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 哲学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回答

1.1 什么是哲学

  • 哲学是“智慧之学”

哲学所追求的知识不同于各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所探寻的具体的、实证性的知识,而是人类赖以安身立命、对人类生活具有根本性和普遍性的知识,它是通过对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而达到的。

  •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时代精神:实际上就是一定时代的本质特征,包括一定时代的性质、任务和发展趋向。

一定时代的内容: 包括该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等等的发展状况和水平,包括该时代的全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全部活动及其成果。

  •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 人们关于世界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

方法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般来说,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1.2 哲学的研究对象

哲学作为智慧之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以及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通过对 人与世界关系 的研究而确立起来的。

人与世界的关系是由人类的活动建构起来的,而人类的活动可归结为两类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它们既是人类处理自身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基本活动形式,也是人与世界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

正是通过对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及其结果的概括和理论升华,哲学才成为智慧之学、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成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理论体系。

  • 第一,哲学并不像各门科学那样直接地研究客观世界和人,它对客观世界和人的研究是以各门具体科学为中介的。

  • 第二,哲学也不像各门具体科学那样仅仅只是分别地研究客观世界和人本身,而总是把客观世界和人置于一定的人与世界的关系中加以研究

1.3 哲学的历史演变

西方古代哲学的鲜明特点是从对象世界本身去探寻世界的统一性,并对客观世界本身直接作出断言。

西方古代哲学的核心问题是:“ 万物的统一性问题”,与此相应,西方古代哲学的主导形态是本体论。所谓本体论,就是探讨一切存在物的本原、本性的学说。(西方古代哲学所理解的本体往往是表现于经验中的某种具体的存在物)

西方近代哲学的中心问题是认识论问题,包括认识的来源问题、认识的可靠性问题认识的真理性问题、认识的内在矛盾问题、认识的基础和根据问题等等。

现代哲学是在批判黑格尔哲学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是,这种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理论结果,导致了现代哲学发展的两个不同路向。

19世纪40年代, 也是在批判黑格尔哲学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人类实践去考察和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真正发现了人与世界关系的奥秘,有人称其实现了西方哲学发展过程中的“实践转向”

  • 严格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完全属于西方哲学的范畴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构成了现代中国哲学发展的主脉

1.4 哲学的性质

  • 哲学具有思想性质,哲学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思想体系。

  • 哲学具有知识性质,哲学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知识体系。

  • 哲学具有高度的思辨性。

  • 哲学具有意识形态性质,哲学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1.5 哲学的特点

  • 第一,哲学具有反思性

哲学的认识方式只是一种反思,意指跟在事实后面的反复思考。

哲学的反思是一种“后思”,即事后思维。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而时代精神是一定时代的本质特征。哲学就是对时代及其本质特征的反思,只有时代成熟了,时代精神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作为该时代之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才会出现。

无论如何哲学总是来的太迟。哲学作为有关世界的思想,要到现实结束其形成过程并形成其自身之后,才会出现。——黑格尔

哲学反思是一种本质性思维。反思要逾越问接性,诉诸事物的本质和根据。

哲学反思是一种反身思维即人对自身的反观。哲学对时代的反思,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反思,说到底是对人的活动的反思。其实质是要从人与世界的关系,特别是人的活动及其结果来反观,包括人这种特殊存在物的性质,地位,作用,功能,生存方式,生存状态等等。以便求得人的生存自觉和人的价值的充分实现。从这种意义上讲,哲学是人类自我意识的最高形式。

  • 第二,哲学具有批判性

哲学活动就是一种理论批判。而哲学参与现实的方式也是理论批判的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而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 第三,哲学具有民族性

民族是指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以及共同的文化和心理素质的人群共同体。

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必然会反过来深刻地影响该民族及其成员的实践和认识活动,制导其对宇宙和人生、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解,从而必然会使其哲学思考带有本民族的特点。

民族特色体现出哲学的个性,而民族性的哲学中所必然包含的普遍性的内容如本体论、认识论、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等等则体现出哲学的共性。

  • 哲学具有时代性和历史性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1.6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可以称为精神与物质、意识与物质、主观与客观、心与物的关系问题。

  • 第一,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的一切活动所要处理的最根本的问题,因而是人与世界关系的核心内容。

实践是主观改造客观的活动,认识则是主观反映客观的活动。无论是实践活动还是认识活动,其目的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克服主观与客观的对立,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 第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解决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根本前提,它对整个哲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性质起着决定的作用

