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 —— WiFi基础知识介绍【WiFi7】

一  , WiFi 简介

(1)Wi - Fi 是无线局域网( WLAN )的一个标准,是一种无线局域网技术,用于无线数据传输和连接设备,广泛应用于家庭, 办公室, 公共场所, 和各种设备中。

(2)Wi - Fi 是基于无线电波传输的技术,使用无线信号来传输数据,采用 IEEE 802.11  标准,其中包括了不同版本如 802.11b , 802.11g, 802.11ac , 和802.11a 等。这些标准定义了无线网络各个方面的规范,包括频率范围 , 传输速率 , 频道宽度 , 安全性等 。

(3)Wi - Fi 技术通过无线访问点( AP )来提供无线网络来连接。无线访问点通过有线网络( 如光纤 , 以太网 )与互联网连接,然后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数据给附近的 Wi - Fi 设备,如手机 , 电脑 , 智能家居设备等。这些设备通过 Wi - Fi 适配器与无线访问点建立连接,共享互联网接入和进行数据传输。

(4)Wi - Fi  的优点是灵活 , 便捷 , 和可扩展性的无线连接。然而,Wi - Fi  的稳定性受到物理环境干扰 , 距离 , 和设备性能等因素的影响。为了保障 Wi - Fi  的安全性,通常会使用加密技术 ( 如 WPA2 , WPA3 )来保护无线网络的数据传输安全,并设置访问密码来限制接入设备。

总之:Wi - Fi  技术提供了便利和灵活的无线连接,已经成为了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  ,局域网( LAN )概念

(1)局域网 ( LAN ) 常见结构类型有 总线网 , 星线网 , 环形网 , 树型网 等。

(2)局域网 ( LAN ) 像学校 , 公司 等。广域网 ( WAN )  是比较局域网说的,广域网通过一些物理的连接方法将局域网组合成一个大网,就形成了广域网。

三  , 发展历史

(1)上世纪 70 年代,基于 ALOHA 协议的 UHF 无线网络连接了夏威夷岛,是现在无线局域网的一个最初版本。

(2)1997 年发布了基于 802.11 协议的第一个版本,提供 2Mbit/s 速率。

(3)1999 年提高到 11Mbit/s ,使用价值大大提高,随后  Wi - Fi  得以快速发展。

四  , 信道传输理论

(1)带宽为 W ( H z ) 的无噪声低通信道。

(2)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 信道容量 )Cmax = 2Wlog2M ( b/s )

(3)编码方式的码元状态数为 M

五  , 什么是码元 ?

(1)码元是数字通信的基本单位,用来表示数字信号变化的符号,可以是二进制 ( 0 和 1 )或多级数字 ( 如调制波的相位和幅度 )。

(2)在数字通信中,信号需要经过调制, 传输 , 和解调等过程。码元是在调制的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方式,它将数字信号编码为离散的符号,常用的例子是将二进制数字编码为电平变化或频率变化。

(3)对于二进制码元,一个码元表示一个比特 ( bit ),可以表示 0 或 1 。例如,当使用不归零编码 ( MRZ )时,一个高电平或低电平分别表示一个码元。

(4)在多级调制中,每个码元可以表示更多的信息,如 4 位码元可以表示 16 个可能的符号。常用的多级调制技术有相移键位 ( PSK ), 四相位调制 ( QAM ) 等。

(5)码元在数字通信中起到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 , 传输 , 以及解调回数字信号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数字通信领域, 如 无线通信 ,有线通信 和 计算机网络 等。

六  , Wi - Fi  标准及特性 ( 以还在规划的 Wi - Fi 7  展开介绍 )

(1)IEEE 的 802.11be 标准,侧重于 高吞吐量 , 确定性延迟 和 可靠性 。也称 Wi - Fi 7 或 极高的吞吐量 ( EHT ),预计速度达 30 Gbps ;

(2)Wi - Fi 7 可以看作 Wi - Fi 6E 的演变 。 它向后兼容 Wi - Fi 6E , 使用 OEDMA 并在相同的频段 ( 2.4 / 5 / 6 GHz )上运行 。

