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面试题
打个比方,如果把找工作理解成考大学,面试就是高考,市面上的“真题”就是模拟试卷。我们会很容易倾向于在面试前寻找对应公司的面试“真题”,重点准备,期待“押题”成功。但实际上,即使面试同一家公司,它会有不同部门,不同业务线,不同面试官,即使遇到同一面试官,他也不一定就每次考察完全一样的内容。想想高考中那些考的好的同学,他们肯定不是靠“押题”才能取得好成绩吧,他们大多靠的是平常积累及对知识点灵活掌握,那面试也一样啊。执着于搜题,把面试题当做重点进行“复习”,还不如自己划出“考纲”,各个知识点逐一检查掌握情况,复习的更全面呢。
我对于面试题的看法一直是相对保守的,这类文章一般只是内容搬运,它会存在一些偏差和误读,最重要的那就是几道题往那一扔,并没有产出有价值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我上篇面试总结,会加了一些面试技巧,整理面试题时,也没提他们是出自哪家公司,就是不希望大家把题目区别看待。
说了这些并不是说面试题没用啊,而是希望大家不要迷信面试题,更多地去关注那些有质量有深度的技术文章。面试考核的是知识点而不是具体的某些题目,面试题的作用在于,衡量我们的知识掌握情况,便于我们查漏补缺,越说越像是针对一次“考试”了。
那么,2021年的移动开发,要如何去摸索自己的前进方向呢?
谈到技术方向,很多作者会去大谈特谈一些完全空洞的未来十年的行业趋势;也有的会一味地鼓励大家转技术方向,转大前端、转后端、转AI;更有些人直接怂恿读者抛弃技术方向,转产品、运营,甚至离开互联网行业。在我看来,这些想法多少有些不负责任,并没有设身处地地考虑大家的实际情况。
下面阐述一下我的看法。
1. 不要轻易离开互联网行业
很简单,多数人来工作是为了挣钱的。而相比很多传统行业而言,互联网领域的薪资依然有着绝对的领先地位,而且,天花板也相对高很多,30岁左右,拿个阿里的P7、P8左右级别,或者去牛逼点的中型企业做技术管理,年薪一两百万问题不大,足够你应对个人及家庭的各种经济压力。相比之下,其他行业很难能保证这样的待遇。
另外,如果你觉得钱攒够了,还可以选择互联网创业,互联网技术的颠覆性决定了他有非常大的创新空间,而且这些年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物联网、5G、AI、大数据等技术不断成熟并逐步落地,对于想创业的朋友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
2. 不要轻易离开技术方向
有些读者技术做久了,遇到了瓶颈,就会考虑离开技术去做产品、运营。当然我并非否定这种选择,我本身是支持技术人去学习产品思维、用户思维。但是如果说直接抛弃技术去转产品,可能风险会很大。这意味着你要抛弃自己多年的技术积累,在一个新的方向从零做起,以后如果再想转回技术,可能已经要被淘汰了。
当然,也有成功的大佬转型成功,拼多多的黄铮就是技术出身,然后转产品,最后创业。如果你未来也打算创业,那确实可以考虑这样的一条路线。
3. 不要轻易更换技术方向
这一点就是最近几年移动开发领域一直在讨论的。有的想转大前端,觉得大前端要一统用户终端开发;有的想转后端,觉得后端有高并发高性能,感觉很有技术深度;有的想转算法、AI,觉得这是未来的趋势,一定要把握住。
这种思维就是我之前提的“散户思维”:看到哪个火就去买哪个,追涨杀跌。了解股票的朋友知道,这种往往不会有多好的结局。而我比较推崇的是“价值投资”:不要受短期波动影响,如果你看好某只股票,相信它内在的成长价值,就要长期持有,最终收益一定会高于大多数人。
不要觉得大前端、后端、算法这种就一定高大上,每个领域都是为业务服务的,他们也要写很多的业务代码,并不是天天都在忙着处理高并发、高可用之类看起来金光闪闪的问题。至于选大前端还是选原生,只不过是一种UI展示形式,最终做的都是业务开发,为你的简历带来不了多大的闪光点。
而移动端这支“股票”,我是看好的。换句话说,除非哪天用户都不用手机了,或者出现了比手机更牛逼的终端了,那时候才需要去担心自己的饭碗。
最后送福利了,现在关注我并且加入群聊可以获取包含源码解析,自定义View,动画实现,架构分享等。
内容难度适中,篇幅精炼,每天只需花上十几分钟阅读即可。
大家可以跟我一起探讨,欢迎加群探讨,有flutter—底层开发—性能优化—移动架构—资深UI工程师 —NDK相关专业人员和视频教学资料,还有更多面试题等你来拿
点击这里前往我的腾讯文档领取
链图片转存中…(img-m0SQoYsI-1618560545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