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是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谁是本原的问题,也就是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第二方面的内容是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也就是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的问题,即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认识论总是包含着一定的本体论前提。

2.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一个需要反复追问的问题(重点)

2.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变革

  • 第一,用“感性活动”即“实践”原则取代了意识第一性原则。

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

意识,精神等等,被黑格尔等人安置于人的内心世界的现象,无非是生长在“现实生活过程”中的“思维花朵”。他们不能脱离人的现实生活而存在,只有在人的感性活动中才有现实性。

由此看来,意识这样一个本身还需要予以说明的东西却被用来说明其他的东西,这样的存在论不可能是彻底的,正当的。

  • 第二,指明了人的问题的理解方向

人们“第一个历史活动”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由此才有思维活动。“因此, 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

人是一个自我创生的存在物,是一个在其生存的时时刻刻都必须自我审视自己的生存状况的存在物。

由人自己的实践活动造就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中领悟现实的人。而且,我们也不应该再像旧哲学那样,指望可以获得一个关于人的问题的现成答案,而应当以 自我创生的未完成状态 这样一种合乎人的方式来考察人的现实生存活动或人的现实存在。

  • 第三,揭示人类历史的现实动因

每个时代的物质生产活动与其所产生的生产关系的交互作用,乃是每一时代历史的现实动因。

迄今为止的一切历史观不是完全忽视了历史的这现实基础, 就是把它仅仅看成与历史过程没有任何联系的附带因素。

因此,历史总是遵照在它之外的某种尺度来编造的;现实的生活生产被看成是某种非历史的东西,而历史的东西则被看成是某种脱离日常生活的东西。某种处于世界之外和超乎世界之上的东西。这样,就把人对自然界的关系从历史中排除出去了,因而造成了自然界和历史之间的对立。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历史观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历史是人真正的自然史

2.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主题

立志为“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而工作,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理想,通过无产阶级的解放实现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与人类解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永恒主题

  • 第一,重复天国的批判转向尘世的批判

在费尔巴哈揭穿了“ 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之后,需要进一 步揭露 “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宗教不过是世俗狭隘性的表现。

  • 第二,阐明人类解放高于政治解放

所谓“政治解放”,实际上就是资产阶级革命。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实际情况表明,作为“市民会的革命”的政治解放,没有也并不谋求消灭人们的宗教观念。

人类解放” 则要彻底消灭人类自我异化及其所有根源。政治解放只有深入并扩展到对市民社会的改造,废除私有制,才能转变为人类解放

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马克思

  • 第三,探索人类解放的现实力量

一方面,无产阶级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胎胞中产生的,是处于资本主义社会底层的一个阶级,是除了自身便是一无所有的赤贫阶级。另一方面,无产阶级是被资本主义社会戴上“彻底的锁链的阶级,是与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全面对立的阶级。

无产阶级若不从其他一切社会领域解放出来,从而解放其他一切社会领域,就不能解放自己的领域。无产阶级的解放与人类的解放是一致的。

  • 第四,解构“物的依懒性”的束缚

资产阶级推行的商品经济消解了“人的依赖关系”以及人原始的丰富性,发展了人的独立性。商品经济的日益发达必然要求并实际引导整个社会按照商品经济的规律发展。于是,伴随商品经济而来的,则是“物的依赖性”的不可遏制地生成及其向社会各个向度的扩张。

所谓“物的依赖性”,就是指整个社会生活受着物的力量的役使,人际交往以物为媒介,人的发展水平以人占有物的多少为标准。

最极端的症候: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马克思

“物的依赖性”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也许会延续很长的时间,但绝不是人类社会的永恒现象。

“物的依赖性”所造成的人的片面而畸形的发展其实正是对人的宰制,绝不是人的生存常态和归宿,必须也能够予以消除,这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发达阶段,人类解放面对的新的课题,也是当代人生存和发展必须解决的新问题。

  • 第五,探寻人的全面发展

“物的依赖性” 越是加剧了人的片面发展,就越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现实的条件。人的全面发展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

“要使这种个性成为可能,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发展,这正是建立在以交换价值基础上的生产为前提的。”这种生产才在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同别人的普遍异化的同时,也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

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才是人类的真正的解放,亦即人类解放的实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武器,也是个人自由全而发展的生活智慧与实现人类自由解放的指导思想。