(3)经过认证的 Wi - Fi 7 产品于2024 年开始投放市场。

(4)在空间流数量相同 , 编码速率相同的情况下, Wi - Fi 7 的峰值吞吐量是 Wi - Fi 6 的两倍 ;

(5)现有的 Wi - Fi 设备已经支持在不同链路中运行。链路映射到特定频段中的特定通道,但是,目前这些链接时独立运行的,没有任何协调。Wi - Fi 7 引入了一个统一的框架来管理多个链接,其方式允许跨多个链接优化资源使用

        吞吐量提升:聚合多个链接可实现数据流拆分的额外吞吐量通过链接;

        延迟改进:并行使用多个链路增加了通道的机会访问,从而减少延迟;

        提高可靠性:通过多个链路复制关键数据包可显著提高可靠性;

        流量分离 / 区分 :根据 Application Needs 实现流量分离和 / 或差异化;

(6)Wi - Fi 7 中引入多链路操作和 320 MHz 信道等功能 , 延迟将进一步降低;

(7)Wi - Fi 7 设备可以在 2.4 GHz ,5GHz , 和 6GHz 频段上运行,在实际应用中,不同子频段的传输并不完全相同,如果主通道繁忙,则即使其余子通道空闲,数据包传输也会延迟,此外,信道的不同部分可能具有不同的属性和干扰级别,从而导致更多的数据包丢失和重新传输。为了整合频谱资源,Wi - Fi 7 在协议中定义了多链路操作,在 MLD 上,设备至少有两条指向无线介质的链路,但具有指向 LLC 层的单个 MAC 地址。 MLD 可以根据场景和无线媒体状态执行动态链路切换。这确保了高效 , 快速的数据传输和低延迟。

(8)Wi - Fi 7 中 MAC 层最重要的新增功能是多链路操作( MLO ),客户端可以与跨 2.4 / 5 / 6GHz频段的 AP 建立多个链路,支持 MLO 的客户端或 AP 称为多链路设备 ( MLD )。

(9)Wi - Fi 7 扩展了 AP 与station 之间的空间共享能力 , 以提高AP 的性能和可用性和多 AP 传输。多 AP 传输方式包括:

        协调空间再利用( CSR ):

Wi - Fi 7 以协调的方式控制 AP 之间的传输功率 ,以减少干扰并最大限度地提高全网吞吐量。

        联合传动 ( JTX ):

多个 AP 为一个 station 提高服务,支持将 station 与最佳 AP 快速关联,并提高用户移动时的重新连接速度。

        协调正交频分多址 ( C - OFDMA ):

允许多个 AP 与多个 station 共享 RU ,AP 可以协调共享所有站点的 OFDMA 资源,从而避免 RU 冲突并提高频谱利用率。

        协调波束成形 ( CBF ):

 为了减轻干扰,EHT 建议 CBF 在目标站点上传输信号。

七  , 频谱的概念 ( 以下着重介绍 2.4G 频谱 )

(1)Wi - Fi  的频谱,2.4G    和    5.8G     ——    Wi - Fi  使用的两个频段 ;

(2)IEEE 802.11b/g 标准工作在 2.4G 频段,频率范围为 2.400 - 1.4835GHz ,共 83.5M 带宽。

(3)划分为 14 个子信道 ;

(4)每个子信道宽度为 22MHz ;

(5)相邻信道的中心频点间隔 5MHz ;

(6)相邻的多个信道存在频率重叠( 如 1 信道与 2, 3, 4 ,5 信道有频率重叠 );

(7)整个频段内只有 3 个 ( 1 , 6 , 11 )互不干扰信道 ;

(8)信号接收强度( RSS )—— RSS = pt + gr + gt - lc -lbf

        pt = 发射功率

        gr = 接收天线增益

        gt = 发射天线增益

        lc = 电缆和揽头的衰耗

        lbf = 自由空间损耗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