组以到达的次序传输。假定所有分组是1500字节并且链路速率是2Mbps,则该分组的排队时延是

A.24ms
B.27ms
C.30ms
D.31ms

前面等待了4.5个分组,也就是4.5 * 1500 = 6750Bytes,然后1Byte = 8bit,所以6750Bytes =
54000bit,所以排队时延为54000/(2 * 106) = 27ms

7单选(1分)
​排队论中有一个著名公式——李特尔公式:N=a x d,其中N表示在缓存中的分组加上被传输的分组的平均数,a表示到达该链路的分组速率,d表示一个分组历经的平均总时延即排队时延加传输时延。假定该缓存平均包含10个分组,并且平均分组排队时延是10ms,该链路的传输速率是100分组/秒,则在没有丢包的情况下,平均分组到达率是 分组/秒
A.500
B.525
C.550
D.600
参考答案

N= 10 + 1= 11个分组 d= 10ms(传播时延) + 1/100s(传输时延) = 0.02s a=N/d= 11/0.02 =
550分组/s

  • 什么是李特尔定律?

利特尔定律是以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教授约翰-C.D.利特尔博士命名的。 作为一名运筹学专家,他因证明排队公式L = λW而闻名,该公式现在通常被称为利特尔定律。 什么是李特定律?
L=λW的原始公式是由Philip M. Morse开发并发表的,他向他的读者提出挑战,要求证明这种关系并不适用所有的应用。换句话说,排队或排队中的顾客的长期平均数量L等于顾客的长期平均有效到达率λ乘以顾客在排队中花费的平均时间W。利特尔在1961年发表了一篇文章,展示了一个证明,证实该关系对所有系统和应用都是有效的。

乔治集团的迈克尔-乔治和其他人改编了这个概念并将其应用于精益生产。这个定义后来有了两个可以互换的名字:Little’s Law和Process Lead Time(PLT)。虽然Little打算把他的公式用在排队理论的范围内,但事实证明,它完全适用于精益的概念。PLT和Little定律后来成为衡量流程速度的经典指标。

对于精益和PLT的应用,公式的组成部分被重新排列,因此PLT或Little定律成为PLT=WIP/ER。换句话说, 流程前置时间,PLT(一个物体从第一次进入流程到退出流程所需的时间)等于WIP或在制品(队列或生产线上的平均项目数)除以ER或退出率(在特定单位时间内退出流程的平均项目数)
为了说明利特尔定律,让我们使用一个经典的例子。假设你带着你的家人去迪斯尼世界度过一个短暂的假期。你的目标是为孩子们选择最好的游乐设施,使他们花最少的时间排队
如果我们用PLT作为你的决策衡量标准,那将如何进行呢?

  1. 首先,当你走到一个游乐项目的排队处时,比如说丛林游轮,你会计算在你前面已经排队的人数,即WIP
  2. 然后,你将计算在一分钟内离开队伍并上船的人数。这将给你提供退出率或ER
    现在你可以做你的计算了。你的最终目标是确定你在排队时需要等待多少分钟才能上船。
    因此,
  3. PLT等于排在你前面的人数(WIP),例如160,除以ER(退出率)
    例如每分钟有20人上船。

如果PLT=WIP/ER,那么你排队的分钟数将是160人/20人/分钟。
一个简单的计算会得出结论,在你和你的家人上船之前,你只需要等待8分钟。不算太坏。

8单选(1分)
假定两台主机A和B相隔20000km,由一条直接的R=2Mbps的链路相连,假定跨越该链路的传播速率是
2.510^8 m/s

考虑从主机A到主机B发送一个800000比特的文件,假定该文件作为一个大的报文连续发送,在任何给定的时间,则在链路上具有的比特数量最大值是
==A.1.6
10^5==
B.1.810^5
C.1.5
10^5
D.1.5*10^4
Rtprop = 2Mbps x 20000km/(2.5 x 108)m/s = 160000
带宽-时延积就是任一时间链路上具有的比特最大数量
根据传播速率s、带宽R和链路m的长度, 推导出一个比特宽度的一般表示式

首先推一下链路上具有的比特最大数量,设一共有L个比特
传播时延是m/s,传输时延是L/R
那么传播时延占传输时延的百分比就是(m/s)/(L/R) = mR/sL, 也就是说过了mR/sL秒之后,链路上就占满比特了
因为一共有L个比特,所以任一时间链路上具有的比特最大数量是L * mR/sL = mR/s, 也就是带宽-时延积
那么比特宽度就是m / (mR/s) = s/R