3.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

3.1 实践的本质和特点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去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这里并没有否定解释世界的重要性,而是仅仅只是解释世界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应当改变世界。

实践的本质:

实践是人能动的把握世界的活动,它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人与世界的丰富内容就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展开。因此,马克思指出“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论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一方面,实践是人所特有的活动,而人是有意识、有意志的,实践活动中包含着人的目的等主观精神因素,这对于人与世界之间的相互作用有着重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实践又具有客观物质性,它既需要借助于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和手段,又必然表现为一定的客观物质过程,否则就不能成为满足人的需要的现实的对象性活动。

实践既是主观与客观、人与世界分化对立的根本原因,也是实现主观与客观、人与世界统一的基础和途径。因此,马克思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的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所谓实践,就是人类有目的地进行的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有一下几个特点:

  • 第一,实践是客观的,物质的和感性的活动

实践不是仅仅停留在意识范围内的活动,而是通过人与客观世界的实际的相互作用而引起客观世界的变化的对象性活动,是人与世界之间实实在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过程。同时,实践的过程和结果都是可以感知的,所以它又被称为“感性的活动”。

  • 第二,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

人的实践是在自觉的目的和明确的意识的指导下进行的,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 第三,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

任何实践都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都具有社会性。这不仅是因为任何一个从事实践活动的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中的,而且还在于实践活动赖以进行的条件和手段都是由社会提供的,甚至实践活动所改造和探索的对象也是人们社会活动的产物,是人类以往社会活动的结果。

实践的社会性又进一步决定了它的历史性。既然任何实践都只能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和具体的社会条件下进行的,那么,随着这种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发展,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也必然会不断地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那种脱离了具体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和具体的历史条件的抽象的“实践”是根本不存在的。

3.2 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的基本基础

首先,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感性世界”,就是人与自然关系中与人相对待的自然界,就是与人的实践活动相联系的自然界,也就是“人化的自然界”。人化自然是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而由自在的自然转化而来的,它深刻体现了人与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

其次,实践也是人与社会关系的基础。生产实践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互相影响。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 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因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最后,实践还是人与自身关系的基础。人通过实践,既改造了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了人类自身。

一方面,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并确立自己特殊的本质。实践在创造人,使人类从自然界独立分化出来的同时也造就了人特有的本质。

马克思指出,人类的特殊本质并不是人的自然生命和动物本质,也“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建立在生产实践基础之上的。因此,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正真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

另一方面,人类通过实践也不断的展示,强化和扩大着自己的本质力量。马克思指出:“ 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

恩格斯也指出:“ 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3.3 意识的本质与能动作用

我们自已所属的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唯一现实的;而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它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本身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坚持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也充分肯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意识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 第三,意识通过指导实践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 第四,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控制作用。

3.4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表明:世界是多样性的物质统一体,世界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这一原理是马克思世界观的重要基础。

人们要想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就必须在一切活动中都做到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表明,什么时候我们认真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革命和建设事业就取得成功;什么时候偏离了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就遭受挫折和失败。

3.5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而要这样做, 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实事求是的三层含义:

  • 一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包括认识事物、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开展各项工作等等都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 二是理论联系实际,即“在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的指导下”去分析研究来自客观实际的材料;

  • 三是用关于“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的知识即真理性的认识“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指导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4.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从普遍规律到生活智慧

4.1 唯物辩证法的客观基础

我们所而对的客观世界及其万事万物,既是普遍联系的又是永恒发展的,二者的统一构成整个宇宙的基本图景。(系统论)

所谓发展,是指前进或上升的运动和变化,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合乎必然性而产生的事物,旧事物是丧失了必然性而灭亡的事物。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客观世界的固有状态,唯物辩证法不过是对客观世界这固有状态的理论概括和反映。

4.2 唯物辩证法的批判本质

“辩证法,在其合理形态上,引起资产阶级及其夸夸其谈的代言人的恼怒和恐怖,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 马克思 《资本论》

批判的理解<==>革命的改造。批判的理解是革命的改造的前提,革命的改造是批判理解的现实化。

“共产主义”并不是一种“应当如此”的理想观念,而是一种现实的运动。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

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

共产主义”以现存世界的发展、特别是以高度发展的生产力以及普遍的社会交往为前提的。

4.3 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面的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也就是说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深刻地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本质内容以及事物运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规律又被称为“矛盾律”,其核心范畴正是“矛盾”。

