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偶测温电路Multisim仿真及故障字典建立

一、热电偶测温原理

1.简介

       热电偶(thermocouple)是温度测量中常用的测温元件,它直接测量温度,并把温度信号转换成热电动势信号,通过电气仪表(二次仪表)转换成被测介质的温度。

2.热电势形成

        两种不同成份的材质导体组成闭合回路,当两端存在温度梯度时,回路中就会有电流通过,此时两端之间就存在电动势——热电动势,这就是所谓的塞贝克效应(Seebeck effect)。两种不同成份的均质导体为热电极,温度较高的一端为工作端,温度较低的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通常处于某个恒定的温度下。

        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由两种导体的接触电势(帕尔贴电势)以及单一导体的温差电势(汤姆逊电势)组成。

3.中间导体定律

        在热电偶回路中,只要中间导体两端的温度相同,那么接入中间导体后,对热电偶回路的总热电势无影响。

 

4.中间温度定律

        热电偶在节点温度为T、T0时的热电势值Eab(T,T0)等于热电偶在(T,Tn)和(Tn,T0)时相应的热电势Eab(T,Tn)与Eab(Tn,T0)的代数和,Tn称为中间温度。

二、仿真电路搭建

1.仪表放大器的选择

       原电路中采用AD524仪表放大器,但multisim中没有该型号仪表放大器,因此选取AD624仪表放大器。

       首先计算原电路中AD524的增益,查看AD524数据手册:

       按图中公式进行计算,得到G=3.496*10≈35。

       之后,查看AD624数据手册:

        该种连接方式无法满足增益为35的需求,改为下图中连接方式,引脚6需接地:

         易知Gain与RG的关系:

        通过计算,将绿框中电阻替换为R=1.18k(精度1%)的电阻,则可以满足需要。

        仿真电路如下图所示:

2.冷端温度补偿

         由于中间温度定律(热电偶回路两接点(温度为T、T0)间的热电势,等于热电偶在温度为T、Tn时的热电势与在温度为Tn、T0时的热电势的代数和,其中Tn称为中间温度。),我们可以进行冷端补偿。如上图,我们选择AD590温度传感器测量冷端温度,并将测得传至模数转换器 (ADC),进而通过软件进行补偿。

 三、建立故障字典

1.故障字典法

        故障字典法是一种基于定性经验的故障诊断方法。通过提取不同故障情况下的电路特征量(例如电压、电流、幅频特性等),并且将提取出来的数据整理成与故障相对应的字典,一旦电路设备发生故障,将实际测得的数据与故障字典保存的数据进行比对,从而迅速找到出现故障的位置以及相对应的元器件。

2.步骤

        建立故障字典首先要确定故障的状态集,即明确在测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状态或者故障类型:

热电偶测量电路故障状态集

故障状态

故障描述

F1

无故障

F2

热电偶断线

F3

+Vs电源断开

F4

-Vs电源断开

F5

放大器3、16引脚断开

F6

热电偶正级硬件检测电路断线

        随后进行故障现象集划分,根据相关理论或者实验明确每种故障现象所包含的所有故障类型。之后,以AD624的1、2、14、5管脚以及放大器输出的电压值作为故障参数:

         通过闭合、断开开关来模拟故障状况,通过模拟万用表测量检测节点的电压:

热电偶测量电路故障现象集(热电偶输出电压为1mV时)

故障参数

故障现象集编号

故障现象集所含故障

参数范围

V1

0

无故障

140-160mV

1

F2、F6

≈0

V2

0

无故障

140-160mV

1

F2

>250mV

2

F6

≈0

V14

0

无故障

-15V

1

F4

<3V

V5

0

无故障

15V

1

F3

<1V

Vout

0

无故障

32~40mV

1

F2

>4.5V

2

F5

≈0

        最后,将所有故障类型的故障代码进行总结,完成故障字典的制作:

热电偶测量电路故障字典

故障状态

故障代码(V1  V2  V14  V5  Vout)

F1

00000

F2

11001

F3

XXX1X

F4

XX1XX

F5

00002

F6

12000

### 编译错误分析 在使用 `MAX6675` 库时遇到 `'reference to 'byte' is ambiguous'` 的编译错误,通常是因为 C++ 中存在多个定义冲突的情况。具体来说,在 Arduino 环境下,`byte` 类型可能被多次声明或引入了不同的库文件,从而导致命名空间冲突。 #### 命名空间冲突的原因 Arduino 默认环境中已经包含了 `<Arduino.h>` 文件,其中定义了一个名为 `byte` 的类型别名[^1]。如果其他第三方库也重新定义了相同名称的类型,则会引发此错误。例如某些版本的 `MAX6675` 库可能会尝试再次定义 `byte` 类型,这就会造成歧义问题。 --- ### 解决方案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解决方案: #### 方法一:修改 MAX6675 库中的代码 打开所使用的 `MAX6675.cpp` 和 `MAX6675.h` 文件,查找是否有重复定义 `byte` 的情况。如果有类似以下代码片段: ```cpp typedef unsigned char byte; ``` 将其删除即可。因为 Arduino 已经内置了 `byte` 定义,无需额外重定义[^3]。 #### 方法二:更新到最新版库 确保正在使用的 `MAX6675` 库是最新的稳定版本。较新版本的库一般修复了此类兼容性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更新库: 1. 打开 Arduino IDE。 2. 进入 **Sketch -> Include Library -> Manage Libraries...** 3. 搜索并安装最新的 `Adafruit MAX6675 Library` 或者官方推荐的替代品[^4]。 #### 方法三:显式指定命名空间 如果无法更改源码或者不想升级库,可以尝试通过调整程序逻辑来规避该问题。例如,在调用涉及 `byte` 数据类型的函数前加上全局作用域操作符 `::` 来消除模糊性: ```cpp #include <MAX6675.h> MAX6675 thermocouple(13, 12, 10); void setup() { ::Serial.begin(9660); } void loop() { float celsius = thermocouple.readCelsius(); ::Serial.print("Temperature (°C): "); ::Serial.println(celsius); } ``` 上述方法强制指定了 `Serial` 对象属于全局范围而非局部变量或类成员,有助于减少潜在冲突[^2]。 --- ### 测试验证 完成以上任一种修正措施之后,请运行测试代码确认是否解决了编译错误。标准测试脚本如下所示: ```cpp #include <MAX6675.h> // 初始化 MAX6675 实例,参数分别为 SCK、CS、SO 引脚编号 MAX6675 thermocouple(13, 10, 12); void setup(){ Serial.begin(9600); delay(500); // 给传感器一些时间初始化 } void loop(){ Serial.print("Current Temperature: "); Serial.print(thermocouple.readCelsius()); Serial.println(" °C"); delay(1000); // 每秒读取一次温度数据 } ```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z530011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