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ystemVerilog中,结构体(struct)是组织相关数据的关键机制。本文将系统阐述三种结构体声明方式的使用场景、技术区别、优缺点及典型应用,为硬件设计提供清晰指导。
三种结构体的对比
| 类型 | 语法 | 本质 | 适用场景 | 优点 | 缺点 |
|---|---|---|---|---|---|
| 直接结构体 | struct {bit [7:0] r,g,b;} pixel; |
声明结构体变量 | 临时使用,无需重复定义 | 语法简洁,快速定义 | 仅能使用一次,无法重用 |
| 非打包结构体 | typedef struct {bit [7:0] r,g,b;} pixel_s; |
定义结构体类型 | 多处复用相同数据结构 | 代码清晰,提高可维护性 | 内存存在填充(padding),占用额外空间 |
| 打包结构体 | typedef struct packed {bit [7:0] r,g,b;} pixel_s_p; |
定义打包结构体类型 | 数据传输、协议解析、硬件接口 | 内存紧凑(无填充),适合位操作 | 成员访问需位操作,逻辑复杂度略高 |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523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