所谓矛盾,是指事物所包含的对立而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其中对立面的相互斗争构成了矛盾的斗争性,对立面的依存于渗透则构成了矛盾的同一性,对立面之间既斗争又同一则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它推动着事物不断的向前发展。

矛盾总是内在于事物自身的,或者说,对立面总是指统一于某一事物内部的两个相反的规定性。同时,矛盾的内在性还意味着两个独立事物之间的对立关系并不一定就是矛盾关系。

“无产和有产的对立,只要还没有把它理解为劳动和资本的对立,它还是一种无关紧要的对立,一种没有从它的能动关系上、它的内在关系上来理解的对立,还没有作为矛盾来理解的对立。”也就是说,无产和有产的对立属于一种完全外在的关系,唯有将私有财产和劳动联系起来进行考察,这种外在的对立才有可能发展为内在的矛盾关系。对矛盾内在性的强调,可以有效地避免人以捏造矛盾。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对立面之间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意味着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矛盾着的对立面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矛盾的一方总是成为另一方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依存关系所反映的主要是事物相对静止的方面,而转化关系所反映的则是对立面不断发展并相互融合的方面,它体现了事物运动和发展的绝对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关系。矛盾的对立是那种正相反对的方面或规定性。“在对立里, 相异者并不是与任何他物相对立,而是与它正相反的他物相对立。”

正因为矛盾对立面之间是正相反对的,所以他们之间必然存在着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关系。事物内部矛盾对立面之间这种互相排斥,互相否定实际上是事物的自我的否定。

马克思关于商品二重性的说明:“其中,使用价值代表着多样化的、具体的劳动,而价值则代表着抽象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也就是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之间的对立,它实际上是劳动的自我否定”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不可分割的关系。一方面,矛盾的同一性不能离开矛盾的斗争性而存在,没有矛盾的斗争性就没有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不是那种抽象的、无差别的同一关系,而是以对立和差别为基础和前提的统一关系,是包含着斗争性的同一性。另一方面,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离开矛盾的同一性而存在。

作为即斗争又同一的关系,矛盾也是普遍性与同一性的统一。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不同事物的矛盾之间具有根本的差异,即每个事物的矛盾又具有其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之间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首先,矛盾的普遍性离不开矛盾的特殊性。其次,矛盾的特殊性也离不开矛盾的普遍性。最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4.4 质量互变规律

质是一个事物成其为自身并区别他事物的内部规定性。事物的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就是说,某一事物一旦失去了自己的质,它就丧失了自己存在的根据,就不再是原来的事物,而变成了另一种事物。

事物的质是通过属性表现出来的,属性就是事物与他事物发生关系时表现出来的质。

事物的属性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本质属性也有非本质属性,它们的变化对事物的质和事物的存在有不同的影响;只有当事物的本质属性发生了变化,事物的质和存在才会发生改变。

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范围、速度以及事物的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度是事物保持自身的质的量的界限,是质与量的对立统一。一方面,在度中,质与量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质总是规定着量的变化幅度、限制着量的增减界限,而量的变化则趋向于突破质的限制、超出质的数量界限。另一方面,在度中,质与量又是相互规定、相互依存的。在度的范围内,质是由它的对立面即量来规定的,而量也是由它的对立面即质来规定的。

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关节点或临界点,度就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关节点既是事物保持特定质的量的限度的极限点,也是事物由量变进入质变、从一种质过渡到另一种质的转折点。

只有认识了事物的度、把握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数量界限,才能真正认识事物的质。同时,正确地认识事物的度,掌握“适度”的原则,也是做好各项实际工作的重要保证。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形式或状态,它们的相互转化和辩证统一构成了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

量变是事物的量的规定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它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是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稳定、平衡状态的表现。

质变是事物的质的规定性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种质态的 飞跃。这种变化属于 根本的、显著的突变,它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的中断。

爆发式飞跃往往是解决对抗性矛盾的质变形式,其特点是矛盾的对立面之间会发生剧烈的对抗和激烈的外部冲突。(火山,战争)

非爆发式飞跃往往是解决非对抗性矛盾的质变形式,其特点是不发生剧烈的对抗和激烈的外部冲突,而是经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并逐渐代表旧质要素而实现飞跃。(石头的风化,物种的变异)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的范围,这是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

