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2)--->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二、 计算机基本结构及作用

 

 

三、计算机及网络应用

 1、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作为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随着社会对信息的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要求而发展起来。

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与分类

(1)定义

计算机网络指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计算机与专门的外部设备用通信线路互连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的网络系统,从而使众多的计算机可以方便的互相传递信息、共享资源。

(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资源共享;信息管理和数据传输;提高可靠性;除尽分布式数据处理和分布式数据库发展;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照网络覆盖范围分: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和局域网(LAN)。

广域网是一个在广阔的地理区域内进行数据、语音、图像等信息传输的通信网络。广域网覆盖的地理区域较大,它可以覆盖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个洲乃至整个地球。Internet就是一个最大的广域网。

城域网是在一个城市范围内所建立的、介于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的一种高速计算通信网。城域网的设计目标是要猫族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大量企业、公司、机关和学校的多个局域网互联的需求,以实现大量用户之间的数据、语音、图像和视频等多种信息的传输。

局域网是一种在小范围内实现的计算机网络,一般分布在一座建筑物内或一个地域有限的建筑群范围内。局域网结构简单,构建容易,网络主干通信传输速率很高,应用最为广泛。校园网(CAN)就是一个典型的局域网。

>按照网络方式传输分:点对点(P2P)、广播式和客户/服务器网络(C/S)。

点对点:网络中的每两台主机、两台结点交换机之间或主机与结点交换机之间存在一条物理信道。

广播式:所有主机共享一条通道,某主机发出的数据,其他主机都能收到。

客户/服务器: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 

 3、计算机网络的起源和发展

(1)计算机网络的起源

1969年,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组织成功研制了世界上公认的、最成功的第一个远程计算机网络ARPANET,它就是现在Internet的前身。

(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

(2) 计算机网络

(3)网络体系结构的标准化

(4)下一代Internet

从IPV4到IPV6的过渡;三网合一;移动互联网;服务质量(QoS);安全性; 

4、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重点)

(1)定义

拓扑结构指的是网上计算机或设备与传输介质形成的结点与线的物理构成模式。

(2)拓扑类型

常见的拓扑类型包括: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网型、混合型和蜂窝拓扑。

星型拓扑:以中央结点为中心与各结点连接而组成的,各结点与中央结点通过点与点方式连接,中央结点执行集中式通信控制策略。

总线型拓扑:采用单根传输线(或称总线)作为公共的传输通道,所有的节点都通过相应的接口直接连接到总线上,并通过总线进行数据传输(CSMA/CD)

环型拓扑:各结点通过环路接口连在一条首尾相连的闭合环形通行路线中,环路上任何结点均可以请求发送信息,请求一旦被批准,便可以向环路发送信息。

树型拓扑:从总线拓扑演变而来,形状像一棵倒置的树,顶端是树根,树根一下带分支,每个分支还可再带子分支,树根接收各站点发送的数据,然后再广播发送到全网。

网型拓扑:将各网络结点与通信线路互联成不规则的形状,每个结点至少与其他两个结点相连。

混合型拓扑:将两种或几种网络拓扑结构混合起来构成的一种网络拓扑结构。

蜂窝拓扑:是无线局域网中常用的结构。它以无线传输介质(微波、卫星、红外灯)点到点和多点传输为特征,是一种无线网,适用于城市网、校园网、企业网。

5、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从系统功能的角度,典型的计算机网络组成可以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个部分。

(1) 通信子网

负责整个网络的数据传输、变换等通信处理。由通信控制处理机、传输线路以及其它通信设备组成的独立的数据通信系统。

(2)资源子网

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和向网络用户提供共享资源。由主计算机、智能终端、磁盘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各种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组成。

6、计算机网络协议

(1)定义

为实现正常的网络通信和数据交换而制定的,由计算机网络中所有参与通信的结点(对等实体)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约束、标准等规定,主要包括通信双方所采用的数据格式、时序等方面的内容。

(2)网络协议的要素

语法、语义和时序。

(3)网络协议的层次结构

为降低协议软件设计的复杂性和困难度,把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具体过程划分为多个层次,每个层次的通信由相应的通信协议来完成。

(4)网络分层模型

>>OSI七层模型:国际标准组织ISO制定的理论上的国际标准。

低四层(数据通信与传输):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

物理层:即最底层,网络中任何两个结点之间的数据交换最终都是通过物理层所实现的信号(数据)传输而完成的。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实现通信双方之间的非结构化二进制比特流(物理服务数据单元)的传输。

数据链路层:工作在物理层之上,通过建立有效的数据链路并在一定链路控制规程的作用下把来自上层协议的载荷数据可靠地传输到指定的相邻结点。数据链路层协议把来自网络层的数据包按本层协议规定格式打包成数据帧,通过数据链路把帧从一个结点传输到相邻的某个结点。

网络层:以数据链路层建立的可靠的数据链路为基础建立与维持网络连接,用于把来自传输层的数据通过路由算法为分组选择合适的传输路径传输到指定的目的地(网络)。网络层可看作通信子网的最高层,它对整个网络通信子网的运行进行控制和管理,把来自资源子网(传输层及以上层次)的数据传输到指定的目的地(网络)。

传输层:传输层位于OSI模型的正中间,具有承上启下的核心作用,它是实现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衔接的关键层次,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服务可以认为与具体的网络通信技术无关,是独立于物理网络而运行的。传输层以网络层提供的无连接或面向连接的服务为基础,为双方发通信进程之间建立直接的端到端的数据传输通道,把来自于回话层的用户数据组织成数据段的格式在该通道上进行传输与交换。

高三层(数据处理与应用):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会话层:利用传输层建立的数据传输服务,为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进程提供可靠的会话服务,同时实现回话的同步管理、会话的活动管理等功能。会话是两个通信进程之间所进行的一系列动作的形象化的描述,有通信双方之间的请求(Request)与响应(Response)等动作组成。

