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前瞻丨中国SaaS市场将快速增长,或形成“小而美”林立格局

 工具与资源中心

帮助开发者更加高效的工作,提供围绕开发者全生命周期的工具与资源 

https://developer.aliyun.com/tool?spm=a1z389.11499242.0.0.65452413QrIAeR&utm_content=g_1000283979

 

简介: 对比5年前,中国SaaS市场的这一次热潮有怎样的不同?中国SaaS市场的发展空间,以美国为“锚点”是否合适?中国SaaS市场的发展前景到底如何,可能走向怎样的生态格局?本研究将尝试回答这些问题,抛砖引玉以供读者探讨。 

image.png

导语

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在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冲击的同时,也极大地加速了整个社会的数字化进程,数字经济成为疫情中指引方向的灯塔。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SaaS市场迎来了发展机遇:一方面,在业绩增长的推动下,诸多SaaS厂商的市值屡创新高;另一方面,SaaS融资市场一片火热:2020年国内SaaS共发生134起投融资事件,融资总金额超157.45亿元(数据来源:B2B内参)。而最让人兴奋的是,GDP已达美国70%的中国,SaaS市场规模却不足美国的1/20,市场发展空间显得极为广阔。

对中国SaaS市场有所关注的人们,或许会回想到5年前,一切似曾相识:同样的概念火热、融资市场火爆,众多创业企业立志成为中国的Salesforce……然而,彼时的SaaS市场并没有因为供给侧的火热迎来爆发式增长。这一次的SaaS市场热潮,与5年前有什么样的不同?中国SaaS市场的发展空间,以美国为“锚点”是否合适?中国SaaS市场的发展前景到底如何,可能走向怎样的生态格局?本研究将尝试回答这些问题,抛砖引玉以供读者探讨。

中美SaaS市场对比

中国SaaS市场规模仅为美国的4.1% 近年来差距逐渐缩小

2020年,中国SaaS市场规模达到49.5亿美元(数据来源:IDC,下同);同年美国SaaS市场规模为1198.7亿美元,中国SaaS市场规模仅为美国的4.1%。而在2016年,中国SaaS市场规模为13.2亿美元,同年美国SaaS市场规模为604.0亿美元,中国SaaS市场规模为美国的2.2%,近5年来中美SaaS市场规模差距逐渐缩小。

image.png
图1 2016—2020年中美SaaS市场规模对比

SaaS在公有云中占比不断下降 2020年仅为25.5%

2020年,SaaS在中国公有云中的占比仅为25.5%,远低于SaaS在美国公有云中的占比67.1%。尽管近5年SaaS市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9.1%,但仍是中国公有云市场中增长最慢的部分,低于公有云整体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61.1%,这直接导致SaaS在公有云中占比不断降低——相比2016年,SaaS在中国公有云中的占比近5年下降了20.4个百分点。

image.png
图2 2016—2020年中国公有云市场结构变化

应用软件中SaaS占比连年提升 但仍显著低于美国

2020年,以市场规模计算,SaaS在中国应用软件市场中的占比为34.9%(SaaS以应用软件为主,如2020年中国SaaS市场开销中85.2%为应用软件,本研究计算SaaS在应用软件中占比时,使用的SaaS市场规模数据为应用软件部分),相比2016年提升了21.4个百分点,如图3所示;作为对比,2020年SaaS在美国应用软件市场中的占比为50.4%,相比2016年提升了12.8个百分点。2020年,中国应用软件市场中SaaS占比仍低于美国15.5个百分点,但该差距近年来已持续缩小。

image.png
图3 2016—2020年中美应用软件中SaaS占比变化

中美SaaS市场差异原因分析

造成中美SaaS市场差异的原因,大多与中美云计算市场差异的原因相同,主要有:中国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较短,对数字技术的投入优先级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低,企业更倾向使用人力而非技术解决问题;三次产业结构中服务业的云计算渗透率最高,美国的服务业占比高于中国等(具体原因分析,可参考《2025年公有云或将服务中国过半数字经济》)。除上述因素外,导致中美SaaS市场差异的原因还包括:

中国产业门类齐全、个性化需求多 SaaS发展难度大

中国的产业门类最为齐全,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经济总量不及美国的情况下,产业门类多意味着各产业的平均市场规模小于美国,这会导致中国行业应用类SaaS的边际成本更高。而据报道,中国的企业数量为4100万家(另有个体工商户逾8000万户),美国的企业数量为2500万家,尽管更多的企业数量蕴含着更大的市场需求,但同时也意味着市场需求更加多元化——每增加一家企业就代表着SaaS服务商需要多面对一例个性化需求,这对SaaS服务商的产品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SaaS在中国的发展难度远大于美国。

中国大型企业倾向自建应用 而中小企业付费能力有限

中国的大型企业大多拥有较为成熟的IT系统和团队,在面对业务需求时,要么通过内部自主研发,要么选择供应商定制开发,且多以私有化方式进行部署,只有少数创新型业务才会考虑SaaS;而中小企业通常自身IT能力有限,SaaS这种按需订阅的模式天然满足其需求,但中小企业的付费能力较弱——根据T媒体研究,2018年中国企业对SaaS的年均支出为11.15万元,而美国企业对SaaS的年均支出为34.3万美元,中国企业在SaaS上的投入不足美国企业的1/20。大型企业倾向定制化,中小企业付费能力不足,导致SaaS在中国的市场渗透水平不高。

中国市场发展阶段相对滞后生态体系不如美国完善

从本世纪初至今,美国的SaaS市场已经历了20年的发展,特别近10年来,应用市场逐渐接受SaaS形态,大量细分领域的SaaS厂商出现,SaaS生态日趋完善。而中国的SaaS市场发展滞后美国10年左右, 2010年后开始起步,并随着云计算的发展在2015年后步入快速成长期,但至今生态能力仍不成熟:一方面,产品服务不齐全,SaaS厂商大多集中在OA、IM、CRM、ERP等领域,没有形成完整的SaaS版图,整个产品矩阵存在割裂现象,难以完全发挥SaaS价值;另一方面,产业链条不清晰,特别是SaaS的营销、部署等环节,中国市场整体上仍处于线上还是线下、自建抑或外包的模式探索阶段;更重要的是,10年的发展差距,使得中国的SaaS人才基础落后于美国,特别是SaaS以企业服务为主的特性,要求从业人员对客户所处行业有深入理解,这些能力需要长期的行业浸润积累而短时间内难以迅速补齐,这直接导致中国SaaS从产品能力到服务水平与美国均存在显著差距。

除上述因素外,我国从信息化时期就凸显的IT支出“重硬轻软”问题,尽管近年来有所改善但依旧存在;大多数SaaS企业和技术人员没有经历过信息化时期,缺乏产品标准化经验……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中国SaaS市场规模显著小于美国。

中国SaaS市场发展展望

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 对应用软件的渗透水平持续提升

与2016年相比,当前SaaS市场面临的市场环境更加成熟,这主要得益于数字基础设施覆盖能力的增强和用户对SaaS接受意愿的提升。

相比5年前,网络的覆盖水平和IT基础设施的云化比率都有了明显提升。2015年,中国网民数量为6.88亿,占全国人口的50.3%;2020年,中国网民数量增长至9.89亿,占全国人口的70.4%。移动互联网更是取得长足发展,2020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1656亿GB,是2015年的40倍。而从2015年到2020年,IT基础设施开销中的云计算占比从33%提升至56%。网络、云等数字基础设施覆盖能力的提升,可以扩大SaaS的服务范围并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更大的改变来自社会对SaaS接受度的提升。一方面,购买服务模式被广泛接受:近年来以88VIP为代表的个人付费会员数量快速增长,人们日渐养成购买服务的消费行为习惯;同时,在政策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政府需求由传统的项目制建设转为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另一方面,构建数字化能力成为企业共识:新冠疫情的爆发客观上加速了社会数字化进程,疫情期间数字经济展现出的强大韧性,使得数字化对于企业而言不再是锦上添花的选择题,而是生死存亡的必备能力,特别是与业务需求距离最近的SaaS,成为大多数企业快速获得数字化能力的最佳选择。