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

  • 第一,量变和质变是相互转化的

一种是在量变向质变的转化过程中,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一方面,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量变的积累就不可能发生质变;另一方面,事物的发展不可能水远停留在量变过程中,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引起质变。

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另一种情形是, 在质变向新的量变的转化过程中,质变引起新的量变,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 第二,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一方面,量变中渗透着质变,即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存在着部分质变。

部分质变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阶段性的部分质变,另一种是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阶段性的部分质变,是指事物的发展大体上处于量变的状态,只是在有些发展阶段上出现了部分的质变。

局部性的部分质变,是指事物的整体或全局没有发生质变,但事物内部的某些部分发生了性质上的改变。

另一方面,质变中渗透着量变,即在总的质变过程中存在着量的扩张。

事物的变化呈现为量变和质变两种形态,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 一定程度后就会引起质变;质变又会引起新的量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在总的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

4.5 否定之否定规律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某一事物是其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促使其灭亡的方面,促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

肯定与否定之间具有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首先,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其次二者是相互渗透的

辩证的否定观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的批判精神,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 第二,作为事物的内部矛盾推动的结果,否定既是事物发展的环节,也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的统一。

一方面,事物的发展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向新质的飞跃。另一个方面,否定又是联系的环节,新旧事物正是通过否定联系起来的。

  • 第三,作为事物的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否定就是“扬弃”。所谓扬弃,就是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

克服是指新事物对旧事物根本性质的否定,它在新旧事物之间划出一条明确的界限, 体现了事物发展的中断即非连续性;保留则是指新事物对旧事物中积极因素的吸取,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

辩证的否定就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克服与保留、批判与继承的对立统一, 是事物发展的非连续性与连续性的对立统一。

辩证的否定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要求我们对待任何事物都要采取分析的态度,既要看到它的肯定方面,又要看到它的否定方面,从而既把握住它的现存状态又把握住它的发展趋向。

当新的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而取得支配地位时,事物又会再。次发生质变,即由否定阶段进到第二次否定阶段,也就是否定之否定阶段。

因此,事物发展的阶段如下:

两次否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三个阶段: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

事物发展所表现出来的包括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周期性特征,表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或者说,事物的发展呈现为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

首先,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其次,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

  • 第一,事物的发展在经历了两次否定之后似乎回复到自己的出发点,即事物的高级阶段重复了低级阶段的一些特性和特征。

  • 第二,事物的发展带有很强的反复性,因为在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中,新事物最初往往还不是很强大,常常要遇到旧事物的顽强抵抗和排斥。

  • 第三,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有时甚至会出现暂时的或局部的倒退,例如,在新事物产生后,也可能出现旧事物的“复辟”

事物的发展是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是螺旋式的上升或波浪式的前进;事物的发展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这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本质内容以及事物运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运动发展的基本形式,而否定之否定规律则揭示了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基本途径。

4.6 逻辑与历史

所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是指人的思维的逻辑进程或理论体系的逻辑行程与客观现实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过程是相一致的。

历史的东西是逻辑的东西的基础,逻辑的东西是对历史的东西的反映,是历史的东西在理论思维中的再现,它是由历史的东西派生出来的。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并不是机械的统一或完全的等同,而是一种有差别的统一。逻辑在总体上是反映历史的,但是它可以不必与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绝对一致。

历史的方法是根据事物的历史发展的自然进程来揭示历史规律的方法。逻辑的方法是在思维中把事物的发展进程以逻辑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方法。

逻辑的方法实质上是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在历史研究中的运用,是撇开了偶然因素的历史方法。

尽管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的不同人们在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的运用上可以有所侧重,但在任何情况下,人们都不应该把这两种具有内在统一性的方法绝对分割和对立起来。

5.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当代生态文明的哲理基础

5.1人化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人运用自己的内在尺度对客观世界的能动改造,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人类处理与自然相关的劳动实践

所谓自然的人化,是指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运用自己的本质力量去利用和改造各种自然物质,使自然界按照人的尺度和目的发生变化,使自然界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打上人的意志的印记。

通过自然的人化,自然界不断地从天然自然转化为体现着人的目的和需要的人化自然,转化为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的人化自然

自然的人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人将自己的本质力量物化、凝聚在自然客观中,使自然客观发生合乎人类目的的改变。“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

一方面,自然界在人类诞生之前早已存在,人就是从自然界中分化而来的,所以,人类产生之前的自然显然不能归入人化自然。另一方面,即便在人类诞生之后,也并不是所有的自然事物都被纳入到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