‍在第8题的条件下,请问在该链路上一个比特的宽度(以米计)是

‎A.80m
B.115m
C.125m
D.150m

20000km/1.6*10^5(时延带宽积)=125m
10多选(2分)
‍下列哪些属于端到端时延中的时延组成成分:
A.运行时延
B.排队时延
C.传输时延
D 传播时延

### 回答1: "计算机网络-自上而下的方法"是一本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常用的教材,它涵盖了从应用层到物理层的种类。这本教材的习题是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计算机网络各个方面的理解和应用。 每章的习题提供了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涵盖了从基础概念到实际应用的各个方面。通过解答这些问题,学生可以巩固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并能够将所学的概念应用到实际案例中。 习题的答案通常提供在教材的相应章节中,学生可以通过查看教材的相关内容来找到答案。此外,教师通常也会提供一些指导和讲解,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 "计算机网络-自上而下的方法"的习题答案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通过解答这些问题,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此外,习题还能帮助学生发展问题解决和分析的能力,为他们将来的工作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计算机网络-自上而下的方法"的习题答案不仅提供了对课程内容的巩固和应用,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分析能力,为他们在计算机网络领域的学术和职业发展提供了帮助。 ### 回答2: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是一本经典的计算机网络教材,以下是一些习题的答案。 习题1:解释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作用。 计算机网络是一组通过通信链路和交换设备连接在一起的计算机和其他设备。它们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共享资源和信息,提供通信和协作的平台。计算机网络的作用是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输、资源共享和协作。它们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络、物联网等场景。 习题2:解释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采用了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即从应用层开始逐层设计网络协议和服务。这种方法首先关注网络应用的需求和功能,然后确定传输层、网络层和链路层的协议,并逐步选择合适的技术和机制。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将网络的需求放在首位,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使得网络设计更加实用和灵活。 习题3:解释协议栈和协议分层的概念。 协议栈是指由多个网络协议构成的层次结构。在《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中,协议栈被分为五层: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链路层和物理层。每一层负责特定的功能,并与上层或下层交互。协议分层的概念是将复杂的网络功能分解成不同的层次,并通过每一层的协议实现特定的功能,从而简化网络设计和实现。 习题4:简要解释TCP和UDP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协议,它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和流控制。TCP通过序列号和确认机制来提供数据的可靠性,同时使用滑动窗口机制进行流控制。UDP是一种面向无连接的不可靠传输协议,它提供低延迟的数据传输和简单的数据报服务。TCP适用于要求可靠传输和数据完整性的应用,如网页浏览和文件传输;UDP适用于实时性要求高、容忍数据丢失和延迟的应用,如实时音视频传输和网络游戏。 以上是一些关于《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 回答3: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是一本经典的计算机网络教材,对于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原理和技术有很大的帮助。以下是一些《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中习题的答案: 1. 问题: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功能。 答案:计算机网络是由若干计算机互联而成的通信系统,通过各种网络设备和协议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共享,目的是实现用户之间的远程通信和资源共享。 2. 问题:描述TCP/IP协议的主要特点和作用。 答案:TCP/IP协议是互联网通信的核心协议,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 分层结构:TCP/IP协议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五层,每一层都有不同的功能和协议。 - 可靠性:TCP协议通过序列号和确认机制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有序性。 - 网络互联:TCP/IP协议使不同网络之间可以相互通信和互联,构建了全球统一的互联网。 - 通用性:TCP/IP协议是一种通用的协议,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的网络和应用场景。 3. 问题:解释DNS的作用和原理。 答案:DNS(域名系统)是互联网上的分布式数据库,用于将域名(如www.example.com)解析为IP地址。其作用和原理如下: - 作用:DNS提供域名与IP地址之间的映射,用户只需通过易记的域名就能访问到特定的服务器或网站。 - 原理:DNS采用分布式的层次结构,将域名划分为不同的域,由各级域名服务器负责存储和管理一定范围的域名解析信息,实现域名解析的快速和高效。 4. 问题:简述HTTP协议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答案: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是一种应用层协议,主要用于在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信息。其特点和工作原理如下: - 特点:HTTP是一种无状态协议,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型,可靠但效率较低,可以使用持久连接和分块传输来提高效率。 - 工作原理:HTTP使用请求-响应模式,在浏览器发送HTTP请求后,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并返回相应的HTTP响应,包括状态码、头部信息和响应报文体。 以上仅是部分习题的答案,通过自学《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这本教材,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回答其中的习题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