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19 年三星推出首款 Galaxy Fold 折叠屏手机以来,安卓阵营已经历了六年的迭代,华为更是推出了全球首款三折叠屏手机。而这些年,果粉们每年都在问折叠屏 iPhone 什么时候出,得到的答案总是“明年复明年”的传闻。
现在好消息终于来了, 折叠屏手机市场迎来了那个“压轴选手”——苹果 。
近日,被誉为地表最强苹果分析师的郭明錤发布了一份关于首款折叠屏 iPhone 的报告,展示了这款设备的全新形态和更多细节,为广大果粉揭开了其神秘面纱。
据多方爆料, 苹果首款折叠屏 iPhone 将采用“ 书本式 ”内折设计,配备 7.8 英寸无折痕柔性屏(展开后类似 iPad mini)和 5.5 英寸外屏,折叠后厚度仅为 9-9.5 毫米,展开后仅为 4.5-4.8 毫米 ,重量或控制在 250 克以内。
为实现这一目标,苹果甚至砍掉了 Face ID,改用 侧边 Touch ID 指纹识别 ,并将其集成在电源键上。机身采用钛合金外壳,铰链则由不锈钢和钛合金制成,兼顾轻薄与抗摔性。
折叠屏 iPhone 还将采用 高密度电芯电池 ,搭载 更低功耗的 A19 芯片 ,并集成低功耗 自研 C 系列基带 ,兼顾轻薄与续航。
更关键的是,苹果将解决折叠屏手机的“祖传难题”——折痕。
供应链消息显示,苹果与三星联合开发了新型 OLED 面板,配合苹果自研的“ 动态铰链 ”技术, 屏幕折痕肉眼几乎不可见 。
数码博主 @AppleTrack 曝光的工程机实测视频显示, 折叠屏 iPhone 的折痕处理堪称一绝,在 200 倍显微镜下,折痕仅有 0.7 微米,肉眼完全不可见 。这得益于苹果自研的 Dynamic Tensioning 系统,该系统通过 200 个微型传感器实时调节铰链扭矩,确保屏幕始终处于最佳受力状态,解决了折叠屏的折痕难题。
此外,苹果还申请了玻璃凹槽设计专利,通过局部变薄玻璃层减少折痕,并研发了自愈材料涂层以修复轻微划痕。据称,该技术可承受 10 万次折叠,如果按每天开合 50 次计算,足够使用五年半,新技术令人惊叹。
苹果的野心不仅还限于硬件, 折叠屏 iPhone 还被定义为「 真正的AI手机 」,同时 iOS 生态也是其核心竞争力 。
分析师郭明錤认为,AI 需要更大的画布,而折叠屏 iPhone 恰恰提供了这种可能性。它不仅能提升多任务体验,还能强化 AI 交互体验,例如与 Siri 对话时同步展示地图和日程,或通过分屏实时翻译文档等。
据悉,苹果专门为这款折叠屏 iPhone 设计了一个名为「 Flex Mode 」的界面框架,支持动态分屏、悬停交互、多任务功能等折叠屏专属功能。
这一设计有望解决安卓折叠屏应用分屏逻辑混乱、外屏与内屏切换卡顿等软件适配问题。
此前,一位国外开发者透露,iOS 19 的代码中出现了大量折叠屏适配指令,看来苹果这次是动真格了。
总的来说,尽管苹果入场较晚,但显然是带着“ 颠覆者 ”的姿态而来。 如果苹果能同时解决安卓折叠屏硬件和软件上的痛点,或重新定义折叠屏 。就像当年的智能手表和无线耳机,苹果虽然都不是第一个做的,但最终都成为了行业标杆。这次折叠屏,或许历史会重演。
最后,我们来看看价格与发布时间方面的消息。
据郭明錤预测,苹果首款折叠屏 iPhone 的起售价可能达到 2000 - 2500 美元(约 1.4 万 - 1.8 万元人民币), 国行版本的起售价预计在 1.6 万 - 2 万元左右,成为史上最贵的 iPhone 。
至于发布时间,供应链消息称,折叠屏iPhone 将在 2026 年底或 2027 年初上市。苹果计划在 2025 年第二季度敲定首款可折叠 iPhone 最终规格,第三季度正式启动该项目,2026 年第四季度大规模生产。
由于初代折叠 iPhone 生产难度极高,大规模量产可能需等到 2027 年。郭明錤预估, 2026 年的出货量仅为 300–500 万部,初期必然一机难求,黄牛加价或成常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