人们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德意志意识形态》

所谓人的自然化,则是指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活动必须按照自然界本身的尺度来进行,亦即必须遵循自然界所固有的规律,以便不至于干扰和破坏自然界的惯常行程,始终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关系

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是统一的,二者统一的过程是人类能动地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

一方面,人们积极地发挥自身的本质力量去占有各种自然物质,使自然界的事物按照人的目的和需要发生变化,不断地在自然界打上人的意志的印记。另一方面,所有这一切又都是以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的,因而其结果必然促进人与自然的关系向着和谐协调的方向发展。这也就是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在人类实践活动的各个历史时期表现为人类对自然界的能动作用与自然界的反作用之间的矛盾与斗争

要真正实现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之间的统,必须彻底消除历史上和现实中导致人与自然之间各种矛盾和对立的根源

6. 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人类生存发展规律和坐标

6.1 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马克思、恩格斯多次强调指出,人们要生存,要从事政治、文化、科学、艺术等社会活动,必须首先解决吃、穿、住的问题,即必须解决从事其他社会活动所必须的物质资料问题。

所谓社会存在,主要就是指以这种实践活动为基础和内容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其次,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

马克思指出:“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互相影响。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

再次,实践把人类社会生活与纯粹的自然存在区别开来。

人类社会不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之外存在的供人活动的外在场地,更不是把人当作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的某种特殊人格,而是人们在追求自己目的的实践活动中自觉结成的共同体

最后,实践还决定了人类社会生活是一种基于时间性的历史性存在。

人的实践活动虽然“滞留”于现在,但却源于过去并面向着将来。换言之,“过去”、“现在”、“将来”一并存在于人的自我创生的实践活动中,理解人的“现在”必须联系人的“过去”和“将来”。

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社会也是又人生产的。——马克思

社会与人的这种内在相关性,体现了社会生活的历史性存在的特质。动物的存在与历史性是绝缘的。

动物只沉湎于“现在”,不能超越自身的本能,不能超越“此时此地”的界限,也就没有历史。作为在实践中自我生成的存在物,人类则使自身及其社会生活成为一种历史性的存在。

6.2 社会结构

社会有机体在宏观上是由经济、政治和精神文化三个主要领域构成的复杂的开放式系统,是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的有机统一体。

  • 第一,人类社会是由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各个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透过社会生活的表象,切入人类社会的深处,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的各个事件、过程和领域都是相互联系的,它们也只有在相互联系的整体中才能获得自身的独立存在。

  • 第二,人类社会有机体由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个基本层次及其相互联系构成

“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 代所改变"

  • 第三,人类社会有机体具有极其复杂的内部结构。

社会结构乃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文化关系,就是社会结构的根本内容。

社会经济结构是指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生产力是人类能动地利用和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着多种构成要素的系统,其构成要素可以区分为独立的实体性要素和非独立的非实体性要素两大类。

社会政治结构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政治法律设施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由政党、政权机关、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实体因素,以及政治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等规章与准则构成的系统。

政治结构的特征:

一是强制性,它对人们的社会活动具有一种强制性的规范和引导作用,明确把人们的活动限制在统治阶级的意志所允许的秩序范围内;二是阶级性,它总是代表定阶级的利益和愿望的;三是相对独立性,它是适应定经济结构的要求建立起来的。

所谓社会文化结构是指人类精神文化交往关系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所形成的产物,其基本内容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客观过程和条件在人们观念上的反映,归根到底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特别是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在观念上的反映。

意识形态属于思想上层建筑或观念上层建筑,它是统治阶级关于自身的思想,亦即它的自我意识,其主要表现形式有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和大部分人文社会科学。

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第二,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在发展上的不平衡性。

第三,社会意识发展的历史继承性。

第四,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

6.3 历史发展的主体

肯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与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两个唯史观的基本观点是内在相关的。

社会存在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它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其中生产力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方面,而生产力中的主导性因素即劳动者,在任何时候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核心和基本力量。因此,没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就难以得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

人民群众是一切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适应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推动历史前进的社会成员的总称。从质的方面看,它概指促进厉史发展和进步的一切社会力量,劳动群众是其中最稳定的部分。

