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arwiz 6使用笔记
1.创建一个新项目
在双击启动sonarwiz 6时,可以看到以下界面。若需要创建新项目,则点击creat a new project;若打开已有项目,则点击open existing project。
或者点击左上角+号,进入创建新项目页面。
![]() |
创建项目详细页面如下:
Projectname——项目名称
Project——路径
Approximate project position——选择项目经纬度
注意:一般有三种方法来输入项目经纬度(一定要尽可能精确的选择经纬度,否则会导致数据加载失败):
1、直接键入;
2、若不清楚项目所处经纬度,可点击get from file,从本地的声呐文件中获取经纬度信息;
3、也可点击select from world cities,选择所在城市地区,以确定经纬度。(用此方法虽然非常便捷,但是很可能出现错误的坐标信息或者格式,需要手动进行改正)
Coordinate soure——选定项目坐标源(通常是来自你文件里的导航信息,可以选择auto,由sonarwiz自主选择航线的导航信息,若声呐位置无偏差,可选择fish position;但有时声呐和船之间存在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偏差,则可选择ship position)。
Time constant for cource smoothing——通常建议为300 pings,但也可根据自己需求选定
Coordinate system——坐标系选择(若需要更改坐标系,则取消勾选右边的Automatically select coodinate system,点击browse coordinate systems,进行坐标系选择)。
2.导入数据和导出数据
![]() |
方法一:根据项目数据,选择正确的类型进入。
以下以侧扫声呐为例:
根据数据的类型,选择各个参数(为了方便用户更好的了解自己的数据如何设置各个参数,可以选择工具栏中help,点击user manual,进入sonarwiz的使用手册)
Ctrl+F,打开文档搜索栏,键入work flow进行查找,一直点击下一个,直到定位到1.6时,找到1.6.2,即可看到有关侧扫声纳的相关操作说明:
注意:若不小心关闭左侧资源管理器,如何重新打开?
点击view,找到post-processing views;
找到project explorer打开,即可恢复左侧资源管理器。
方法二:在左侧资源管理器中(project explorer)中右击maps,选择map manager或者add basemap,也可以加载数据。
方法三:最上方工具栏内选择maps,通过add basemap也可以加载数据。
数据成功加载后,在左侧资源管理器可以看到其出现在所属的数据种类里:
有时候数据成功加载后,右侧显示器内仍然黑屏,很可能是没有勾选左侧的资源管理器,可以检查一下在左侧的资源管理器内。是否勾选你所需要处理的数据以进行显示。
最后导入数据,正常显示如下图:
注意:在界面下部分的output中会显示报错信息,若按照步骤,出现无法正常打开数据的情况,可根据报错信息的指示进行修改。
若要针对数据类型进行调色,可以在上方工具栏选中view,然后在palette中根据要求选择颜色。
选中所加载进软件的目标文件,右击打开菜单,选择properties即可查看数据属性。
例如pings数量,数据位数每个通道样本数等。
若需要进行修剪操作,右击画幅,选择adjust displayed range,即可进行修剪。
选中需要的卷,右击显示菜单,点击isolate,可以进行选中卷的单独显示。
右击卷。显示菜单,点击bottom track,可以查看轨道信息(以下显示左舷和右舷),可以滑动查看决策点信息是否准确,不准确可进行修改:
![]() | ![]() | ||
数据的导出:选中上方工具栏中的post processing,点击export,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导出不同格式的数据:
此处可以利用工具栏中的测距工具,设定指定长度的*.shp文件,便于目测目标数据的范围:
此处以绘制250m边长的正方形框为例:
点击preview进行预览,加载完成后点击左侧资源管理器内,maps-*.shp,即可加载出刚设置好的shapefile文件(加载需要一段时间,此时画幅会变空白,耐心等待即可):
在export中选择export file to 3D viewer,能导出3D形式的文件;也可以利用batch imageexport进行批量导出等等。
3.画幅显示的工具条基本操作
Snapshot——复制当前项目的快照到剪切板。(点击后即可直接ctrl+V复制进文档)
Pan map——用鼠标左键拖动当前项目。
Rectangle zoom——放大选中的矩形区域。
Zoom in/out——放大和缩小。
Fit view to sonar——调整视图边界,加载选中区域内所有声呐数据。
Fit view to all——调整视图为全幅显示。
Swipe——长按鼠标左键,拖动鼠标从底图上剥离声呐数据。
Measure on map——长按左键拖动,进行测距。
Auto ship——开启此功能,使船舶始终保持在地图显示中。
Map info——左击显示信息,右击关闭此功能。
Redraw now——重新加载画幅中的所有项目。
Abort redraw——中止重新加载的项目。
Capture contact——选中一个触控光标,显示其具体信息。
点击后出现以下界面:
可在该窗口左击目标点,建立联系:
在资源管理器中可查看和删除建立的所有联系:
选中上方工具栏中的post processing,点击contact manager
即可根据实验需要导出所建立的联系点数据的摘要:
Add survey line with mouse——用鼠标画测线。
Insert polyline or polygon feature——用鼠标绘入多段线或多边形。
撤回和恢复。
Resize toolbar——更换工具条模板。
4.文件格式转换及管理
选择上方工具栏tools,可以根据需求转换文件格式(以CSF为例):
选中目标,右击鼠标显示菜单栏,选择sonar file manager,会打开一个类似于文件管理器的页面,对项目内的目标文件进行算法等的相关处理:
5.工具栏中部分工具的使用
Gridding and contouring utility——用于绘制等高线,水深,拖鱼深度等值线图等
此处以海拔为例:
首先需要对所有区域进行底部追踪:
通过上方工具栏中post processing-file manager,进入文件管理器:
点击batch bottom track-track selected files,从而进行批量的跟踪:
此时浏览自己的资源管理器。如果sidescan files里的文件字体变粗,则是已经成功被底部追踪。
6.标记点编辑
点击post processing-contact manager,可以看到目前所有标记点信息:
单击需要删除的标记点,点击edit contact(s),即可对选中标记点进行详细的编辑,删除等。
7.关于底部追踪
选中某一ping,右键打开菜单,选择bottom track
即可得到海底线追踪的结果,以图中ping为例。我们可以发现右舷追踪效果很好,但左舷出现很多冗余数据,因此我们需要对冗余数据进行删除:
点击manual tracking-remove points,再点击track it
(点击remove points后软件没反应是正常的,需要点击track it后才会进行相关操作,insert points等功能同理)
删除冗余数据后,海底线追踪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到效果好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