表示层:把在网络中传输的数据转换为一种与具体计算机系统无关的表示形式,使通信双方都能理解与接受这种数据表示形式,并能在这种特定的数据便是形式与计算机内部的数据表示形式之间相互转化  。表示层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还可以对通信双方之间传输的数据做进一步的转换处理,已达到提高通信系统的通信效率和安全性等目的,如数据的加密/解密,压缩/解压缩等。

应用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高层,也是直接和用户程序交互的一层,它的主要功能是为实施通信的用户应用程序进入通信环境提供必要的服务,针对不同的网络应用领域,可能需要不同的服务形式,由此发展了丰富的应用协议,并且仍然在不断地增加。

>>TCP/IP四层模型: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应用层:为用户接口提供服务、管理和网络资源分配等;如用于文件传输的(FTP协议)、用于主页浏览的(HTTP协议)、用于电子邮件的(SMTP和POP3协议)等服务。

传输层:把要传送的数据信息进行分组。它由两个协议组成:TCP提供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服务,常用于点对点单播传输;UDP提供一种无连接的、不可靠的传输服务;

 网际(络)层:主要负责完善数据分组(即形成数据报),为源站点和目标站点间的数据传输服务,使在数据传送的过程中能够选择合适的路由和结点。该层的主要协议有:IP、ICMP、ARP

和RARP等。

网络接口层:主要负责建立、维持和释放一个网络内的数据链路的链接,负责信息从源传向宿,并无差错地、以帧为电位地传送而服务,支持的数据连接技术很多。它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在任何一种物理网络上运行。

(5)IP地址

IP地址:为使接入因特网的计算机在通信时能够互相识别,IP协议规定每台入网的计算机都必须有一个唯一的网络地址,这个地址也叫因特网地址或者简称IP地址;

IP地址(IPv4)是由32位二进制数构成的,即4个字节;

IPv6把IP地址由32位增加到128位,也就是说可以有2^128的IP地址,相当于10的后面有38个零;如此庞大的地址空间,足以保证地球上每一个人拥有一个或多个IP地址;

为使IP地址看上去简介明了,一般用十进制数表示,每段对应一个字节,取值范围为0~255。每段数字之间用小圆点隔开。

IP地址的分类:通常可以分为A、B、C、D、E五类。

域名:IP 地址是一串数字,显然人们记忆有意义的字符串比记忆数字更容易。为此因特网采用了域名系统。

域名由2·5段字符组成。

网络中有负责解析域名服务意识DNS(Domain Name Service),完成域名到IP地址的转换。

域名格式:计算机主机名.机构名.顶级域名。

如:mail.sina.com.cn

顶级域名:分为两类,一是国家和地区顶级域名。

6、因特网及其所提供的信息服务

(1)FTP文件传输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服务,是由TCP/IP中的文件传输协议支持的,它允许用户将文件从一台计算机传输到另一台计算机上,并且能保证传输的可靠性。

(2)WWW

WWW(World Wide Web)称为王伟旺,WWW服务又称为Web服务,其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统一管理各种资源、文件及多媒体的信息服务系统。

WWW是以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和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为基础,提供面向Internet服务的具有一致用户界面的信息浏览系统。

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提供了一种用于访问全球咨询网或企业内部网的请求/响应的方法--访问Web服务器。

(3)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就是让用户以数据检索的方法,输入想要搜索的某个特定数据,再在数据库中自动寻找符合所需要的相关信息。

国内常用的搜索引擎有:http://www.baidu.com 百度搜索引擎;

元搜索引擎能同时检索多个搜索引擎,故也称之为综合搜索。

(4)浏览器

浏览Internet上网页的工具,最常用的浏览器:IE(Internet Explorer);

URL:是Internet上用来描述信息资源的字符串,主要用在各种WWW客户程序和服务器程序上。

一个完整的URL地址是由:协议名、Web服务器地址、文件在服务器中的路径和文件名四个部分组成。

如:http://www.duia.co/sku/01.html

(5)网站基础知识

网站是指在网络上,根据一定的规则,使用HTML语言或网页制作工具等制作的用于展示特定内容的相关网页的集合。

网页指在浏览器中看到的一个个页面。按网页在网站中的位置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主页和内页;按网页的表现形式进行分类,可以分为静态网页和动态网页。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计算机网络中,数据链路层是TCP/IP参考模型中的第二层,位于物理层之上。它的主要作用是在物理介质上传输数据包,并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数据链路层负责将数据包划分为帧,并通过物理介质将帧从发送方传输到接收方。同时,数据链路层还提供了一些错误检测和纠正的功能,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在数据链路层中,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内容: 1.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包括帧的封装和解封装、差错检测和纠正、流量控制和传输管理等。 2. 数据链路层的协议:常见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有以太网(Ethernet)、无线局域网(Wi-Fi)、点对点协议(PPP)等。 3. 数据链路层的设备:数据链路层使用的设备包括交换机、网桥等。交换机用于连接多个设备,并根据MAC地址来转发数据帧。 此外,在复习计算机网络的数据链路层时,还应该注意以下内容: - 数据链路层的数据传输可靠性指标:误码率是衡量数据传输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之一。误码率是指传输中发生错误的比例。较低的误码率表示传输的数据可靠性较高。 - 数据链路层的性能指标:性能指标包括带宽、时延等。带宽指的是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大小。时延包括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和排队时延等。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的数据链路层在TCP/IP参考模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负责将数据包划分为帧,并通过物理介质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在复习数据链路层时,需要了解其功能、协议、设备以及性能指标等内容。<span class="em">1</span><span class="em">2</span><span class="em">3</span><span class="em">4</span>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