社会基本矛盾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是通过人民群众的自觉活动来实现的,正是由于人民群众摧毁腐朽制度的斗争,历史上一切真正的社会变革才最终取得了成功。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恩格斯所提出的历史“合力”论思想表明,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都在历史上起着一定的作用。人们在历史中的作用大小不同可以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在于其能够加速或延缓历史发展的进程。他们是历史任务的发现者和提出者,是历史事件的策划者和指挥者。

6.4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第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的一方对另一方的决定作用以及一方对另一方的反作用,都是从整体上、主流上、本质上来说的。

  • 第二,生产关系的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生产力诸要素、特别是其中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的结合方式。

  • 第三,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以生产力的发展为起点和归宿,意味着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发动者和根本目标。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是全部人类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总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在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各个阶段都亳无例外地起着作用,不以任何人、任何阶级的意志为转移。

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检验标准。人的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并且它本身也是随着人满足其需要的实践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7.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世界历史,文化传统,与创新

7.1 马克思主义在文化观的变革

西方近代以来文化哲学的形成和体系化的发展,其基本主题是反思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现代化进程及其问题,它力图扬介近代理性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的缺陷,将科学与价值有机统一起来,以实现对人类文化现象的整体性把握。

现代文化哲学的缺陷:

第一,现代西方文化哲学的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其所强调的是抽象的个人的能动创造性而无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性。

第二,现代西方文化哲学大都片面夸大了主观精神文化的作用,忽视了人的现实实践及其创造性。

第三,现代西方文化哲学大都片面夸大历史的偶然性而否认历史的规律性。

第四,现代西方文化哲学大都陷入了文化相对主义。

第五,现代西方文化哲学无法找到解决现实生活世界诸多文化矛盾的原则和途径。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了文化哲学的社会阶级基础,突出强调现实的人的解放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性,从根本上超越了近代理性主义哲学家和现当代西方文化哲学家因阶级偏见而无法摆脱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人类的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同时也就是文化的生产过程。

“在再生产的行为本身中,不但客观条件改变…而且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

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人的社会关系入手分析文化发展的目的,克服了文化相对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的错误。

“培养社会的人的切属性, 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把他作为尽可能完整的和全面的社会产品生产出来…”。

最后,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揭示了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为解决各种现实的文化矛盾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7.2 文化的本质和特点

文化与人类的实践活动不可分离,文化就是人化。

作为一个事实概念,人化是相对于非人化而言的,它是指客观世界、特别是自然界受到人类实践的改造而这样那样的打上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印记、在越来越高的程度上表现为人的作品

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独特方式,文化实际上是人的本质力量和人的能动创造性的显现,文化的发展体现着人的发展。

文化的特点:

  • 第一,文化具有属人性。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就是人化,它是人的本质力量和人的能动创造性的表征。

  • 第二,文化具有社会性。文化是由人创造的,而人总是社会的人,人们创造文化的活动总是在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 第三,文化具有民族性。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而人类社会又是区分为不同的民族的,因而文化必然具有民族性特征。

  • 第四,文化具有时代性。文化的时代性是指文化适应时代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特点。

8.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价值观:真理与价值的有机统一

8.1 实践与认识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人对客观世界及其事物的能动反映是模写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

列宁指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

第一次飞跃解决的是认识世界、形成思想的问题,第二次飞跃解决的主要是改造世界、实现思想的问题,同时又是认识过程的继续和完成。 人们要获得关于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和由认识到实践的反复循环。

其次,“实践、 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也是人们的认识不断地由特殊走向一般、又由一般走向特殊的辩证运动过程。

8.2 认识真理

所谓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并不是两种不同的真理,而是同一个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的属性,即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绝对真理:

  • 第一,任何真理都标志着主客观之间的符合,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否则,它就不成其为真理。

  • 第二,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是能够正确地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相对真理:

  • 第一,从整个客观世界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某个部分或某一个阶段的正确反映,它在时间和空间上总会受到一定的局限。

  • 第二,就特定事物而言,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对该事物的某一方而或某种程度的正确反映,它在深度和广度方而总会受到一定的局限。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根源于人的思维、人的认识能力的矛盾本性,是人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或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矛盾在真理性认识的形成和发展中的表现。

毛泽东指出:“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当着某一种错误的东西被人类普遍地抛弃,某.种真理被人类普遍地接受的时候,更加新的真理又在同新的错误意见作斗争。这种斗争永远不会完结。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当然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8.3 认识价值

价值既不是内在于人的主观经验,也不是外在于人的客观实在,而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意义关系