除市场发展环境更加成熟外,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的经济增长动力将从“规模红利”深度转向“效率红利”;人口红利消褪,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使用技术而非人力解决问题;而随着Z世代人群步入职场、80后90后进入管理层,社会面对企业服务的态度不断改变。在这些因素的驱动下,中国的SaaS市场规模将持续快速增长,根据IDC研究,预计未来4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4.0%,到2024年,SaaS市场规模将达到147.4亿美元。SaaS在应用软件市场中占比也将从2020年的34.9%快速提升至2024年的58.3%,接近2024年美国应用软件市场中SaaS的预计占比水平62.7%。

image.png
图4 2020—2024年中国SaaS市场规模及在应用软件市场中占比预测

或将形成独特市场结构 构建“小而美”林立的生态

成熟且完备的SaaS生态、丰富且差异化的解决方案,使得美国企业在应用SaaS时具备“去中心化”特色:据T媒体研究,平均每个美国企业使用上百个SaaS产品,平均每个美国企业员工使用8个SaaS产品。而中国市场用户更加青睐“一站式”方案——这正是近年来C端APP中“小程序”兴起的原因,但也给SaaS厂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OA、IM、ERP、CRM等通用业务服务商,推动其从SaaS向PaaS延伸,拓展平台服务能力以支持尽可能多的业务应用。

构建更加坚实的PaaS和更加敏捷的SaaS,或许是中国市场的最优解,特别是在面对产业门类、企业数量“双多”现状时,而这要得益于低代码平台能力的提升。一方面,对于行业通用问题,仍然可以通过SaaS解决;另一方面,对于少数企业的个性化问题,SaaS厂商不再需要为标准化和个性化的折衷而烦恼,在功能强大的PaaS上,通过低代码平台以“拖拉拽”方式即可快速实现业务功能,甚至部分业务的部署速度并不逊于SaaS的个性化配置。以企业办公与协作平台钉钉为例,截至2021年3月31日,钉钉上的应用总数量高达101万,其中有38万应用是通过低代码平台搭建而成,低代码平台日渐成为企业提升数字化能力的利器。

“厚PaaS薄SaaS”将推动中国形成与美国截然不同的云计算市场结构,即PaaS占比会更高,而SaaS占比会更低。在市场规模限定的天花板下,中国或许很难培育出类似Salesforce的SaaS市场巨头,但在强力的PaaS能力支撑和丰富的业务需求推动下,中国SaaS市场有望百花齐放,大量的“小而美”企业破茧成蝶。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家用物联网行业是指将家庭设备与互联网相连,实现智能化管理和交互的领域。iresearch前瞻产业研究院对2009-2020年的家用物联网行业进行了整理。 在这十一年的时间里,家用物联网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和持续创新的阶段。首先,在技术方面,家庭设备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通过传感器、通信技术等实现设备之间无线连接和数据传输,进而实现远程控制和互动。这一系列的创新带来了更高的家居生活品质和便利性。 其次,消费者对于智能家居的需求逐渐增加,家庭设备的智能化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在2009年至2020年的时间段,智能家居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涵盖了智能音箱、智能门锁、智能摄像头、智能灯具等多个方面。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实现对家中各类设备的控制和管理,提高家庭的安全、便利和舒适。 此外,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步应用,也为家用物联网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云计算技术可以将家庭设备的数据集中化,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共享和智能分析。而人工智能技术则可以通过学习用户的习惯和行为,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智能化服务。例如,智能音箱可以根据用户的声音识别技术提供定制化的电台、音乐和新闻内容。 总而言之,2009-2020年的家用物联网行业经历了长足的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和消费需求的不断催生,智能家居市场得以蓬勃发展。未来,随着5G技术的商用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应用,家用物联网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