所谓价值,就是客体的存在、作用及其变化与主体需要及其发展之间的某种一致或符合, 简言之,就是客体的属性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

价值是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它不仅依赖于主体和客体,而且还受制于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价值源自客体,决定于主体,形成、发展和实现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

9.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科学解答

9.1 马哲在人学理论的变革

人首先是实践着的人,实践构成了人所特有的生存方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学理论,以历史性原则取代传统人学的现成性原则,将人理解为种由过去、现在和未来共同规定的历史性存在物,并认为人的过去和现在都在其未来的规定中获得其意义,

一是变革了人学理论的逻辑起点,即不再像传统人学理论那样以抽象的人而是以现实的具体的人作为逻辑起点。

二是立足于人的社会实践来说明有关人的问题,在人的本质、人的生存、人的价值、人的发展等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

三是提出了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人类解放的价值理想。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无产阶级的解放与整个人类的解放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

9.2 人的生存方式

与其他生物不同,人的生存不是建立在物种本能的基础上的,也不只是种的延续,它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历史性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的。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

人的生命活动或生存活动是有意识的自觉活动,是按照定的目的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9.3 人的需要和利益

  • 第一,人的需要具有深刻的人类学本体论内涵,它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内在根据,是人的一种生存发展状态

马克思还指出:“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

  • 第二,人的需要并不仅仅只是人的种内部状态或欲望,它实质上是主客体关系的体现

“人是肉体的、有自然力的、有生命的、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这就等于说,人有现实的、感性的对象作为自己的本质即自己的生命表现的对象;或者说,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

  • 第三,人满足自身需要的活动是一种能动的活动。

  • 第四,人的需要具有社会历史性。

马克思指出,人的“活动和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则将人的需要分为三个基本层次: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

利益就是指满足人的需要的保障条件。所谓损害了别人的利益,也就是占有了或破坏了这些保障条件,从而使别人的需要难以得到满足。

需要和利益既是人类实践的历史产物,又是人类实践的内在动因。人类实践是高度有目的的自觉活动,而实践的目的就是被主体意识到了的需要,它是人所需要的对象在意识中的能动反映。

9.4 人性与人的本质

所谓人性,是指一切人都具有的共同属性,也就是人之为人并区别于动物的属性。而所谓人的本质,则是指人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物所具有的内在规定性,根据这种内在的规定性,我们不仅能够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而且还能把不同的人相互区别开来。

为什么不同时代的人和同时代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之间会有那么大的差异,甚至有着天壤之别?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物,切现实的 人 都必然处于一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脱离一定的社会关系就根本无法理解和说明人的本质。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第一,人的本质不在于其自然属性,而在于其社会性。

因为人的本质是我们据以能够把人与动物区分开来的东西,而人的自然属性所表现出来的恰恰是人和动物的共同性。能够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的东西只能是人的社会生活

  • 第二,人的本质是由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关系规定的,但规定人的本质的不是单一的社会关系,而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们的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基本的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相互关系,也就是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

  • 第三,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人的本质之所以是历史的,则是因为规定人的本质的社会关系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社会生产力是一种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总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社会关系的变化发展,也就是人的社会本质的变化发展。

9.5 人的价值与共产主义社会

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辩证统一的。人的社会价值越大,亦即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大、为社会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越多,社会对个人的回报就会越多,对个人需要的满足程度就会越高,从而人的自我价值也就越大。

人的自我价值越大,亦即个人从社会得到的回报越多、其需要得到的满足程度越高,说明他对社会的贡献越大,从而其社会价值也就越大。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人的自我价值是从属于人的社会价值的、第二位的东西,人们应该在努力实现其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去实现其自我价值,而不应该本末倒置地把人的自我价值置于人的价值的中心地位,更不应该脱离人的社会价值去追求自我价值。

共产主义社会最根本的特征,乃在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人的自由发展,是指人不受限制地即自觉自愿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和才能。只有让人自由地发展,才能造就出具有丰富个性和多方面才能的人。不自由的发展,即不是基于自己的意愿而是在某种外力作用下实现的发展,则会扭曲人的个性、抑制人的某些方面的才能。

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个性的各个方面和人的各种才能都得到协调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排除某个人在某个或某些方面的特殊才能的发展,并不否认人的个性特征,并不是把所有的人都塑造成一模一样的完人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共产党宣言》

  • 7
    点赞
  • 1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